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詩人高適這首詩,讓人懂得了,原來窮也可以窮得這麼瀟灑

2020-12-21 公子小凡L

文‖張凡

俗話說人生難免起起落落,這一生中誰都不可能一帆風順,有飛黃騰達的時候,也有落魄潦倒的時候。但是問題的關鍵就在於一個人的心態,在一個人平步青雲之時,固然能夠一直保持春風得意的心情。可是在人們到了窮途末路之際,又是否還能夠一如既往的樂觀呢?對於這一點很多人都難以做到,可是唐朝詩人高適卻做到了,他這一首詩,讓人真正懂得了,原來窮也可以窮的這麼瀟灑。

高適這首詩的名字叫做《別董大》,但卻不是我們非常熟悉的那首:「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因為高適的《別董大》其實有兩首,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另外一首。

當時高是在睢陽,也就是如今的河南商丘一帶,見到了闊別多年的董庭蘭,而董庭蘭就是這首詩中的主角——董大。自從當年京城一別,兩人時隔多年未見,細細算起來已經有十年有餘。在這段日子裡,他們分別遭遇了不同的變故,從當初能夠在京城裡談笑風生的逍遙公子,變成了如今這種窮困潦倒的落魄書生。

當真是人生如夢,轉眼之間滄海桑田,這種情形之下,他們不免感慨良多。於是這首《別董大》也就應運而生,成為了他們在艱苦歲月裡,共同勉勵的見證。

《別董大》

唐代:高適

六翮飄颻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餘年。

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這首詩的前半部分,主要是在訴說他們這些年的遭遇,採用了一種極其形象的比喻,來敘述這些年所經受的風風雨雨。高適將自己比成一隻獨自飄零的飛鳥,在天地間孤苦無依,到處飛來飛去,卻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歸宿。

當初他被迫離開京城,離開那個充滿夢想的繁華之地,開始了一段奔波勞碌的日子。然而讓他意想不到的是,今天竟然在這個地方看到了當年在京城的故友,而且更讓他想不到的是,對方居然和他有著同樣的遭遇,兩人全都陷入了人生的困境當中,可謂是同病相憐。

「六翮飄颻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餘年。」人這一輩子又有幾個十年,大好的青春年華就在這樣飄零的日子中度過,他的心裡多少有些鬱悶。但是轉念一想,人這一生有何必太過執著,飛黃騰達也好,失魂落魄也罷,都是一天一天的過。

與其沉浸在痛苦的回憶中無法自拔,倒不如勇敢地接受現實,瀟灑地活在當下。雖然誰也不願意過苦日子,但是事到臨頭也只能隨遇而安,用最安然的姿態迎接人生中的每一個瞬間。

「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這一句中雖說有幾分自嘲的意味,但同時也讓人看到了他灑脫的一面。儘管眼下的生活十分窘迫,但是他卻不加以掩飾,反而還能夠說得如此坦然,根本不曾惺惺作態。

在他的詩句中透露出了一種態度,人雖窮困,但志氣猶在,一切都可以重頭再來,眼下的形式不過是暫時困境的而已。雖然窮,但是這窮得十分瀟灑。

世間之人能夠做到如此坦然的地步者,著實寥寥無幾。人們都習慣性地掩飾自己,尤其是在面臨困境生活窘迫的時候,總是喜歡給自己戴上一層光鮮亮麗的偽裝。但這樣的做法,除了自欺欺人還有什麼作用呢?

所以人活一世最重要的是真實,不管面臨怎麼樣的境遇,只要把心態放平穩,其實外界的一切都無所謂。不必在意他人看待你的眼光,只要做好自己就夠了。

相關焦點

  • 詩詞欣賞:「邊塞詩人」高適10首詩
    高適(704—765年),字達夫,安東都護高侃之孫,唐代大臣、詩人。作為著名邊塞詩人,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與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 高適的這首詩僅有4句,卻能感悟人間最真摯的友誼,值得一讀再讀
    雖然人生難得知己,但我們卻可以將自己的心靈穿越歷史的長河,去浩如煙海的古詩詞中找尋知己的足跡。正所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也許你和某一位詩人就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達成了知己般的共識。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別董大·其一》,便是一首關於知己,也關於離別的經典詩篇。它出自於唐代著名邊塞詩人高適之手,是高適組詩作品《別董大二首》的第一首。
  • 大唐詩人往事丨20:高適 賭場豪俠客
    當然,懂得這個道理的人在唐朝已經太多,但大家走的都是終南捷徑,先到長安附近的終南山上當個隱士,擺出超然脫俗、不屑與世俗為伍的姿態,然後靜等朝廷的禮聘。而正如現代的精明商家所懂得的,走無數人走過的路很難成功,全然的創新同樣很難成功,性價比最高的辦法是在無數人走過的路上做一點小小的創新。
  • 誰是唐朝最強詩人,兩首詩告訴你答案,李白100字卻不如李賀20字
    文章誰是唐朝最強詩人,兩首詩告訴你答案,李白100字卻不如李賀20字系百家號文逗趣史原創,未經允許,抄襲必究。文/板橋要說起唐朝詩人,那肯定就少不了李白,畢竟人家有著「詩仙」美譽,那麼與之對應的就是「詩鬼」李賀,二者都堪稱唐朝的大才子,不過一直以來,李白的名聲在許多方面都壓著李賀,仿佛李白才算是唐朝的頂級詩人,但是事實真是如此嗎?這兩首詩告訴你答案,誰才是唐朝最強詩人,李白100字卻不敵李賀20字。
  • 高適很雄壯的一首詩,最後5個字堪稱絕唱,其中豪情流傳1000多年
    說起漢代,我們可能說到李廣、衛青、霍去病,這是幾個一直被用到現在的英雄。說到漢代古詩,最著名的就是古詩十九首,這些與唐代的盛況是完全比不了的。雖然唐代的人喜歡稱自己為漢,《長恨歌》的開頭就是「漢皇重色思傾國」,又或是「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漢家大將西出師」的形容,似乎暗示了唐代的人是以漢朝為自己的價值導向的。
  • 古詩詞裡的雲,自由自在,瀟灑飄逸
    唐著名邊塞詩人王之渙的這首《涼州詞》,寫的是戍邊士兵的懷鄉之情。該詩通過對黃河、白雲、孤城、萬仞山等的描寫,展現了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風光,悲而不失其壯,涼而不失其美。詩人雖然極力渲染戍卒鎮守邊關不得還鄉的埋怨情緒,但絲毫沒有半點頹喪消沉的情調,充分表現出盛唐詩人的豁達廣闊胸懷。詩中所說的涼州,唐朝時隴右道涼州,其治所在姑臧縣,即今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詩中所言之玉門關,漢武帝時置,因西域輸入玉石,取道於此而得名。
  • 唐詩三百首,唐朝遍地是詩人?詩詞歌賦,道出大唐不一樣的味道
    古代歷來有服徭役這一說法,就是被國家徵調去當兵役或者去修建工程等,在交通不方面,聯繫也十分不易的情況下,很多人根本就回不來,而在唐朝,只要取得了科舉功名,如取得秀才,就可以免除徭役了,為了這一條,很多人也會努力讀書的。還有一方面就是讀書人地位太高了,如果你是讀書人,你的婚事就不用愁了,或者你家裡有兄長是讀書人,你的婚事也不用愁了。
  • 24位詩人,24首語文課學過的唐詩,如今你還記得幾首?
    這首詩意境開闊、氣魄宏大,風景如畫,情真意切。是崔顥的成名之作、傳世之作,後人更把這首《登黃鶴樓》列為七律之首。駱賓王-詠鵝駱賓王,唐代著名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在四傑中他的詩作最多。駱賓王出身寒門,七歲能詩,號稱「神童」。據說《詠鵝》就是此時所作。這首詩,我想不用我多介紹了吧,反正小編會背的第一首詩就是這個!
  • 我住隔壁我姓王 穿越時光回大唐 說說唐朝詩人老王們
    唐朝詩人老王王績,初唐詩人,斜槓青年。用輸入法打wangji,翻到第五頁才能看到他的名字。他沒啥特別的,也就是「唐朝第一詩人」而已。從南朝到唐朝初年,宮體詩在文壇流行。鶯鶯燕燕,馥鬱靡麗。唐朝詩人老王《山中》唐·王勃長江悲已滯,萬裡念將歸。
  • 唐朝最神秘的詩人 一生僅留下兩首詩 其中一首壓倒全唐
    說起唐朝最偉大的詩人,肯定非李白莫屬。但是唐朝最出名的古詩,並不是李白寫的,而是一個極其低調的大師寫的。 但就是這麼一位低調的詩人,卻留下了一首有"以孤篇壓倒全唐之譽,一洗六朝詩風,橫絕千古!」的傳世之作,這首詩就是著名的《春江花月夜》。這首詩雖然很長,但是課本上是要求背誦的。
  • 在湖北秭歸,唐朝和宋朝詩人各寫了一首詩,您更喜歡哪首?
    這兩首詩,一個是唐朝詩人寫的,一個是宋朝詩人寫的,都是寫的同一個地方。您覺得哪一首寫得更好?我們來讀一讀,看看這兩首詩分別表達了什麼樣的感情。一、先來讀《屈祠》。汪遵是晚唐詩人,屈原祠在今天的湖北秭歸縣。
  • 《何滿子》講述一個哀婉的故事,詩人高適和樂手是好友
    詩和音樂之間的關係,當然也不僅僅只在於此,詩不僅可以譜上音樂來唱,詩本身的內容題材,有很多也是描寫音樂的呢。一說起描寫音樂的詩歌,恐怕很多人首先想起的,便是白居易的《琵琶行》了。這首詩歌,的確是千古絕唱,古往今來,所有描寫音樂的詩歌,恐怕都不能出其右。
  • 唐朝有一位詩人德行卑劣、惡名遠揚,他的一首詩卻讓人百讀不厭
    文如其人、字如其人,是流傳很廣的一個道理,當然了,只憑藉文化的高低來鑑定一個人的品行是不嚴謹的,不過這句話既然能夠普遍被世人所接受,也說明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因為自古以來,德藝雙馨、德才並重的文壇大師不在少數,但是在歷史上也有為數不多的反面例子,今天我們說的這位唐朝的詩人,以德行卑劣而惡名遠揚,令當世所不齒,然而他的一首詩卻讓人百讀不厭,他就是宋之問。
  • 唐朝白話詩人的5首犀利詩句,飽含浮生大境界,第一首就驚動人心
    △ 天涯歌女梅豔芳的寂寞身後事通過這件事,再看上面這首詩。△ 讀高僧詩篇,品人生至理這首詩的作者,就是唐朝白話詩人王梵志。今天,王和尚就來說說他的故事。讀他的詩,能看破人間煩擾,達到瀟灑無塵的境界。02:如何才能瀟灑自適,王梵志教你放下塵俗,自在遨遊王和尚很喜歡他的這首詩。梵志翻著襪,人皆道是錯。乍可刺你眼,不可隱我腳。
  • 邊塞詩人岑參這十首詩,彰顯雄偉壯美,清新俊秀,你讀過哪一首?
    提到邊塞詩人,肯定要說到唐代詩人岑參。岑參是唐朝非常有名的邊塞詩人,他與高適並稱為「高岑」,岑參擅長七言歌行,詩詞以描寫邊塞風光及異域文化而著稱。岑參最有名的詩當屬《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這首七言古詩的前四句可謂瑰麗浪漫,美妙動人。
  • 20首著名的思鄉詩,讀完太想回到家鄉,重溫過去美好時日!
    其詩文以絕句見長,除祭神樂章、應制詩外,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清新瀟灑,其中《詠柳》《回鄉偶書》等膾炙人口,千古傳誦。作品大多散佚,《全唐詩》錄其詩19首。9,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673-740年) 字子壽,號博物,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
  • 唐代無名詩人在除夕夜,寫下一首高水平的詩,入選《唐詩三百首》
    看人兒女大,為客歲年長、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望家思獻壽,算甲恨長年……今天要給大家講的是《唐詩三百首》裡的一首詩,道盡了獨在異鄉的孤苦。這首詩名為《巴山道中除夜抒懷》。唐朝最出名的驢友應該是李白了,一邊遊玩,一邊寫詩,留下了無數不朽的詩作。崔塗雖然也漫遊天下,也寫詩歌,但是他的詩歌卻常常是充滿了羈旅的惆悵,這首《巴山道中除夜抒懷》便是他最出名的一首作品,入選《唐詩三百首》,道盡了獨在異鄉的孤苦。
  • 高適:他曾自由自在布衣躬耕田,他也曾萬裡不惜死,仗劍走天涯
    高適,字達夫。唐朝時期大臣、邊塞詩人,作為著名邊塞詩人,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與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高適詩歌的注意力在於人而不在自然景觀,故很少單純寫景之作,常在抒情之時伴有寫景的部分,因此這景帶有詩人個人主觀的印記。作品賞析:1、《燕歌行》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
  • 清朝第一詩人黃景仁,苦難造就天才,11首詩震撼你,第4首讓人哭
    自然樸實,卻又詩味濃鬱。行人評:自然清新。韻寧評:亮點就是活、趣。欣欣向榮評:似答又不似答,似自問自答,漁父這個角色經常被用,很微妙的感覺,原來可以指點迷津哦。渡人和自渡。這首詩很多朋友都沒有主意第二句:憂患潛從物外知。這首詩有批判性,也有對國家將要衰敗的遇見性,而不僅僅是寫個人情感了。一星如月,不覺得恐怖麼?為什麼說這首詩有深度呢?因為這首詩不僅僅還是寫自己,而是推及到國家和社會。作者處在乾隆盛世,但是潛在的危機已經顯露,所謂一星如月,就是一顆「妖星」,在天邊閃耀,那麼巨大那麼耀眼。
  • 我的大唐我的詩:10位大唐著名詩人的小傳,數十首經典唐詩的串燒
    如果說把唐代稱為詩人的朝代,相信反對的人不會太多,大唐名詩如雲,天才詩人也不在少數,但如果從這些詩人中,選出十位你認為最優秀、最有代表性的,你會選誰?我相信一千個人會有一千個標準,也會有一千種答案,而對於《我的大唐我的詩》的作者胡維先生,就比較率性,他以個人的認知和喜好,選出了10位頂尖的大唐詩家聖手,而人家更牛的是,在查閱了三十多種古籍、五十多本專著、百餘篇論文後,寫出一本有趣又生動的書籍:《我的大唐我的詩》。這是一本讓人長知識的詩人小傳合集,也是一本不錯的唐詩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