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這首水龍吟堪稱絕唱,可當初他差點扔掉文稿

2021-02-19 雲水心語

很多讀者都喜歡蘇軾的豪放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讀了多帶勁;也有讀者喜歡同時婉約風,「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聽了多感懷。



還有一些讀者喜歡蘇軾的詠物詩,「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多有哲理,發人深省。下面介紹的這首詞既有婉約風,又是詠物詞,仔細體會,還有很深的寓意。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蘇軾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裡,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這首詞看是描寫楊花,卻是作者託物言志,表達內心的一種感懷。詞的上片說,楊花很像花又不像花,無人憐惜任憑它飄起墜落。它離開樹枝飄在路旁,看是無情卻落花有意。柔嫩的柳條愁壞了柔腸,細長的柳葉睜不開眼睛。柳絮隨風把心上人尋覓,酣睡時卻又被黃鶯兒的啼聲驚醒。


下片開始抒情,不恨楊花飄飛落盡,只是怨恨西園落紅枯萎難以復原。如果把春色分為三份,兩份化作了塵土,一份墜入了流水。細細看來,那不是柳絮,而是離人晶瑩的淚珠啊。



讀完全詞,應該感到作者是非常用心的,不僅楊花的特性被描繪得淋漓盡致,也盡情地抒發了自己的感受,特別是最後兩句,「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詞人由思婦的點點淚珠,映帶出空中的紛紛楊花,可謂虛實相間,妙趣橫生,真乃點睛之筆。


可是這樣好的詞作,蘇軾當初創作時卻差點扔掉,原來東坡先生是看了另一位才子的作品之後,覺得他寫得實在太好,自己已無話可說了。就像李白看見崔顥題詩在頭上,自己面對黃鶴樓的美景,也才思全無。到底是不是像蘇軾說的那樣,先看原詩。



水龍吟·楊花  章楶


燕忙鶯懶芳殘,正堤上柳花飄墜。輕飛亂舞,點畫青林,全無才思。閒趁遊絲,靜臨深院,日長門閉。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


蘭帳玉人睡覺,怪春衣雪沾瓊綴,繡床漸滿,香球無數,才圓卻碎。時見蜂兒,仰粘輕粉,魚吞池水。望章臺路杳,金鞍遊蕩,有盈盈淚。



章楶,字質夫,福建浦城人,北宋名將、詩人。他曾經率軍進攻西夏,多次大敗敵軍,被皇帝封為秦國公。章楶的這首詞也是描寫楊花,上片描寫燕忙鶯懶、柳花飄墜,柳絮到處飛舞,緩緩墜落,又被風吹去。


下片寫得真是精彩,不然東坡先生不會覺得自愧不如。作者不僅寫了玉人(美麗的姑娘)、繡床被柳絮侵擾,而且蜜蜂、池魚都粘了柳絮,作者觀察細緻、想像豐富,又用了章臺的典故,充分說明作者的詩詞功底紮實,文學底蘊深厚。



兩首詞雖然各有長處,卻都無愧是上品詞作,都可以千古流傳。不過東坡先生還是才情橫溢,即使是有人在前面寫了,他也能再創造,寫出更優秀的作品。感覺上第一首結尾處寫得更有意味,而章楶的結尾稍顯平淡了一點。不過話說回來,蘇軾還是應該感謝章楶,從全文來看,借鑑還是很重要的。

相關焦點

  • 【名家解讀】蘇軾《水龍吟》
    【精華賞析】要讀懂這首《水龍吟〉〉得要把握兩大特點,第一就是詞的主題;第二,就是次韻的創作形式。從主題來看,這是一首詠物詞,詠的是楊花。不過蘇軾沒有用太多的筆墨去描摹楊花的形態和生物特性,而是一開始就賦予了楊花一種特殊的情感。
  • 和韻之美|蘇軾《水龍吟》
    在和韻詩詞創作方面,蘇軾就是一位高手。賀鑄、王安石、蘇轍、秦觀、陶淵明、章楶、歐陽修等人的詩詞都被蘇軾和過。這首《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就和自章楶的《水龍吟 · 楊花》,是蘇軾婉約詞的代表作。《水龍吟・楊花》燕忙鶯懶花殘,正堤上、楊花飄墜。輕飛亂舞,點畫青林,全無才思。閒趁遊絲,靜臨深院,日長門閉。
  • 蘇軾《水龍吟》中,恨西園落紅難綴,如何理解?
    前言這三句出自蘇軾的《水龍吟》,以一首以次韻形式寫成的楊花詞。這裡比較令人狐疑的是這個「綴"字,單獨看這首詞不是太好理解,需要結合章質夫的原詞,以及蘇軾的這首詞的上下語境來分析。下面先分別欣賞一下這兩首的原貌。
  • 【每日詩詞】水龍吟 —(宋)蘇軾
    水龍吟(宋)蘇軾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
  • 蘇軾的這首楊花詞美輪美奐,詞意情景交融,將惜春之情抒發得淋漓盡致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是蘇軾貶謫黃州之後的一首詞作。要想解讀好這首詩,並體會詞人的感情,以下三點就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要將這首詞作的創作背景了解一下。
  • 詩詞賞析:水龍吟(蘇軾)
    水龍吟文 | 蘇軾·素材 | 網絡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
  • 蘇軾寫了一首和韻楊花詞,詞作有什麼特點,表達了蘇軾怎樣的感情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詞意圖根據這首詞的小序「次韻章質夫楊花詞」可知:這是蘇軾唱和章質夫楊花詞的一首詞作。《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創作背景蘇軾的這首《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作於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春三月。蘇軾因為「烏臺詩案」的原因,遭到政敵的排擠和打擊,被貶謫黃州。
  • 蘇軾和徐凝,這兩首詩詞有沒有借鑑關係
    徐凝這首詩雖然不及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那麼順暢,那麼誇張,那麼一氣呵成,但是他比喻誇張的手法也用得好,也有意境。然而蘇東坡卻對此不以為然。蘇東坡出生晚了徐凝兩百來年,雖然素不相識,但詩壇上是可以爭論的。他也不顧徐凝的好朋友白居易和元稹的面子,於是寫了一首《戲徐凝瀑布詩》,對徐凝進行了嚴厲批評。
  • 宋詞三百首|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
    蘇軾《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①》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②。
  • 蘇軾詩詞:跨越千年,永恆的經典!
    蘇軾文才極佳,雖然官運不好但他卻天性樂觀,在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達觀知命的態度,在無奈中總是有著淡淡的幽默,通過這首《花影》即可見一斑。這首詞境界空靈神妙,跌宕起伏,令人有如身臨其境一般。蘇軾這首詞是40多歲時所作,起因是想起7歲時認識的一位老尼,她為他讀過一首詩詞,這位老尼曾經去過後蜀宮中,聽孟昶作了這首詞,所以老尼念給蘇軾聽。蘇軾成年後回憶著寫了這首詞。
  • 當你陷入困境時,讀一讀蘇軾這首《定風波》,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
    我們如何太看重生命中的起起落落,那麼註定是無法收穫幸福的,對於已經發生的事情,既然無法改變,不妨就像大文豪蘇軾一樣改變自己的心態。當你陷入困境時,讀一讀蘇軾這首《定風波》,人生就沒有過不去的坎。蘇軾的一生坎坷,尤其是在仕途上接連被貶,很多人都笑稱蘇軾不是在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這首《定風波》便是蘇軾到黃州時途中偶遇大雨,所有人都沒有帶雨具便四處狼狽的躲雨,但唯獨蘇軾自己氣定神閒,並為此寫下了這首《定風波》。
  • 你以為寂寞沙洲冷只是首歌?其實歌名來自於蘇軾的這首《卜算子》
    根據查閱資料我們得知,這首詞大約是在公元1082年左右寫成的,當時蘇軾正在黃州任職,詞中所提到的「定慧院」就在當今湖北省黃岡市境內,又稱為「定惠院」。蘇軾還有一篇文章名為《遊定惠院記》,如果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去讀一讀。蘇軾當時被貶謫,寓居於黃州定慧院,所以您應該大致可以猜到這首詞的情感基調了吧。
  • 蘇軾一次點金成鐵的融梗式抄襲讓亡國絕唱秒變靡靡之音
    他喜歡花蕊夫人這首詩,不僅因為欣賞其文採,更是因為政治需要。「十四萬人齊解甲」一句凸顯了宋軍的英勇善戰,因為伐蜀的宋軍只有十萬,花蕊的嘆息更驗證了宋朝的軍威。趙匡胤在汴水邊,為孟昶建造了五百間大屋的宮室讓他居住。但沒過幾天孟昶就暴死了,當年才四十七歲。也許是趙匡胤為了讓花蕊徹底死心而毒殺他,也可能是他自己不堪國破失妻的痛苦而自殺。
  • 詞牌《虞美人》中的10大千古名句,最後一句堪稱古今絕唱!
    這一句出自蔣捷的《虞美人·聽雨》,「悲歡離合總無情」,是追撫一生經歷得出的結論,蘊有無限感傷,不盡悲慨。「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似乎已心如止水,波瀾不起,但徹夜聽雨本身,卻表明他並沒有真正進入超脫沉靜的大徹大悟之境,只不過飽經憂患,已具有「欲說還休」的情感控制能力。
  • 蘇軾的楊花詞,為什麼能被評為和韻第一神作?
    南宋蘇軾的《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就是一首次韻中非常好的作品,可以說是世間少有。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價說:「東坡《水龍吟》詠楊花,和韻而似原唱。蘇東坡除了寫楊花的姿態傳神之外,還暗喻了思婦情懷。
  • 蘇軾寫下四首閨怨詞,從春到冬,字字珠璣,驚豔了千年
    提起蘇軾,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豪放派的詞人,他的那首「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氣勢磅礴,雄渾蒼茫,筆跡遒勁,意境深遠,成為千古絕唱;他的《南鄉子·和楊元素》也是豪情萬丈,「何日功成名遂了,懷鄉。醉笑陪公三萬場。不用訴離殤。
  • 詩詞與肉,家國情懷,萬花筒式的文人──蘇軾
    前幾天發了一闋詞-《水調歌頭-竹間酒》致敬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近期也想做做一期關於他的視頻,在此之前先寫一篇關於他的文案作為引子,也講一講我心中的蘇軾-蘇東坡。
  • 蘇軾寫一首千古奇詩,一般人只能讀懂3句,能讀懂4句堪稱高手
    有的詩則特別在內涵意蘊方面,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這一首。詩的作者大家都比較熟悉,他就是蘇軾,號東坡。蘇軾的生平大部分人都很了解,但我們還是簡單介紹下這首詩創作的背景:蘇軾先後娶了王弗、王閏之為妻,生下4個兒子,小兒子早夭,另外三個分別是蘇邁、蘇迨、蘇過。
  • 蘇軾遊玩西湖,一女子為曲求詞,蘇軾寫了首《江城子》,成為經典
    以至「貶謫」這個詞還是不才筆者從蘇軾先生這裡初識的,縱看此等,其在宦場仕途的層面稱不上大成。說起蘇軾官場蹭蹬,其一生輾轉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潁州、揚州、定州、惠州、儋州等地,其若是作為旅行家可堪稱廣識多見,可放在做官上,卻略顯尷尬。
  • 蘇軾很著名的一首詞,讚美好友的侍妾「柔奴」,最後7字成絕唱!
    【臨其詩境】今天這首詞卻不太一樣,蘇軾在與好友王鞏相會的過程中,不僅見到了其妾,還與她相談甚歡。在著名的「烏臺詩案」以後,不僅蘇軾差點遭受殺身之禍,好友王鞏也被牽連,被貶謫到地處嶺南荒僻之地的賓州。臨去時,其歌妓柔奴(寓娘)也毅然決然隨其去到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