集微網消息 本周美股科技股大漲,特斯拉股價更是突破1000美元/股創下歷史新高,且市值超過豐田汽車,成為全球市值第一的車企。在此帶動下,A股特斯拉概念股藍思科技、寧德時代、中科三環、先導智能等供應商的股價連日上漲。而在通信產業方面,5G基站建設提速,帶動天線陣子供應體量同步增長,A股多家上市公司受益,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廠商加碼布局。
除此之外,新三板轉板制度正式落地後,給半導體企業帶來新的選擇。本周內,原計劃終止新三板掛牌的半導體企業南麟電子宣布終止摘牌程序,同時有多家半導體及產業鏈的企業申報新三板精選層,並獲得受理。
特斯拉市值超越豐田,A股供應商股價大漲
美國時間本周三,特斯拉股價上漲8.97%至1025.05美元,總市值約1901.22億美元,這是特斯拉市值首次超過豐田汽車,成為全球第一的車企。事實上,從3月19日見底至今,特斯拉股價狂漲近170%!此次股價大漲之後,特斯拉的市值一舉超越豐田集團1808億美元。
受特斯拉股價大漲的影響,A股特斯拉概念股也出現普漲行情。比如,藍思科技、寧德時代、宜安科技、中科三環、先導智能等供應商的股價也應聲上漲,其本周對應的股價漲幅分別10.97%、5.36%、3.23%、6%、5.98%。
券商人士認為,特斯拉股價大漲,有幾大關鍵因素起作用。首先是中國市場的強大支撐。根據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特斯拉5月在中國市場的銷量達到11095輛,環比增長205%。位居國內新能源車銷量第一。
除了銷量,寧德時代發布「超級電池」消息也是在特斯拉股價大漲的一個重要因素。據彭博社消息稱,寧德時代將發布壽命達16年、續航可達200萬公裡的長壽命電池,這種新型電池的成本僅比現在市面上的電池高出10%左右。根據寧德時代和特斯拉供貨協議,寧德時代將為特斯拉上海工廠生產的Model 3供應電池。有媒體稱,寧德時代這一新型電池是為國產特斯拉而生。
此外,馬斯克SpaceX的成功發射以及特斯拉Semi純電動卡車量產提前的消息也刺激了特斯拉股價市場的表現。
特斯拉股價大漲,也意味著投資者對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前景非常看好。今年以來,隨著國產Model 3零售價持續下降,其銷量也持續攀升,加速對同價位燃油車替代,對特斯拉產業鏈帶來利好。安信證券指出,供應鏈國產化一直是特斯拉一個降低成本的重點,根據此前計劃,到今年7月國產化率將提升至70%-80%,並在年底實現全部零部件的國產化替代。
隨著特斯拉零部件國產化加速,產業鏈各個環節的主要企業都將受益,尤其是長盈精密、岱美股份、科達利等為特斯拉獨家供應某類零部件或供應比例較大的企業。
天線陣子需求大增 多家廠商爭相入局
與此同時,5G基站的加速建設,也帶動其產業鏈中天線、PA、PCB、天線陣子、濾波器、連接器等多個產業的供應體量同步增長。作為天線核心部件的天線陣子更是迎來量價齊升的階段。
5G時代,由於頻段更高且採用Massive-MIMO技術,天線陣子尺寸變小且數量大增。研究數據指出,4G時代基站天線一般有10~40個天線振子,5G天線單面振子數將達到128-256個,且5G基站數量將達到4G時代的1.5-2倍以上。
集微網了解到,此前華為推出的業界首款3.5GHz頻段5G原型基站,其支持超過128個天線陣子;華為的Ka波段高頻基站樣機支持256個陣子。因而,有券商預估,5G天線振子市場規模預計可達64.1億元。
5G基站天線陣子的需求大增,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廠商加碼布局。不久前,以PEP方案塑料陣子為主打的飛榮達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 5G 天線振子目前已批量交貨,公司會根據市場和客戶需求增加產能。可見,飛榮達憑藉多年布局和先發優勢,已然成為目前最先批量出貨的5G基站天線供應商。
另外,飛榮達在募投 「5G通信器件產業化項目」中,擬投產的5G天線陣子採用公司獨創開發的選擇性電鍍工藝,採用塑料注塑成型+電鍍等工藝製備金屬層+選擇性雷射蝕刻工藝製備而成,具有重量輕、可塑性強等優勢,能夠有效滿足5G時代下基站天線多振子一體化的需求,產品競爭優勢明顯。
除了飛榮達之外,信維通信、碩貝德等憑藉天線領域成熟的LDS(雷射直接成型技術)工藝,也加入了5G基站天線陣子陣營。
「預計,5G天線陣子市場將在這幾年呈現較為可觀的增長勢頭,今年有廠商在擴產,也有廠商將大幅放量。」某行業知情人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天線陣子產業逐步進入成熟期,產能實力提升,其價格波動也逐漸顯現。有調研數據顯示,初始期的塑料天線陣子7-8元/對,後期大批量量產,價格或將下探到3-4元。」上述人士補充。
新三板改制,給半導體企業新選擇
除此之外,新三板轉板制度的落地也給半導體企業帶來新選擇。證監會明確指出,試點期間符合條件的掛牌公司可以申請轉板到科創板或創業板上市。
自2013年設立以來,經過早期爆發式增長,新三板市場逐步陷入低迷,申請掛牌公司減少而主動摘牌公司卻大幅增加。
據集微網此前統計,由於轉板上市、降低成本、被併購等多種原因,僅2018至2019年7月之間,就有20多家半導體企業終止新三板掛牌,其中包括芯朋微、華特氣體、華卓精科、蘇州國芯、新潔能、靈動微電、智浦芯聯等。
截止目前,華特氣體已經成功登陸科創板,芯朋微成功科創板過會,新潔能主板IPO也成功過會,華卓精科、蘇州國芯也正在進行上市輔導。
由此可見,轉板上市是新三板優質企業流失的一個重要原因。隨著科創板的順利開板,這一趨勢更加明顯。據集微網統計,僅2019年7月至今,就有13家半導體企業宣布或已經從新三板摘牌。
而新三板轉板制度的實施,無疑給新三板掛牌企業更多選擇,而企業摘牌潮也有望得到遏制。比如原計劃終止新三板掛牌的半導體企業南麟電子也於本周內宣布終止摘牌程序。南麟電子認為繼續在新三板掛牌更有利於公司通過資本市場加速發展。
作為此次轉板上市的主角,精選層也受到了眾多企業、投資者的看好。
自4月27日開放新三板精選層申報受理以來,截至6月5日,已經有48家企業申請掛牌獲受理,其中42家已問詢。另外還有多家企業進行輔導備案登記。其中不乏有半導體及產業鏈企業,半導體顯示材料供應商翰博高新已經進入問詢階段,觸控螢幕供應商特思達、傳感器供應商奧迪威、光學鏡頭供應商福特科光電、半導體分銷商利爾達等已進入輔導備案登記受理階段。
可見,隨著新三板改革政策的陸續落地,在新三板掛牌的半導體企業也能得到更好的發展,相信優質企業加速流失的現狀也能得以改善。(校對/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