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贈奶粉流入市場銷售?面對質疑,母嬰店竟前後說法不一!

2020-12-13 陝資訊

張女士,家住河南鄭州,9月份她在「小飛象」母嬰店給孩子買了一箱奶粉,後來無意間就掃了一下奶粉罐底部的二維碼,想看看詳細的追溯信息。結果是不掃不知道,一掃嚇一跳。

張女士稱,從孩子出生到現在她一直給孩子喝的這款進口奶粉,之前掃碼都能追溯到奶粉的相信信息,但這一掃竟然提示:「產品批次號不正確」。

張女士:沒掃出來我第一感覺就是這奶粉可能是假的,但孩子已經喝了好幾罐,最擔心的就是孩子的健康問題,帶著疑問我就找到了小飛象,他們的工作人員竟然告訴我,奶粉絕對是真的,只不過我買的是捐贈物資。

我們都知道把捐贈物資拿出來賣,不僅沒有道德,而且還是違法的,所以張女士一直要求店方拿出相應的進貨記錄,證明她買的奶粉是捐贈物資,並非假奶粉,因為她最擔心還是孩子的健康問題。

由於店家一直不肯出具相應的報告和進貨記錄,12月8日,張女士向當地媒體求助,河南民生頻道記者連續對此事做了相關報導。

隨後,記者跟隨張女士來到位於鄭州市沙口路的這家「小飛象」母嬰店了解情況,一名工作人員明確表示:張女士買的這箱奶粉的確是捐贈物資,就是她從店裡拿出來賣給張女士的。

小飛象母嬰店工作人員:「張女士擔心也能理解,但奶粉的確是真的,我們也查了,廠家給的答覆就是捐贈物資,貨是公司四月份統一配送的,具體情況我也不太清楚。」

記者注意到,張女士買的這款奶粉名叫麥蔻,原產地為丹麥。為了證實此事,張女士也和麥蔻官方客服取得了聯繫,經過查詢,客服多次表示,張女士所購買的奶粉的確是捐贈物資。

隨後,記者從網上查詢到,今年2月份,麥蔻的確定向捐贈了價值千萬元的奶粉於4月6日運抵重慶。記者注意到除了麥蔻以外還有其他品牌奶粉,這批奶粉由重慶兒童救助基金會接收,總共240噸,3000198罐,市場價值約1.1億。主要捐助對象為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警務人員等受疫情影響的困難家庭。

既然是捐助物資,到底是如何流入市場銷售的?

12月9日,記者再次跟隨張女士來到小飛象母嬰店,面對質疑,之前那位工作人員突然改口說;趙女士的奶粉不是她們賣出去的,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她也不清楚。

前一天還說是自己拿出來賣給趙女士,為什麼會店員突然改口,竟然說之前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記者咄咄逼人,這樣的藉口是多麼的可笑。

隨後,記者將此事反映給了轄區執法部門,執法部門和民警趕到現場,面對執法人員和民警的詢問,這名工作人員表示,張女士的奶粉不是他們銷售的,他們銷售的都是正規產品。

小飛象母嬰店店長表示:張女士所提供的付款憑證只能證明在她們店裡買過奶粉,不能證明有問題的奶粉就是她們家的。

張女士提供的聊天記錄顯示,這名店長當時明確告訴她,奶粉是捐助物資,是員工私自上傳出生證明冒領出來後賣的,希望張女士不要報警,因為售賣捐贈物資是違法的。

隨後,執法人員要求店長提供進銷貨憑據,但對方表示有進貨憑據但沒有批次號,執法人員表示,他們會要求店方整改,並做進一步調查。

隨後,記者電話聯繫了麥蔻官方客服,客服表示:捐贈的奶粉除了底部的二維碼以外,上面還覆蓋有一個紙質的二維碼,掃出來就會顯示:「此商品為捐助物資嚴禁交易,違者必究」,針對此事他們也會做進一步的核實。

從張女士提供的聊天記錄可以看出,小飛象店長當時表示,上面的紙質二維碼是她撕掉的,奶粉是要送人的。

面對自己的聊天記錄,這名店長竟當面否認自己說過的話,並表示,從來就沒人銷售過捐助物資。

現場執法人員表示,如果奶粉是捐贈物資就涉嫌違法,還要徹查清是從哪裡來的?面對這樣的質疑,這位店長表示:她也不知道這個奶粉是從哪裡來的。

執法人員表示針對此事將做進一步調查。

如果張女士購買的奶粉的確為麥蔻捐贈給抗疫工作者的,那商家的行為不僅缺德還違法。疫情期間抗疫工作者為了疫情抗擊付出了多少我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廠家捐贈奶粉給他們不僅僅代表著一份愛心,更希望他們能平安健康,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繼續和疫情對抗,才能繼續保護我們。

對於此事,你不知大家有何看法?歡迎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母嬰店奶粉銷售逆勢上揚 藥企大舉殺入孕嬰童產業
    嬰配粉銷售逆勢上揚對於母嬰店前三季度銷售額下滑的原因,業內研究性報告認為,主要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雖然疫情的影響下,母嬰線下門店銷售遭受衝擊,但母嬰店中的主力產品嬰幼兒配方奶粉卻成為獨秀,呈現逆勢上揚。
  • 母嬰店增長秘訣:做大奶粉規模,調好奶粉結構
    奶粉作為母嬰店銷量貢獻最大的品類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連鎖都在奶粉經營上摸索出了寶貴經驗,比如品牌選擇,產品結構,促銷方式,業績佔比等方面,市場上也有一些呼籲降低奶粉佔比,做好輔食、營養品等其他品類的聲音,因為奶粉佔比過高也暴露出連帶銷售等問題,存在經營風險。
  • 保稅倉直發 小區母嬰店能買到便宜進口奶粉
    家住江北區珠江太陽城,26歲的寶媽張女士,在小區母嬰店通過微信掃描二維碼購買了一款進口奶粉。前幾天,張女士收到了郵寄來的奶粉。如此低價買到進口奶粉,昨日,張女士在小區業主群裡說了這件事,頓時引來寶媽們熱議。進口奶粉只賣100多元昨日,記者來到珠江太陽城小區,仔細查看了張女士收到的3罐從重慶保稅倉寄來的進口奶粉。
  • 「泛母嬰」將成為新的市場突破點 母嬰市場將走向何方?
    新的一年母嬰市場有哪些突破點,需要從業者們認真思考受訪者供圖河南商報記者楊益瑩2020年對於各行各業都是不平凡的一年,母嬰行業也不例外。疫情加速了行業洗牌,不少母嬰店沒有抗過寒冬,直接退出了市場。也有不少母嬰店積極應對,採取多種舉措,抗住了疫情帶來的衝擊。2021年母嬰市場將會走向何方?
  • 海淘奶粉糟了?買奶粉到母嬰店更靠譜!
    據悉,最近一段時間,坊間流傳的「海淘奶粉要糟了?」的猜測不絕於耳,這種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一部分聲音來自於疫情確實影響了國外物流,導致奶粉無法從國外暢通運輸至國內;另一部分聲音是此次疫情也從根本上暴露出了我國和外國在同樣面對疫情的處理方式和果決程度的不同,進而上升到了「信任值」這個高度。
  • 進口奶粉、龍角散,你家樓下的母嬰店也在賣嗎?檢察院建議已經發出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首席記者 肖菁通訊員 江檢 最近,家住杭州江幹區的年輕媽媽小王發現,小區樓下的那家母嬰店,突然下架了好多產品,包括她常常給孩子買的某品牌奶粉。
  • 駱駝奶粉執行標準不一,市場規範有待加強
    隨著乳製品市場的逐漸成熟,除了比較常見的牛奶、羊奶之外,「特色奶」也悄然盛行。到目前為止,市面上以犛牛、駱駝、馬等為原料的乳製品已經遍地開花。駱駝奶粉火爆背後暗藏著行業亂象,同為駱駝奶粉產品卻執行不同標準的情況比比皆是。急需出臺相關的標準來規範行業發展,同時也促進產品標識更完整,便於消費者識別。
  • 請注意|母嬰店做不好這些事,被淘汰是遲早的事!
    受此次疫情的影響,行業洗牌加速,整體母嬰終端遇到了客流下降、毛利下跌、生存艱難的經營窘境,可以說現在是母嬰店最為艱難的時刻。如何在這種嚴峻的市場環境中生存和發展,成了目前整個母嬰終端系統必須面對的現實課題。對此,筆者實地走訪了某地區30餘家母嬰店調查情況,從門店裝修、商品陳列、導購服務等幾個角度進行了分析,以期能給各位讀者提供有用的建議。
  • 揭秘母嬰店:何以成為小城母嬰用品渠道之王?
    上述奶粉經銷商向界面新聞解釋稱,在奶粉行業裡,這類有較高知名度奶粉被稱作「通貨」,是不少顧客進店後指明就要的牌子,可以為門店引流。但這類品牌價格透明,線上線下都賣,顧客習慣上網比價,給母嬰店帶來的利潤不高。與「通貨」相對的是「控貨」奶粉,是在一定範圍內只設定有限的母嬰店銷售,從而避免低價競爭,用來保證渠道商利潤的。而這類奶粉通常品牌性不強,但利潤卻很高。
  • Duri麗維 中文版奶粉在中國市場上架銷售!
    Duri麗維中文版奶粉在中國市場上架銷售!罐蓋採用雙重鎖扣,能夠很好的保持奶粉的新鮮度。奶粉勺與罐蓋採用一次成型的防偽設計,Duri麗維杜絕一切造假的可能性。 在奶粉上蓋的設計上,採用了吸頂支架,避免奶粉勺與奶粉的接觸。
  • 特醫奶粉消費普及、銷售渠道都處於缺失狀態!
    在走訪市場時,有些母嬰店也銷售有特醫奶粉,其中濟南市一家孩子王店裡就銷售了包括美贊臣、雀巢、紐迪希亞三個品牌旗下的多款產品。需要指出的是,特殊醫學配方粉和普通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銷售一樣,都是需要資質的,但兩者的資質卻不相同。
  • 優衣庫回收自家舊衣惹爭議 是否重新利用說法不一
    本次活動僅限於上海的店鋪,回收的所有優衣庫服裝,將全部無償捐贈給上海慈善物資管理中心,主要發往上海市對口援助的雲南省等兄弟省市。這個慈善活動,獲得了不少讚譽,但更多的則是「質疑」。「為何只回收優衣庫的衣物?」「這慈善做得也太摳了。」消費者認為,這是一場不夠純粹的慈善。  捐不捐?
  • 想開奶粉店,加盟哪個品牌的母嬰店比較好?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前期以奶粉為主,後期以輔食為主,是家長會特別關注的項目。而且,在當今市場上,奶粉品牌太多,種類繁多,讓人眼花繚亂。相比之下,家長更傾向於在專業品牌店購買,所以也帶動了奶粉店加盟,那麼,大家知道奶粉店加盟哪個品牌比較好嗎?下面為大家介紹。
  • 母嬰店真的是暴利?
    二、母嬰市場為何會從增量市場轉向存量市場一位從業者向我們坦言,十幾年前開母嬰店基本上就是搶錢的節奏,其原因也並不難理解,之前母嬰店大多以渠道為核心,掙錢的方法也很簡單——即在合適的位置,賣合適的東西,便可輕而易舉的掙到錢。
  • 我開母嬰店的真實經歷
    馬浩在安徽亳州蒙城經營了一家麥田攝影工作室,同時也在影樓內開了一家全國擁有5000家連鎖店的優家寶貝母嬰店(面積180平米)。母嬰店開業那天,馬浩進行了大規模的地推和商演,並實時進行網絡直播,不但在本地賺足了人氣,在網絡上也聚集了不少的粉絲。
  • 那母嬰渠道怎麼辦
    特配粉作為有著剛需性質的細分奶粉,雖然前段時間出現了一些固體飲料冒充特配擾亂市場的行為,但對於奶粉企業而言真正的特配粉依然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領域。但也正是因為特配粉針對人群的特殊性,讓有些行業人對母嬰店是否能銷售特配粉出現了質疑。
  • 郴州再現大頭娃娃「假奶粉」事件,最新進展來了!銷售內幕曝光 如何...
    5月11日,湖南電視臺《經視焦點》欄目報導永興縣「愛嬰坊母嬰店以蛋白固體飲料冒充嬰幼兒奶粉進行銷售欺騙消費者」。據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委宣傳部通報,大頭娃娃「假奶粉」涉事廠家為湖南唯樂可健康產業有限公司。今日,該公司工作人員回應稱,目前公司已介入調查,此前經第三方檢測,「倍氨敏」產品質量合格,標籤合格。
  • 2020值得母嬰店關注的羊奶粉品牌
    近年來,奶粉細分品類迎來快速發展機遇,其中之一的羊奶粉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受到市場廣泛關注。早在2018年,我們便為大家推出了值得母嬰渠道關注的羊奶粉品牌,今年我們繼續為大家發布2020年值得關注的羊奶粉品牌。那面對目前已通過註冊的90款羊奶粉,哪些羊奶粉今年更值得母嬰店關注呢?
  • 奶粉銷售萎縮,愛嬰室2020年前三季度淨利下滑26%,費用卻在上漲!
    「今年店裡生意如何?」「差得很咧,都沒啥客流,就靠老顧客撐著;以前有客流,除了奶粉,還能順道賣點其他產品,現在進店客人少了,奶粉算是剛需,影響還不是特別大,但其他產品就慘咯!」在奶粉總量沒有明顯增長的情況下,線上銷售火熱的結果就是,母嬰線下實體門店進客率下降已是不爭的事實,動銷困難、費用增長疊加門店房租等剛性成本支出,竄貨亂價現象時有發生,均考驗著母嬰實體門店經營承壓能力。
  • 多省嚴查母嬰店嬰配粉、特配粉、保健食品混放銷售,專區劃分勢在必...
    各地市場監督管理局陸續開展嬰幼兒配方乳粉專項檢查,督促銷售者規範特殊食品經營。奶粉圈作為行業媒體也高度關注此事,我們走訪了多地母嬰門店,了解了目前母嬰門店品類分區的擺放情況。有母嬰門店銷售人員對奶粉圈表示:「之前店內並未明確要求進行產品分區,我們會根據每個月的銷售的情況,對店內產品進行布局,基本會將同品牌的產品優先放在一起銷售。」 這些陳列方式,看似只是門店產品擺放問題,實際上暴露了很多門店經營管理問題。一方面是沒有及時了解市場管理條例,另一方面,在混合的產品陳列之下,導購也會因為不了解產品特性,極有可能錯誤的將產品推薦給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