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彩描金:潔淨素雅,瀕臨失傳的「瓷上水墨畫」

2021-02-08 域鑑

中國陶瓷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陶瓷製作工藝由粗到細,色彩 由單一到繽紛,湧現出一批又一批精品。墨彩描金技藝來源於「工匠來八方,器成天下走」的景德鎮,是景德鎮傳統陶瓷文化的典型代表。它在墨彩的基礎上,用金料勾勒,畫面素淨優雅。雖然只是用黑、紅和金三種顏色,卻是藝術家們追求藝術的品味和極致表現。

墨彩描金萌芽於清朝康熙中期,盛行於雍、乾時期。所謂墨彩,就是用豔墨單獨在瓷面作畫,勾線染色的一種彩繪方法。而描金工藝,則參照掐絲琺瑯中掐絲效果,以足金粉末調合而成的「金料」,以特製勾線筆描制出掐絲效果(即手可觸感金線)。雍正時期造辦處琺瑯作自行配料並製作成功琺瑯彩料,不再依賴進口料,墨彩瓷進一步發展,墨彩描金裝飾工藝開始盛行。

清同治 墨彩籟瓜紋蓋碗

故宮博物院藏

清同治 粉彩描金壽字盤

故宮博物院藏

墨彩描金是在墨彩的基礎上,為豐富畫面的亮度和色彩效果而發展起來的獨特工藝,也是墨彩瓷上繪畫的一個重要藝術表現形式。其用黑料彩繪,兼用紅料繪人物臉部輪廓、衣袍、花瓣等, 再用金料勾線、覆蓋、烘託、點綴,為瓷器增添富麗堂皇的氣氛。因其獨特的技法,形成了自成一體的風格。在呈現效果上,金因其金屬發色特性,一方面豐富了畫面亮度和色彩效果,另一方面也體現出皇家至尊風範,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和收藏價值。

清道光 墨彩描金花蝶碗

墨彩描金瓷以線條為主,屬工筆畫。重工藝,講究品位,以畫面富麗,高雅之名聞名於世。「水暈墨章咫尺內,鉤卓縱掣方寸間」,它承襲了中國畫的工筆重彩表現技巧,講究詩情畫意、吉祥如意之韻,以墨色在白瓷上繪以圖案,也具有如下三點特徵——

其一,工序繁多,首先是在白瓷上以墨彩繪畫,燒制以後再用金色描繪裝飾圖案紋飾線條,最後再經800℃左右溫度二次燒制而成;

其二,用色單純,色彩的表現效果卻絕不遜於色彩畫。反而突出了其高貴典雅 ,雅潔宜人的特徵;

其三,多採用中國畫的工筆重彩及水墨畫表現技巧,講究線條感,同時也要對墨色層次、濃淡進行合理運用。

墨彩描金瓷以傳統人物畫為主導,入畫題材多為吉祥寓意、英雄典故、仙佛傳奇和民間典故。墨彩描金技藝貴在其工筆繪畫暈染色彩細膩,採用細毛筆,在瓷胎上慢慢暈染,所創作品線條細膩、光澤質感好。畫人物畫時,人物相貌採用中西合璧法,神態刻畫的活靈活現。人物衣服質感柔順光亮,線條曲線流暢自如、頗具動感,既有傳統人物畫的古韻,又具現代瓷繪的新意。這也是墨彩描金瓷特有的藝術形式。


墨彩描金《十八羅漢圖》瓶

墨彩描金瓷繪製精細,難度很大,一直屬於小眾藝術品。尤其是描赤金工藝性強,不好掌握,描金的 「金」指的是金粉或者是金水,為了防止「金」與 「墨」相互吃色,影響藝術效果,墨彩描金需進行兩次燒成。即先繪製黑色畫面,入爐燒結後再用金進行描繪,費工費時。

墨彩描金人物瓶

由於工藝要求高,繪製墨彩描金瓷的畫師不僅要有細緻和耐心,還要有刻意追求的毅力,更要有紮實的線描功底和繪畫綜合素質,願意學習和運用這一技藝的藝人鳳毛鱗角,到了民國初期,墨彩技藝幾乎失傳。

所幸的是,民國時期,景德鎮陶瓷美術名家周湘浦從一塊晚清年間留傳下來的墨彩瓷殘片中領悟到了這項技藝的精妙,全身心投入到墨彩描金這項技藝的發掘、整理、研究、創新當中,經過數年的努力,終於使得墨彩描金技法得以拯救,自己也成為了墨彩描金的一代大師。其主要作品《天生圖》、《木蘭從軍》、《五老觀畫》等已成為景德鎮陶瓷館鎮館之寶。

墨彩描金《天生圖》瓶

墨彩描金《木蘭從軍》瓶


墨彩描金《嶽飛》圖瓶

同一時期還湧現出了雷火蓮、王一亭、汪野亭等諸多老藝術家,不再固守純墨彩的傳統程式,而是旁收遠攬,融貫中西的基礎面上,致力於師古出新,積極創作出適合現代大眾的藝術新形式。為墨彩描金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將這一技藝傳承下來。

雷火蓮 墨彩描金八仙人物尊

王一亭 墨彩描金《大禹治水》瓷板

墨彩描金技藝在七八十年代得到大力發展,景德鎮藝術瓷廠專門設立墨彩組,組織批量生產。但因其本身耗時長、藝術難度高、費用高等特點 ,讓許多手工藝者只能望而卻步,市場上也難見其蹤影。墨彩描金瓷自康熙年間起至今,在燒造瓷器中佔比極低,而這一小部分又被喜愛中國水墨藝術的國外藏友購走,相較於其他品類少上許多,物以稀為貴,其收藏價值也是日漸看漲。


清乾隆 墨彩描金《阿喀琉斯浸禮圖》餐盤

大英博物館藏

相關焦點

  • 墨彩描金:一筆難留
    夏忠勇 口述   毛燕萍 整理  墨彩描金自從光緒年代失傳之後,我的老師是通過瓷片和資料看到的,吸收了琺瑯彩和粉彩的精華,把自己的墨彩引向了一個高峰
  • 以瓷器為紙的清代墨彩瓷器
    墨彩是用國產料仿燒水墨琺瑯之效果施於瓷器上的彩料,後來將中國山水畫技法融入在白瓷黑彩的墨彩瓷器上,形成了瓷器上的山水畫-墨彩瓷器,以淡雅取勝的墨彩瓷器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喜歡,所以一直到晚清民國都有燒造。
  • 瀕臨「失傳」的瓷器修補藝術——鋦瓷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有著悠久的制瓷業的發展史和深厚博大的瓷文化,而鋦瓷是伴隨著中國瓷器業的發展而誕生的,是中國瓷文化的一部分
  • 轟動瓷壇,馮小勇大師讓瀕臨失傳的古彩瓷重回中國陶瓷彩繪的巔峰
    這便是景德鎮與瓷的魅力古彩—洗盡鉛華之美當青花成為中國陶瓷標誌的同時,又一種彩瓷不知不覺得吸引著人們,那就是古彩。它以獨特的色彩畫面一次次出現在世界性博覽會上,受到人們廣泛稱讚。古彩瓷是發展成熟於景德鎮、充滿本土民間氣息的釉上彩瓷,從時代性來講,古彩瓷是景德鎮當代陶瓷彩繪藝術中最傳統的類型但因為製作難度太大,已逐漸瀕臨失傳,為復興古彩,景德鎮成立了旨在以挖掘、發展古彩這一傳統陶瓷裝飾技藝為己任的科研單位--景德鎮古彩研究所
  • 瓷器上:黑彩與墨彩的區別
    雍正九年「於十二月二十八日做得……水墨竹子茶碗一對,……水墨梅花六寸盤一對,」雍正十年四月二十九日據圓明園來帖內稱「水墨琺瑯甚好」,七月二十七日太監滄州傳旨「著燒琺瑯畫墨地白梅花四寸磁碟一對」,八月十五日司庫常保奉上諭「琺瑯盤碗、茶圓、酒圓俱造燒得甚好,嗣後將畫水墨的多燒造些。」九月初一日,「將脫胎填白磁酒圓四件上畫琺瑯墨菊花」。
  • 清大雅齋瓷綠地墨彩菊花紋渣鬥 | 一個女人的生活與愛
    這當然過於簡單,日本學者加藤徹在其《西太后》一書的副標題上就寫下:大清帝國最後的光芒。把這件瓷器上的畫面展開,去掉底色,完全是一幅水墨菊花手卷。從任何角度看,都符合文人審美的意趣。底色也並不突兀,古代本就有製作精良的彩色宣紙。這種畫法叫墨彩,雍正時期已有純熟運用,並不新鮮,空白處填上顏色的做法可以追溯到明代以前。但兩種工藝合在一起,還是首次。
  • 描金瓷器價格與真假辨別
    而描金瓷器的出現在定窯燒制的瓷器中就有所展現,主要是通過正燒法進行燒制,圈足底部無釉,造型除了碗、盤外還有瓶、盒、罐等等,是在燒製成的黑瓷上進行描金,主要起到一種裝飾的作用,在定窯燒制過程中出現表面的醬色只佔整個釉層厚度中很薄的一層,下面的釉層仍然是黑色,其中的「油滴」是定窯工藝技術的一個象徵,在醬紫色的釉面上不滿了許許多多的結晶斑點。
  • 水墨畫之蘭花欣賞
    蘭花是我國名花之一,素有君子之稱,中國的蘭花文化從古到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古代對蘭花的推崇,體現著中國傳統美學特徵,蘭花外形簡潔素雅、葉形細長柔軟,花姿優美、素淡幽香,具有「色清、氣清、神清、韻清」氣質,又曰君子蘭,說明蘭花是與君子是接近的,文人偏愛種蘭、賞蘭、詠蘭、畫蘭、寫蘭,有著揮之不去的蘭花情節。
  • 清乾隆粉彩珊瑚紅釉描金四方洗
    據文獻記載康雍乾三朝帝王都特別喜歡永宣鮮紅釉瓷器,可惜宣德鮮紅釉配方早已失傳,都陶官朗廷極費盡心思仿宣德鮮紅釉燒出康熙朝著名的紅釉瓷,後人稱為「郎窯紅」。紅色瓷器分兩種:一種是以銅為著色劑的高溫釉,一種是以鐵為著色劑的低溫釉。珊瑚紅釉屬於低溫釉。這是件珊瑚紅描金配四季花卉四方洗,器型很小,邊大約8.2釐米,高約3釐米。
  • 兒童水墨畫簡介
    它是用我國特有的毛筆、宣紙、墨和顏料作為工具,形式上採用簡潔概括的線條、變化豐富的用筆及滲化淋漓的水墨韻味進行造型,是一種深受 人們喜愛的繪畫種類。      水墨畫注重表現物體的精神面貌,強調意境情趣,講究用筆、用墨的生動傳神,兒童可在水墨變化的趣味中去學習、掌握寫意造型能力。
  • 一級文物宋代遇林亭窯描金盞技藝失傳了嗎?
    我國釉瓷中有一類金銀彩繪釉盞,宋代流傳到日本後,被稱為「金彩天目」,被奉為珍品,目前傳世整器並不多見。一直以來,這類盞都被當作建盞產品,直到遇林亭窯的發現。遇林亭窯遺址龍窯內景金銀彩繪釉盞就是遇林亭窯的代表產品,金銀彩為釉上彩, 題材主要有文字、 山水圖、 花鳥圖及純線條裝飾。
  • 水墨暈染 用畫來做衣服
    「洗盡鉛華,至美如斯」褪去其他時尚元素,給您留存下來我們中國風的水墨畫。
  • 「瓷上水墨」扒村窯
    扒村窯代表器物是白底黑花瓷,中國古陶瓷學會名譽會長耿寶昌盛讚它是「瓷上水墨」。扒村窯作品,被稱為凝結在古瓷上的中國畫、燒制在古瓷上的中國書法。扒村窯的白底黑花瓷,墨色濃淡有別,筆調粗放簡練,勾畫下筆任意。雖為民間用品,不乏精美之器。
  • 瓷器描金工藝,必讀的鑑定方法
    描金瓷器,華麗而又雅致,金碧輝煌、氣質華貴,歷來專供皇家所用,堪稱「瓷中貴族」。描金,最早起源於戰國時期,最初用於漆器表面的裝飾。明代典籍《髹飾錄》中記載:「描金,一名泥金畫漆,即純金花文也」。描金用於瓷器裝飾可以追溯至宋代的定窯描金,定窯描金瓷器存世量極少。
  • 80後鋦瓷技藝傳承人:我在瓷器上打「補釘」
    80後鋦瓷技藝傳承人:我在瓷器上打「補釘」 鋦瓷,就是修復破碎瓷器的技藝。
  • 兒童水墨畫教程:第一節點
    兒童水墨畫教程:第一節點點是最小、最簡潔的,隨處可見。
  • 瓷胎畫琺瑯
    瓶外通體以藍紫兩色為主體進行彩繪,左右兩邊由蓋至足色彩相互交錯,並用軋道工藝,其上繪黃、白、綠、紅等折枝花。外底署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單行六字篆書款。  此瓶設計精巧,造型秀美,在軋道色地上繪花卉圖案有銅胎畫琺瑯之效果。 瓷胎畫琺瑯的創燒,與康熙皇帝對畫琺瑯的喜愛有密切關係。
  • 描金?這是什麼鬼,是真金嗎?
    描金是金彩裝飾方法之一,描金是用本金(金粉)或亮金(金水)在瓷面上描飾裝飾紋樣或配合其他裝飾作邊線或金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