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神秘博士中的梵谷

2020-12-15 苟彧影視

1853年3月30人日,如今聞名於世,在當時只是一個平凡的梵谷出生了!

他生前只賣出去過一幅畫,還是親情買賣

而他一生都在畫畫

他是後印象主義的先驅,但在當時無人能懂他的畫,覺得畫的亂七八糟,認為他是個精神不正常的人。

《紐恩南春天裡的牧師花園》

在昨天,3月30日凌晨荷蘭辛格博物館對外宣布,梵谷的作品《紐恩南春天裡的牧師花園》被盜!而30日正是梵谷的生日,也許是巧合,也許是蓄意所為。

今天要說的英劇《神秘博士》中關於梵谷的一集

--《神秘博士》第五季第十集

博士帶著同伴艾米去參觀巴黎奧賽美術館中梵谷的畫作,體會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梵谷將自己生命揮灑到畫作上,為後印象主義畫作開創了先驅!

在參觀的過程中博士突然發現梵谷的《奧維爾教堂》中的窗子上有一道可怕的聲影,這在原畫上是沒有的。

隨後向館長問好了創作這幅畫的時間【俺也不曉得為什麼館長知道的時間精確到幾天內】便帶著艾米一起穿越回1890年6月1日,踏上尋找梵谷的路途。

博士和艾米回到過去後,尋找梵谷詢問酒館裡的人

女服務生們聽到這個名字就在大笑,滿是嘲諷

後來全鎮的人都一起去驅逐這個「瘋子」,因為是他帶來的厄運。

在1890年,他們發現在梵谷生活的小鎮上,經常發現兇殺案,卻找不到兇手。博士和艾米也差點葬送了性命。

博士在一番操作後,找到了兇手的信息,一個名為克拉費斯的外星生物,天性殘暴,卻無人能看見他們,只有梵谷那與眾不同的眼睛能看見它。

為了找出怪物,博士便帶著梵谷去前往教堂畫畫,既然在現代的畫作中發現了怪物的身影,那麼梵谷什麼時候畫教堂,那怪物便什麼時候在那裡出現。

這也是時間的慣性,不會因為多出倆個人就會改變的,也許正是因為博士艾米的出現才導致怪物出現在教堂。不扯了,這能說一年……

怪物被殺死了,博士聽懂了它在死前的嘶吼聲。它在說「我很害怕」。

它瘋狂地攻擊別人,只是因為在這個陌生的星球,沒有同伴,沒有人理解它,也沒有人能看見它。是不是和梵谷非常像,同病相憐的意味。

最後他們將梵谷帶去了現代,讓他明白他的畫作並不是一文不值,無人欣賞。

只是在他的時代,無人能理解罷了。天才和瘋子僅一線之隔,而當人們追上這條線時,他以離世。

最後是梵谷在美術館看見自己畫作時的樣子

如果有興趣了解,片名地址都發在上面了。

相關焦點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但思特裡克蘭德的獨特就在於他沒有受過正規繪畫教育,在窮困潦倒行為乖張近乎瘋子的狀態下,卻畫出了許多超越時代的天才作品。這不得不讓人深思:難道真是「不成魔、不成活」?難道瘋子與天才真的只是一步之遙?查閱資料,結果令人目瞪口呆,大量事實表明,天才與瘋子確實只有一步之差,所謂「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毫不過分。
  • 18張插畫,簡單介紹了梵谷的一生,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居住在裡斯本的漫畫家和插畫家Alireza Karimi Moghaddam, 十幾歲的時候,就愛上了梵谷的生平故事和繪畫。他看了很多有關梵谷的書籍和電影,他沉浸在對他一生的熱愛中。下面是他用插畫,畫的梵谷的一生。
  • 【周醫微語】第151本書:《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
    【周醫微語】第151本書:《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 2020-08-31 15: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原創文章】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你,在中間.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你,在中間——《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火了,因為它打開了一種新的世界觀。很多人看得背脊發涼,因為他們在瘋子的世界裡找到了認同。 ――《環球人物》雜誌每個人看待世界是不一樣的。既然一個世界可以演繹成這麼多樣,那麼嘗試一下很多個世界來讓一個人看,這樣似乎很有趣。
  • 《超能陸戰隊》: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人的成長需要引導與陪伴
    03大反派卡拉翰教授一面天才,一面瘋子卡拉翰博士是受人敬仰的大學教授,他是泰迪的老師,在未來也將是小宏的老師卡拉翰博士的反派形象戴著面具,就像是一個雙面人一般,一面天才,一面瘋子。女兒在黑心企業家克瑞的實驗中失蹤,讓卡拉翰博士的內心同樣充滿了對克瑞憎恨。他不顧一切策劃大爆炸,盜走小宏的微型機器人,目的就是為了利用微型機器人向克瑞復仇。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跳出已知的體系,用別樣的角度去看世界
    這些觀點來自於一本精神病人的訪談錄——高銘的《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他想要傳達給你的是要學會用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學會尊重每個人不同的想法。《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這本書誕生於作者對精神病患者精神世界的好奇。作者高銘當時還是一名影視策劃人員,他用4年時間對精神病患者進行實地走訪,通過細微的觀察最終出版了我國第一本以精神病患者為主體的訪談手冊。
  • Scorpion Dagger: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內心OS:米蘭時裝秀獨創臺步)現在給你一個近距離接觸Scorpion Dagger作品的機會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坐在副駕駛的你,請繫上安全帶——鈴村和成《村上春樹·貓》在Scorpion Dagger發布的ins中作品以外的生活照,貓咪佔了一半藝術家大抵都是偏愛貓的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原來這些「名人」,都有過「精神病」史!
    天才跟瘋子往往都是共存的,有時候只是一線之隔。就像極度聰明的人很大機率都是極度癲狂的。瑞典一項樣本研究實驗發現,從事創業型的人群,患有情感障礙的概率顯著比普通人要高,以及自閉症患者的兄弟姐妹,一般都會在創造性行業中,有這更為突出的表現。那麼現實中有哪些瘋狂的天才呢?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作者高銘鑽研二十年,致敬弗洛伊德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   10月27日,《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作者高銘,攜《人人都能夢的解析》(大師致敬版)做客西西弗書店·西安萬和城店。高銘鑽研二十年熱忱書寫,致敬偉大的弗洛伊德--《人人都能夢的解析》,這一次,讓你讀懂「夢的解析」。
  • 《我們與惡的距離》應思聰: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天才和瘋子是個怎樣的界定?什麼是天才,什麼是瘋子?小時候也和大多數人一樣想,天才就是高智商,瘋子就是精神病,仿佛一個在天,一個在地,永遠不可能有交集。但是實際上天才和瘋子之間並沒有什麼特定的界限,一個天才很有可能在來自外界的壓力之下變成一個不被人理解的瘋子。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複雜是人生的常態,純粹是心靈的淨土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中有一段話是這樣寫的:知識,是負擔嗎?有時候因為太想要那個結果,以至於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那麼純粹,有了許多的功利心,然後又在心裡擔憂,這樣的功利心情是否是正確的呢?我想要寫書評,也是因為有一定的功利心。想要把它們變成文章變成錢。可在這個過程中又那麼的搖擺不定,覺得違背了看書的初衷。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作者新作:這本短篇小說集,帶你天馬行空
    如果你看過他寫的另一本暢銷書《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那麼你對我剛才的那段作者介紹應該不陌生。就是這樣一位不那麼典型的暢銷書作家,用他天馬行空的思想為我們寫出了這部《狂想代理人》短篇集。書中為我們呈現了21個天馬行空的狂想故事,其中涉及的領域眾多,總有一款適合你。我比較喜歡的是武俠,科幻,愛情和歷史。
  • 宅在家做什麼系列:天才電影——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天才是上帝的寵兒,他們在某一方面擁有著常人可能一生都無法企及的高度,也有著常人無法理解的執著,他們一樣擁有著喜怒哀樂。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幾部天才電影,帶你一起走進天才的世界!天才都是瘋子,或者擁有瘋子想法的人。02海上鋼琴師該片改編自亞利桑德羅·巴裡克文學劇本《1900:獨白》,講述了一個被命名為「1900」的棄嬰在一艘遠洋客輪上與鋼琴結緣,成為鋼琴大師的傳奇故事。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關於它的生活哲學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被推薦是比較早的事情,我是在近日逛書店偶然看到,才想起要拜讀一下這本很早被朋友推薦的書。第一天看的時候,第一篇就看得我毛骨悚然,感覺自己看的不是一本關於精神病的書,而是一本恐怖小說,從而深深的覺得,這本書看完可能真的就瘋了。
  • 瘋子在左,天才在右。一起來看下那些電影裡開掛的天才人生
    每個人都曾想過自己會是一個智商超群,卓爾不凡的天才。但往往現實會告訴我們,我們僅僅是那芸芸眾生中普通的一員。但是著並不妨礙著我們對於天才的嚮往。我們都很好奇天才的生活會是什麼樣的。他們是否有著我們普通人的這些煩惱。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4部關於天才的電影。讓我們去了解一下關於天才的苦與樂。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人類存在的意義,就是探索未知的勇氣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的作者高銘耗時四年,去跟蹤採訪幾十個精神病人,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感知每一個獨特生命的世界觀。於是我看到了可以穿梭於時間的三維蟲子,我看到了多重人格如何活生生將人折磨致死,我看到了細微之處的觀察以及換位思考的另一種呈現,我看到了身邊各式各樣的「死亡威脅」,我還看到了那個沾沾自喜、淺薄無知的自己。
  • 《天才在左》中10句經典語錄,感受他人的內心世界,句句扎心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作者高明,以訪談的形式記錄了自己所接觸過的一些病人,他們之間思維的差距,讓你真正的走進對方的內心世界。讓你能夠感受到其實天才和瘋子,只是一念之差罷了。今天就和大家介紹10句,在《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一本書當中那些最經典的語錄。第一、哲學家和瘋子,最明顯的區別就是,一個在想這個世界到底是怎麼樣的,而另一個,去真正的實踐了。
  • 天才的右眼 瘋子的左胸
    是時候了解這些天才了,或者稱之為瘋子。電影《銀翼殺手》醜陋、愚昧、無知、猜疑。上帝創造人類時,不加選擇地添加了無用之物,不負責任卻又無法改變。他有一座實驗室,神秘且瘋狂。無視內心的孤寂,馳騁符號的疆場。實驗室是他遊樂園,試管滴瓶是他的好夥伴,數著硝酸羥基入眠,讓思想暫時休憩。究竟是否該責怪,上帝給了他智慧,也奪走了童年。
  • 天才梵谷自殺129年,父親被他氣死,母親至死也不原諒他
    梵谷一生留下了2000多幅繪畫作品,這些畫作是在十多年的時間裡集中創作的,他的畫作充滿著對生活的豐富想像和對人道主義的重視,有一絲憂鬱,但更多的是同情。中小學繪畫書中有梵谷的畫作,記憶猶新的是梵谷把自己耳朵割掉之後的自畫像,沒有什麼面目表情的梵谷耳朵上綁著紗帶。
  • 天才和瘋子只有一線之隔嗎?為什麼愛因斯坦的兒子會患上精神病?
    我們常說,天才的思維不同於常人,他們常常會擁有超過常人的觀點,以至於有時天才會表現出如瘋子一般的行為。而且,也有一些科學家本身就是天才科學家與瘋子的結合體,比如:獲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數學家約翰·納什,他也患有幻聽幻覺被確診為嚴重的精神分裂症。正因為如此,所以有人說:天才到極致就是瘋子,瘋子到極致就是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