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日休的一首絕句,通俗易懂,構思精妙,後兩句更是寓意深遠

2020-12-14 品詩賞詞

唐末文壇衰落,總的說來雖比不上盛唐和中唐,但也自有其鮮明的特色、和不容低估的成就。在晚唐鹹通至天祐時期眾多的作家中,才氣橫溢的皮日休自拔於流俗,矯首高歌,以其憂國憂民的傑出詩文,成為當時的冠冕。

皮日休所處的時代,內憂外患、戰禍頻仍,作者經常在其作品中同情人民遭受的深重苦難。下面介紹皮日休的一首絕句,通俗易懂,構思精妙,後兩句更是寓意深遠。

金錢花

唐代:皮日休

陰陽為炭地為爐,鑄出金錢不用模。

莫向人間逞顏色,不知還解濟貧無。

皮日休出身於地位低微的小地主階層,但他自幼胸懷儒家兼濟天下的宏志,也一直希望可以在入仕後施展自己的才華。

為了專心致志地學習治國平天下的本領,他不顧世代為農的家族諸人的非議,斷然拋開經營家業的責任,遁入襄陽的鹿門山,閉門攻讀多年。

儘管皮日休過著隱居的讀書生活,但外面百姓生活的艱難、以及動蕩不安的現實社會,還是對青年皮日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一時期他寫下了著名的《鹿門隱書》,不僅針砭時弊,也初顯了詩人的鋒芒。

皮日休出身寒門,又廣泛接觸了社會現實,看到階級矛盾的尖銳,就力圖用淺近通俗的語言指斥時弊。於是他就自然而然地走上了白居易前期創作新樂府時的路子,風格、手法也與樂天的作品類似,不僅主題明確,而且敘事和議論相結合。

作者很喜歡在其作品中採用先敘事,然後議論的方式,從而達到卒章顯志的目的。由於以立意為主,因此風格樸素,語言通俗,不事雕繪,也達到了諷喻的目的。

金錢花是一種草本植物,生長在荒山、高地等處,一般在秋天開花,顏色偏黃,形狀似銅錢而無輪廓。作者在詩中借用其「金錢」二字,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前兩句抒寫金錢花的生長環境,天地仿佛是一個巨大的熔爐,陰陽二氣就像是炭火,而造化也就變成了爐工。

金錢花採天地間的靈氣,集自然中的精華,在夏秋之際璀璨奪目。作者更風趣地說,老天爺製造這樣的「金錢」,根本就無須模子。

皮日休除了喜歡白居易的風格,還非常崇敬李白。他頌揚李白口吐天上文,又嘆息自己的創作難以達到詩仙思出鬼神、神馳八極的浪漫主義氣息。

他的一些作品反映社會現實,風格與手法大都近於杜甫,以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反映出黃巢起義前夕,民不聊生等情況,堪稱以詩證史、以詩補史的佳作。

所以皮日休雖然達不到李白的浪漫、以及杜甫的沉鬱,卻希望可以接近他們的風格。接下來作者採用其慣用的方式,後兩句依然是議論。

金錢花啊,你不要在人前賣弄逞能啦!說你像金錢,當真把你拿出來周濟窮人,卻一點都無濟於事。這兩句設問精警,寄託了詩人對王公貴族們的憎惡和對窮苦百姓的同情。

如果將這首詩加以引申理解,依然具有現實意義。有些人徒有虛名,當真的需要其作出貢獻時,卻達不到人們的期望值。就像這金錢花,頂著這「金錢」的名字,卻不能帶來財富,更無法讓人幸福。

所以皮日休的這首詩看似信手拈來,卻不僅詼諧幽默,而且極具啟發性。正如老子所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個人只有正確定位,踏實工作,才能在社會需要自己時,不負眾望,甚至脫穎而出。

相關焦點

  • 黃庭堅的一首六言詩,構思精妙,最後兩句更是寓意深刻
    古代很多文人墨客年少時都非常刻苦勤奮,他們滿腹經綸,入仕後也積極上進,希望盡一己之力,為國效力。可是很多人的遭遇卻非常坎坷,於是便藉助詩行,抒寫心中複雜的心情。人活一世,沒有誰不希望幸福快樂。下面分享黃庭堅的一首六言詩,構思精妙,最後兩句更是寓意深刻。蟻蝶圖北宋:黃庭堅蝴蝶雙飛得意,偶然畢命網羅。群蟻爭收墜翼,策勳歸去南柯。
  • 元代才子的一首絕句,構思獨特,不落窠臼,最後7字更值得細讀
    元代也有一位才子描寫燕子,就更是特別。下面介紹元代才子的一首絕句,構思獨特,不落窠臼,最後7字更值得細讀。絕句春寒惻惻掩重門, 金鴨香殘火尚溫。燕子不來花又落, 一庭風雨自黃昏。這首詩的作者是趙孟 ,詩人在南宋滅亡後,便歸鄉閒居。元世祖讚賞其才貌,提拔他任從四品的集賢直學士,後來又官居一品,名滿天下。詩人作為南宋遺逸而出仕元朝,也給後世留下諸多爭議。他博學多才,能詩善文,以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他的文章也冠絕時流,又旁通佛老之學,有唐人之細緻,也有宋人之雄渾。
  • 皮日休的一首禪詩,泉冷無三伏,松枯有六朝
    唐代一位詩人仕途失意,人生嘆息,於是一首禪詩寄寓深情。 遊棲霞寺唐代:皮日休不見明居士,空山但寂寥。白蓮吟次缺,青靄坐來銷。泉冷無三伏,松枯有六朝。何時石上月,相對論逍遙。 皮日休,字襲美,自號鹿門子,醉吟先生,晚唐文學家、散文家,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皮日休鹹通八年進士及第,在唐時歷任蘇州軍事判官等職務,曾隱居在鹿門山。
  • 詩人是歸有光的曾孫,這首絕句毫無雕琢,卻寓意深遠
    杜甫更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再如他的《望嶽》中的「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一個「割」字,就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下面介紹的詩人是歸有光的曾孫,這首絕句毫無雕琢,卻寓意深遠。詠柳明代:歸莊隋堤 一向弄春風,忽蔓根株繞永豐。
  • 劉禹錫的一首七絕,開篇看似平淡無味,最後兩句卻令人拍案稱奇
    所以一首流傳久遠的絕句,其實更需要深入細緻的觀察,以及紮實的詩詞功底。盛唐詩壇人才濟濟,但是善於寫絕句的並不多。王昌齡是公認的七絕聖手,高適與岑參雖然也是邊塞詩人,卻更擅長古體詩。另一位絕句高手自然就是王維,而李白則對長篇古詩與絕句都在行;杜甫則是多面手,幾乎各種題材都拿手,不過詩聖的最強項應該還是律詩。
  • 王昌齡很罕見的一首七律,語言淺顯,卻寓意深遠
    王昌齡是盛唐著名的邊塞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聞名,人稱其為七絕聖手。王昌齡28歲進士及第,雖然才華超凡,但一生仕途坎坷。他曾經被流放到嶺南,後來又擔任江寧丞,這期間他與李白、孟浩然、岑參等著名詩人都有詩歌唱和。
  • 蘇軾在惠州寫的一首絕句,描寫生動,後兩句更顯幽默
    下面介紹蘇軾在惠州寫的一首絕句,描寫生動,後兩句更顯幽默。擷菜北宋:蘇軾秋來霜露滿東園,蘆菔生兒芥有孫。我與何曾同一飽,不知何苦食雞豚。蘇東坡一再受貶,花甲之年還被貶到廣東惠州。前兩句點出季節和地點,並介紹自家的菜園裡的產品。蘆菔就是蘿ト,芥是芥菜,這些都是廣東當地常見蔬菜。嶺南氣候溫暖,要到秋冬兩季,種的菜才會甜美。秋夜中的寒霜雖然覆蓋了田地裡的蔬菜,卻正是蘿蔔、芥菜長得最好的季節;次句「蘆菔生兒芥有孫」,描繪出農作物生長旺盛的樣子,擬人手法顯得非常生動形象。
  • 四首懷念友人的名作,構思各有特色,最後一首更是別出心裁
    下面介紹四首懷念友人的名作,構思各有特色,最後一首更是別出心裁。元稹和白居易是同榜進士,彼此交誼深厚,經常詩書酬答不輟。後來白居易因直言極諫,由左贊善大夫貶為江州司馬,當時任通州司馬的元稹,一聽到這消息,就扶病寫成這首絕句。全詩描敘身邊景,描畫自身形,抒寫胸中情,融成一體。詩人病已「垂死」,猶如無焰「殘燈」。
  • 朱淑真水平高超的一首絕句,意象孤寂,細節描寫更是傳神
    下面介紹朱淑真水平高超的一首絕句,意象孤寂,細節描寫更是傳神。秋夜宋代:朱淑真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金兵攻破汴京後,擄走了徽欽二帝,詩人和情郎在戰亂中離散,她只得獨自回到錢塘的娘家,卻依然盼望心上人早日來到,內心更感無常和空虛。空房寂寥、紅燭高燒,秋夜的寒風從門窗裡鑽入,還有一些飛蟲也在燈影中亂撞。閨婦心緒不寧,無聊至極,於是便坐在窗前剪燭花。
  • 王安石的一首詩,採用多種修辭手法,最後一句更是卒章顯志
    他入仕後也一直筆不輟耕,終於成為聞名遐邇的大詩人。王安石22歲就中了進士,在擔任寧波知縣時,就胸懷大志,更經常以詩歌抒寫自己的一腔豪情。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詩人發現很多儒生非常有才,但是因為朝廷每年選拔人才都是有限的,以至於無數青年才俊,即使經過多年寒窗苦讀,也無法金榜題名。
  • 陸遊84歲時創作的一首絕句,取材精當,巧妙自然
    一首詩有了深刻的立意,如果再有一些精妙的素材,必然可以感動讀者。所以詩歌素材的選擇非常重要,可以從大自然中觀察得到,也可以憑藉個人的生活經驗積累,甚至還能利用夢幻的故事加以改編。下面介紹陸遊84歲時創作的一首絕句,取材精當,巧妙自然。春日雜興宋代:陸遊夜夜燃薪暖絮衾,禺中一飯直千金。身為野老已無責,路有流民終動心。
  • 這十首唐詩,代表了唐朝絕句的最高水平!
    除了這首《涼州詞》,他還有一首我們小學就學過的:《登鸛雀樓》。這首詩好在哪兒呢?小仙認為,在於它的氣象闊大。前兩句寫景,雄偉壯闊;後兩句抒情,深切感人。杜甫也是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詩人,從晚唐開始,就有無數大詩人自發學習杜甫的詩詞風格。杜甫最擅長的是七言律詩,這個小仙下回再講。但是說起絕句,杜甫也不可忽視。這首《江南逢李龜年》初讀似乎平平無奇,但是結合當時安史之亂的背景來看,我們就可以在短短二十八個字中,讀出一個朝代的落寞,也可以讀到詩人一生的飄零。盛世歌舞昇平,末世花自飄零,無限感傷。
  • 呂本中的一首絕句,以故為新,奪胎換骨,卻更有新意
    古代私塾中剛入學的孩子還不懂事,根本不懂詩文裡的深意,但是先生卻要求他們將詩文背得滾瓜爛熟,最後他們成年後卻感到受益多多。所以古代很多詩人因為熟讀詩書,自己創作時也就可以信手拈來。下面介紹呂本中的一首絕句,以故為新,奪胎換骨,卻更有新意。
  • 李大釗的一首絕句,信手拈來,卻滿懷壯志豪情
    陸遊更是寫過「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詩人聽到這悽楚的風雨之聲,就像一位老戰士聽到衝鋒的號角一樣受到鼓舞。也有一些詩人就像冬眠的蟲兒期待驚蟄,希望風雨早日到來,還一個清新澄明的山河,於是便賦予「風雨」以變革的內涵。下面介紹李大釗的一首絕句,信手拈來,卻滿懷壯志豪情。
  • 秦韜玉的一首詩,僅是最後7字就寓意深遠,令人深思
    下面介紹秦韜玉的一首詩,僅是最後7字就寓意深遠,令人深思。貧女唐代:秦韜玉蓬門未識綺羅香,擬託良媒益自傷。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敢將十指誇針巧,不把雙眉鬥畫長。這首詩寫女子的「貧」,抓住一個特定的「嫁」字構思。她自傷的是難託良媒,雖無綺羅之衣,但有巧制之裳;雖無高髻雲鬟,但梳妝清秀。她從並不塗脂畫眉,女紅手巧、長相秀美,為人勤儉、卻無法嫁出,只能為人作嫁衣,令人非常愛憐。秦韜玉的這首七律非常激人遐想,完全可以作出他解。一種解釋就是同情貧女的遭遇,另一種解釋是作者的自喻。
  • 李商隱的一首七絕,情到深處,詩意醇濃,更是驚豔了後世千年
    下面介紹李商隱的一首七絕,情到深處,詩意醇濃,更是驚豔了後世千年。夜雨寄北唐代: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全篇質樸自然,卻措辭委婉,寄託深遠。起句從來信說起,詩人省略了一些次要的事情,重點在於「問歸期」,於是便突出了妻子對夫君的懷念。義山與妻子一直親密無間,正所謂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詩人想要告訴她的也有許多事,而重點卻在於「歸期未有期」。
  • 詩仙李白的一首「爛詩」,前兩句大失水準,後兩句卻把這首詩救活了
    詩仙李白的一首"爛詩",前兩句大失水準,後兩句卻把這首詩救活了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李白在大家心目當中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在我心裡,他是一個張狂的人,別的不說,走遍大江南北,高興了就在牆上寫詩。
  • 林逋不多見的絕句,仿佛一幅精美的圖畫,更令人忘記煩憂
    詩歌雖然是一種文字藝術,但也和其他藝術形式有很多相同點,比如都需要精巧的構思,才能吸引讀者的興趣。絕句短小精悍,謀篇布局也非常講究,不僅重視起承轉合,而且還很注意鍊字造句、以及動靜結合、虛實相映等創作手法。
  • 杜甫入選《唐詩三百首》的古詩中僅有一首五言絕句
    在杜甫詩中,有一種體制的詩作數量比較少,那就是絕句。相對於律詩而言,絕句篇幅短小,語句明了,題材平常,用韻受限,這對於有著深重憂國憂民情懷的杜甫來說,可能並不太利於他盡情地抒發情。因此,在數量上就少了很多。不過,這不代表杜甫的絕句就寫得不好。事實上,杜甫有很多絕句佳作流傳後世。
  • 七言絕句中最美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讀起來讓人唇齒留香
    但是要說起杜牧最經典的一首詩,非《秋夕》莫屬,這首詩文藝氣息十分的濃厚,又彰顯了杜牧「哀而不怨」的寫作精髓,開篇就是千古佳句,讀後讓人唇齒留香,其詩文也是驚豔千古,堪稱是七言絕句中最美的一首詩了,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