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關鍵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有何重大意義?

2020-12-14 澎湃新聞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這「四史」,是黨員幹部的一門必修課。繼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首度開設「政治關鍵詞」專欄、新中國成立70周年到來之際二度推出「政治關鍵詞」專欄後,澎湃新聞繼續與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上海市政治學會聯合開啟「四史」關鍵詞。

今天刊發「四史」關鍵詞第76篇,關鍵詞是新時代。

黨的十九大報告鮮明提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這是我們黨準確把握我國發展新特點新要求作出的一個重大政治判斷。這裡的「新時代」,是黨和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繼續前行的重要基礎性話語,是我黨新的思想、新的徵程、新的政策、新的部署的根本依據。新時代的科學論斷基於歷史性成就和變革,同時新時代也彰顯了新飛躍、新境界和新價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現實意義和世界意義。歷史意義: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徵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實際上表明近現代以來中華民族命運的逐步改變與中國現代化進程的質的躍遷。

中華民族曾創造出燦爛的古代文明,對世界文明發展作出過巨大貢獻。但自工業革命興起後,中國卻在世界發展潮流中明顯地衰敗落伍了。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中國逐步淪落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落伍的中國開始尋找救亡圖存、國家富強的復興之路。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成為近代中國必須面對的兩大歷史任務。中國人民在苦難和屈辱中奮起抗爭,歷經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中法戰爭、中日戰爭、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中國終於找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成立了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帶領全國人民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政治前提。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迎來了站起來。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又努力在現代化建設實踐中探索實現民族復興之路,雖然探索的歷程充滿艱辛曲折,但取得的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改革開放後,中國共產黨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借鑑世界社會主義歷史經驗,把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抓住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實現了中華民族由近代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迎來了富起來。

新世紀新階段,中國共產黨緊緊抓住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戰勝一系列重大挑戰,奮力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到新的發展階段。如果說富起來側重經濟,強起來則更多的涉及全面,是現代化各要素之間結構的優化與整體功能的升級。如果說富起來很大程度還要追求發展的數量與速度,強起來則更強調發展的質量,表明中國的現代化達到了更高的層次與程度。今天,我們進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光明前景。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民族復興的目標、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

理論意義:開闢了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境界

在理論層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一部我們需要用心讀懂的科學社會主義的新文本。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改變了自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以來社會主義在全球所面臨的被動局面,21世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顯示出的強大生機活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所取得的成功及其產生的世界性影響,充分彰顯了科學社會主義文明形態的魅力。可以說,社會主義改變了中國的命運,中國也改變了社會主義的命運。這種強大的生機活力,一方面表明我們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經驗與規律的認識愈益深化,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在今天的中國實現了辯證統一和內在結合,另一方面也證明了社會主義的生命力與必然性。

社會主義思想和實踐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從一國到多國,經歷了500多年的歷史,走過了6個歷史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堅持和發展。2016年是空想社會主義誕辰500周年,這意味著社會主義自空想以來已經發展了500年的歷史;2017年是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100周年,這意味著社會主義作為一種優於資本主義的制度已經走過了100年風雨歷程;2018年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這也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作為無產階級革命的指導思想已經誕辰170周年了;2019年,我們又迎來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明年2021年,我們即將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實際運用,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所說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

21世紀的世界社會主義,在經歷了20世紀末蘇東劇變、21世紀初資本主義金融危機這兩次具有歷史發展轉折點意義的重大事件的洗禮後,呈現出不同於 20世紀的新的發展特徵,進入到新的發展階段,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生機活力。如果說馬克思主義在資本主義尚處於上升階段和全球擴張的條件下解決了為什麼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問題,使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飛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進入「社會主義1.0」階段;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在以戰爭與革命為主題的時代解決了落後國家如何建立社會主義的問題,使社會主義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從一國到多國的飛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進入「社會主義 2.0」階段;那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則是在以和平與發展為主題、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過渡的時代,解決了經濟文化相對落後國家如何建設、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問題,從而使社會主義實現了從傳統到現代的飛躍,世界社會主義進入「社會主義3.0」階段。

這個階段的社會主義是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推動,這種社會主義不是馬恩等經典作家所設想的社會主義,也不是蘇聯模式理解的片面強調結構性特徵的社會主義,而是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加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既借鑑利用資本主義又在合作競爭中超越資本主義,既體現社會主義價值原則、本質和功能同時又賦予現實社會主義制度包容性、成長性的新社會主義。

世界意義:提供了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的中國經驗

從人類社會發展史的角度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近代以來,實現經濟快速發展和現代化是很多國家孜孜以求的目標。20世紀中後期,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通過不懈努力陸續擺脫了殖民統治,實現了民族解放和民族獨立。隨後,現代化建設成為發展中國家必須面對的共同課題。現代化建設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發展道路問題。選擇發展道路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複製移植、照搬照抄;另一種是獨立探索、合理借鑑。一些發展中國家為西方發達國家的發展模式所吸引,試圖通過模仿複製快速發展起來。隨著時間的推移,西方現代化模式給這些忽略了本國國情的國家帶來了經濟畸形發展、社會矛盾凸顯、政局動蕩不安等諸多災難性後果。與之形成鮮明對比,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創造了連續多年經濟高速增長的中國奇蹟,1978—2015年年均增長率達到9.6%,用幾十年的時間走過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現代化進程,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方面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從一個貧窮落後、溫飽不足的國家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最重要引擎。世界驚奇地發現,中國走出了與西方國家不同的現代化道路。

其實,中國和其他一些發展中國家雖然曾經站在大致相同的發展起點上,但由於選擇了不同的發展方式,得到的結果可謂天壤之別:中國道路使中國發展成就輝煌,而西方道路則使很多發展中國家陷入困境。尤其是在拉美新自由主義政策破產、亞洲金融危機和國際金融危機接踵而至的世界形勢下,中國不僅經受住了各種危機和困難的考驗,而且為本地區乃至全球經濟的復甦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提供了中國經驗,因此備受世界關注。很多發展中國家從事實中認識到西方發展模式的弊端,發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具有的優勢和潛力,體會到了中國經驗的寶貴价值,因此更加注重借鑑中國的發展經驗,更加注重探索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模式。中國道路的成功使中國從地域性存在走向世界歷史性存在,能夠為具有相似國情、相似命運和共同使命的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有益參考借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繁榮發展,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的重大成就告訴世界,人類走向現代化的路子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根據自己的國情,根據自己國家的特點,經過自己的努力走向現代化的經濟。它打破了西方現代化路徑唯一性的神話,打破了過去很多發展中國家所陷入的西方路徑依賴性的誤區。中國現代化路徑提供給世界的、尤其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並不是一種現成的發展模式,而是一種成功經驗的啟示:走適合自己國情發展的現代化之路。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副教授)(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邏輯要點
    內容提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個新概念,準確把握有四個要點。在理論邏輯上,這個新時代是特殊意義上的「小」時代,與原有時代概念既相聯繫又有很大的區別,是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階段。馬克思有時也稱不同的社會制度為不同的時代。很顯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不同於這樣意義的大的制度時代。我們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同時我們強調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以貫之,完全沒有社會制度變化之意。  更進一步,新時代也不同於社會發展大階段的時代。一種社會形態延續的時間很長,依照階段性的質變可以分為幾個大的階段。
  • 「四史」關鍵詞|社會主義發展史五百年起點莫爾的《烏託邦》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這「四史」,是黨員幹部的一門必修課。繼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首度開設「政治關鍵詞」專欄、新中國成立70周年到來之際二度推出「政治關鍵詞」專欄後,澎湃新聞繼續與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上海市政治學會聯合開啟「四史」關鍵詞。今天刊發「四史」關鍵詞第26篇,關鍵詞是莫爾和《烏託邦》。
  • 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憲法的重大意義
    這充分反映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願,體現了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統一,對於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 深刻理解和認識「四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意義
    因此,學習「四史」,以史為鑑,服務現實,意義重大!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為迎接黨的百年華誕,貫徹落實好「四史」的學習教育,更具有歷史與現實重要意義。黨的十九大報告從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出發,從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出發,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論從史出」,這是黨中央再次順應歷史潮流,主動求變,而做出的新時代重要研判。
  •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研究院揭牌
    研討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全國婦聯原主席彭珮雲,全國婦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黃曉薇出席並為中華女子學院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研究院揭牌。全國婦聯書記處書記蔡淑敏出席揭牌和研討活動。
  • 「學思平治」秦宣: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依據
    這些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表明,我國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這個新的發展階段既同黨的十八大之前的改革開放一脈相承,又有新的特點:黨的執政方式和基本方略有重大創新,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有重大轉變,發展環境和發展條件發生深刻變化,發展質量和發展水平得到明顯提高。
  • 張志明:新時代黨的建設思想有哪些重大意義?
    張志明:新時代黨的建設思想有哪些重大意義? 內容摘要:十九大報告把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認識水平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標誌著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規律的把握有了高度自覺和自信,對於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國家長治久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意義不可限量。
  • ...教育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意義研究」研討會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馬言 攝影 王迪)日前,由教育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主辦、南開大學承辦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意義研究」研討會在津順利舉行他表示,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時代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世界意義的研究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價值意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21世紀馬克思主義,彰顯了科學性、進步性和開放性,實現了真理性與價值性的統一,當代學者要實現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紮實做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統研究和有力宣傳。  王炳林對南開承辦會議給予高度評價。
  •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在「三史」基礎上,加入學習社會主義發展史,有何...
    在學「三史」的基礎上,新增加了學「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內容,令人耳目一新。人們不禁要問:當前強調黨員幹部學習社會主義發展史的深層次考量是什麼?對新形勢下持續推動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究竟有何重大意義?回望歷史,展望未來,我們將滿懷信心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
  • 新時代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重大實踐意義
    新時代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重大實踐意義 2020年09月01日 09:24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李弦 字號 關鍵詞:黨的領導;人民至上;偉大復興;自我革命;社會革命
  • ...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重要窗口的使命任務
    要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將新目標新定位作為新時代浙江發展的最大契機,秉持浙江精神,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推動浙江譜寫更加輝煌的時代篇章,真正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
  • 「四史」 學堂 | 關於「四史」教育,你應該知道這些
    而關於「四史」教育,這些你應該知道↓↓什麼是「四史」?「四史」,就是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四史」教育是如何提出的?另一方面,要放眼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建黨100周年、黨的十九大到「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從大國走向強國的關鍵時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經濟已經進入新舊動能轉換期等等這些特殊的時空交匯點上,從歷史學習中深刻認識和理解我們的初心和使命如何在歷史中孕育、在歷史中積澱、在歷史中升華。
  •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社會主義文學經驗和改革開放時代的中國...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王廣祿)11月10日,由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何平擔任首席專家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社會主義文學經驗和改革開放時代的中國文學研究」開題報告會在南京舉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京大學、揚州大學、蘇州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的評審組專家對開題報告進行了評議。  何平表示,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是在系統梳理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發展歷史源流的基礎上,確證改革開放時代中國文學的社會主義文學屬性,探索其如何拓展社會主義文學邊界、豐富和發展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經驗和內涵。
  • 學習四史丨「四史」學習,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
    在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發展中,我們黨湧現了眾多極具感召力的榜樣標杆、優秀典範:有「生存一天就要為中國呼喊一天」的烈士方志敏,有「為人民而生,為人民而死」的普通戰士張思德,有「寧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鐵人王進喜,有「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自己」的優秀縣委書記焦裕祿,有「甘當螺絲釘、樂於助人」的好戰士雷鋒,有「新時期共產黨人的楷模,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的最美教師李保國
  • 「四史」學習教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四史」是什麼關係?
    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獲得人民支持,贏得革命勝利,渡過建設難關,迎來改革輝煌,原因在於中國共產黨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政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新中國成立70多年的歷史,是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從封建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從傳統社會主義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一窮二白走向全面復興的歷史;改革開放40年歷史是中國從封閉走向開放、從僵化走向活力、從落後走向發達、從世界邊緣走向世界中心的歷史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豐富思想寶庫科學行動指南...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著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明確提出推進全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戰略任務,為黨的理論武裝和理論建設賦予新的重大使命。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人民出版社共同召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以下簡稱《基本問題》)一書的出版報告會,適逢其時,很有意義。
  •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大意義
    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基於歷史和現實、著眼全局和長遠作出的戰略決策,標誌著我國文化建設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接續推進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一、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長期奮鬥追求的重要目標。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法治強國的理論支撐
    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閉幕不久,新中國歷史上首次召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了習近平法治思想這一重大理論範疇。這在新中國法治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
  • 深刻把握新時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科學內涵
    【內容提要】 深刻把握新時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科學內涵,著力發揮意識形態的重要作用,對於持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深入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人類社會仍由「物的依賴性」所主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及中國現代化進程飛躍的三種時空交織疊加,決定了在新的時代坐標下開展意識形態偉大鬥爭的複雜性、艱巨性和長期性。
  •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認識習近平...
    核心閱讀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依法治國實踐取得重大進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在推動更高水平良法善治的時代進程中彰顯實踐品格、展現實踐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