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一首詩,採用多種修辭手法,最後一句更是卒章顯志

2020-12-12 品詩賞詞

北宋文學家王安石從小勤奮苦讀,不僅記憶力過人,而且博覽群書。他入仕後也一直筆不輟耕,終於成為聞名遐邇的大詩人。王安石22歲就中了進士,在擔任寧波知縣時,就胸懷大志,更經常以詩歌抒寫自己的一腔豪情。

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詩人發現很多儒生非常有才,但是因為朝廷每年選拔人才都是有限的,以至於無數青年才俊,即使經過多年寒窗苦讀,也無法金榜題名。

即使他們僥倖入仕,也禁不住宦海的巨大風浪衝擊。詩人有感於此,經常夜不能寐。下面介紹王安石的一首詩,採用多種修辭手法,最後一句更是卒章顯志。

道旁大松,人取以為明

北宋:王安石

龍甲虯髯不可攀,亭亭千丈蔭南山。

應嗟無地逃斤斧,豈願爭明爝火間。

王安石為了表達內心的困擾,就精妙地構思了這首絕句。詩人含蓄地在詩行中表達了個人的觀點,卻值得後人深思。

作者先巧妙地設置題目,「道傍」二字,不應等閒視之,說明這松樹不是生於險峰峭崖,也非長在深谷澗底,而是人所共見的路邊。但為何「亭亭千尺」的古松,卻未能為世所用,而是被當作松明,這就更使人慨嘆。

詩的首句,用「虯角龍髯」來比喻大松的枝椏盤曲,翠葉濃密,極為生動形象。再加上「不可攀」三個字,就更顯氣勢非凡。

松樹的枝幹挺拔,不怕日曬雨淋,也耐得住嚴寒的侵襲,所以很多文人墨客都曾賦詩,歌頌其高潔品質。王安石卻獨闢蹊徑,構思精巧,用虯、龍這些神話傳說中的神聖之物,表達自己對它的讚頌,也豐富了讀者的想像。

次句「亭亭千丈」,又採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對首句「不可攀」作進一步的描繪。「蔭南山」,這也是誇張的說法,除了說明松蔭覆蓋面之寬,還意味著蔭庇力極其廣大。

讀者似乎可以想像出這樣的境界:山邊路旁,一株參天古松濃蔭蔽空,它閱盡人間滄桑,飽經冰霜雪霰,但仍巋然獨立。而現在卻有人正揮動刀斧,砍削它作松明。作者雖然不提一字悲怨,卻在字裡行間滿溢一種憐惜之情。

第三句「應嗟無地逃斤斧」,其中的「應」字,作副詞用,表示加強語氣。後兩句是說,大松樹概嘆無處躲避斧子的砍伐,難以當作棟梁之材,難道還肯去作松明,和那些小火把去競爭明亮!

荊公對大材小用感到非常痛惜,最後一句卒章顯志,表達了對那些糟蹋人才者的抗議。作者認為這棵古松堪為擎天之柱,當成普通建築的棟梁尚且委屈,而被砍削為松明,更令人痛心疾首!所以王安石在擔任宰相後,就非常注意提攜後進,即使有人與其意見不合,他也因為對方是國之棟梁,而給予一定的尊重。

埋沒和糟蹋人才,是封建社會中很普遍的嚴重問題,作品揭露和譴責這一現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意義,也讓這首詠物詩的主題得到了很好的升華。

相關焦點

  • 王安石的一首詩,巧用典故,對比鮮明,最後14字更是含義深遠
    有一次詩人作為朝廷的使臣,擔任了一次特殊的任務,他看見沿途的各種場景,卻很有感觸,下面介紹王安石的一首詩,巧用典故,對比鮮明,最後14字更是含義深遠。白溝行北宋:王安石白溝河邊蕃塞地,送迎蕃使年年事。蕃馬常來射狐兔,漢兵不道傳烽燧。
  • 表現手法之結構手法:容易被忽視的知識,做詩歌鑑賞題的一把鑰匙
    古代詩歌雖一般篇幅短小,但一樣注重布局謀篇,這布局謀篇的技巧可以稱之為結構手法。結構手法同構思技巧是緊密相關的,體現在詩人的想法中的是構思,體現在詩歌中的就是結構了。主要的結構手法可分兩類,一類是主題相關,一類是行文相關。主題相關指主題在詩中所處的位置,行文相關是先寫什麼後寫什麼。
  • 史上最大氣的一首送行詩,把誇張的修辭手法,用的出神入化
    只靠最原始的車馬遊船,才能抵達新的地方一次別離,或許便是此生不復相見倘若背井離鄉,便是把自己的根兒也拔了或許再也回不到故鄉故土難離,這一別,若運氣好到了耄耋之年返鄉,還得一句這一去,生死難料,路途遙遠書信,又何其難達只能將滿腔思念之情,埋於心底多少離別詩篇,多少送別之詞讓古往今來多少人共鳴那是人類本質最純粹的悲歡相同歷史上,就有這樣一首大氣的送別詩
  • 詩歌手法概談:以景結情是結構方式還是抒情手法?
    少年時讀吳伯簫的散文《獵戶》,一直驚豔於結尾「天晴了,很好的太陽」一句,那時還不知道這種手法叫「以景結情」。後來,讀王昌齡的《從軍行》,第一次認識這個概念。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掛長城。
  • 皮日休的一首絕句,通俗易懂,構思精妙,後兩句更是寓意深遠
    下面介紹皮日休的一首絕句,通俗易懂,構思精妙,後兩句更是寓意深遠。金錢花唐代:皮日休陰陽為炭地為爐,鑄出金錢不用模。莫向人間逞顏色,不知還解濟貧無。於是他就自然而然地走上了白居易前期創作新樂府時的路子,風格、手法也與樂天的作品類似,不僅主題明確,而且敘事和議論相結合。作者很喜歡在其作品中採用先敘事,然後議論的方式,從而達到卒章顯志的目的。由於以立意為主,因此風格樸素,語言通俗,不事雕繪,也達到了諷喻的目的。
  • 十首擬人手法的古詩詞,妙趣橫生,最後一首最為精彩
    下面分享十首擬人手法的古詩詞,妙趣橫生,最後一首最為精彩。01、王安石的《書湖陰先生壁》,「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詩人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山水的活潑多情,青山為主人送來秀麗的風光,居然闖門而入,把主人對自然景物的愛,和自然景物對主人的愛融和一起,生動地表現了主人愛美的情趣,因而成了傳誦的名句。
  • 許渾的一首七律,場面描寫栩栩如生,全文無一句議論,卻令人共鳴
    下面介紹許渾的一首七律,場面描寫栩栩如生,全文無一句議論,卻令人共鳴。汴河亭唐代:許渾廣陵花盛帝東遊,先劈崑崙一派流。百二禁兵辭象闕,三千宮女下龍舟。凝雲鼓震星辰動,拂浪旗開日月浮。晚唐的很多詩人感到痛心疾首,比如李商隱、杜牧等都曾寫過一些諷喻詩。許渾的這首詩也是借描寫隋煬帝東遊,表達對當時社會狀況的擔憂。作者先抒寫東遊前的準備工作,「廣陵花盛帝東遊,先劈崑崙一派流。」揚州城中春意盎然、百花盛開,隋煬帝為了能夠御舟東遊、觀賞春景,先命令人將發源於崑崙的黃河鑿渠分流。
  • 王安石寫春天的詩,以杏花自比,心態豁達,結尾更是精闢,美極了
    不過雖然結果是失敗,他所產生的影響卻是不可小覷的,尤其是他那濃厚的愛國情懷,更是影響了後世許多的讀書人。當然了,他除了在政治上面有著非凡的功績之外,在文學上面也有著非常了不得的成就。他的詩文寫得非常有趣,也都非常唯美,"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等經典作品有很多都被選入了語文課本之中。
  • 王安石夜裡出門散步,看到夜色中的美景,即興寫下一首唯美的詩!
    王安石是一位比較含蓄的人,儘管做事情雷厲風行,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沉默寡言,所以晚年他時常是一個人出門遊玩,每到一個地方,還要題寫一詩;這個時期在文學上迎來了爆發期,接連寫下了無數經典的名篇佳作,以這首《鐘山晚步》來說,那就是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雖然這首詩不如那首《梅花》有名,但也是寫得生動有趣,寥寥數語之間便是營造出了一種獨特的美。
  • 王安石最經典的一首集句詩,每一句都有出處,但是用得很巧妙,成為新...
    文章清新脫俗,詩歌更是別有深意,寫得很有趣,成為宋詩裡的經典之作。 筆者今天要為大家推薦王安石比較獨特的一首詩,也就是這首《梅花》,可能很多朋友會第一時間想到那首五言絕句,「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 王安石的一首小詩,閒適恬淡,卻美到讓人心醉
    一首田園詩作,表現出天地日月的永恆,與青山蒼松的壯美;一曲相思篇章,淺吟低唱,又互訴衷腸。作者看似自作多情,其實也不知有多少讀者,為之暗暗落淚。詩詞之美,不僅在於它外在的格律和韻味,更多的是因為蘊涵了真善美,同時也寄託了作者真摯的情感、以及不凡的胸襟。人們讀到《春望》,就會想起詩聖的家國情懷;朗誦《水調歌頭》,也仿佛看見中秋之夜,東坡先生歡宵達旦的場景。
  • 女道士戀上一僧人,寫下一首詩,最後一句卻成愛情的至理名言
    最後一句「至親至疏夫妻」,意思是說,最親的也是最疏的是夫妻。這句詩簡單來說,也就是夫妻間既可以同生共死,也可以不共戴天。這句詩必然是李冶久經愛恨後所得到的感慨,尋常的女子必然看不透。綜觀李冶的這首詩,無疑說的都是淺顯而至真的道理,讀後具體耐人尋味的藝術效果。尤其是詩中的一句「至親至疏夫妻」,即便在千年之後的現在,也依然能引起人們的共鳴,是至情之語。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必刪。
  • 「槓精」王安石的一首冷門詩,立意深刻,成了語文高考試題
    但是王安石在晚年的時候,偏偏寫了一首《鐘山即事》,詩云「茅簷相對坐終日,一鳥不鳴山更幽」,這不是公然唱反調嗎? 晚唐詩人杜牧有詩云「江東子弟今雖在,捲土重來未可知」,杜牧的這首詩名為《題烏江亭》,而王安石後來就寫了一首《疊題烏江亭》「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這是明晃晃的打臉啊!
  • 王安石最美的一首詩,看似是寫梅花,其實寫的是做人的道理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王安石一生幾次拜相,推動變法。他的改革具有超前的遠見,充盈了皇家國庫,提高了軍隊戰鬥力,但是由於撼動了太多人的利益和過於激進的政治主張遭到反對,最終在宋神宗去世之後,新法全廢,變法失敗。
  • 詩詞創作|白居易憶江南只有27個字,卻用了這麼多修辭手法
    前言前幾天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憶江南用了兩種修辭手法是什麼?題主的這個問題令人摸不著頭腦,《憶江南》是一個詞牌,有很多詩人填過這個詞牌。○●●○△這首詞中用了什麼修辭手法,下面一一道來。一、倒裝倒裝是詩家語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手法,例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按照正常的順序是:神遊故國,應笑我多情。
  • 2021初中語文常用修辭手法練習(1)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語文常用修辭手法練習(1),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閱讀下面語段,找出表述有誤的一項(   )   人生有一首詩,當我們擁有它的時候,往往並沒有讀懂它;而當我們能夠讀懂它的時候,它卻早已遠去。這首詩的名字叫青春。
  • 宋代學霸王安石登高望遠,寫下一首七絕詩,表現積極進取的精神
    王安石,介甫和半山,是北宋著名作家。王安石在詩歌、詞和文學領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的散文和韓愈,柳宗元,蘇軾等人被列為「唐宋八大家」。然而,他的詩歌以善於推理和修辭著稱,在北宋詩壇獨樹一幟,風格豐富而深刻,被稱為" 王荊公style "。
  • 24種詩詞修辭手法例解,超全!
    24種詩詞修辭手法例解 修辭手法的運用,使各種形象栩栩如生,從而表現出絢麗多姿的形象化美感
  • 王安石一首比較冷門的詩,很多人可能沒有讀過,但是同樣寫得很美
    王安石的詩就比較接近宋詩,這一點他做得最好,而且他的作品題材豐富,風格也是很多樣化,一些儘管看似很冷門的作品,那也是寫出了新意,以他這首《燕》來說,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整首詩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每一句又是充滿了詩情畫意,特別是開篇的兩組疊字句,有一種渾然天成之的美。
  • 一首《梅花》寫盡了王安石最後的倔強
    簡單概括的話就八個字」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可以說他的愛好除了為國家著想之外就是寫書做詩之類,比如王臨川集,三經新義、淮南雜說等等,王安石自幼聰穎,酷愛讀書,過目不忘,下筆成文。稍長,跟隨父親宦遊各地,接觸現實,體驗民間疾苦。文章立論高深奇麗,旁徵博引,始有移風易俗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