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在惠州寫的一首絕句,描寫生動,後兩句更顯幽默

2020-12-14 品詩賞詞

蘇軾是北宋傑出的文學家,一生創作了無數膾炙人口的作品。可是天妒英才,蘇軾不僅仕途曲折,而且生活上也歷盡千辛萬苦。不過東坡先生天性豁達,從來都能隨遇而安。宋哲宗紹聖四年,蘇軾從定州遷謫到英州,當時蘇軾已快六旬,千裡迢迢地趕赴貶所,途中艱難困苦應該不難想像。

他在後來的詩文中描述了當時的情況:兩眼昏花、左手麻木,發白齒落、日夜奔波。由於疾病纏身,蘇軾走得極慢,那些押送者都不願前往,而先生自己又無錢僱人買馬。

就這樣一路跋涉前進,可是還未到英州,忽然使者帶著一紙聖旨趕到,又將蘇軾貶為寧遠軍節度副使,惠州安置。

蘇軾無奈,只好服從新的命令,繼續趕路,終於費盡周折來到了廣東惠州。下面介紹蘇軾在惠州寫的一首絕句,描寫生動,後兩句更顯幽默。

擷菜

北宋:蘇軾

秋來霜露滿東園,蘆菔生兒芥有孫。

我與何曾同一飽,不知何苦食雞豚。

蘇東坡一再受貶,花甲之年還被貶到廣東惠州。嶺南向來都是瘴癘之區,到處都是窮山惡水,生活條件也是十分艱苦。

蘇東坡雖然還掛了一個寧遠軍節度副使的虛銜,實際上他根本無權處理公事,幾乎沒有俸祿,平時連買菜的錢也常常沒有。為了繼續生活下去,他就自己開荒種菜。

當時一位王參軍非常同情蘇軾的遭遇,就將自家閒置的半畝地借給先生。惠州土地肥沃,蘇軾這些年學會了種菜,他把王參軍家的半畝地全部種了菜,一年到頭都吃得很飽。

有一次蘇軾半夜喝醉了,沒有東西解酒,他就下地摘菜,然後煮著吃。蘇軾以前喜歡吃肉,在惠州卻沒有條件滿足他的這一嗜好,不過這時他感覺,那蔬菜鮮美的味道,連豬肉也比不上。酒足菜飽,蘇軾還即興賦詩。

前兩句點出季節和地點,並介紹自家的菜園裡的產品。蘆菔就是蘿ト,芥是芥菜,這些都是廣東當地常見蔬菜。嶺南氣候溫暖,要到秋冬兩季,種的菜才會甜美。

秋夜中的寒霜雖然覆蓋了田地裡的蔬菜,卻正是蘿蔔、芥菜長得最好的季節;次句「蘆菔生兒芥有孫」,描繪出農作物生長旺盛的樣子,擬人手法顯得非常生動形象。

後兩句化用典故,傳說西晉有一位叫何曾的王公貴族,他每日三餐都要花費大把銀子備辦菜餚,可是他還是抱怨說沒有下酒的好菜。

蘇東坡詼諧地說,何曾花了很多銀子,只為一飽;我吃青菜,也是一飽。同樣的目的,不知他為何非要殺雞宰豬!先生雖然只是幽默地說,卻是對蔬菜價值的高度評價。

縱覽蘇軾的這首絕句,擬人手法高妙,語言幽默風趣,讀完更讓讀者了解到先生在惠州的艱苦生活,也令人讚賞和敬佩其不畏艱難困苦、淡泊明志的胸襟。

人生沒有一帆風順,甚至有時還會接二連三地遭遇各種打擊。如果陷入低谷,又無人幫助,必須先咬緊牙關,想方設法地活下去,才有可能有更多的機會和出路。蘇軾在蠻荒之地不灰心喪氣,反而自力更生,並保持一種恬淡的心情,非常值得後世學習!

相關焦點

  • 秦觀被貶時寫了一首詩,後兩句更是經典,蘇軾愛不釋手寫在扇子上
    在我國歷史的文壇上,蘇軾的才學是眾所周知的,但是還有很多文人墨客雖然並不出名,但是他們的才學也是得到了眾多文學家的認可,只是可惜他們並不被大眾所熟知罷了。就比如秦觀,他曾經在旅館寫了一首詩,而讓蘇軾愛不釋手,最後竟然寫在了扇子上,可見蘇軾對這首詩是極其欣賞的。
  • 後蜀主孟昶為寵妃寫了首詞,蘇軾用前兩句仿了一首,比原詞更高級
    後蜀主孟昶為寵妃寫了首詞,蘇軾用前兩句仿了一首,比原詞更高級後蜀主孟昶是後蜀的最後一位皇帝,和李煜一樣,他生逢亂世,整日沉迷音律詞作,最終亡國。孟昶雖然荒淫,但在文化建設上,卻有不小的成就,有歷史記載的第一幅春聯,就是孟昶所作:「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相當的不俗。
  • 蘇軾的七言絕句《海棠》一詩,真的只是在寫海棠花嗎?
    欣賞完後,提筆寫下了這首名為《海棠》的七言絕句: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這首詩前兩句描寫環境,後兩句抒寫對海棠的喜愛之心事。此詩後兩句,化用唐玄宗說楊貴妃的典故。唐玄宗登上沉香亭,召楊貴妃,可是此時的楊貴妃因為前一晚喝醉了酒還沒有醒了,於是唐玄宗前去楊貴妃宿處,看到楊貴妃醉後未醒的樣子,說了一句很有名的話:「豈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詩人害怕這美麗的海棠因為夜深而睡去,於是點燃蠟燭,繼續欣賞海棠的美。
  • 李商隱很著名的一首詩,其中兩句描寫生動,被清代的紀昀盛讚
    古詩詞中經常出現詠物題材的作品,一首優秀的詠物詩不僅形神兼似,而且還要善於運用烘託和反襯的手法。不過這還不夠,詠物詩其實最忌諱純粹賦物,所以只有託物寓意,才能打動讀者。比如唐代的張九齡曾經寫過一首《歸燕詩》,其中兩句「無心與物競,鷹隼莫相猜。」當時張九齡被李林甫排擠,又不被唐玄宗信任,心灰意冷時賦詩明志。李林甫讀到這首詩也知其必退,心中的猜忌和恚怒也稍解,於是就不在加害於他。下面介紹李商隱很著名的一首詩,其中兩句描寫生動,被清代的紀昀盛讚。
  • 皮日休的一首絕句,通俗易懂,構思精妙,後兩句更是寓意深遠
    下面介紹皮日休的一首絕句,通俗易懂,構思精妙,後兩句更是寓意深遠。金錢花唐代:皮日休陰陽為炭地為爐,鑄出金錢不用模。莫向人間逞顏色,不知還解濟貧無。皮日休出身於地位低微的小地主階層,但他自幼胸懷儒家兼濟天下的宏志,也一直希望可以在入仕後施展自己的才華。為了專心致志地學習治國平天下的本領,他不顧世代為農的家族諸人的非議,斷然拋開經營家業的責任,遁入襄陽的鹿門山,閉門攻讀多年。
  • 徐元傑的一首絕句,從開篇美到結尾,更驚豔了後世將近八百年
    從藝術表現手法來看,唐詩注重形象生動,常用具體的意象展現內心情感,不僅語言凝練,而且很耐人咀嚼。而宋詩多議論,常用典故和傳說,北宋的江西詩派還追求無一字無來處,南宋楊萬裡的誠齋體詩風更極具理趣。比如,同樣是描寫廬山,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展現出瀑布的具體情形,透露出詩人對其喜愛之情。
  • 蘇軾一首描寫「老牛吃嫩草」的詩,色中有色,絕了!
    略舉一個離我們較近的例子,李敖有一句風流語:「好女人,就是男人看到後,除了一個地方硬外,其它的地方全都是軟的。」說的雖然比較露骨,但還算形象。我認為,數上乘「風流」詩文還看古人,因為古人的風流作品既含蓄幽默,又暗藏「博學」,讀來別有韻味。下面,我們來共同賞析蘇軾的一首描寫「老牛吃嫩草」的風流詩。不過,在賞析此詩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頭「老牛」。
  • 蘇軾的一首五言詩,描寫形象,最後兩句充滿哲理
    蘇軾是北宋傑出的文學家,同時他還擅長書畫,精通音律,對古琴也很有研究。北宋元祐六年三月,蘇軾自杭州還朝,借宿於淞江。朋友仲殊大師來看望蘇軾,並挾琴而彈,卻發出異響。蘇軾走近觀察,發現古琴雖然破損,卻有十三根琴弦。
  • 秦觀在旅館寫了一首詞,最後兩句最經典,蘇軾愛不釋手寫在扇子上
    眾所周知,秦觀,字少遊 ,他是蘇軾的門生,相當於蘇軾的學生。秦觀寫了一首詞,老師蘇軾非常喜歡,在秦觀去世後,蘇軾將其中的句子寫在扇子上,以示不忘。是什麼樣的作品,能得到蘇軾的青睞呢?北宋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9月,宋哲宗親政,開始重新任用新黨之人,以蘇軾為代表的元祐黨人相繼被貶出了京城。蘇軾被貶到了惠州,作為蘇軾的得意門生,秦觀也一同遭貶。秦觀先是被貶為杭州通判,又貶處州,後來,又遷徙到湖南的郴州,最後,又被貶到雷州。
  • 朱淑真水平高超的一首絕句,意象孤寂,細節描寫更是傳神
    下面介紹朱淑真水平高超的一首絕句,意象孤寂,細節描寫更是傳神。秋夜宋代:朱淑真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朱淑真雖然生活上錦衣玉食,但情感經歷卻一波三折,晚年更顯孤寂。這首詩營造的正是景與情會、心與物融,塑造了主人公悽涼孤獨、愁怨難眠的形象。時值深秋,夜寒露冷,女主人公獨守空閨,倍感寂寞。首句點明季節和時間,也傳出了閨婦的心緒。之所以夜久卻毫無睡意,必然是心事重重,才會輾轉不眠。而秋意蕭瑟,更令她愁思不斷。
  • 蘇軾為紅顏知己寫詩,前兩句如大白話,後兩句卻出神入化
    而本期我們要講的這首詩,即為蘇軾貶謫黃州四年後,身心由一開始的苦悶無奈變得輕鬆愉快,在即將離開黃州之時,酒席上贈送給紅顏知己李琪的。蘇軾自從得到歐陽修的大力推崇後,名聲響徹京城,很多人都慕名想來拜見。在黃州四年,他憑藉才氣獲得無價友情和百姓的愛戴,這其中既有文人士大夫,又有風月場所的歌妓。
  • 蘇軾的一首禪詩,首尾兩句重複,卻境界迥異,充滿禪意
    蘇軾主張文章要言之有物,有意而言、言盡而止,不可鸚鵡學舌、無病呻吟。同時蘇軾也經常與僧道朋友交往,更在其詩文中體現出禪宗的影響。比如他的《題西林壁》,語淺意深,卻寄至味於禪理。再如他的《琴詩》,表達了有無相生是萬物生成之本,也富有禪機。下面介紹蘇軾的一首禪詩,首尾兩句重複,卻境界迥異,充滿禪意。
  • 蘇軾一首驚豔了時光的詩,你知道嗎
    東坡先生(蘇軾)一生寫出了無數驚豔眾生的詩詞,有豪放不羈的,有深情婉約的,有富於哲理的,也有詼諧幽默的。讓大家耳熟能詳,出口成誦的就有好多首。他曾任杭州通判,住到了西湖邊,西湖這樣鍾靈毓秀的地方,怎麼能少了東坡先生的筆墨呢。
  • 蘇軾最有哲理的一首七言絕句,看似在描寫梨花,其實通篇另有深意
    筆者今天要與大家分享蘇軾很有哲理的一首七言絕句,也就是這首經典的《東欄梨花》,這首詩如果從字面上來看的話,那就是一首很普通的詠物詩,其實我們只要了解了作者的創作意圖,還有當時的寫作背景,則是會發現這首詩其實處處有詩意,還充滿了深刻的哲理。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 蘇軾的七言絕句《海棠》,不著一字海棠卻超然瀟灑,令人沉醉
    欣賞完之後,提筆寫下了一首名為《海棠》的七言絕句: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這首詩前兩句主要描寫的優美的環境,後面兩句則抒發了對海棠的喜愛之心,這首詩中沒有直接去把海棠拿出來寫,但是每一個字眼裡都透露出對海棠的喜愛之情。這是一首古詩,我們一起翻譯鑑賞一下吧!
  • 程顥最經典的一首絕句,信手偶得,一直是春日裡必讀作品
    白居易興高採烈地賞春,「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蘇軾也激發了豐富的想像,「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春天裡的雲好像沾了仙氣,無憂無慮地飄蕩著;春天裡的雨更像一個精靈,自由奔放地宣洩著。下面分享程顥最經典的一首絕句,信手偶得,一直是春日裡必讀作品。
  • 唐代最有名的一首元宵詩,作者是蘇軾先祖,前兩句包含一個成語
    提起元宵節的詩詞,我們一定會想起兩句千古絕句,一句出自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另一句出自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詩中描寫了洛陽市民元宵之夜的歡樂景象。首聯寫燈火輝煌,成語「火樹銀花」即由此而來;頷聯寫人流如潮,明暗相間,縱橫交錯;頸聯寫夜遊之樂,突出歌伎豔若桃李;尾聯寫人們對良辰美景的無限留戀。我來細看這首詩。四面八方,天地上下的燈都合在一起,一片燈火輝煌。
  • 李煜被低估的一首詞,短短兩句令人心醉,蘇軾連寫4首不及他
    李煜被低估的一首詞,短短兩句令人心醉,蘇軾連寫4首不及他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君主,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蓮峰居士。南唐元宗李璟第6子,於宋建隆2年(961年)登基,史稱李後主。開寶8年,宋軍破南唐國都,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愛情詩,前兩句寫得很一般,後兩句是千古名言
    其實劉禹錫除了有個性之外,他也是一位深情的才子,寫過了很多優美的愛情詩篇,可能一說到愛情,現在的很多人會不屑,認為現在的愛情太過於虛假,變得很不真實。應當無論在任何一個時代,那都有真正的愛情,只是愛情比較獨特,也太過於奢侈了。我們從很多的唐詩裡,也是能夠感受到這種真正的愛情,那劉禹錫就寫過了一系列感人的愛情詩篇,例如他的這首《竹枝詞二首·其一》,便是一首難得的愛情名篇。
  • 杜甫入選《唐詩三百首》的古詩中僅有一首五言絕句
    在杜甫詩中,有一種體制的詩作數量比較少,那就是絕句。相對於律詩而言,絕句篇幅短小,語句明了,題材平常,用韻受限,這對於有著深重憂國憂民情懷的杜甫來說,可能並不太利於他盡情地抒發情。因此,在數量上就少了很多。不過,這不代表杜甫的絕句就寫得不好。事實上,杜甫有很多絕句佳作流傳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