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微信就業影響力報告》重磅發布,微信帶動2963萬個就業...

2020-12-21 中國日報網

今天,騰訊微信與中國信通院共同發布了《2019-2020微信就業影響力報告》。報告顯示,由公眾號、小程序、微信支付、企業微信等共同構成的微信生態,具有連接超過12億微信用戶的天然優勢,通過創造新型就業崗位、提高勞動者數字技能、促進人才供需精準對接,為國家穩就業提供了重要支撐。2019年微信帶動就業機會2963萬個,其中直接帶動就業機會達2601萬個,同比增長16%。2020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微信作為新生產工具,以豐富、完善的生態能力和數位化工具在穩企業、穩就業上發揮了積極作用。

全民數位化就業時代來臨,小程序日活超4億成帶動就業「最強動力」

微信作為數位化經濟的代表,隨著其生態的蓬勃發展,推動了經濟的快速發展,並創造和穩定了大量就業,據測算,2019年微信帶動就業機會2963萬個,其中直接帶動就業機會達2601萬個,同比增長16%,2014年以來年均增長22%,間接帶動就業機會362萬個。

微信就業生態總體呈現出三個新趨勢:

就業生態從數位化崗位向崗位數位化轉變——微信生態不僅催生了專門負責微信公眾平臺、小程序、企業微信、微信支付的服務運營、開發、設計和維護等新型行業崗位,同時也不斷促進傳統行業線上線下的融合,增添了大量數位化運營崗位,推動了各行業從「數位化崗位」到「崗位數位化」的轉變,全民數位化就業時代已然來臨。

從穩定的僱傭關係向按需結合、靈活發散的就業方式逐步普及——微信小程序、公眾號讓勞動者能快速對接供需,微信支付讓人們能夠便捷的獲取勞動報酬,促進了微信就業從「公司+僱員」的僱傭形式轉移到「平臺+自由職業者」的按需結合形式。此外,靈活的就業模式、豐富的就業渠道、較低的從業門檻也是微信平臺就業的特點,微信在求職端為務工人員提供多樣的工作選擇,增加就業機會。

微信作為新生產工具將成為數位化就業的標配——隨著微信全平臺生態能力的開放,微信小程序、微信支付、企業微信等也將繼續深耕產業轉型互聯的核心需求,為行業用戶及合作夥伴提供更有價值的微信產品「工具箱」。其中,小程序更是成為微信帶動就業的核心引擎,2019年,小程序日常活躍帳戶數超過4億,加速滲透生活場景,更直接帶動就業機會536萬個,相比2018年增長195%。

微信生態打出「組合拳」,助力疫情期間「穩就業」

2020年以來,新冠疫情的爆發對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衝擊,而數字經濟是恢復經濟運行常態、保障就業穩定的重要手段。在此次疫情中,微信生態的數位化能力為抗擊疫情、穩定就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在疫情初期,企業微信就免費開放遠程協作辦公服務,推出了健康報備、內容協作、文件共享等新功能,優化企業復工後的數位化辦公環境。據測算,69.3%的生態主體表示六成以上崗位可通過微信、企業微信遠程辦公。餐飲、服務、物業等行業的頭部企業也藉助企業微信和微信互通實現對外高效服務,線上營收得到大幅增長。

餐飲企業西貝通過企業微信,1月份在線上添加了3萬多名客戶,全國每天200多家門店客戶經理連接著9萬多名顧客,並提供線上送餐和食材訂購,線上營收佔到了總營收的80%以上;知名服裝品牌歌莉婭利用企業微信和顧客進行連接等措施,進行線上銷售。10天內,每天的GMV都超過120萬,最高一天將近300萬。

疫情期間,線上業務的爆發性增長,也讓開發、運營需求,小程序直播帶貨、遠程導購、公眾號內容編輯、小程序開發運營等崗位需求大幅增加。據測算,11.1%的小程序開發者,14.5%的微信服務商在疫情期間增加了工作崗位,崗位總數增加59.7萬個,有效地帶動就業增量。

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5月11日發布《關於對擬發布新職業信息進行公示的公告》,擬新增10個新職業,包括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社區網格員、網際網路營銷師、信息安全測試員、區塊鏈應用操作員、核酸檢測員、在線學習服務師、社群健康助理員、老年健康評估師、增材製造(3D列印)設備操作員。其中,在「網際網路營銷師」職業下增設「直播銷售員」工種。

在疫情期間,各地紛紛藉助小程序輕量、便捷的特點,為廣大求職人員和復工企業「牽線搭橋」。 西安航空基地與騰訊雲聯手打造了WE智造小程序,短短4天時間,幫助西安航空基地轄區60多家企業解決160多個復工過程中的棘手問題。在全國範圍內,WE智造微信小程序已經被11個地區的企業用來開工復工,覆蓋的員工數量超50萬。微信生態還在求職端為務工人員提供多樣的工作選擇,增加就業機會,截至2020年4月,微信平臺上就業、招聘相關的小程序有15430個,日活躍用戶150萬。其中2019年新增3710個,增幅達到34%。

微信不斷催生新職業、新工種,高效帶動線下及重點人群就業

微信通過多年來的生態建設,讓就業門檻不斷降低,整體就業生態呈現出年輕化、產業鏈條延長、線上價值帶動線下就業等特點,並打破時空限制、解放體力勞動,促進了應屆大學生、退役軍人、農民工、家庭主婦、殘障人士等重點群體的就業,同時加快了數位化就業崗位在三四線城市的普及。

數據顯示,微信就業人群中,年輕人、大學本科生是主力。55.8%的生態主體超過一半員工年齡在16-29歲之間。從學歷分布看,55.0%的生態主體超過一半員工是普通本科學歷。2018年,華南師範大學化學專業的研究生孔源豐獨立開發了一款小程序——Lab管家,為廣大科研人提供一個透明的實驗室儀器信息平臺,提高實驗室儀器預約管理效率。上線6個多月,Lab管家小程序便獲得4000多個高校用戶,大大超出孔源豐的預期。

微信就業門檻的不斷降低,讓以退伍軍人、農民工、家庭婦女、殘障人士等為代表的重點人群,也能通過快速學習掌握數位化技能,投身新經濟領域。此外,以智力勞動為主的微信就業生態也催生了一批優秀的女性創業者,生態內女性就業比例達到47.5%。陝西鎮坪縣推出「協會+微信平臺+殘疾人」模式,利用微信帶動35名重度殘疾人累計發送便民、服務、廣告及商業等信息20餘萬條,累計收入60餘萬元,月人均收入達3000餘元,幫助殘疾人增收脫貧。

服務商作為微信生態的重要一環,也是新型崗位的「孵化器」,通過為用戶等提供開發、運營、設計等多種服務,延長產業鏈,帶動更多就業機會。微信也不斷通過推出各類針對服務商的扶持計劃,幫助服務商更好成長。據調查顯示,2019年微信生態內小程序服務商、企業微信服務商、微信支付服務商總共帶動就業292萬人。服務全國70萬家線下商戶的武漢利楚掃唄,疫情期間累計為4000多家商戶上線小程序。其中一家做生鮮超市通過利楚掃唄接入了到家小程序,上線後日均交易額達到了3萬,比之前高出40%。

此外,線上線下融合運營的智慧零售模式也為零售行業注入了全新活力,而小程序則成為商家落地並推進智慧零售的重要手段,帶動了大量線下交易環節。

隨著新就業形態的不斷湧現,就業方式也在向更靈活的方向發展。2019年微信帶動的直接就業機會中有1519萬個是兼職就業,佔總直接就業機會近6成。來自廣東的吳武澤通過自己的繪畫知識,創造了一系列表情包,目前已上架了40套表情包,最熱門的一套已經被下載了1.27億次,發送量超過70億。

隨著微信數位化工具的持續開放,微信生態中大量崗位可通過線上辦公等形式分布在全國各地,有效帶動各地就業,實現就業生態快速下沉。2019年,微信公眾平臺就業崗位在中西部和東北省份比例達到43.6%,小程序則為29.8%。來自河南南樂縣的申志剛通過其創建的「依禾拼購」小程序,解決了古寺郎村胡蘿蔔「怎樣賣出去」的難題。2019年11月9日,古寺郎胡蘿蔔首次在微信小程序後臺上線,僅1分39秒,100份古寺郎胡蘿蔔售罄,上線三天內,累計銷售額超過了20萬元。

隨著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被按下快進鍵,微信生態內數位化能力的開放也必將提速。以公眾號、小程序、微信支付、企業微信為核心的各項新生產工具的應用也將更加普及,同時也將給數字經濟注入更強勁的發展勢能。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正在閱讀:你算過自己一年微信「掃碼」花了多少錢嗎?
    那麼,你計算過自己一年微信掃碼花了多少錢嗎?  近日,微信聯合中國信通院發布了《2019-2020微信就業影響力報告》,從不同角度呈現了微信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據微信「碼上經濟課題組」的測算,2019年,微信生態帶來的碼上經濟規模達到8.58萬億元,約佔我國GDP(99.0865萬億元)的9%。  據騰訊2020年Q1財報顯示,微信支付商業支付日均交易筆數超過10億,月活躍帳戶超過8月,月活躍商戶超過5000萬。小程序日活4億,2019年交易額超過了8000億,同比增長160%。
  • 樂視網被終止上市;虎撲尋 1 億美元融資 擬年底赴美上市;微信一年...
    (來源:極客公園)更詳細信息請查看《黃仁勳的「廚房演講」,熬製的卻是英偉達 GPU 史上最大性能飛躍》受疫情影響,索尼 2019 財年淨利潤同比下滑 36%據 NHK 電視臺報導,日本索尼公司 5 月 13 日公布的 2019 財年度(2019 年 4 月至 2020 年 3 月)決算報告中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其營業利潤較上一年度減少
  • 創業帶動就業,加上「科技」二字又將帶來什麼?
    推動承擔各類國家、地方科技計劃項目的相關機構,開發科研助理崗位超10萬個。挖掘高新區創業孵化機構、創業企業就業崗位超過15萬個,全國高新技術企業已吸納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97萬人。今年上半年,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進一步帶動大學生就業,科技部在上海、廣東、成都、武漢、西安、合肥、吉林等地啟動了「科技創業帶動高質量就業行動計劃」,聯動科技企業、孵化載體、科研院所、大學科技園等資源,發布和提供了15萬個大學生就業崗位,通過專場活動、直播帶崗、校企聯動等多種方式,為大學生就業帶來新的就業機會。
  •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2020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和《就業藍皮書:2020年中國高職生就業報告》)日前正式發布。報告的研究對象為畢業半年後(2019屆)、三年後(2016屆)和五年後(2014屆)的普通高校大學畢業生。該報告自2009年首度發布以來,至今已是第12次發布。
  •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IT相關專業為就業綠牌專業
    那麼2020年應屆畢業生的具體就業情況怎麼樣呢? 來看看由第三方專業機構麥可思公司跟蹤撰寫的《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2020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和《就業藍皮書:2020年中國高職生就業報告》)。
  • RELX悅刻發布行業首份社會責任報告,創業兩年惠及12萬就業崗位
    6月16日,RELX悅刻發布主題為「悅刻·伴你」的《RELX悅刻社會責任報告2019-2020》(以下簡稱「CSR報告」),這也是國內電子霧化行業誕生以來的首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在此次發布的CSR報告中,RELX悅刻詳細闡述了公司成立兩年以來,在恪守產品安全和保障消費者權益、保護未成年人和帶動就業、回饋社會與社區、與環境和諧發展等方面做出的努力。「RELX悅刻作為電子霧化器行業的領導者,此次編制發布全行業首份社會責任報告,是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裡程碑。」
  • 微信支付全新上線「微信先享卡」 探索社交應用與玩法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月9日,在2020微信公開課PRO上,微信支付團隊在活動現場披露了微信支付分正式上線一年的「成績單」,並聯合中科院首次發布《碼上經濟影響力報告》。「微信支付分是產品,更是生活。微信支付分正在創造一種信任生活方式。」微信支付團隊表示,快速增長的數字背後,正是源於每一筆充滿信任的交易。1月8日,微信支付團隊最新明確了微信支付分的「信用」屬性,繼續深化了這種信任生活方式的內涵。在最新的個人微信支付頁面,從身份特質、支付行為和信用歷史三個維度綜合評估個人信用。
  • 這一模式未來有望帶動百萬新增就業
    在12月11日舉行的中國勞動經濟學會就業促進專業委員會2020年會暨第四屆中國就業促進理論與政策論壇上發布的《快遞服務站:重構快遞末端的困難群體就業增收新渠道》(以下簡稱「報告」)認為,上門攬投模式已經成為快遞行業健康發展的瓶頸。究其原因,一方面,快遞服務邊際收入持續下降,過去5年快遞服務價格年均下降3.6%,2020年5月單件均價僅10.5元。
  • 菜鳥驛站發布就業報告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王媚)疫情已緩,就業火熱。作為開放就業平臺,4月1日,菜鳥驛站發布就業報告顯示,3月期間,超過40萬人關注諮詢加入菜鳥驛站,同比上月翻番。目前,7千家庭已完成入駐,「家門口就業」提供便利的社區服務。
  • 金柚網研究院聯合豆豆兼職發布大學生就業調研報告,靈活就業未來或...
    2020年,一場突然而至的疫情使得大學生群體的就業環境也變得更加嚴峻。面臨不可抗的外部環境,大學生群體的就業觀念是否有所轉變?就業現狀如何?是否會考慮多元化的靈活就業方式?針對這些疑問,近日,金柚網研究院聯合豆豆兼職發布了《2020大學生就業現狀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基於調研數據從宏觀面和微觀面對大學生的基本情況、就業環境、就業現狀和趨勢予以客觀分析。
  • ...豆豆兼職發布大學生就業調研報告,靈活就業未來或成年輕群體的...
    2020年,一場突然而至的疫情使得大學生群體的就業環境也變得更加嚴峻。面臨不可抗的外部環境,大學生群體的就業觀念是否有所轉變?就業現狀如何?是否會考慮多元化的靈活就業方式?針對這些疑問,近日,金柚網研究院聯合豆豆兼職發布了《2020大學生就業現狀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基於調研數據從宏觀面和微觀面對大學生的基本情況、就業環境、就業現狀和趨勢予以客觀分析。
  • 2020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本科生就業創業收入問題
    最近發布的《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給出了我們中國各畢業生的薪資水平。一2015~2019年本科生收入對比這是2015年到2019年大學生的畢業生月收入的變化情況。據《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19屆本科畢業生月入5440元。二本科計算機類、高職鐵道運輸類專業領跑薪酬榜。
  • 快遞服務站模式興起 「十四五」期間有望帶動百萬新增就業
    在12月11日舉行的中國勞動經濟學會就業促進專業委員會2020年會暨第四屆中國就業促進理論與政策論壇上發布的《快遞服務站:重構快遞末端的困難群體就業增收新渠道》(以下簡稱「報告」)認為,上門攬投模式已經成為快遞行業健康發展的瓶頸。究其原因,一方面,快遞服務邊際收入持續下降,過去5年快遞服務價格年均下降3.6%,2020年5月單件均價僅10.5元。
  • 風靡全球168個國家的臉書,對所在國的經濟影響力還不及微信一半
    有報告指出,就所在國的GDP(國內生產總值)的影響而言,微信的影響力大概是Facebook(臉書)的的2.4倍。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產業與規劃研究所2017年的數據,我國2017年GDP為820754億元,其中微信拉動信息消費2097億元,佔了0.26%。此外,微信還帶動傳統消費3339億元,佔GDP總數的0.4%,而且微信帶動就業機會2030萬個。調查還顯示,有93.8%的用戶表示微信給生活帶來了便利。
  • 滴滴程維:2019年滴滴帶動就業1360萬人 將繼續促進靈活就業
    10月27日,《電商報》獲悉,滴滴出行董事長兼CEO程維日前在央視的企業訪談中表示,2019年滴滴帶動就業1360萬,其中12%是退役軍人,21%是家裡面唯一的收入來源,6.7%是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員。
  • 「十三五」期間北京大學生創業團隊帶動4427人就業
    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程婷 圖 12月18日,澎湃新聞從北京市委教工委、北京市教委舉行的首都教育「十三五」改革發展成果系列宣傳之「北京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主題發布活動中獲悉,在即將過去的2020年,儘管疫情之下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形勢嚴峻,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的303支創業團隊仍交出了一份令人欣慰的答卷——營收接近4個億,帶動就業2217人。
  • 西安交大發布2019就業質量報告,就業率99.46%,一數據更讓人欣喜
    在這裡,給各位考生和家長分享一個了解學校就業質量的技巧!教育部明確規定,全國所有本科、高職院校,每年的歲末或年初,都必須在其就業網等平臺上,發布畢業半年那一屆學生的就業質量報告。該報告內容相當之豐富,既有高校當屆畢業生的規模、結構、就業率等基本信息,還涵蓋了畢業生就業地域流向、就業行業流向、就業單位性質等深層次統計信息,是了解高校就業質量的一個很好窗口。時值辭舊迎新之際,正是各大高校發布2019年就業質量報告的規定時期。
  • 美團報告:「兼職做騎手」成為就業新選擇
    7月16日,美團研究院在調查問卷的基礎上,結合上半年美團平臺的騎手數據以及對騎手的訪談材料進行了分析,形成《2020上半年騎手就業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力求全方位呈現上半年騎手的就業狀況和精神風貌。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通過美團獲得收入的騎手總人數達295.2萬。其中,來自國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新增騎手近8萬人。
  • 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2019年升學比例上升,薪資持續增長,教育成最熱...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記者 劉詩萌 北京報導2020年,874萬應屆畢業生遭遇「史上最難畢業季」。2013年開始,由於畢業人數的持續上升,每年的畢業季都會被冠以「史上最難」的稱號。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畢業人數再創歷史新高的雙重壓力下,2020屆畢業生面臨著空前的就業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