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都用上了10種食品添加劑,用了添加劑的食品,能放心吃嗎?

2020-12-10 食品視界

來源:百家號-食品視界 / 作者:秋山輝

我們吃的很多食品都含食品添加劑,就連最古老的食品之一「豆腐」的生產也已用上了10種食品添加劑。同時,不少人對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存有疑慮,認為含添加劑的食品不健康。那麼,使用了添加劑的食品,其質量到底安全不安全,能夠放心吃嗎?

豆腐可用10種添加劑,未出現食用安全問題

豆腐是我國最古老的食品之一,起源於西漢時期,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製作時,豆腐要用石膏凝固。石膏就是硫酸鈣,是一種食品添加劑。只不過,在古時候,還沒有食品添加劑這個說法。

豆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食品和食品添加劑工業快速發展,添加劑的種類和應用範圍不斷增加。以豆腐加工為例,在以往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主要使用一種添加劑即石膏。而近些年,隨著技術的進步,用於豆腐中的添加劑不斷增加,生產豆腐可用的食品添加劑已達10種,分別是硫酸鈣(石膏);硫酸鋁鉀(鉀明礬),硫酸鋁銨(銨明礬);氯化鈣;氯化鎂;穀氨醯胺轉氨酶;可得然膠;吐溫20,吐溫40,吐溫60,吐溫80;司盤20,司盤40,司盤60,司盤65,司盤80;丙酸及其鈉鹽、鈣鹽;ε-聚賴氨酸鹽酸鹽。

製作豆腐

這10種食品添加劑的作用包括穩定和凝固、增稠、酸度調節、乳化、消泡、防腐。用了這麼多添加劑的豆腐,其食品安全品質靠譜嗎?

食品安全專家指出,每一種食品添加劑在正式使用之前,都要進行長達幾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毒理實驗和安全性實驗,只有確認「按標準使用,對人體無害」後,才能用於食品中。由於經受了十分嚴苛的驗證,所以,每一種食品添加劑可放心使用,當然,不可超標使用。按標準使用食品添加劑,所生產的食品質量有保障,可放心吃。

使用食品添加劑的美味麵包

還是以豆腐為例,近年來,使用不同添加劑的豆腐經大量消費者食用,也沒有出現由此引發的食品安全和健康問題,足以證明「合法使用添加劑的食品的安全質量有保障」。

一種色素將新用於大多數糖果

食品添加劑由於能改善食品口感和營養、延長食品保質期,在食品中的使用範圍還在不斷擴大,如近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發布了《關於徵求蛋白酶等5種食品添加劑新品種意見》。如不出意外,不久之後,這5種食品添加劑新品種就將獲得批准,用於食品生產中。這5種添加劑包括番茄紅。

不同顏色的果汁飲料

作為一種食用色素,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規定,番茄紅此前已經被批准用於風味發酵乳、飲料類等食品中。番茄紅此次實際上是作為擴大使用範圍的食品添加劑,出現在徵求意見的名單中,計劃新增加的使用範圍包括:除膠基糖果以外的其他糖果和半固體複合調味料,作用是調節食品色澤。

在相關食品中使用番茄紅色素,安全性有保障。目前,日本厚生勞動省等允許其作為著色劑,用於多種食品生產中。

也就是說,用不了多久,食品添加劑番茄紅就可能允許用於大多數糖果中,將讓糖果更加鮮豔出彩。

相關焦點

  • 一瓶乳酸飲料含21種食品添加劑,不必擔憂,食品添加劑不是「洪水猛獸」!
    問我這種飲料,能不能放心的喝?對身體是否有害?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乳酸、檸檬酸、檸檬酸鈉、三聚磷酸鈉、瓜爾膠(含苯丙氨酸)、安塞蜜、蔗糖脂肪酸脂、乳化矽油、食用香精、煙醯胺、檸檬酸鋅。每到過年過節的時候,最高興的恐怕是孩子們,除了可以買新衣服、有爸爸媽媽陪在身邊外,還可以大飽口福,恐怕也是孩子們喜歡過年的重要因素之一,薯片、餅乾、糖果……各種零食應有盡有,可樂、果汁、酸奶各種飲料是走到哪兒可以喝到哪兒……孩子們是高興了,可媽媽們卻開始擔憂了:零食和飲料中含有各種食品添加劑,能放心讓寶貝們吃嗎?食品添加劑到底是什麼?它們真的那麼可怕嗎?
  • 食品添加劑,到底能不能食用?
    如奶粉中添加的三聚氰胺,鴨蛋中的蘇丹紅,饅頭中的吊白塊等等,這些食品安全事件就發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從而讓大家出現了一種看法「一切的添加劑都是不好的」「食品添加劑就是有毒化學品」,而且覺得,一旦吃了含有食品添加劑的食品,就會危害身體健康。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食品添加劑≠違法添加物!關於食品添加劑,這些事你得知道
    食品添加劑是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食品用香料、膠基糖果中基礎劑物質、食品工業用加工助劑也包括在內)。 食品添加劑種類多,用處大 我國目前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有2000多種,按照功能劃分22個類別,有防腐劑、膨鬆劑、香料、著色劑(色素)、甜味劑等,其中香料種類最多。每種添加劑有著不同的作用,例如:抗氧化劑能防止或延緩油脂或食品成分氧化分解、變質,提高食品穩定性;水分保持劑有助於保持食品中水分。
  • 食品添加劑,真的安全嗎?
    食品添加劑是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營養強化劑、食品用香料、膠基糖果中基礎劑物質、食品工業用加工助劑也包括在內。凡是不在《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名單中的物質都不是食品添加劑。
  • 被蒙冤這麼多年,你真的了解食品添加劑嗎?
    點豆腐用的滷水其實也是食品添加劑食品添加劑被稱為「食品加工業的靈魂」,自古以來,我們的祖先就有使用食品添加劑的習慣,滷水點豆腐就是經典的食品添加的妙用。古人誠不欺我,奈何現代人卻格外戲多。比如點豆腐用的滷水,炸油條用的明礬和小蘇打,都是食品添加劑。它們早就已經成為我們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總之,正確地使用食品添加劑給我們帶來了「長期儲存、外表美觀、味道鮮美、成本下降」等好處,而關於所有添加劑的安全性問題,我們都要記住一點,那就是「劑量決定危害」。也就是說歸根結底是要看用了多大的量和吃了多少,而和使用的品種數量沒有必然聯繫。
  • 食品添加劑「零添加」,真的就沒有任何添加劑了嗎?
    「零添加」直接理解就是沒有任何添加劑,但事實確實如此嗎?在食品工業化生產的當下,企業加工的預包裝食品,想找到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劑的,恐怕很難。即使是家庭蒸饅頭、烤麵包,有時也少不了相關添加劑。真正的問題是,有的食品包裝瞞天過海,醒目標註「零添加」,而實質上卻添加了。也就是說,所謂「零添加」有時只是商家宣傳的伎倆,不僅損害消費者知情權,而且擾亂食品市場競爭秩序。如此現實語境下,上述意見稿明確不得標註「零添加」等字樣,一旦正式通過,將具有多重意義!
  • 很多人喜歡吃的辣條,到底能不能用食品添加劑防腐劑?
    但辣條食品的問題不少,如違法使用防腐劑等食品添加劑、生產車間髒亂差。而且,關於「多吃辣條損害健康」的說法也不少。在呵護兒童健康方面,健康人士認為,父母應先做好表率,自己不吃辣條,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健康飲食習慣。
  • 食品添加劑真的猛如虎嗎?食品專家要為它正名
    深圳市營養學會專家近日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合理利用食品添加劑並不可怕,「如果消除了一切食品添加劑,還有什麼東西可以吃?」和添加劑作鬥爭的日常生活添加劑讓普通市民購買食物如同一次挑戰。市民林麗買了一臺麵包機,「當天要吃當天做,外面的麵包據說加了增白劑、穩定劑、防腐劑,你吃一個麵包就有可能吃到一堆添加劑,你敢吃嗎?」
  • 加食品添加劑的食品就不安全嗎?
    加食品添加劑的食品就不安全嗎?食品用香料、膠基糖果中基礎劑物質、食品工業用加工助劑也包括在內。02食品添加劑分類及應用按照功能劃分為22個類別,包含常見的著色劑、抗氧化劑、甜味劑、防腐劑、食品用香料、增稠劑等等。
  • 食品添加劑致癌?
    每當這樣的食品廣告出現時,我們總能發現這樣打著「無添加」噱頭的產品能贏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以至於這類產品的價格都要比其他同類型產品更高。 人們傾向於認為,無添加產品更加健康。一些非法添加劑的曝光也讓「食品添加劑」這個名詞幾乎成為了人們心中的瘟神,唯恐避之不及。 購買食物時,經常可以在食品包裝上看到各種「添加劑」的名稱。
  • 放心小吃店讓人不放心,吃出有害食品添加劑,這個鍋甩給誰
    硼砂是一種近年才出現的非法食品添加劑,可以防腐,可以讓食物口感更好更蓬鬆,粽子、麵條、、卷粉、涼皮等食物中容易添加,毒素在體內累積過多會引起中毒,甚至致死。,希望每個人都能知道: 1.
  • 我們每天都在吃食品添加劑,到底吃多少才算健康?你知道真相嗎
    一說到食品添加劑,消費者最容易聯想到的詞彙是什麼?化學合成?損害健康?用的種類越多越黑心?總之在消費者心目中,食品添加劑向來不是什么正派角色。然而比較遺憾的是,專家們天天都在科普,告訴我們只要不是長期大量食用食品添加劑,就不會損害健康。但是到底怎麼樣才算「長期」「大量」?專家似乎很少給出明確的答案。畢竟水喝多了也會中毒,飯吃多了也有可能撐壞身體,然而你真的能喝下那麼多水,吃進那麼多飯嗎?
  • 食品添加劑就是安全的?5種食品添加劑,與癌症有著密切的關係
    大多數人對於食品添加劑比較熟悉,隨著食品行業的發展,食品添加劑的品種也越來越多。有了食品添加劑的參與,食品也變得色香味俱全。即使是不起眼的食品,在食品添加劑的作用下,也會搖身一變,讓您看了也有怦然心動的感覺。
  • 食品添加劑,別再把它妖魔化了
    但添加劑就是不好、不安全的嗎?對於每天都在為食物消費的我們,應該怎麼在「天然」和「添加」之間做出更好的選擇? 食品添加劑是什麼? 但還有一類,是用化學的方法合成的,比如甜蜜素,檸檬黃等食品添加劑。
  • 認識一下常用的食品添加劑(上)
    一、食品添加劑成了「背鍋俠」食品安全問題是一個敏感並且備受消費者關注的話題,一直站在輿論風口浪尖上。當食品安全問題曝光時,人們總將食品安全問題歸咎於食品添加劑。有調查顯示,80%的人認為食品安全問題是食品添加劑造成的,食品添加劑成了「背鍋俠」。
  • 德江乳化劑食品添加劑廠家
    中國食品酶製劑種類較多,其中,碳水化合物用酶、蛋白質用酶、乳品用酶佔食品酶製劑的比重較大,所佔比例為81.7%[3]。在食品加工過程中常用的酶製劑主要有以下幾種:木瓜、穀氨醯胺轉胺酶、彈性、溶菌酶、脂肪酶、葡萄糖氧化酶、異澱粉酶、纖維素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菠蘿、無花果、生薑等。然而媒體報導也是注重吸引人們關注而不事實報導,針對此種情況,有必要再普及有關知識。
  • 食品工業的靈魂,點我,了解食品添加劑!
    提起它,不少人都心有餘悸! 在這裡,小編要鄭重聲明! 三聚氰胺不是食品添加劑! 為什麼要把它寫在這裡呢?因為在合成另一種食品添加劑—日落黃這一食用色素的時候,會有微量的三聚氰胺產生。
  • 你分得清食品添加劑與非法添加物嗎?
    在一些食品中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劑是必要的,在一定上能保證食品安全或者提高食品品質。而大家對食品添加劑的偏見主要是由於曾經的一系列關於非法添加物的負面報導。不少人混淆了食品添加劑與非法添加物的概念,把食品添加劑拒之門外。因此,我們需要重新正確認識食品添加劑。
  • 父親為子女制山楂糖發現驚天黑幕,食品安全引人擔憂.一滴添加劑,開水變高湯——揭秘餐館食品添加劑亂象
    一些餐飲業內人士稱,廚藝並不是導致口感和味道懸殊的關鍵,真實原因是一些飯館、餐廳靠添加劑增色、提香的「潛規則」。   記者日前走進上海閔行區毛家塘市場、武漢市舵落口市場和南寧市中華路的多家添加劑銷售門店。氣味撲鼻的香辛料、五顏六色的食用色素遍布市場,眾多商鋪正在火熱銷售各種調味料和食品添加劑。這些產品雖名稱五花八門,用處卻大同小異:要麼增鮮,要麼提香。
  • 香港食品添加劑規例簡介
    使用染色料、甜味劑或防腐劑/抗氧化劑之外作用類別的食物添加劑時,食物製造商應自行決定其產品所用的配方和配料的相關用途,以「優良製造規範」(GMP)將食物添加劑加入相關食物內,並確保食物適宜供人食用。例如,山梨醇是多羥醇的一種,在香港不受該規例的規管,可作為配料按照GMP在食品中使用,配料表上不必指明作用類別為甜味劑。   該規例附表中規定10種準許使用的甜味劑,包括:醋磺內酯鉀、縮二氮酸基醯胺、天冬醯胺、天冬醯胺-醋磺內酯鹽、環己基氨基磺酸、糖精、三氯半乳蔗糖、索馬甜、紐甜及甜菊醇糖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