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適很雄壯的一首詩,最後5個字堪稱絕唱,其中豪情流傳1000多年

2020-12-23 沉醉古詩文

唐代的邊塞詩是一絕,雖然漢代亦是開疆擴土,但吃虧在語言形式還沒有完全成熟,給後人留下來的傳奇記錄遠遠沒有唐代的撼人心魄。說起漢代,我們可能說到李廣、衛青、霍去病,這是幾個一直被用到現在的英雄。說到漢代古詩,最著名的就是古詩十九首,這些與唐代的盛況是完全比不了的。

雖然唐代的人喜歡稱自己為漢,《長恨歌》的開頭就是「漢皇重色思傾國」,又或是「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漢家大將西出師」的形容,似乎暗示了唐代的人是以漢朝為自己的價值導向的。然而在詩的發展上,唐朝卻領先了漢朝很多很多。

唐代的詩人有抱負,喜歡為國盡忠,或是持政一方,或者劍指萬裡。去過邊塞的詩人很多,不由的也將唐詩的格局往上拔了幾籌,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唐朝的邊塞詩派。

邊塞詩派中比較著名的有高適、岑參、王昌齡等等,其他處在盛唐的著名詩人也或多或少的去過或者知道邊塞,寫過關於邊塞的詩,比如王維的千古名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由此我們知道邊塞在唐代詩人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畢竟那裡是一個男人實現自己志向和夢想的地方。

今天的這首詩是一個還未曾有機會去邊塞的人送別即將去安西都護府建功立業的朋友,作者是後來名聲很大的高適。

送李侍御赴安西唐代:高適行子對飛蓬,金鞭指鐵驄。功名萬裡外,心事一杯中。虜障燕支北,秦城太白東。離魂莫惆悵,看取寶刀雄!

這首五律一共只有40個字,卻包含了作者完整而複雜的心路歷程。具體高適在創作的過程中都想了些什麼,我們具體來看。

即將遠行的朋友與飛蓬相對,金鞭指著駿馬,颯颯生風。

王維的詩中出現過「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這裡的飛蓬大概和徵蓬是類似的東西,是去到邊塞必備的阻隔風沙的衣物。鐵驄指的是青黑色交雜的馬匹,金鞭與青黑色形成極為鮮明的對比,自己熟悉的朋友也帶上了讓自己羨慕不已的飛蓬,戎裝披掛即將去成就自己的事業功名。詩人在第一句就給了我們一個很完整,也很鮮明的畫面。

第二句的氣勢更加雄渾,格局也更加的高遠,從眼前所見想到了萬裡之外的邊塞。我們所要求取的功名俱在萬裡之外,你就先行一程,待我隨後趕上吧,所有的交情和心事都融進眼前這一杯酒中,喝完這杯酒,我們還要繼續為各人的抱負和光明的前程而努力奮鬥。

第三句則是針對朋友的具體情況發出的議論。遮虜障是漢代李陵與匈奴對戰時的遺存,遠在燕支山以北,而詩人的朋友要去的安西比這還要遙遠,這五個字承接上一句,功名在萬裡之外,「男兒本自重橫行」!

太白峰之東的秦城則是朋友家眷所在,也就是他的牽掛所在,這兩地之間山水迢迢,相隔萬裡。在古代,遙遠的距離意味著太多的不確定,而其中複雜的情感引出了本首詩的最後一句,是高適對朋友的勸慰之詞。

離別時刻不要覺得惆悵啊,且看腰間的寶刀如何在邊疆稱雄!

這一聯的情感轉換簡直是絕唱,從上一句的殷切勸勉,不加任何鋪墊的過渡到「看取寶刀雄」這樣壯懷激烈的豪言壯語,胸中的熱血仿佛在一瞬間被點燃,寶刀也隨著主人的興奮綻放出了光芒。

想來高適的朋友見到了這首詩,胸中一定充滿了萬丈豪情。而高適僅僅是送朋友去邊塞已經是如此激昂,當他有一天親身走進邊塞建功立業的時候,情感自然是要比現在還要壯闊的。

是詩人的同時也是政治家,甚至是軍事家,胸中懷著極致的浪漫,也裝著為國為民的豪情,我想這就是邊塞的魅力所在,也是盛唐的魅力所在。

相關焦點

  • 李白很豪壯的一首詩,贊一位「無名英雄」,僅僅28字流傳1000多年
    有漢一代,擴土開疆,北擊匈奴,西連西域,擴展疆土的同時,也促進了人們昂揚激越,積極向上的雄壯心態。唐朝前期,更是明主連出,唐太宗採取了一華夷的態度,加上經濟的繁榮和武力的碾壓,創造出萬國來朝的盛況,而在邊疆戰場上,初盛唐也一直是處於勝勢。
  • 蘇軾很「痴情」的一首詩,為海棠花而寫,最後14字流傳1000多年
    傳說蘇軾最痴情的一首詩,就是為海棠花而寫,最後14字流傳千年。那麼,你知道是哪首詩嗎?蘇軾此人,大家也都不陌生了,在這篇文章之前,我們也講過很多蘇軾的詩詞:蘇軾雨中寫下一首詞,短短4句說盡人生無常,成功入選中學課本
  • 詩詞欣賞:「邊塞詩人」高適10首詩
    高適(704—765年),字達夫,安東都護高侃之孫,唐代大臣、詩人。作為著名邊塞詩人,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與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 李白頗具爭議的一首詩,開篇6字驚豔世人,其中一句堪稱不世經典
    李白是中國唐代的偉大詩人,號「青蓮居士」,字太白,生於公元七一零年,卒於公元七六二年。現存李白詩詞有1052首,其餘部分在流傳中失散,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李白的詩作在古代極受時人推崇,是人人借鑑效仿的模本。世人對李白詩歌的讚美或許稱得上文人所受的最高榮碑。賀知章稱李白為「謫仙人」,自此,詩仙李白是名動天下。
  • 李白最仙的一首詩,萬丈豪情感染著千古歲月,讀後令人回味無窮!
    李白的詩就是他性格的完美彰顯,下面詩巷要分享的就是李白最「仙」的一首作品《月下獨酌》,它所體現出來的萬丈豪情足足感染了千古歲月,讀後令人回味無窮。月下獨酌四首·其一唐 · 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 大唐詩人往事丨20:高適 賭場豪俠客
    高適如果賭博是一種遊戲,那麼高適就是最理想的玩家;如果賭博是一門技藝,那麼高適就是其中頂尖的能工巧匠。但我相信對於賭博,高適既不認為它是遊戲,也不認為它是技藝——他是把它當藝術來看的。他是賭場裡的藝術家,能夠在賭徒們的喧囂中超然物外,贏得一些旁人料想不到的東西。
  • 李白很豪邁的一首詩,開篇20字就氣勢橫絕,後人傳唱1000年
    在這61年的時光裡,他給後世留下了1000多首詩歌,包羅了人間萬象,還摻雜著李白自己對於人間的思考。世人追隨著李白的步伐,讀著李白的詩歌,一晃,就是1000多年。讀著中華書局出版的李太白全集的時候,甚至會生出一種,天下詩人,只讀李白一個人就夠了的錯覺。
  • 柳宗元最冷的一首詩,開篇5個字驚豔世人
    寫懷才不遇的詩很多,多是表達詩人的抑鬱和憤懣,有大氣如陳子昂的「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有傷感如陸遊的「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如悲憤如賈生的「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也有狂傲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更有低調如孟浩然的「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 賀知章退休回鄉,李白寫下一首趣詩相送,最後5個字讓人啼笑皆非
    這樣旅行的一生自然是充滿了離別,所以李白的詩篇中單是送別詩就有160餘首,其中有《贈汪倫》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誇張之語;也有《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曠達之語;更有《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的牽掛之語。
  • 黃庭堅最知名的一首詩,其中兩句火了上千年,如今成網絡金句
    高適相對比較灑脫,為友人送別的時候,用「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給予安慰。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即使萍水相逢,也可以互訴惆悵。北宋文人黃庭堅,也寫過一首非常知名的友情詩,其中兩句火了上千年,如今成為網絡金句。
  • 劉禹錫很「女人」的一首詩,刻畫一美女素描,20字流傳1000多年
    文/顧無【引觴漫談】唐代是詩的盛世,從初唐到盛唐再到最後的晚唐,都出了很多唐詩大家。初唐的陳子昂與「四傑」,盛唐的李杜和邊塞詩人,中唐的元白,韓孟以及晚唐的「小李杜」和溫庭筠等人,都在青史上留有赫赫聲名。
  • 李白一首看似再簡單不過的詩,卻一字不可改,最後5個字耐人尋味
    這個男人或許在後世不少人眼中是「謫仙人」,是「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的大詩人,但是在那61年的生命裡,他不過是個漂泊了一生的遊子、是懷才不遇的文人、是只能把不得志藏進詩句中的青蓮居士。李白一生走到哪寫到哪兒,似乎很少有他駕馭不了的題材。
  • 鄭板橋冷門的一首詠梅詩,最後7個字堪稱神來之筆
    今天我們就再來讀一首清代詩人鄭板橋的詠梅詩——《山中雪後》,結尾7個字你一定不會陌生,堪稱神來之筆。《山中雪後》清·鄭燮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簷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閒。乃「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均曠世獨立,世稱「三絕」。擅畫蘭、竹、石、松、菊等植物,尤擅長畫竹。鄭板橋出身貧寒,年輕時曾流浪街頭賣畫,有時甚至靠乞討度日,飽嘗人間辛酸。生活中遭遇的不幸,給他的心靈帶來嚴重創傷,所以他經常在詩詞作品中,抒發對自己身世的感慨。《山中雪後》就是詩人在大雪之後見景生情所做的詩歌。
  • 倉央嘉措這句話堪稱絕美,短短28個字寫盡痴情,至今流傳300多年
    前幾年,在網上流傳特別廣的《見與不見》,就是出自倉央嘉措。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裡 ,不來不去。你愛,或者不愛我,愛就在那裡, 不增不減。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的不是這一首見過不見,而是倉央嘉措更加經典,可以稱之為絕美的一首情詩,全詩短短28個字,卻寫盡了他一生痴情,也流傳了300多年。這首詩你一定見過: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
  • 最暖心的一首春日詩,只有20個字,卻浪漫了一千多年
    一千多年前的一天,也是個春日,江南人陸凱,正欣賞著枝頭的梅花,恰好,信使打這走過,他要去長安。陸凱忙折下一枝梅花,遞到信使手中,「兄弟,幫我傳給我朋友,等會,我寫首詩, 一併帶去。」他回身拿出紙筆,寫下四句詩: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短短20個字,卻如一股清泉,甘甜清爽。這首詩,流傳了一千多年,依然是那麼動人。
  • 古代最經典的一首「考試詩」,最後10字是千古名句,堪稱神來之筆
    不過可惜的是,他的這些應試作品流傳下來的並不多。 有人說創作這類有特定格式,又對韻律要求極高的詩,就像是戴著鐐銬在跳舞,我深以為然。 唐朝幾百年,成千上萬的考生,寫下的詩歌數不勝數,然而真正能稱得上名作的也就錢起的《省試湘靈鼓瑟》,最後10字是千古名句,堪稱神來之筆。
  • 唐朝詩人高適這首詩,讓人懂得了,原來窮也可以窮得這麼瀟灑
    對於這一點很多人都難以做到,可是唐朝詩人高適卻做到了,他這一首詩,讓人真正懂得了,原來窮也可以窮的這麼瀟灑。高適這首詩的名字叫做《別董大》,但卻不是我們非常熟悉的那首:「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因為高適的《別董大》其實有兩首,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另外一首。
  • 清朝才女詩,你知道幾個?這七首詩句句動人,秋瑾的豪氣堪稱第一
    溫婉與豪情,點評七首清代女子詩,最後一個女將軍更動人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詩為心生,古往今來無數文人以詩詞來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幽思懷抱。其中不可忽略的是歷代女子詩,她們在社會中雖然地位不如男性高,但她們也有自己的人格和思想,許多聰慧靈秀女子的詩篇更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 辛棄疾一改「菩薩蠻」基調,寫出了無盡的豪壯,其中10字廣為流傳
    說到辛棄疾的詞,我們或多或少都會背上那麼幾句,不光是因為他的詞優秀,更是因為他的詞讓人印象深刻,讓人讀後就無法忘懷,我想這就是辛棄疾的詞能夠流傳千古的重要原因吧!就像是那句「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又或是那句「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對於辛棄疾的詞,很多人可能記不住它的出處,但是一定會記住其中的幾句,而且是此生都難以忘懷。
  • 王安石的一首詩,採用多種修辭手法,最後一句更是卒章顯志
    王安石22歲就中了進士,在擔任寧波知縣時,就胸懷大志,更經常以詩歌抒寫自己的一腔豪情。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詩人發現很多儒生非常有才,但是因為朝廷每年選拔人才都是有限的,以至於無數青年才俊,即使經過多年寒窗苦讀,也無法金榜題名。即使他們僥倖入仕,也禁不住宦海的巨大風浪衝擊。詩人有感於此,經常夜不能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