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和禪師在寺廟散步,看見竹子,寫了一首詩,幾乎句句是經典

2020-12-14 古今文化記

古代有將花草「梅」「蘭」「竹」「菊」比喻為品行高古的四君子,而其中,」竹「的結構精巧完全不與其他繁花爭豔,我們似乎從未見過竹樹生花。據植物學家科普,竹子的花朵只在漫長的歲月中靜放,而在花開花謝之後其生命即將走向終結。它的生命是何等的閃耀,如焰火花千樹後迎來落幕。

君子均將「竹」作為自身的代表,將竹子的屹立不屈,向上攀揚為個人處事風格。我們熟知的另一輕靈蘊藉的花中代表——荷花。是生長於汙濁不堪的泥濘之中,竹是長於淨土,自出生之日亦將代表天然的氣質。

古往今來,有無數的文人墨客對於「竹」皆情有獨鍾,大加讚頌。千古詩壇的明池唐詩中亦有不少描寫歌頌竹子的詩,像是大詩人白居易所作的名篇《養竹記》,詳細的描述竹子的樣貌與品行。

詩人把竹比作無可指摘的正直賢君,讚美竹的本體堅實、性情高潔、內在通透、節操恪守。

將時間線向後推動,即有了北宋名家蘇軾有詩云「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隨之作者對竹的熱愛溢於言表,並將其拔升到十點崇高的位置。

詩句自然是妙哉,但我們亦不能忽視此首詩的背後經歷,以便更加清晰作者的寫作意圖及情感表達。

這首詩寫於蘇軾被貶謫再次輾轉至杭州出任當地通判之位。長路漫漫一道途徑富陽、新登兩地,此處有一山嶺名作「浮雲嶺」,以煙靄飄忽的氣候為主,行至無路亦取道至此地。

蘇軾趕路的過程中的機會進入於潛縣境審視當地政策等問題。而於潛有一慧覺禪師,出家在豐國鄉寂照寺,當蘇軾與慧覺遊覽盤步與寺中,望見遍布滿院的竹,於是興起寫下《於潛僧綠筠軒》

《晉書·王徽之傳》記載,王羲之有一兒子名叫王徽之,為人高古非凡,天然對竹有特殊的喜愛。有一次,他得一新宅剛要入住,發現院落空空無物,遂命人尋竹栽種。手下人不甚明白花有百種怎就非竹不可。

他便無視一笑但未予理睬,「但嘯詠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這「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是作者蘇軾引經據典依此來讚揚慧覺禪師。

因為典故中描繪了王徽之那樣一副雅致卓絕的君子樣,詩入又用了「可」、「不可」這樣的選擇而肯定的語氣,不禁將慧覺禪師的舉止言談概論而上,大加歌頌,一位得道高僧的形象瞬賦予腦海。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是對「不可使居無竹」的深層剖解並進行含義深掘。它富智慧哲學,有深情厚意,寫出了天地實寄存在與思想神情意志、高潔至上品德與珍饈美味飯餚在比較中的價值。

食無甘味,造成的不利結果最多使人消瘦;處世為人如果沒有高尚的品質,沒有修身聖雅的日常愛好,那就會「令人俗」。

這既是對于慧覺禪師的品性修養的高度贊同與傾心,也是日常生活中過於流俗不可耐之輩的批判。

接著用「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醫」兩句將上述詩句中的思想又一次進行深耕,就更富說服之意。

一個人,除去瑣事繁節,無非是精神信仰與品格心性最為重要。只要有了足夠高潔的品性,就會有如竹松一般的挺立佇於世;

梅蘭花般的清香蔓延於俗塵,不受世間強權暴政侵擾。在無論官場亦或是民間筆直地前行邁進,成為一個更加卓絕典雅的君客。

本書結合了蘇軾一生的經歷,對他的詞做出了情感化的解讀,以他的詞為主題,讓你更好地了解蘇軾。

除此之外,這套詞傳包括《李清照詞傳》、《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和《納蘭容若詞傳》。

這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古今文化記總結:

蘇軾的這首詞充分發揮了作者的措辭能力以及想像空間,如此豐滿的抒懷能力和聯動發展。

無不表現了作者自幼嗜讀打下的夯實基礎,過人的才華天分。身居院中,簡出栽竹,一片雜花修竹,清風明月,豈不美哉,千金不換。

相關焦點

  • 蘇軾在寺廟內散步,看到竹子,一首詩脫口而出,寫出了君子品格
    那著名的「東坡肉」就是蘇軾所發明,更是他這一生的心頭好。從他寫的《於潛僧綠筠軒》中,我們就能看到這樣一個率真君子蘇東坡和他對生活的熱愛。這首詞開懷清新,淺顯易懂,看起來是信手拈來之作,卻是積累的才學迸發。
  • 晚年的蘇軾,有天晚上失眠,在村裡散步,寫了一首傷感的小詩
    而官階也是一降再降,一生幾乎都是顛沛流離,經常被貶到偏遠的地方去做一些小官。蘇軾空懷一腔愛國治國的遠大抱負,卻因為自己的不折性格而離官場亨通相去甚遠。正是因為這一生的輾轉流離,夜深人靜之時,蘇軾也會輾轉難眠。
  • 史上最精彩的3首「打油詩」,蘇軾歐陽修各作一首,句句都是經典
    導語:史上最精彩的3首"打油詩",蘇軾歐陽修各作一首,句句都是經典,誰說打油詩不是詩。蘇軾雖然仕途不順,但他生性豁達,所以很多時候,他並不像一些愛抱怨詩人一樣,碰到不順的事情就寫詩詞發牢騷。而蘇軾的詩詞中很多既經典,又好玩有趣的作品。
  • 秦觀被貶時寫了一首詩,後兩句更是經典,蘇軾愛不釋手寫在扇子上
    在我國歷史的文壇上,蘇軾的才學是眾所周知的,但是還有很多文人墨客雖然並不出名,但是他們的才學也是得到了眾多文學家的認可,只是可惜他們並不被大眾所熟知罷了。就比如秦觀,他曾經在旅館寫了一首詩,而讓蘇軾愛不釋手,最後竟然寫在了扇子上,可見蘇軾對這首詩是極其欣賞的。
  • 蘇軾頗為冷門的一首詞,卻句句經典,最後9個字清新脫俗
    把酒問青天」,醉了多少英雄豪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把西湖美景寫得活靈活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蘊含豐富的人生哲理,自從蘇東坡駕鶴西遊,世間再無蘇東坡。曾經何時,許多人的網絡籤名是「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只覺得這句話非常炫酷,並不知曉出自何人之手,現在才知道,原來這也是蘇軾的名句。
  • 蘇軾為勉勵好友,寫了這樣一首詩
    古詩中常常會有贈XX的詩,這些詩往往是歌頌兩人的友情,或者是鼓勵好友振作等等方面。蘇軾也寫過這樣的詩,這一次我們來看看他寫的《贈劉景文》。這是一首七言絕句,全是一共二十八個字,很短,但很有寓意。蘇軾寫這首詩的時候劉景文已經58歲了,但是官場還很不得志,蘇軾就力薦他,使劉景文得到了升遷。同時寫下了這首詩,以此勉勵劉景文。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已敗的菊花花枝依舊傲寒鬥霜。
  • 蘇軾很經典的一首詩,開篇的第一句就令人驚豔,整首詩都是名句!
    蘇軾的詩寫得很深刻,裡面還有很多經典的名句,這些詩句深入人心,例如「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唐詩和宋詩其實是有區別,前者更多的還是偏向於哲理,而後者更多的還是側重於抒情,蘇軾的詩不僅很抒情,同時哲理也很深刻,今天筆者要與大家分享蘇軾另一首經典之作,也就是這首《和董傳留別》,這也是蘇軾眾多作品中比較有趣的一首詩,通篇寫得很抒情,也很是深刻,而且僅僅是開篇的第一句,那就是令人驚豔。
  • 蘇軾為博取12歲小妾的歡心,寫了一首詩,後成男追女經典名句
    40歲的蘇軾為博取12歲小妾的歡心,寫了一首詩,後成男追女經典名句!蘇軾是有名的情種,一生娶兩妻,納妾無數。蘇軾的原配夫人叫王弗,15歲時便嫁給了蘇軾,夫妻兩人非常恩愛,時常如影相隨。蘇軾結婚當天,他寫了個洞房詩,他曾借鑑前人的詩句,將妻子誇得天上有地下無。
  • 蘇軾攜妓拜訪高僧,高僧大怒,急中生智寫下一首詞,對方啞口無言
    一代文豪蘇軾,歷經宦海沉浮,幾乎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處事態度,其心態令人佩服,被貶黃州期間,閒來無事在城東開墾荒地種菜,並給自己起個「東坡居士」的綽號。有些文人比較古板,整日不苟言笑,蘇軾卻與眾不同,具有極強的幽默細胞,作詩不拘小節,不太在乎他人的眼光和看法。
  • 蘇軾為紀念新婚之夜,寫下一首詞,句句都誇妻子的好,讀完真肉麻
    蘇軾為紀念新婚之夜,寫下一首詞,句句都誇妻子的好,讀完真肉麻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古人留給了我們最璀璨的兩顆明珠「唐詩和宋詞」,而這些文化寶藏中不得不提及兩個人李白和蘇軾,有一句話說得好「唐有李白,宋有蘇軾」足以見得二人在詩詞文壇中的地位。
  • 蘇軾很有哲理的一首詩,第一句就是至理名言,告訴了世人許多道理
    ,先是被貶到湖北黃州,此後又是惠州和儋州,一路歷經坎坷,吃盡了無數的苦頭。蘇軾身上那種獨特的氣質,也讓他顯得與眾不同,而且他從小就表現出了過人的才華,後來憑藉著自己的努力,成為了北宋最了不起的詩人,他的很多詩歌都是膾炙人口,譬如這首《春宵》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唯美,同時又充滿了哲理,尤其是第一句可謂是至理名言,告訴了世人許多的大道理,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的讀者來說,只要能夠從中感悟一二的話,一定是會有收穫。
  • 紅樓夢紅梅花詩,百年來幾乎無人能解,今天再解密一首!
    《紅樓夢》第五十回,諸釵聚集大觀園蘆雪庵觀賞雪景,一邊烤鹿肉吃酒,一邊爭聯即景詩。大家你來我往唇槍舌劍,場面好不熱鬧。殊不知,熱鬧之下往往暗潮湧動,這是因為這些即景詩實則句句暗藏玄機。很可惜百年來幾乎無人能解,或者說大家根本就沒意識到這些詩其實是有名堂的。
  • 蘇軾最「俗氣」的一首詩,暗藏一優雅名句,現成傳世的誇人典範
    要說我最喜歡的詩人是誰,那必須是蘇軾,畢竟連余光中都說,如果穿越回古代,只願意和蘇軾做朋友,畢竟別人太無趣。但其實,在我心裡蘇軾也是最俗的一位詩人,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蘇軾真的是太會玩了,什麼東坡肉、椰子冠這可都是蘇軾發明的。
  • 蘇軾帶歌女去寺廟,差點被打,隨即寫了一首詞,輕鬆化解尷尬
    並且還和人家一起逛街,買東西。這可能是蘇軾除了喝酒之外最大的愛好了。有一次,蘇軾和歌妓路過一個小攤買東西,小攤的商販說,一天換一個呀,可跟前一次的不一樣呀。突發奇想,人究竟有多大的膽子?蘇軾的行為越來越狂妄,有一天他突發奇想,如果帶著歌妓去寺廟裡拜佛怎麼樣呢?說幹就幹,東坡先生帶著當天的歌女,跑到了寺廟裡去拜訪寺廟裡的方丈。其實,平時帶著歌女遊山玩水一下也就罷了。沒想到蘇軾竟然是這樣膽子大的一個人,這一去肯定會遭到眾人的白眼。
  • 40歲蘇軾為博取12歲小妾的歡心,寫了一首詩,後成男追女經典名句
    蘇軾是有名的情種,一生娶兩妻,納妾無數。蘇軾的原配夫人叫王弗,15歲時便嫁給了蘇軾,夫妻兩人非常恩愛,時常如影相隨。蘇軾結婚當天,他寫了個洞房詩,他曾借鑑前人的詩句,將妻子誇得天上有地下無。蘇軾為博取12歲小妾的歡心,寫了一首詩,後成男追女經典名句!除了娶了兩個正妻,蘇軾還納了很多的妾,其中他最心愛的侍妾是王朝雲。蘇軾被貶黃州,在那裡住了五年。還朝臨行之際,黃州的官員士紳和平時與蘇軾要好的歌姬都去為蘇軾擺宴踐行。
  • 蘇軾一首驚豔了時光的詩,你知道嗎
    日日就在西湖邊,西湖的水光、山色、雨晴、風雪,四季變幻的風景,使他文思如泉湧,佳作不斷,關於西湖的詩詞,他就寫了很多首。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一首就是《飲湖上初晴後雨》了。飲湖上初晴後雨北宋 蘇軾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 文豪蘇軾和才女朱淑真深夜睡不著,各寫了一首詩詞,誰高誰低?
    而蘇軾除了喜歡在月下喝酒外,還喜歡一個人半夜起來散步夜遊。他的多首詩詞裡都會寫到月亮,仿佛只要晚上一有月亮,蘇軾就睡不著,一睡不著,他就會起床喝酒吟詩或者散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這寫的是中秋滿月,當時月亮很大,蘇軾喝完酒後抑鬱寂寞中在月下起舞,自我排遣心中的悲觀和苦悶,滿月時蘇軾可以在月下喝酒跳舞,那麼殘月時蘇軾會做些什麼呢?
  • 蘇軾信手拈來的一首詩,通篇短短的28個字,卻是美得令人心醉!
    蘇軾是千年難得一遇的天才,他身上的天才氣質體現得淋漓盡致,無論是詩詞,還是散文,以及繪畫和音樂,那都是有著極高的造詣。沒有幾個人能夠與之相比,他的詩詞清新脫俗,散文更是別具一格,為此還入選了「唐宋八大家」。繪畫和音樂方面雖然要遜色一些,但也是屬於大家,所以他的生活豐富多彩。
  • 蘇軾最經典的16首詩,一首一個名句,每一首都值得背下來
    劉克莊評價他的詩:有汗漫者,有典麗者,有麗縟者,有簡淡者翕張開闔,千變萬化。隱娘要推薦蘇軾的16首最經典的詩作,每一首都值得我們背下來。這一首詩成功地寫出了早春時節的春江景色,蘇軾以其細緻、敏銳的感受,捕捉住季節轉換時的景物特徵,抒發對早春的喜悅和禮讚之情。全詩春意濃鬱、生機蓬勃,給人以清新,舒暢之感。《紀昀評蘇文忠公詩集》卷二十六:「此是名篇,興象實為深妙!」
  • 蘇軾攜妓進寺惹僧人慍怒,幸好急中生智寫下一首詞,這才沒被群毆
    別說是寺廟,就是普通人家,連家門都不太願意讓妓來回出入,何況這是佛門聖地。但這大通禪師平時與蘇軾私交甚篤,以為他有喝醉了,很是無奈並沒有把他們趕出去!但這讓淨慈寺的大小僧徒都非常氣憤,無一不惡狠狠地盯著蘇軾,如果不是在寺廟中,估計就要來一場惡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