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六帝之英宗朱祁鎮,他的一生太狗血,最終卻依然善終

2020-12-21 騰訊網

◆文:剛子聊歷史

◆原創作品,洗稿、抄襲必究

前言導語

英明神武的朱元璋要是知道,他老朱家有這麼一位「不肖子孫」,估計又得氣死一回。他耗盡一生、精心打造的「朱氏集團」,竟然會出這麼一位嚴重不靠譜的董事長,他就是大明第6位和第8位帝王——明英宗朱祁鎮。

朱祁鎮的一生是幸福的,他在穿開襠褲的時候,就被確立為「朱氏集團」下一任董事長;他又是不幸的,早年喪父,沒人陪他玩,只能整天和個老太監混在一起;他的一生,做過皇帝,當過俘虜,連「牢房」都吃了好幾年,最後又一飛沖天,回到董事長的位置。

論起朱祁鎮的一生,只能評價沒有最狗血只有更狗血!

虎父生犬子,朱祁鎮的童年生活很扯淡

朱祁鎮的老爸朱瞻基,那可是個人物。自幼文韜武略,從小便很受爺爺朱棣的喜歡,大才子謝縉口中的「好聖孫」。雖然在位只有十年,但是他一戰便平了二叔的造反,更是開創了仁宣之治,論功績的話,他算是一位十分合格的帝王。

相比老爸,朱祁鎮差得有點遠。他還要人換尿不溼的時候,就被任命為「集團」下一任董事長。9歲的時候,老爸突然嗝屁了,他還沒明白啥叫董事長就被稀裡糊塗按到了這個位置上。

可是9歲的孩子,要說能帶領這麼大一家集團公司發展那是扯淡,幸好他媽他奶奶都還在,於是乎,朱祁鎮掛職董事長,而執行董事則由他奶奶擔任。

奶奶媽媽整天忙著公司的事,雖然自己不管事,但畢竟是董事長,所以公司裡的人都把他當老闆一樣尊重,自然沒人跟他玩遊戲,所以小朱老闆很無聊很空虛。

可是這世界任何時候都有投機取巧的人才,看到小朱老闆很無聊,有一個後勤打雜的就動了心思:雖然小朱現在在公司裡不管事,可他是老闆,若是趁現在和他搞好關係,不愁日後自己的升職加薪之路。

於是乎,百無聊賴的小朱就和太監王振混到了一起,要說一個董事長和一個打雜的整天混一起有失身份,可是小朱不懂這些,他只要自己玩得開心就好。

朱祁鎮的行軍打仗很扯淡,一場戰爭完全成了郊遊

等朱老闆二十多歲的時候,奶奶早已作古,自己的親媽也早不幹預公司的事了,此刻,朱祁鎮成了「朱氏集團」的執行董事長。

年紀輕輕帶領著如此龐大的集團公司,這讓朱祁鎮有點飄,他覺得自己要是不幹出一番事業太浪費大好青春了。於是乎,他整日摩拳擦掌,就等著大展宏圖的機會了。

要說他「運氣」不錯,早年被他老爹壓制的「瓦剌公司」這時候沒事找事,就因為一點小事敢硬脖子,這讓朱祁鎮興奮不已,終於逮到機會了,他怎麼也不願意放過。

他和自己的好基友王振一商量就迅速制定了計劃,既然瓦剌這麼不識好歹,那就打他丫的。說幹就幹,朱祁鎮加上王振迅速拼湊了幾十萬大軍,呼呼啦啦就走上了要「教訓」瓦剌的路。雖然這是一場和別人打架的事,但對手「很弱小」,所以朱祁鎮根本就沒放在眼裡,自己的日常娛樂活動一項也不能少,平日自己玩得遊戲道具,陪自己玩得美女雜耍一樣都不能少。

其實在路上上天就「提醒」過朱祁鎮,天氣不好,手下的士兵也怨聲載道,到了大同更是看到了戰場的殘酷。這一切都等於是上天在警告朱祁鎮:你丫是要來跟人打架,不是來郊遊的。

可是朱祁鎮還是沒當回事,他到這時候才發現打架有風險,所以仗還沒打就想回家了,但回家之路也絕不能耽誤他繼續郊遊,就算不打架了也要一路玩回去。

最終,在土木堡被瓦剌追上。直到這時候朱祁鎮才明白:打架就要有打架的樣子,郊遊要有郊遊的準備,不能兩件事放一起做,否則會吃大虧。

可是一切都晚了,朱祁鎮本來是想出來教訓一下瓦剌,哪想被瓦剌按照地上盡情摩擦,自己都揍得鼻青臉腫,手下的打手也讓對手一鍋燴了。

而自己則一下子從高高在上的皇帝成了階下囚,這一切都來得太快了。

自己成了囚犯,大明被迫換主

瓦剌本只是想多要些賞錢,哪想一戰就活捉了對方的「董事長」,這幸福來得太突然了,高興地不知道是以此為籌碼要錢還是趁機吞併了「大明集團」。

對於瓦剌這是天大的好事,但對於大明可就不妙了。老闆成了別人手中的玩物,公司沒有董事長隨時有破產的風險。

在一番爭論後,于謙站了出來挑起這個爛攤子。他決定重新選舉一位董事長,也就是由朱祁鈺來暫時代理。

等朱祁鈺坐上皇位後,他勵精圖治,發誓要好好帶領大家一起搞好大明王朝,又重新提拔一些大臣來對抗瓦剌的挑釁。

經過一番調整後,于謙成了皇帝的代言人,他不光要替朱祁鈺出主意,還要自己去執行落實。

瓦剌在和大明多次交手後發現大明確實很強大,自己壓根不是對手。更要命的是,自己手上的皇帝成了廢牌。經過一年多,瓦剌覺得養著朱祁鎮實在是浪費糧食。於是乎,瓦剌做了個順水人情把朱祁鎮還給大明朝了。

過了一年多囚犯生活的朱祁鎮,終於回到了大明,這算是為自己荒唐行為付出的代價吧。

皇位向來不好坐,朱祁鎮還得接著吃「牢房」,可八年後事情又出現轉機

朱祁鎮狼狽不堪回到了大明,天下人人歡喜,唯獨不高興的是朱祁鈺。因為他發現這個皇位坐得挺有意思的,不想還給哥哥了。

雖然朱祁鎮並沒有明著要回皇位,但朱祁鈺總是不放心。他給哥哥找了好地方,讓哥哥安心過日子,但這只是明面說得好聽,實際就是一座高級牢房。

這種暗無天日的「牢獄」生活,朱祁鎮又過了好幾年,終於在景泰八年,事情有了新的轉機。

這一年,朱祁鈺突然病重,一幫別有心計的人又起了歪心思。

在曹吉祥、石亨、徐有貞的謀劃下,南宮的大門被打破,從裡面走出來是過了幾年囚犯生活的朱祁鎮。

就是這麼狗血一樣的劇情,一夜之間,朱祁鎮再一次坐回了皇位,又成了大明的董事長。

回過頭來看朱祁鎮的一生,簡直跟兒戲一樣,就是編劇都不敢編如此狗血荒誕的劇情,但這是真真實實發生在朱祁鎮身上,他這一輩子,算是什麼都經歷過了,論人生經歷,恐怕沒幾個人敢說比他還豐富。

參考文獻:《明史》等。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從詼諧的角度解讀歷史,關注剛子聊歷史,了解更多歷史小故事。

相關焦點

  • 土木堡之變後,楊善自掏腰包迎回英宗朱祁鎮,他得到怎樣回報?
    明英宗朱祁鎮是明朝的第六位皇帝。如果沒有土木堡之變,他或許會像他精明強幹的父親明宣宗朱瞻基一樣,成為一位有為的守成君主。可土木堡之變的發生,使年輕氣盛的朱祁鎮一戰之後淪為囚徒。在「北狩」一年之後,明使楊善在並無景帝朱祁鈺接回朱祁鎮的旨意的情況下,竟奇蹟般地將朱祁鎮迎回明朝。
  • 明朝16帝有4對是兄弟關係,為何明英宗和明代宗兩兄弟關係最差?
    明朝歷十二世十六帝,其中有四對皇帝並非是父死子繼關係,而是兄弟關係。分別是建文帝朱允炆和明仁宗朱高熾為堂兄弟、明英宗朱祁鎮和明代宗朱祁鈺為親兄弟、明武宗正德帝朱厚照和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為堂兄弟、明熹宗天啟帝朱由校和明思宗崇禎帝朱由檢為親兄弟。
  • 一文讀懂:明朝十六帝極簡史
    萬曆朝名臣張居正,在穆宗還是裕王的時候已是他的王府講官。他在隆慶二年有一道奏疏,追憶當年給朱載垕講課的情景:「臣追思皇上昔在藩邸,臣因進講漢光武帝殺直臣韓歆事,反覆開導,言人臣進言之難,嘆光武以明聖之主,不能容一韓歆,書之史冊,甚為盛德所累。荷蒙皇上改容傾聽。」可見朱載垕是一位能納言的皇帝。
  • 也先三殺朱祁鎮均出意外,英宗命不該絕,還是天意要亡朱祁鈺
    一、「三殺」英宗均出意外,朱祁鎮命不該絕「土木堡之變」以後,瓦剌也先想利用英宗朱祁鎮作為人質而大撈一筆。可惜的是,大明于謙等人擁立新帝,對舊主朱祁鎮「全然不顧」,一時間朱祁鎮變成了燙手山芋,留之無用。於是也先就想殺了朱祁鎮。但我們知道,朱祁鎮最後不但沒有死,反而重回大明做了皇帝,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娶妻當如錢氏女:《女醫明妃傳》中朱祁鎮結髮妻子錢皇后悲愴的愛
    大明朝英宗皇帝朱祁鎮的錢皇后或許就是一個異類,她的一生,詮釋了愛情,這個普通而又神聖的字眼。英宗皇帝朱祁鎮的祖母張太皇太后是個喜歡操心的人,雖未垂簾,但軍國大事總需尊重她的意見。孫兒朱祁鎮的婚姻大事,自然也是奶奶一手操持的。太皇太后深知一個好皇后對皇帝、對皇朝有多麼重要。
  • 朱祁鎮為何殺張太后?
    《大明風華》中,由於張太皇太后(張妍)過度寵愛朱祁鎮,處處和「虎媽」孫若薇對著幹,包括起用太監王振、重用親弟弟肆意妄為,禍亂朝綱,直接導致了之後朱祁鎮御駕親徵、土木堡慘敗等事,朱祁鎮當了俘虜皇帝,祖宗基業動蕩。朱祁鎮明英宗朱祁鎮(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明朝第六位皇帝,明宣宗長子,9歲即位,年號正統。
  • 歷史謎題:明英宗朱祁鎮到底是不是孫太后所生?
    隨著電視劇《大明風華》的熱播,明宣宗朱瞻基的妻子,明英宗朱祁鎮的母親孫氏,從一個不為眾人知曉的人物,成了一位大家熱議的對象。電視劇中的孫氏有了新名字:孫若微,也有了新出身:靖難遺孤。明宣中不明就裡,認為孫氏為自己誕下皇長子,於是廢黜了皇后胡善祥,把孫氏立為皇后,長子取名朱祁鎮,立為太子。對兒子不夠好?為何會有這種傳聞呢?這與朱祁鎮親徵被瓦剌俘虜後孫太后的態度有關。
  • 明朝十六帝如果綜合能力和貢獻該怎麼排名?
    如果要將明朝十六帝全部放在一起,根據綜合能力和歷史貢獻,自上往下的來一個排名榜,這實際上是很難有標準答案的。但要在這份榜單中排出開頭三名和末尾三名,那還是可以的。第一名:明太祖朱元璋;作為大明王朝的締造者,朱元璋的榜首之位毋庸置疑。
  • 朱祁鈺當皇帝7年,為何仍被朱祁鎮反殺?沒子嗣,身體又亮紅燈
    他是明宣宗朱瞻基的次子,母親吳氏出身低下,不過是朱瞻基做皇太孫時候的侍女,生下孩子後才獲封賢妃。這種非嫡非長的出身,在大哥朱祁鎮沒病沒災的情況下,註定只能做個王爺。7歲那年,父親駕崩,哥哥朱祁鎮即位,朱祁鈺獲封郕王。不過,與明朝王爺需要到外地就藩不同,可能是因為年紀還小,朱祁鈺奉藩京師,地理上的優勢讓他之後的人生都有了大不同。
  • 明英宗朱祁鎮一生庸碌無為,但是僅一件事足以讓後世永記
    1464年2月,文華殿內37歲的明英宗朱祁鎮虛弱地躺在龍榻上,雙眼迷離。床前,李賢、王翱等大臣紛紛跪在地上,低著頭一言不發,似乎在等著眼前這位英宗皇帝交代什麼。明英宗朱祁鎮掃了一眼面前的大臣們,微微抬手輕喚站在不遠處的錢皇后:「皇后,你扶朕起來…」時年38歲的錢皇后聽到夫君的輕喚,不禁回憶起兩人一起經歷過的種種,本以為朱祁鎮再次登上皇位可以一起享福,卻不曾想37歲的朱祁鎮意外病倒了,此時看來甚至馬上就要薨逝。
  • 女中堯舜,人間作精,後宮小透明:大明三位太皇太后不一樣的人生
    —《明宣宗實錄卷六十三》擁立新帝,輔政得力可惜這樣母慈子孝的好時光僅僅維持了十年,宣宗在宣德十年正月去世之後,張太后也升格為太皇太后。當時由於皇太子朱祁鎮年僅九歲,朝野上下無不擔心"主少國疑",甚至宮中傳言太后將立自己小兒子襄王朱瞻墡為帝。
  • 朱祁鎮復位後,朱祁鈺卻連說三聲「好」,是發自內心嗎?
    英宗朱祁鎮和景泰朱祁鈺是明宣宗僅有的兩個兒子,英宗被俘前由於兩人嫡庶有別,名分已定,也沒什麼好爭的。兩兄弟自幼感情就很好,英宗御駕親徵瓦剌時力排眾議讓景泰監國,他對唯一的弟弟是很信任的。土木堡一戰葬送了大明的精銳,英宗本人也被俘。景泰在群臣擁護下即位,但只能立英宗的兒子朱見深為太子。這放誰身上也很難受,自己再怎麼努力也只是一個的工具。他不甘心,迎回英宗後,將其拘禁於南宮,權利穩固後廢除朱見深的太子之位,立自己唯一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但朱見濟沒活幾年就死了,兒子的去世對景泰打擊很大。
  • 每人一個標籤,極簡評價明朝十六帝
    明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封建王朝,1368年建國,1644年亡國,國祚276年,共傳十六帝。後人公認,明朝皇帝最為奇葩,高曉松更是公開表示明朝是一個「名君,無名將,無名士」的朝代。那麼,明朝皇帝究竟怎麼樣呢?今天就嘗試給每個皇帝一個簡短的評價。
  • 朱祁鎮復位後,身邊美女如雲,為何要復立殘疾又無子的錢皇后?
    就在這兩個熊孩子的智障操作下,20萬大明精銳在土木堡被瓦剌太師也先盡數殲滅,隨軍出徵的勳貴重臣也死傷大半,就連英宗皇帝本人也被也先俘虜。這就是著名的土木堡之變!這場戰役的結局,改寫了明朝與蒙古各部的攻守態勢,也差點讓明朝重蹈北宋靖康之恥的覆轍。若不是于謙等主戰派大臣的極力周旋,明廷甚至都有了南遷至舊都南京的打算。
  • 于謙北京保衛戰,避免明王朝走上北宋的亡國之路
    他乘明朝大耗國力徵討麓川之機, 屢犯塞北, 並大力經略四方, 希圖重建昔日元朝的統治。 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不顧群臣勸阻,親率大軍出徵。瓦剌軍趁機進攻。
  • 年少鬼搞與太監廝混 成年愛民如子的明英宗朱祁鎮是個怎樣的皇帝
    二、朱祁鎮曾兩次登基,性格大變朱祁鎮,朱瞻基的兒子,朱高煦的孫子,他是明朝第六位皇帝,也算是明朝第八位皇帝。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朱祁鎮曾等過兩次基。第一次,也就是1435年,他那時候9歲,繼位稱帝,年號正統。國事全由太皇太后張氏把持,賢臣「三楊」主政。但是隨著老太后的死去,三楊的離位,朱祁鎮身邊少了賢臣,這使得他被太監王振蠱惑,導致宦官。
  • 明英宗朱祁鎮為兒子親點的皇后,僅一個月就被朱見深給廢了
    例如光武帝劉秀一生豐功偉績,得後人讚揚,卻因小理由廢了皇后郭聖通,成了他為數不多的汙點。天順八年(1464年),明英宗朱祁鎮為太子朱見深在全天下進行選秀,遴選太子妃。可惜,選秀過程還沒有結束,朱祁鎮病重。朱祁鎮已經為朱見深選出12人,並把最優秀的3人留在宮中,做最後的選擇,即吳氏、柏氏、王氏。
  • 襄憲王朱瞻墡:一生三次無限接近皇位的親王,如何做到全身而退?
    因此筆者大膽推測長沙只是襄王的暫居之地,目的在於就近監視封國武昌、實力強大的楚王。在《明宣宗實錄》中還有一個小細節也可以證明無論是宣宗還是襄王,都沒有把長沙當作襄王府的最終之地。(宣德七年二月)癸卯,襄府長史司奏:「本府未建社稷山川壇場,請於潭府舊壇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