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是魚米之鄉,盛產蓮藕,武漢人的湯鍋世界裡,蓮藕排骨湯是永恆的主角兒。
武漢人弄的排骨藕湯,既有南方煲湯之淡,又有北方牛羊骨頭煮湯之葷。下班回家,圍著桌子喝上一碗熱騰騰的排骨藕湯,是武漢人的特有享受。哪怕是外地人,來到武漢喝上這麼一碗藕清甜、肉香濃的排骨藕湯,也會愛上這種享受。
排骨藕湯,有三個東西必不可少:排骨、蓮藕和吊子。
很多地方燉排骨湯,都要先把排骨放在鍋中焯水,武漢人卻都是先把排骨在鍋中加油鹽翻炒,據說這樣湯更濃更入味。武漢把燉湯叫做「煨湯」,最正宗是用一個大大的土砂吊子,煨的時候可以把油膩吸走。據說吊子用的年頭越長,煨出的湯越好喝。
蓮藕排骨是湖北人的專利,畢竟這藕認水土,只有從這片地界長出來,燉出的湯才算有個模樣。在武漢,煨湯的藕和炒菜的藕是分得很清楚的,煨湯的藕顏色偏紅,口感是粉粉的、糯糯的,叫紅花藕,而炒菜的脆藕則叫白花藕。買藕要看有幾個孔,孔越多說明藕越好,蔡甸的藕有九個孔,煨湯最好喝。
武漢的藕湯都是成了精的,藕湯成時,滿室飄香。藕燉出來有玲瓏粉紅的效果,而非深色發黑的劣相,吃一口能拔出老長老長的絲來。湯色必是濃稠奶白,有股子藕澱粉特有的清香。骨肉燉到爛熟,爛到肉快掛不住骨頭,吃進嘴裡,綿而不柴,肥而不膩。
武漢有「毛腳女婿與吊子煨湯」的說法。意思是準女婿第一次上門,女方的媽媽一定會煨湯招待,還要在湯中下細粉絲或魚丸,表示情意綿長和婚姻圓滿。「毛腳女婿」第一次上門要是沒喝到丈母娘煨的排骨藕湯,這門親事估計沒戲。所以,老武漢有個風俗就叫作:「新女婿上門,桌上冇得湯不成!」
排骨藕湯也是湖北接待貴客的必備菜之一,鮮香味美,營養豐富,開胃益血,有補氣補鈣的功效。對於湖北人來說,排骨藕湯代表的就是家的味道。煨藕湯是可以傳家的本事,家家都有本兒概不外傳的獨家配方和煨湯玄學。秘方通常都是家裡的老人執掌,通過一次次的言傳身教實戰演練,將自家的煨湯秘術傳授給後輩。如今即使各地也都能吃到這道菜了,可若用的不是湖北好藕,那味道可就差了不是一點半點!
來源:綜合五美合意、咵武漢、百度百科
審核:殷黎 主編:李璐 責編:洪波
祝您一天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