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上海文廟舊書市場!

2020-12-13 霞客西行

為了籌劃1月12日早上的舊書書市之旅,我早已通過高德和奧維兩個版本的地圖研究再三,通過一通的酒店預定聯繫之後,把住宿的酒店鎖定了位於河南南路上的湘友賓館。從賓館到文廟的距離並不算太遠,走街串巷散步也就差不多10多分鐘到20分鐘即到。

12日早上7點不到,我醒來一看時間加上收拾確實有些緊,需要退房,出門的時候我連早飯都來不及吃,按照計劃迫不及待的來到了文廟,抵達文廟門口的時候時已經7點40有三了。

文廟舊書市場位於文廟第二道門內的大院裡,舊書市場的大門與文廟的大門都是同一個門,方向朝南。第三道門是文廟景點的參觀處。1元一張的門票是進入書市的有效票據,覺得不貴就索性購買了兩張,計劃一張作為收藏券藏在書中。而這張門票僅能進入第二道門,也就是舊書市場的門,再進第三道門就需要在門口購買10元的文廟景點門票了。

上海文廟到底值不值得一看呢?購票的同時遇到了幾個外國背包族遊客,他們專程購買了10元的門票,計劃一覽文廟的歷史文化。不過,他們來的早了些,文廟景點的第三道門是9點整開啟,舊書市場自7點半開始就慢慢的熱鬧起來,一直擺到中午的11點多慢慢的書商也就自行離去。

這座文廟並沒有激起我的興趣,查一下資料僅限於知道它是清代的上海縣學文廟,地點早已清楚,它就位於老城廂西部,今天的黃浦區文廟路上的一處極其明顯的大院,這裡也是上海市唯一祭祀孔子的廟宇。有關的資料顯示,這座文廟始建於元朝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此後幾經遷移直至清代鹹豐五年(1855年)在此重建。文廟建築包括文廟、學宮兩條南北軸線上的院落以及東部的園林,主要建築有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崇聖祠、明倫堂、尊經閣、魁星閣等。

我來這裡的目的是逛書市,對文廟裡的建築縱使有興趣,也不及這舊書中淘點好書重要的多。

得知文廟舊書市場開業的一開始,書市並不頻繁,1986年,文廟成為舊書市場,一年下來僅有數次開市。到了1993年,有人提議把書市建成和法國巴黎塞納河畔的舊書市場「十裡書市」一樣,自此,文廟舊書市場就開始與每周日與公眾見面,舊書市場的書商迅速增加,變得繁榮起來,一直延續至2020年的春節前。

有工作人員說預計3月份擬開始對文廟進行維修,差不多需要兩、三年的時間,至於舊書市場這兩、三年何去何從沒有定論。

而突如其來的新型肺炎疫情,給這即將消失的舊書市場帶來了什麼樣的宿命,無疑是提前了一兩個月結束了宿命,此後的命運就不得而知了。有位書商提到,他們曾聯合到上海市委、市政府找過領導,說有可能新的舊書市場換了地方,只是距離文廟可能變得更遠了,具體的位置我也不得而知,聽的雲裡霧裡的。

文廟舊書市場從1993年開始,經歷了輝煌,最多的時候達到250多個攤位,到如今的舊書泛濫,精品缺乏的局面,少的時候也有80到90多個攤位,況且現在又多了孔夫子舊書網、997788網這樣的網站,有的書友憤慨說,前往上海逛舊書市場、到北京潘家園舊書市場,還不如在網上購買舊書,現代的物流手段十分發達,而且想找的書比在舊書市場好找多了。

不過,有一種風景叫舊書市場,與大家一同逛書市,體味這種感覺,瀏覽書市上的人頭攢動、書海挑書、與書商侃價、書友甚至書商的聊天……也是一種特別的感受,有相當部分的書友白髮蒼蒼,更多的在30到50歲之間,00後的人沒見到多少。我開始有種感覺,很慶幸住在附近的人民,有這種可以親身體驗的精神食糧,因此這裡也被很多人成為「滬上淘書樂園」。

說起這文廟舊書市場的劫數,估計是在劫難逃了。在宣布疫情嚴重之前,1月12日應該是書市開放的倒數第二個星期日。我很慶幸,也就興衝衝的在舊書市場裡,順時針方向的逛起來,不遺漏每一行,每一排,甚至連廊房下面的書攤也要瀏覽,市場裡有連環畫(小人書)、舊雜誌、票券、教科書、小說、詞典、紅寶書、醫科舊書、集郵冊、書籤等,甚至還有幾家新版(不只是不是盜版)書籍的書商擺放的書攤。

有的攤位上的舊書標價「1元/本,隨意挑選」,也有的書籍價格奇高無比,比如民國時期的書籍,有些是名人的書札,具體是誰的不得而知。便宜的書籍基本是不太出名的小說,雜誌等。也有標價「5元/本」的,這類書籍基本有一些常規知名作家的小說,如果是著名的版本,一套小說可能賣到上百塊錢,只有喜好版本的人與之侃價。

我這等,喜歡老的地圖,不過靠中間的有位自稱叫「黃鶴樓」的大叔,大約上了50、60歲的樣子,他表示自己是市場裡地圖最多的人,看到隔壁書攤問他的架勢,應該是吧,最少談到了70年代的《上海地圖》(書名應該是《上海市地圖集》),我估計應該是書商故意的將書名說錯,判斷來者是不是購書的行家。

我明明知道,這次有目的的來舊書市場,可能會空手而歸,不過覺得與「黃鶴樓」先生的交流,購買了兩本書籍《上海市交通手冊》(1981年版)、60年代手繪《民國上海市棚戶區圖》,希望以後能夠幫忙買到1970年的這部《上海市地圖集》,不過希望也非常的渺小,就是聯絡一下感情罷了。

聽舊書市場的書商口音,有河南強調,也有東北強調,還有湖北強調,可以說書商來自全國各地。購書者多是本地的居民,當然也有我這類的遠道而來的客人,預計我這種所佔的比例肯定不到一半。剛剛說到底幾個老外,因為9點沒有到,文廟的第三道門進不去,在書市裡走了一下,可能是覺得舊書文字看不懂,也就老老實實的在第三道門附近侯著,不作聲了。

大約9點多,我也覺得逛累了,拍照也拍的差不多了。在微信群裡發了幾張圖,沒想到居然碰到了上海的書友,聯絡起來。由於沒見過面,裡面的人又十分的多,各種淘書的姿態,足有千種,即使告知書友在哪個攤位前,也因為人擠人的不一定能找到,直到我們一致約好走到文廟的門口大家才總算碰到了個面。

我和書友都愛好老的地圖,因此大家聊天交流的比較多。我們也都是過來碰碰運氣的,不一定遇到好的書,就是過來感受一下氣氛也是高興的,就當一種體驗、或者說是來鍛鍊的,書市上大約有百拾個攤位,如果真能在某個攤位遇到一本好書,那不是更好嗎?有些書真的不一定在孔夫子舊書網、99778網上可以找到,所以不必想是不是值得,而是一種感受,是來舊書市場觀景也罷,購書也罷。

不虛此行,文廟舊書市場最後的時光總算是印在了腦海裡,不知何年何月,恐怕很難再見到這樣的地方,留下此篇聊表紀念吧,別了上海文廟舊書市場。

相關焦點

  • 上海老城廂曾有兩處文廟,都有什麼來歷
    近日,一則「上海文廟即將與大家暫別」的消息在朋友圈裡刷了屏,上海文廟將在今年啟動改擴建工程,出於施工期間安全因素考慮,文廟舊書集市將暫停對外開放。不少朋友表示出戀戀不捨之情的同時,也對於文廟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上海老城廂的「兩處文廟」究竟是哪兩處?曾經熱鬧的「舊書市場」是什麼的場景? 一提及「上海文廟」,熟悉上海老城廂的朋友腦海中首先迸現的就是位於文廟路的文廟,其實這所文廟是在19世紀50年代時從別處遷址過來的,而在此之前的文廟也有頗多歷史可尋。
  • 文廟,上海人永遠的記憶,你知道這裡曾經藏著個「鬼市」嗎
    認識上海,有很多種途徑。如果說美食是一把鑰匙,那麼最接地氣的美食,那些伴隨著上海人一起長大的美食,無疑是最具有人間煙火氣的,也是最能反映真實的上海。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一個地方,不僅有地道的美食,也有上海人難忘的記憶,及很多人都不一定知道的「鬼市」那就是上海的文廟和它的舊書市場,一個即將要拆了重建的地方。
  • 上海文廟,古代祭孔的地方,門內門外可靜可鬧之地
    目前,上海面臨復工高峰期。專家透露,這一周會是疫情高發期,所以小夥伴們一定要做好防禦,還在放假的小夥伴就不要出門了,如果必須出門要搭乘公共運輸,一定要帶好口罩和勤洗手!也希望疫情嚴重地區的小夥伴們能度過這次危難關頭,加油!中國加油!喜歡淘舊書的上海人都知道,在上海老城廂的文廟,有一個舊書市集,不過有消息稱,今年這個舊書市集即將要關了!
  • 上海的文廟:曹聚仁/1962
    上海的文廟曹聚仁 | 《循環日報》1962上海文廟(民國)到過上海的,上海城隍廟,幾乎無有不去過的,九曲橋、湖心亭要說園林勝景,文廟路文廟公園還在城隍廟之上。上海之有文廟,迄今已經六百多年了,其間搬移了五次,移到目前這一文廟路上,倒還是近一百年間的事。
  • 紀念孔子誕辰2571周年,上海文廟孔子文化周開幕!
    9月29日下午,在熱鬧喜慶的鼓舞聲中,「紀念孔子誕辰2571周年」上海文廟孔子文化周系列活動——「同一輪明月 同一個祝福」 慶中秋活動在上海文廟拉開帷幕。明倫堂廣場上,拼布包、海派剪紙、人物麵塑等別具匠心的非遺作品展示讓市民遊客驚豔不已。
  • 南京地理第5期丨倉巷:曾經的東吳糧道,曾經的華東舊書一條街……
    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到本世紀初,倉巷才因為舊書市場再一次熱鬧起來。如今南京哪裡還可以淘舊書?南大旁的青島路、南師旁的寧海路、南藝后街都有可能!但在十幾年前,廣大書迷們心中只有一個標準答案:朝天宮倉巷——華東地區最大的舊書交易市場!朝天宮一帶,自明代起就有舊貨交易市場,後來逐漸發展到古玩交易。
  • 舊書市場買書有感
    舊書市場是個好地方,一有空閒,就去轉轉。最近淘到了幾本不錯的書,雖然花了不少錢,但是覺得很值得,分享給大家看看。記得年輕的時候,沒事的時候喜歡逛書店,當時也沒什麼錢,到了書店一站就是幾個小時,直到業務員催著下班再走。問買不買書,包裡也沒多少錢,看了看人家,覺得不好意思,就買本雜誌走了。
  • 「動漫之都」,帶你瞬間破次元|日本動漫|上海|acg|秋葉原|樂一
    早在2017年12月14日,上海即發布了《關於加快本市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文創50條」),其中提到上海將深挖動漫遊戲產業市場發展潛力,提升動漫遊戲原創能力,深化動漫遊戲公共服務,加快全球電競之都建設。「深化動漫遊戲公共服務」這一點,從近些年上海大力舉辦的各種大型動漫展會便可見一斑。
  • 「動漫之都」,帶你瞬間破次元|秋葉原|樂一|日本動漫|上海|acg
    早在2017年12月14日,上海即發布了《關於加快本市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文創50條」),其中提到上海將深挖動漫遊戲產業市場發展潛力,提升動漫遊戲原創能力,深化動漫遊戲公共服務,加快全球電競之都建設。「深化動漫遊戲公共服務」這一點,從近些年上海大力舉辦的各種大型動漫展會便可見一斑。
  • 江蘇-蘇州~這家開書店開了22年的書店,在舊書裡淘一段光陰故事!
    「期待更多的人一起來感受舊書裡承載的厚重的歷史,店主李彪說,即便是不買書,也可以來坐一坐,聊聊書,觸摸一下舊時光陰。書店裡,最多的是一排排古典文學、國學書籍、藝術書籍和蘇州文史書籍等,其中還有許多難得一見的線裝書,與大部分暢銷書書店風格迥異。拓印、畫譜、地圖、抄本,只要和文史、蘇州有關,李彪都能侃上一二。這不僅是他愛讀書,也跟他的經歷有關。
  • 「曝光」舊書的網上「潘家園」「孔夫子舊書網」店鋪售賣盜版售後...
    近日,「電訴寶」接到消費者投訴「孔夫子舊書網」商家稱下單商品到貨質量問題,商品售假,當聯繫商家售後退款卻遭拒。此外,據「電訴寶」接到用戶對「孔夫子舊書網」商家的投訴案例顯示,「孔夫子舊書網」存在網絡售假、商品質量、訂單問題、退款問題、霸王條款等問題。
  • 你看,上海這家舊書店讓光陰在故紙堆中開出了花
    小朱書店小朱書店的門面 郭新洋小朱書店被譽為「上海規模最大、藏書最多、品種最全的民營舊書店」。經營書店的「小朱」就是朱鳳濤,他的父親朱相春,「小朱」之子朱俊峰,三代人都與舊書行業結下了不解之緣。父親在家鄉讀過幾年私塾,上世紀四十年代到上海,在四川北路擺了個小人書攤,供南來北往的人翻閱,公私合營之後,父親進入上海舊書店工作。大約在1980年,21歲的朱鳳濤頂替父親工作進入圖書行業,在上海舊書店四川北路分店任營業員。當時的書店夥計,能在第一時間看到剛出爐的圖書,是個惹人眼紅的職業。
  • 莊嚴篇——平遙文廟
    平遙文廟時代:金至清地址:山西省平遙縣城東南平遙文廟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文廟建築群及孔子和儒學先賢塑像群。山西平遙文廟香爐及大成殿大成殿東72賢人塑像平遙文廟始建於唐貞觀初年,長期以來一直作為縣學所在地,直到清末廢除科舉後才改為新式學校。文廟第一進院落,泮池兩旁建有名宦祠、鄉賢祠,祠內供歷代功績卓著的為官者和平遙傑出的耆宿大儒。
  • 少了舊書店、舊書攤,也就少了很多淘書的樂趣
    作者 | 天明書店-店主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動態#嗜書日常# 昨晚八九點,歸家途中,見一流動書攤,很是稀奇。攤主把一小貨車進行了改造,車廂裡焊造了一個金屬書架,從頭到尾立在中間。書架擺滿書後,可以從車左、右、尾三面觀看查閱。
  • 福州文廟上演古裝秀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1月1日,古裝愛好者身著古裝在福州文廟內進行展演展示。當日,許多身穿古裝的民眾來到福建福州文廟進行展示,上演了一場中國傳統服飾「秀」。圖為許多身穿古裝的市民在福州文廟進行展示,上演了一場上演中國傳統服飾「秀」。
  • 孔夫子舊書網圓我舊書夢
    孔夫子舊書網圓我舊書夢我自幼酷愛讀書,自然也非常喜歡買書。
  • 武威文廟匾額的旅遊開發策略
    二、武威文廟匾額的價值分析(一)藝術欣賞價值藝術欣賞價值是指匾額作品能夠讓人們駐足停留欣賞,獲得美的感受和精神愉悅。武威文廟的每一塊匾額都結合了書法、繪畫、髹漆、雕刻等藝術,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三、武威文廟匾額開發現狀分析(一)武威文廟匾額概況武威文廟東院文昌宮桂籍殿前廊簷下集中懸掛著自上起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的「化峻天樞」,下迄中華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的「文教開宗」,共有44塊,有的匾額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但保存仍然完好。
  • 吉林文廟舉辦敬師禮
    6月24日,吉林一中、毓文中學和吉化一中等多所學校校長、副校長,共聚吉林文廟,在高考前這一特殊時刻,參加由吉林市文廟博物館主辦的2020年吉林文廟敬師禮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