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被嚴重忽視的妙詞,明明通篇如夢如幻,卻很少有古代名家點評

2021-01-09 美詩美文

提到蘇軾,很多人會想到林語堂先生評價他的8個字:無可救藥的樂天派。在世人眼裡,蘇軾就是一個精神上的「不倒翁」,不管被貶哪裡,他都能活得有滋有味。

但是這是否意味著,他就沒有消沉的階段呢?顯然不是的。只是很多人選擇對這樣的蘇軾視而不見罷了。

其實每次不得志時,蘇軾都經歷了一個艱難的適應過程,在這樣的時期他的作品中是多有傷懷之氣的。比如《西江月》中的「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臨江仙》中的「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等等,都是如此。這類作品雖不灑脫,但其中也有一些高水平之作,筆者個人認為我們要了解這樣偉大的文人,就不能自動忽略它們。

所以本期筆者就給大家介紹這樣一首《行香子》。這首詞通篇如夢如幻,但因為寫得不那麼豪情,所以很少有古代名家點評它,算得上是被嚴重忽視的妙詞,我們來品一品:

《行香子·過七裡瀨》一葉舟輕,雙槳鴻驚。水天清、影湛波平。魚翻藻鑑,鷺點菸汀。過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重重似畫,曲曲如屏。算當年、虛老嚴陵。君臣一夢,今古空名。但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

這首詞寫於公元1073年春天,寫此詞時蘇軾正行船在富春江的七裡瀨。當時他已經離開了朝堂的中心,自請出京了。對於他這一作法,文史學家們認為他是在自保,不願與王安石一派爭鬥下去。

詞的上闋,一直在描寫大自然的美好。一葉扁舟如鴻雁一般,從水面掠過,突出一個「輕」字。這時整個天地都如明鏡般,天空是碧色的,沒有風也沒有半點兒漣漪。水中的魚兒和藻類,遠處岸邊的白鷺,都是那麼分明清晰。這段景物描寫用兩個字來形容,就是:空靈。一切景語都是水晶船夢幻,詞人內心也如明鏡般透亮,他覺得自己看透了很多世情。

詞的下闋,由寫水轉到寫山。兩岸的山重重疊疊,曲曲折折,水面就成了群山中的明珠。「虛老嚴陵」用的是東漢大臣嚴子陵的典故,嚴子陵曾隱居於富春江一帶,但蘇軾認為他其實還是沒有放下心裡對於名利的嚮往,他的隱居還是為了沽名釣譽。所以他才說嚴子陵是在此地是虛度了,沒能靜心感受這裡的自然之美。

此時蘇軾的觀點是,世上的人不管是當了皇帝還是做了隱士,其實留下來的不過是空名而已。很多人認為這是蘇軾消極的一面,認為浮生如夢,失去了奮鬥之心。但在筆者看來,這種人生感慨其實仍是一種看透世情後的另一種灑脫。

最後的10個字是最妙的部分,堪稱是神來之筆。「但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的意思是:山很遠,一重又一重;山間的雲是變幻莫測的,讓人捉摸不透;但當晨曦時分,青山又終將露出它青翠的一面。

看似這10個字還是在寫景,但事實上它是一語雙關的,它的深層次意思其實是在講漫漫人生路。人生的際境是我們無法控制的,但也該時刻保持著它本來的顏色,這其實就是這首詞的主旨。由寫景到寫人生哲思,沒有轉接過渡詞,但讀來卻是一氣呵成。

同時,這最後10個字其實也和上闋的結尾相呼應,都是用3個句子組成一組排比句式,讀來朗朗上口,充滿了美感。

縱觀這首詞,雖然沒有「西北望,射天狼」、「詩酒趁年華」式的灑脫,甚至有「今古空名」式的傷懷,但蘇軾卻並沒有沉溺其中。他在美好的自然中,找到了人生的慰藉,獲得了內心暫時的平靜,這是很珍貴的。這種能在逆境中找到慰藉的能力,非一般文人能有。

所以筆者認為咱們不能因為其中一兩句消極的話,就忽視它,甚至否定它的價值。事實上,拋開其精神內核,僅從詞句本身來看,它也算得上是一首高水平之作。在寫景層面上,用寥寥數字就勾勒出一幅如夢如幻的美景;在結構上,它也基本上做到了一氣呵成,這得益於幾個排比句式的運用。

蘇軾現存的作品裡,詩作有2700多首,詞作362首。很多人只喜歡其中的豪情之作,卻不知很多同樣高水平的作品卻被長期忽視了,這是件令人遺憾的事。這首詞大家喜歡嗎?歡迎討論一、二。

相關焦點

  • 蘇軾半夜睡不著,詩興大發給蘇轍寫首詞,衝著開頭7字便值得一讀
    李白很仙、很浪漫,但同樣也很自我;杜甫,很有責任感,水平也很高,但多數時候過於傷感,似乎不是很懂生活。在很多人眼裡,真要稱得上接近完美的,應該是北宋一哥蘇軾。論才華,他是個全才,詩、詞、散文、畫、書法樣樣精通,所以宋神宗才會很驕傲地表示:論才華蘇軾可能不如李白,論學識李白就不如蘇軾了。
  • 李煜如夢如幻的一首詞,只有短短二十六個字,讀來卻令人肝腸寸斷
    那麼說起李煜的詞,相信對於很喜愛詩詞的朋友來說,那都是不會陌生,而且他的詞裡有一股,難以言說的憂愁,處處能夠看到他對於人世,對於自身遭遇的一種感慨;這也正是李煜詞作的一大特點,雖然他早期的作品,也寫得很傷感,但是與後期的作品比起來,那完全就你是過家家一樣,這正是應了那句話「東邊日出西邊雨」,雖然他不是一位優秀的皇帝,但他絕對是一位偉大的詞作家。
  • 不汲汲而空,亦不茫茫於幻。佛家思想中,蘇軾的取捨
    蘇軾算是當代的全民明星了,是中國古代文壇的風流人物。豁達、樂觀是他的代名詞,這二者除了前面的文章中提及的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影響外,還具有佛家思想的影響因素。眾所周知蘇軾的中後半生都是漫長的貶遷之路,而蘇軾不像其他文人鬱鬱寡歡,他做到了佛家思想中的「無所住」,即沒有執念。但要說完全做到嗎?那肯定不是,他放棄執著於官場,放棄執著於仕途,放棄執著於平反,但他沒有放棄執著國運興衰、人民安樂,這是他的選擇,對於執著的選擇。「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疑無物,何處染塵埃。」
  • 蘇軾赤壁懷古,究竟是人生如夢、人生如寄,還是人間如夢呢?
    前幾天遇到了這樣一個有趣的問題: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究竟是「人生如夢」,還是「人間如夢」?其實大家都知道蘇軾的這首詞有很多個版本,一般的宋詞選本中都會有一些標註。不過未必標註的那麼全面。例如僅僅「人生如夢」這四個字,就有「人間如夢」、「人間如寄」、」人間如構「等等。除了這四個字以外,前面的內容也有好幾個不同的版本。今天恰好借這個機會梳理一下。首先,從最常見的版本開始。
  • 蘇軾睡覺,夢到唐代一位美女,醒來寫下一詞,開篇便是千古名句
    宇宙浩瀚縹緲,人生如夢如幻。曾幾何時,你停下了匆匆的腳步,稍作片刻休息,或是在一個陰雨濛濛的下午,或是在一個寂寞寒冷的夜晚,被世俗所困的你,思緒萬千。恍然間剛剛好像困在了夢境中,夢裡沒有世俗的困擾,夢裡沒有黯然的傷感,夢裡沒有惆悵的悲傷,夢境旖旎纏綿,如幻境般讓人眷戀。
  • 如夢如幻 紫藤花開
    無意中發現,在我們莊裡,在滹沱河畔子龍大橋兩側,竟然種植著紫藤,藤蔓攀援在廊架之上,垂下成串成串紫色的花朵,如夢如幻。滹沱河畔,子龍大橋西側,健身路徑西邊不遠,有一座木製的長廊,錯綜的藤蔓攀援在廊架上,成串的紫色蝶形花朵垂落花架間,如紫蝶飛舞,似紫水晶閃耀。那攝人心魄的香味彌散在空氣中,令人如痴如醉。
  • 立春之日,蘇軾將平生豁達之氣寫進這首詞裡,開篇3個春字驚豔了
    春來秋去,一如人生的起起落落,不變的是心中藏著的希望。在這個特殊的立春,筆者給大家分享一首蘇軾的立春詞,詞名《減字木蘭花·立春》。900多年前的那個立春,對蘇軾來說正是人生最艱難的時候。60多歲的他被貶到天涯海角的海南,從20多歲名滿京城開始,蘇軾的人生很少有順遂的時候,但他卻硬是將本該滿是悲歌的一生過成了一場生命的盛宴。
  • 如夢如幻的日本雪鄉白川鄉,原生態的合掌屋
    合掌屋每個季節都會呈現不同的景色,尤其是晚上,在夜暮之下,星亮橙黃色的燈光在各自屋子裡點燃,隨著投射的燈光散落在屋瓦周邊,瞬間將銀白色的大地點綴成最為特別的秘境,人們如同到了愛麗絲夢遊仙境之地,如夢如幻。隨著科技發達,合掌屋數量減少,日本政府採取了很多保護措施,才使得合掌屋保留下來,現在這種原生態的民居村落已經越來越少了。
  • 「出定」就是觀一切如夢如幻?
    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怎麼樣為人演說呢?不執著任何一種相,安住於空性中如如不動。」這是一切禪定的根本。即入定時不緣取任何相,在遠離戲論的空性中如如不動,不起絲毫分別念,猶如虛空。這種境界不增不減、不破不立,與三世諸佛的智慧無二無別,若能安住於此境界中,則可現見法界實相。如《寶性論》說:「此中無所遣,亦無少可立,於正性正觀,正見而解脫。」
  • 李清照罵蘇軾「不通音律」,寫首詞與他較勁,一哥蘇軾輸在哪兒?
    北宋文壇,男有一哥蘇軾,女有一姐李清照,二人相差了47歲,家人雖然沒有交流,到人們經常會將兩人聯繫在一起。李清照當年她憑著十幾歲時的兩首《如夢令》,在北宋文壇一舉風採。很奇怪,聲譽浩蕩的倆人竟老死不相往來,從別人的言語中就能表現出來。
  • 【人體藝術欣賞】人生如夢如幻,如露亦如電|夢中桃花源
    感覺自己如一粒塵埃,低到了極致。主編:蝶舞青風 | 作者:夢中桃花源公眾號轉載請在後臺輸入授權人生如夢如幻,如露亦如電本期原創:夢中桃花源人間情事,溫柔清寂。淡淡而有花香,潺潺而有甘泉。清晨的新鮮,午後的安靜,夜晚的斑駁。這一切,都應情,應事,應夢,應遙遙的山。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人生如夢如幻,如露亦如電。幸福多麼奢侈,又是多麼簡單。那些所謂的坎,一邁也就過了。。。正義而又純粹的女子是人間天使!這種女子娶之為伴侶,應要好好愛她。你要知道,她們的心善良溫柔,情心純真。。。。
  • 本以為古力娜扎穿婚紗就夠美了,看到迪麗熱巴穿婚紗:如夢如幻
    本以為古力娜扎穿婚紗就夠美了,看到迪麗熱巴穿婚紗:如夢如幻在娛樂圈裡有4位新疆美女,她們被大家稱為「新疆四美」,你們知道她們是誰嗎?本以為這樣的古力娜扎就夠美了,當看到迪麗熱巴穿婚紗的照片時,更加如夢如幻。迪麗熱巴在參加《全世界慢遊》中,曾經挑戰過穿婚紗,當潔白的婚紗被熱巴穿在身上之後,她略帶異域風情的五官,凹凸有致的身材都瞬間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
  • 【名家解讀】蘇軾《水龍吟》
    【精華賞析】要讀懂這首《水龍吟〉〉得要把握兩大特點,第一就是詞的主題;第二,就是次韻的創作形式。從主題來看,這是一首詠物詞,詠的是楊花。不過蘇軾沒有用太多的筆墨去描摹楊花的形態和生物特性,而是一開始就賦予了楊花一種特殊的情感。
  • 關曉彤挑戰「復古濾鏡」,鏡頭朦朧如夢如幻,好像90年代港風少女
    關曉彤挑戰「復古濾鏡」,鏡頭朦朧如夢如幻,好像90年代港風少女最近幾年,隨著拍照技術越來越高,很多的濾鏡也受到了大家的喜愛,在眾多濾鏡中,「復古濾鏡」成了大家的心頭好。在這組照片中,關曉彤穿著黑色的蕾絲半袖連衣裙,高扎著丸子頭,看上去非常利落,她身後的背景也很有特色,大紅色的背景,上面印著很多花朵,很有古裝劇的意境。在「復古濾鏡」的作用下,整個照片的畫面看上去有著如夢如幻的朦朧感,不管是畫風還是拍攝效果,讓關曉彤看上去就像是上個世紀90年代的港風少女,再加上當天她畫的精妝也有點濃豔。
  • 視覺盛宴如夢如幻
    視覺盛宴如夢如幻 2020-08-19 22: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種寶石被稱為「地上的星星」,如夢如幻魅力無限!
    這種具有「星光效應」的寶石在陽光底下,就是一顆閃亮的明星,如夢如幻,沒有人可以抵擋住這種魅力。那麼星光效應到底是什麼呢?簡單來講就是,寶石晶體內細小密集,呈平行排列的纖維狀或針狀的包體或晶紋或定向解理,對光的反射而形成的特殊光學效應。
  • 洞房夜蘇軾寫了一首詞,通篇都是「抄襲」,不料卻成名句,太肉麻!
    在宋代文壇,蘇軾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人,即使在如今的現代社會,依然能夠「圈粉無數」。眾所周知,蘇軾生性樂觀豁達,一言一行總是能夠出人意料。蘇軾的一生中,創作了上百首膾炙人口的佳作,但是其中有一首卻非常的特別,當時蘇軾只有19歲,王弗16歲,兩人情投意合,喜結連理。
  • 李煜常被忽視的一首詞,蘇軾連寫了4首同類型的,都不敵他這一首
    他的詞幹淨、純粹,正是無招勝有招。他寫《虞美人》,不彎彎繞繞,只輕輕一筆「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就已經足夠驚豔;他寫《相見歡》,也一樣明白如話,只淡淡的一句「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就美得令人陶醉。這就是李煜詞的魅力。李煜一生存世的詞作不多,僅30多首,本期要和大家說的是一首他常被忽視的小詞,詞名叫《漁父·浪花有意千裡雪》。
  • 人文讀書會|蘇軾詩詞短評大賽獲獎結果
    隨後緊承一句「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只九字竟有萬千思緒縈繞其中,這也是全詞之中我最為鍾愛的一句,意深蘊蓄,感人至深。末尾三句轉至現實,心想愛妻在這傷逝日子也會柔腸寸斷,以明月短松作結,悽清幽靜,似有餘音。此詞如夢如幻,似真非真,東坡藉此表達自己對亡妻的深切懷念,其間夾糅著自己的身世感慨,雙重情感,真摯哀婉。
  • 19歲蘇軾初次結婚,抄他人詩句湊成一首詞,卻完美契合了花燭夜
    中國文化史上,有一首極為感人的悼亡詞,堪稱是「千古第一」悼亡詞,這首詞便是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是他悼念髮妻王弗之作。此詞上闋寫對妻子無比的思念,下闕描寫因夢境而產生的恍惚和回憶,其情真意切,令人不忍卒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