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一首小詩,閒適恬淡,卻美到讓人心醉

2020-12-23 品詩賞詞

品讀那些優秀的詩篇,不僅可以放鬆心情,增加人們愉悅的感受,而且也能從中獲得知識,提高藝術鑑賞能力。一首田園詩作,表現出天地日月的永恆,與青山蒼松的壯美;一曲相思篇章,淺吟低唱,又互訴衷腸。作者看似自作多情,其實也不知有多少讀者,為之暗暗落淚。

詩詞之美,不僅在於它外在的格律和韻味,更多的是因為蘊涵了真善美,同時也寄託了作者真摯的情感、以及不凡的胸襟。人們讀到《春望》,就會想起詩聖的家國情懷;朗誦《水調歌頭》,也仿佛看見中秋之夜,東坡先生歡宵達旦的場景。下面介紹王安石的一首小詩,閒適恬淡,卻美到讓人心醉。

南浦

宋代;王安石

南浦隨花去,回舟路已迷。

暗香無覓處,日落畫橋西。

說起王安石,很多讀者都可以背誦他的很多詩篇。作者不僅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荊公一生為國盡力,雖然經常被誤解,但是他胸懷廣闊,不以為意。晚年罷相後,更是忘記得失榮辱,卻醉心於詩詞創作,安居金陵的十年中,詩人也寫下了無數優秀作品。

荊公作品不僅數量很多,而且題材廣泛,但是他的絕句更是一絕。他晚年的詩作風格趨於閒淡自然,內容也很柔美。當時他在金陵鐘山謝公坡築室而居,並自號半山,詩人在此修身養性,讀書寫作,絲毫不見憂愁和煩悶。

這首絕句表現出作者閒適的心境,荊公午睡後起來讀書,並整理作品,不知不覺時間飛逝。快到傍晚時分,他也感覺有些疲倦,便放下書稿,獨自一人來到戶外散步。

暮春時節,綠意一點點地增多。河邊的垂柳依然碧綠,在微風中婀娜多姿。詩人站在岸邊,看見草叢中繁花朵朵,悠然地傲立,又時而隨風搖擺,好像在對詩人說,快來吧!我們等著你來欣賞。詩人心中欣喜,索性駕一葉扁舟,好像一個頑童,一路泛舟賞花。

夾岸青山巍峨、蒼柏挺拔,小舟順水而下,時而經過村莊,時而繞過淺灘。詩人遠看近觀,不知走出多遠,看看天色已晚,雖然遊興未盡,也只好迴轉。可是剛才實在太專注於賞花,回來時居然差點迷路。

詩人只好一邊打聽,一邊慢慢地探索著往回走,終於回到了熟悉的地方,便放心大膽地繼續蕩舟。可是他忽然感覺少了點什麼,原來剛才的盈盈暗香都早已消失。

荊公感到有點失望,不過他再環顧左右,夕陽西下、彩霞滿天,畫橋如虹、綠水清淺,好一幅靜美的畫卷!

縱覽王安石的這首小詩,雖然只有短短20字,卻描景如畫,令人無限嚮往。荊公暮年的小詩脫去流俗,並且渾然天成。詩的首句先交代地點和事情的緣由,次句一個「回」字,卻省略了很多繁瑣的過程描寫;而「路已迷」三字,更彰顯出詩人痴迷於賞花,心情恬淡無憂。

而第三句也轉得好,雅麗精絕、言隨意遣,既有失望,又為尾句打下鋪墊,所以才有畫橋、夕陽帶給人們的驚豔之感。細細想來,若非作者心境恬淡,無憂無慮,恐怕難以寫出這樣閒適自然的作品,讀者實在應該為之鼓掌!

相關焦點

  • 袁枚的一首古詩,恬淡閒適,讀了三遍,更感詩味醇濃
    他還寫了很多飲酒詩,過著一種「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農耕生活。再如盛唐才子王維,早年勤奮苦讀、努力工作,晚年則半官半隱,還經常在竹林山崗中吟誦詩篇,生活也是十分愜意。下面介紹袁枚的一首古詩,恬淡閒適,讀了三遍,更感詩味醇濃。
  • 王安石一首比較冷門的詩,很多人可能沒有讀過,但是同樣寫得很美
    王安石的詩就比較接近宋詩,這一點他做得最好,而且他的作品題材豐富,風格也是很多樣化,一些儘管看似很冷門的作品,那也是寫出了新意,以他這首《燕》來說,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整首詩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每一句又是充滿了詩情畫意,特別是開篇的兩組疊字句,有一種渾然天成之的美。
  • 範仲淹的一首七律,開篇就閒適恬淡,尾聯更令人嘖嘖稱讚
    北宋一位文學家也同樣遭遇了很多坎坷,卻寫下一首詩表達他的豁達胸襟。下面介紹範仲淹的一首七律,開篇就閒適恬淡,尾聯更令人嘖嘖稱讚。郡齋即事宋代: 範仲淹三出專城鬢如絲,齋中瀟灑勝禪師。近疏歌酒緣多病,不負雲山賴有詩。半雨黃花秋賞健,一江明月夜歸遲。世間榮辱何須道,塞上衰翁也自知。範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他幼年喪父,卻勤奮苦讀,26歲時進士及第,曾歷任縣令、知州等職。
  • 大詩人陸遊寫下一首唯美的詩,從開篇美到結尾,美得令人心醉!
    陸遊身上的愛國情懷最是令人感動,儘管他後來沒有任何的機會上到戰場,但是依舊心繫天下,即使是處於彌留之際,也依舊想著國家,告訴子孫後代,一定要去收復北方的失地,實現祖國的統一,為此寫下了感人肺腑的《示兒》一詩。在這首詩中陸遊語重心長地告訴子孫後代,不要忘記了國讎家恨。南宋表面上的議和看似韜光養晦,其實明眼人都知道,無非是害怕北方的金國,還有虎視眈眈的元朝。
  • 李商隱很有名的一首詩,整篇都是名句,堪比浪漫的秋雨,美得心醉
    李商隱是中國古代詩人中最特別的一個了,他作出來的詩句,有一首叫做《無題》,讓後人絞盡腦汁,也沒有辦法確定這首詩的含義是什麼。李商隱出生於鄭州滎陽,他出生的地方也是他後來去世的地方,李商隱年幼時就沒了父親,跟隨著母親,母子兩個相依為命,生活過的很清苦,他在文中有寫道這段生活:傭書販舂。
  • 王安石將櫻花比作少女,寫下一首小詩,寓意美好,宛如童話
    又到櫻花開放的季節了,武漢大學的櫻花應該開得很美吧,只是今年看花的人少了,不同於往年人山人海。既然不能出去賞花,不如讀一讀詩裡的櫻花,感受這短暫又美好的生命吧!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不僅擅長寫梅花,留下了「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這樣的名句,他也曾經寫過一首詠山櫻的詩,同樣寓意深刻。
  • 王安石的這首詩被嚴重低估了,開篇驚豔,結尾耐人尋味
    王安石是和蘇軾等等人並稱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短小精悍,有著「瘦硬通神」的獨特風格。他在詩歌上更是獨創了「王荊公體」,嚴羽在《滄浪詩話》中曾盛讚他的詩作,「公絕句最高,其得意處,高出蘇、黃、陳之上,而與唐人尚隔一關」。
  • 三首冷門卻很美的「荷花詩」,明媚了整個夏天,令人心醉
    今天給大家介紹三首冷門卻很美的「荷花詩」,明媚了整個夏天,令人心醉。1.風蒲獵獵小池塘,過雨荷花滿院香這一句出自李重元的《憶王孫·夏詞》。風蒲獵獵小池塘,過雨荷花滿院香,沉李浮瓜冰雪涼。竹方床,針線慵拈午夢長。李重元是北宋詞人,生卒年不詳,只知大概生活在宋徽宗年間。
  • 「槓精」王安石的一首冷門詩,立意深刻,成了語文高考試題
    說到詩詞界的「槓精」就不得不提王安石了。 眾所周知,他是一代改革家,在政治上和司馬光、蘇軾等人都「槓」過。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在詩詞上也是一代「槓精」。
  • 王安石夜裡出門散步,看到夜色中的美景,即興寫下一首唯美的詩!
    晚年的王安石退回到江寧,每天無非是出門遊玩,空閒時吟詩作對,日子倒是過得很清閒;其實對於這麼一位改革家來說,生命仍然留有遺憾,他傳奇的一生兩次拜相,又兩次被罷相,正是由於他搞了一個變法,從而觸及到了很多人的利益,最終使得變法很難維持下去,宋神宗駕崩了後,立馬全盤否定變法,重新啟用司馬光
  • 耶律楚才的一首五律,筆調輕鬆,恬淡閒適,尾聯令人遐思
    人的一生要經過很多曲折,也會遭遇無數坎坷,其中既有風流瀟灑之時,也有落魄失意之處。孤寂時盼望有一知己,可以傾訴解憂;傷心處渴求一位深交,能夠推杯換盞。但有時即使相識對面,也未必可以寄心;有時縱然遠隔萬裡,卻能託情。
  • 王安石最經典的一首詩,看似普通,卻將兄妹情寫得感人肺腑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在文學創作上,王安石取得了突出成就。其散文,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等人合稱「唐宋八大家」。其詩歌,以丰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小編今天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示長安君》,便是王安石的經典詩作之一。
  • 王安石最美的一首詩,看似是寫梅花,其實寫的是做人的道理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王安石一生幾次拜相,推動變法。他的改革具有超前的遠見,充盈了皇家國庫,提高了軍隊戰鬥力,但是由於撼動了太多人的利益和過於激進的政治主張遭到反對,最終在宋神宗去世之後,新法全廢,變法失敗。
  • 秦觀一首很唯美的詩,寫出了不一樣的春色美景,通篇美得令人心醉
    現在提起秦觀可能很多人會想到他詞人的身份,其實除了詞寫得好之外,詩歌也是達到了很高的水準;一些經典的作品那也是膾炙人口,以他這首《春日》來說,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唯美,寫出了不一樣的春色美景,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不容錯過,最是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
  • 辛棄疾的一首詠梅詞,美得猶如一幅畫令人心醉,讀之讓人心生嚮往
    我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宋代詩人王安石的《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自古許多文人騷客便對梅花情有獨鍾,只因梅花高潔的品格,和那種無論遭受了怎樣的風雪都能都屹立不倒的精神,宋代文壇中可不只王安石寫過梅花的詩句,南宋時期的豪放派詞人辛棄疾便寫過一首不同往常豪放詞風的唯美之作。
  • 王安石最經典的一首集句詩,每一句都有出處,但是用得很巧妙,成為新...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改革家、文學家、思想家;雖然後世對於他的評價褒貶不一,由於搞了一個改革變法,不僅在當時被無數人攻擊,即使是到了明清兩朝,那些文人對於他的評價也不高,有人認為他是一位「小人」,不過有人卻持相反的意見,認為王安石是天下第一君子,所做的一切無非是為國為民,完全是為了整個國家。
  • 王安石的一首詩,採用多種修辭手法,最後一句更是卒章顯志
    下面介紹王安石的一首詩,採用多種修辭手法,最後一句更是卒章顯志。道旁大松,人取以為明北宋:王安石龍甲虯髯不可攀,亭亭千丈蔭南山。應嗟無地逃斤斧,豈願爭明爝火間。王安石為了表達內心的困擾,就精妙地構思了這首絕句。詩人含蓄地在詩行中表達了個人的觀點,卻值得後人深思。作者先巧妙地設置題目,「道傍」二字,不應等閒視之,說明這松樹不是生於險峰峭崖,也非長在深谷澗底,而是人所共見的路邊。但為何「亭亭千尺」的古松,卻未能為世所用,而是被當作松明,這就更使人慨嘆。
  • 楊萬裡的這首詩,年年入選小學課本,短短4句美到讓人心醉
    楊萬裡的詩以描寫自然景物見長,語言風格淺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這也是楊萬裡獨創的「誠齋體」特徵。譬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平野無山遮落日,西窗紅到月來時」,「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等。本文向大家分享的《小池》,便是楊萬裡此類風格作品中的一首佳作。並且它還年年入選小學課本,是我們家喻戶曉的一首詩。
  • 白居易半夜凍醒後,發現下大雪,寫下一首詩,美得讓人心醉
    雪,也許是大自然賜給人們最浪漫的禮物,為了讓人在蕭索的冬季內心不枯萎,永遠像雪一樣純粹乾淨。記得小時候,最讓人興奮的事情就是下雪。特別是早晨一推開窗戶,看到外面一片銀裝素裹,變成了童話般的世界,常常高興得大叫大跳起來。
  • 蘇軾別有用心一首詩,表面寫花,實際對王安石不滿,結尾妙不可言
    向我們所熟知的王安石曾經便是宋朝時期的當朝宰相,而且一度兩次都當上了宰相這個職位,但是我們都知道宋朝的朝廷其實特別的腐敗,所以很多人會對朝廷的各種決策都有不同程度的不滿,這不蘇軾在王安石第二次當上宰相的時候,對於王安石的新政極其的不滿,所以便創作了這首小詩,雖然表面上是在對於花影的描寫,實際上是對王安石新政的不滿,希望可以通過這首詩篇表達自己心中的不滿之情,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這首小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