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原文】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
思量卻是,無情有思。
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
夢隨風萬裡,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
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精華賞析】
要讀懂這首《水龍吟〉〉得要把握兩大特點,第一就是詞的主題;第二,就是次韻的創作形式。
從主題來看,這是一首詠物詞,詠的是楊花。不過蘇軾沒有用太多的筆墨去描摹楊花的形態和生物特性,而是一開始就賦予了楊花一種特殊的情感。
1以花還似非花",起句化用了白居易「花非花的句子,既營造出一種含蓄朦朧的感覺,又點出了楊花的生物屬性一楊花本來就不是一種花,而是柳絮。當春風起時,隨風飄散好像飄絮,又好像是一種花兒一樣,所以又被稱為楊花。儘管楊花隨風墜落,到處漂泊,拋家傍路,無家無根,也沒有多少人會憐惜它。可詞人卻和其他人不一樣:「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詞人偏偏從楊花的墜落當中讀出了一份細膩的情思。
「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柔腸」「嬌眼「顯然都是形容女性神態和心情的詞語,思念讓她柔腸寸斷,一陣陣襲來的睡意讓她雙眼迷離。不過這幾句詞其實是一語雙關。例如「嬌眼」同時也是在描摹柳葉的形態,因為柳葉初生時,又細又彎,就好像人剛剛睜開睡眼,睡眼朦朧,欲開還閉的樣子,別有一番慵懶的味道。
上片既是詠楊花,也是寄託了思婦的情緒,情郎遠行,思婦既感慨自己的命運像楊花一樣漂泊無依,又希望自己的夢境能夠像楊花一樣隨風萬裡,尋郎去處。句句詠花,也是句句寫人。上片重點寫楊花隨風飄揚的形態,下片重點就轉到了楊花的墜落,從花開寫到了花落。
過片「不恨」兩個字,一下子就將情緒直接掀到了最高潮。"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雖然說的是花都落盡了,實際上指的是春天消逝了。楊花落盡本來是自然規律,可楊花本來又不是花,別的花兒都可以落到地上,化作春泥,可「恨西園、落紅難綴,」可恨鋪滿落花的西園竟然也不能「收容」飄零的楊花,當清晨陣雨灑過,就再也找不到楊花的蹤跡,只能看到水面上一池破碎的浮萍:」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在文學中,柳絮、浮萍被當成是命運漂淳不定的一種象徵,確實又別有一番悽美的味道。
煞拍幾句簡直是畫龍點睛,進一步將楊花的情感宣染到了極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不僅點明離人的情感主題,又呼應了上片的"縈損柔腸"的思婦情感,如此看來,是楊花恰似離人之淚,還是離人淚恰似池萍碎」的楊花,這簡直是完全分不清楚是楊花還是人了。
難怪前人評價,詠物詞的最高境界就在這「不即不離」之間,每一句都緊扣住了吟
詠楊花的主題,又絲毫不受楊花主題的束縛,遺貌取神,筆法空靈飄逸又不失纏綿深情,堪稱情景交融的典範。
【知識點速讀】
1、 這首《水龍吟》是一首次韻詞,所謂「次韻」,就是依次使用所和的原詩詞中的韻腳來寫詩填詞,也叫「步韻」。有一種說法認為,次韻詩開始於白居易和元稹,白居易和元稹是相交一生的至交好友,兩人光彼此之間的唱和詩就::多至十六卷,凡一千餘篇。"(清趙翼《甌北詩話》)兩人的唱和詩還編成《元白唱和集》,不僅獨步一時,世稱「元和體「甚至也成為後人望塵莫及的一個高峰。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次韻詩始於南北朝,根據《洛陽伽藍記》記載,一個叫王肅的人拋棄了原配妻子謝氏,另娶元魏帝的女兒,謝氏寫詩寄給王肅說:「本為薄上蠶,今為機上絲。得路遂騰去,頗憶纏綿詩。王肅收到這首詩後,他的繼室夫人代為作答,寫的詩仍然用原詩的韻腳::絲」和貨'。這說明在那個時候就已經出現次韻詩了(明焦竑《焦氏筆乘》)。
2、 蘇軾這首詞應當寫於元豐四年(1081),這年四月,章質夫在荊湖北路提點刑獄上,春夏之交,這正是柳花飄揚的季節。而此時的蘇軾,正謫居黃州。他收到章質夫寄來的原詞之後,拍案叫絕,而且他寫給章質夫的回信中還說:「你寫的柳花詞妙絕,誰還能超越你的水平啊!我本來也是不敢亂寫的,可是一想到你正在柳花飛時去荊湖北路各州縣巡視,家中思婦必有難以排遣的閨情愁緒,所以我還是次韻了一首寄給你,可千萬別給旁人看到了。(「…柳花詞妙絕,使來者何以措詞!本不敢繼作,又思公正柳花飛時出巡按,坐想四子(內子)閉門愁斷,故寫其意,次韻一首寄去,亦告不以示人也。」)
從蘇軾寫信的這種口氣看,蘇軾和章質夫是交情很好的密友,說話比較隨意,蘇軾性格本來就幽默詼諧,所以寫信的口氣還帶著些調侃的意味。而《水龍吟》詞中若隱若現的思婦情感,原來很可能就是假託為章質夫妻子的想像之詞,同時又寄託了蘇拭自己貶謫黃州的身世飄零的感慨。
【拓展推薦】
1、白絲行
作者:杜甫(唐)
繅絲須長不須白,越羅蜀錦金粟尺。
象床玉手亂殷紅,萬草千花動凝碧。
已悲素質隨時染,裂下鳴機色相射。
美人細意熨帖平,裁縫滅盡針線跡。
春天衣著為君舞,蛺蝶飛來黃鸝語。
落絮遊絲亦有情,隨風照日宜輕舉。
香汗輕塵汙顏色,開新合故置何許。
君不見才士汲引難,恐懼棄捐忍羈旅。
2、 《蝶戀花》南宋•李清照
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
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
3、 雨中花·夜行船
宋代:蘇軾
至九月,忽開千葉一朵。雨中特為置酒,遂作。
今歲花時深院,盡日東風,蕩揚茶煙。但有綠苔芳草,柳絮榆錢。聞道城西,長廊古寺,甲第名園。有國豔帶酒,天香染袂,為我留連。
清明過了,殘紅無處,對此淚灑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高會聊追短景,清商不暇餘妍。不如留取,十分春態,付與明年。
4、 《水龍吟燕忙營懶芳殘》宋章質夫
燕忙鶯懶芳殘,正堤上、柳花飄墜。輕飛亂舞,點畫青林,全無才思。閒趁遊絲,靜臨深院,日長門閉。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
蘭帳玉人睡覺,怪春衣、雪沾瓊綴。繡床旋滿,香球無數,才圓卻碎。時見蜂兒,仰粘輕粉,魚吞池水。望章臺路杳,金鞍遊蕩,有盈盈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