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研究院揭牌

2020-12-17 澎湃新聞

近日,由中華女子學院/全國婦聯幹部培訓學院舉辦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發展與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研討會在京召開。研討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全國婦聯原主席彭珮雲,全國婦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黃曉薇出席並為中華女子學院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研究院揭牌。全國婦聯書記處書記蔡淑敏出席揭牌和研討活動。揭牌儀式後,來自高校、研究機構、婦聯組織的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圍繞加強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研究及相關的學科建設、師資建設、課程建設和推進性別平等課程全面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學院院長劉利群發表致辭指出,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百年歷史間,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同中國婦女運動實踐相結合,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發展道路,取得了中國婦女運動和婦女發展的歷史性的輝煌成就,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婦女理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織部分,是對馬列主義婦女理論和毛澤東婦女解放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是對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的創新、豐富和發展,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生動實踐。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深刻闡述了新時代婦女運動的本質特徵、時代主題、根本路徑、戰略目標等事關婦女事業發展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問題,賦予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新的時代內涵,把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中國化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形成了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為我們做好新時代婦女研究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劉利群回顧了學院繼承、研究、發展和傳播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光榮使命的發展歷程,她表示,作為全國婦聯所屬學校,中華女子學院是一所有著紅色基因傳承和鮮明政治屬性的學校,也是一所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學校。堅持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發展道路的本質要求,也是中華女子學院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的自覺追求。全校上下將牢記珮雲大姐的囑託,貫徹落實躍躍主席、曉薇主席的指示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在學院辦學治校中的統領和指導地位,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作為學校建設和人才培養的根本指導思想,堅持理論創新,深化和拓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研究,在理論建設、學科建設、教材建設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發展道路行穩致遠提供智力支持。

中國婦女研究會副會長葉文振以《繼續加強女性學學科建設,推動婦女研究與人才培養》為題,提出婦女研究要繁榮起來,婦女事業要發展起來,我們不能沒有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不能沒有新時代女性學科的發展,不能沒有一支具有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知識和女性學科知識的隊伍。他建議整合全國研究力量,完善相關學術組織建設,開展重大課題攻關,推動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研究及成果轉化,推動女性學學科建設,加強家庭建設研究,加強具有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知識和女性學科知識的人才培養,並呼籲關注和鼓勵女大學生參與婦聯組織基層社會治理工作。

北京大學婦女研究中心研究員魏國英在題為《高校開展男女平等國策教育的重要性:基於北京地區的調查發現》的報告中,分享了首都高校學生性別平等意識調研的數據成果,提出知識增長與性別平等意識的提升並不存在必然的正相關性,建議在高校中把性別平等意識教育納入思政課。她認為,用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研究和推進學科建設,應以問題為導向,對中國婦女理論、婦女的研究、婦女的發展一系列歷史和現實的現象給予理論化的解釋和梳理,還原真實的歷史和歷史的真實,有分析有鑑別地批判吸收和升華世界各國理論研究的成果。

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肖巍認為,中國婦女發展離不開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的指導,建議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下設立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二級學科,將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研究體制化、合理化,豐富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發展,促進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建設,推動婦女事業的發展,實現雙向滋養。

東北師範大學教授張明芸在發言中,圍繞加強女性學公共課程建設、加強女性研究人才培養、建設全國高校女性研究信息中心等,提出了加強高校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研究的相關思考和建議。

中國婦女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婦女研究所所長杜潔以《以研究推進政策:基於十九屆五中全會報告的思考》為題作主旨發言,表示要利用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研究院這個重要的政治引領平臺和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學術交流平臺,提升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研究水平。

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啜大鵬圍繞女性學課程的育人實踐與意義做了交流,呼籲儘快建立起女性學學科、編寫編寫全國通用的女性學教材,落實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紀念北京世婦會25周年高級別大會上的目標任務,真正把婦女發展事業推向新臺階,為婦女事業的發展再立新功。

中國婦女研究會理事、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宋少鵬就在課程中紮根中國共產黨的婦女解放運動的實踐,講好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問題做了闡述,認為一定要把歷史作為研究方法,紮根中國歷史,從歷史的主體和行動者的角度講故事,把中國共產黨的婦女工作史講清楚。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李英桃以《人類命運共同體視角下的全球婦女發展觀》為題作主旨發言,提出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性別平等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論述為核心,結合全球婦女發展的理論和實踐,特別是來自發展中國家的理論和實踐,建構性別平等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研究視角及現實路徑。

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研究員曲雯以《從學術生產看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納入學科與專業融合發展的思考》為題作主旨發言,對中國婦女研究的發展狀況進行了梳理,建議加強女性學經典性學術著作以及學科學術史規範研究。

中華女子學院思想政治部教授、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心主任王歡以《馬克思主義婦女觀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義與路徑》為題作主旨發言,提出在思政課堂上講清馬克思主義婦女觀的指導地位、講透馬克思主義婦女觀的基本範疇和核心要義、講明馬克思主義婦女觀的價值旨趣、講好中國化馬克思婦女觀的當代樣式、講活馬克思主義婦女觀的自覺踐行。

中華女子學院女性學系主任、全球女性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魏開瓊教授主持研討會,並以《馬克思主義婦女觀納入學科與專業融合發展的思考》為題作主旨發言,提出在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女性學學科過程中突出馬克思主義婦女觀的指導地位,進一步夯實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的研究,推進學科向縱深發展的同時,通過學科建設反哺教學。

中國婦女研究所理論研究室主任馬焱,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鄭新蓉,中國傳媒大學馬克思主義傳播與大眾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張付教授,首都經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劉寧元,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吳利娟,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張莉莉,中國傳媒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東建教授,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副教授張豔霞,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副教授戴成萍等專家學者也在會上圍繞主題展開了對話交流。

學院黨委書記李明舜在總結髮言中表示,今天我們不僅分享了理論研究與人才培養的思考與經驗,更重要的是讓我們深深體會了婦女理論研究者特別是老一輩婦女理論研究者對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的熱愛和堅守,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以及新一代研究者的熱切期許,尤其是針對中華女子學院應承擔的歷史任務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他主張從四個視角思考和研究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一是從歷史和現實相貫通的寬廣視角,從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中國革命史、社會主義建設史、改革開放史的角度,系統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的理論淵源、歷史淵源、文化淵源、實踐淵源,加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發展道路的認識,進一步增強「四個自信」。二是從國際與國內相關聯的寬廣視角,秉持天下一家的理念,求同存異,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角度出發,為國際婦女運動和全球婦女發展做出中國的理論貢獻。三是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寬廣視角,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敢於和善於分析回答現實生活中和婦女群眾思想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對廣大婦女面臨的現實問題進行政策性、對策性研究,提煉出有學理性的新理論,概括出有規律性的新實踐,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通過理論創新,引領中國婦女運動的實踐,引領中國婦女在新時代高質量的發展。四是從堅持與發展相促進的寬廣視角,在堅持當中發展,在發展當中堅持。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沒有堅持,就不能守正,就會發生方向性的錯誤;沒有發展就會脫離我們所處的時代,就會脫離活生生的實踐,理論也就就沒有了生機,成為了僵死的教條。

他表示,要把學校的政治優勢轉化為辦學優勢、轉化為學科專業優勢。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在女院人才培養中的指導地位和在公共教學、政治理論教學中的重要地位;要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作為學術研究的核心,扛起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研究基地的歷史責任;要把女性學學科建設、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研究,以及相關的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放在學校「十四五」發展規劃中的重中之重,全力打造女子學院的特色。

中華女子學院/全國婦聯幹部培訓學院將以本次研討會和「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發展研究院」的揭牌為契機,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的指導下,在全國婦聯黨組的正確領導下,努力踐行「將學院建設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家庭建設的研究與創新的基地」的奮鬥目標和光榮使命,以理論研究成果之光照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發展和婦女人才培養之路,為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的創新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研究院揭牌》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以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研究創新推動新時代中國婦女事業高質量發展
    全國婦聯主席沈躍躍對研討會高度重視,勉勵相關領域專家學者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系統梳理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研究和實踐發展的創新成果,深入研究婦女發展的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為中國婦女事業在新徵程上實現更好發展提供理論支撐。
  • 意識形態進行時|以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研究創新推動新時代中國婦女...
    全國婦聯主席沈躍躍對研討會高度重視,勉勵相關領域專家學者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系統梳理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研究和實踐發展的創新成果,深入研究婦女發展的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為中國婦女事業在新徵程上實現更好發展提供理論支撐。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邏輯要點
    內容提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個新概念,準確把握有四個要點。在理論邏輯上,這個新時代是特殊意義上的「小」時代,與原有時代概念既相聯繫又有很大的區別,是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階段。這個新時代與馬克思主義時代理論是什麼關係,與改革開放以來關於發展階段的判斷是什麼關係,新時代究竟以什麼作為標誌、負載什麼樣的使命等,都是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基本問題,卻也是還存在不少疑惑和爭議的問題。精準地把握這些問題,對理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基礎性意義。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法治強國的理論支撐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人民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集體智慧的結晶,是統領新時代中國法學理論研究的制高點,是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法治強國的理論支撐。  新時代法治中國實踐的思想旗幟和行動綱領  為什麼要搞法治、建設什麼樣的法治、怎樣建設法治,貫穿了習近平總書記波瀾壯闊的治國理政歷程。
  • 【理論學習】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13億多人口的大國推進改革發展,沒有可以奉為金科玉律的教科書,也沒有可以對中國人民頤指氣使的教師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引領時代發展的康莊大道,必須毫不動搖走下去。」
  • ...教育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意義研究」研討會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馬言 攝影 王迪)日前,由教育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主辦、南開大學承辦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意義研究」研討會在津順利舉行他表示,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時代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世界意義的研究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價值意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21世紀馬克思主義,彰顯了科學性、進步性和開放性,實現了真理性與價值性的統一,當代學者要實現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紮實做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統研究和有力宣傳。  王炳林對南開承辦會議給予高度評價。
  • 「四史」關鍵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有何重大意義?
    黨的十九大報告鮮明提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這是我們黨準確把握我國發展新特點新要求作出的一個重大政治判斷。這裡的「新時代」,是黨和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繼續前行的重要基礎性話語,是我黨新的思想、新的徵程、新的政策、新的部署的根本依據。
  • ...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重要窗口的使命任務
    要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將新目標新定位作為新時代浙江發展的最大契機,秉持浙江精神,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推動浙江譜寫更加輝煌的時代篇章,真正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
  • 課程思政: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的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
    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高等教育作了全面闡述,強調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使課程思政建設方向更堅定、目標更明確,課程思政的認識最終成型。近年來,全國高校遵循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逐步深化對課程思政的認識,形成生動實踐,結出可喜成果。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帶來了中國高等教育的實踐創新,開創了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連載(3)新時代是...
    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編者按:今年8月下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一書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正式出版。該書提綱挈領,以點帶面,深入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和鮮明特色。人民網理論頻道節選其中篇章連載,以饗讀者。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其他什麼主義
    原標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其他什麼主義 編者的話 2019年第7期《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關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幾個問題》。這是總書記2013年1月5日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講話的一部分。
  •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13億多人口的大國推進改革發展,沒有可以奉為金科玉律的教科書,也沒有可以對中國人民頤指氣使的教師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引領時代發展的康莊大道,必須毫不動搖走下去。」
  • 2019年10月成人自考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真...
    點擊查看: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 全國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試題課程代碼:12656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是A.鄧小平理論B.毛澤東思想C.
  • 深刻把握新時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科學內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深刻理解「新時代」的歷史方位是開展意識形態偉大鬥爭的重要前提。關於「新時代」的內涵,根據所立論的出發點不同,學者們做出了不同的闡述,主要有三種代表性觀點:第一種觀點是從中國國內社會的主要矛盾的變化出發,提出新時代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質的不變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到新階段一定質變的辯證統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新時期」進階到「新時代」,但我國仍然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地位沒有變[①]。
  • 深圳高質量發展與新結構研究院成立 探索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道路
    11月22日,深圳高質量發展與新結構研究院(以下簡稱「高新院」)在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以下簡稱「哈工大(深圳)」)揭牌成立。高新院由哈工大(深圳)創辦,以該校經濟管理、人文與社會科學、馬克思主義等學院的政策研究、教育培訓力量為基礎,連結國內外政產學研資源,以學術研究為支撐,以決策研究為重點,打造中國特色新型智庫。
  •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習近平同志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指出,「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新時代,必須堅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高舉改革開放偉大旗幟,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
  •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_新華...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13億多人口的大國推進改革發展,沒有可以奉為金科玉律的教科書,也沒有可以對中國人民頤指氣使的教師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引領時代發展的康莊大道,必須毫不動搖走下去。」
  • 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要堅持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領導權,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引導、發展和管理機制,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同教育為基礎,以馬克思主義正確思想、先進觀念為保證,以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文化為支撐,引導先進文化大發展、民族傳統文化大繁榮、民族凝聚力大增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堅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的原則、內容與方案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源自於中國的歷史實踐,對各方面問題的具體論述具有高度的針對性和前瞻性,是新時代各項改革事業的行動指南,對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塑造、指導和引領作用。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連載(4)堅持和...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13億多人口的大國推進改革發展,沒有可以奉為金科玉律的教科書,也沒有可以對中國人民頤指氣使的教師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引領時代發展的康莊大道,必須毫不動搖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