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疫情的影響之後,2020年車市的"馬太效應"愈演愈烈。頭牌車企不斷暴增的對立面,是三四線車企的垂死掙扎。前不久華晨汽車的破產讓整個車市為之嘆息,不過這顯然不是最後一個。
12月9日晚間,眾泰汽車發布《關於全資二級子公司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公告,公告內容稱,眾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眾泰汽車")近日收到浙江省永康人民法院(下稱"永康法院")下發的《民事裁定書》,獲悉永康法院裁定受理公司全資二級子公司浙江眾泰汽車製造有限公司(下稱"眾泰製造")重整。
命懸一線的眾泰
根據公告內容,錦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眾泰製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為由,向永康法院申請對眾泰製造進行破產清算。眾泰製造提出異議稱其具有重整可能,希望裁定對其進行重整,永康法院召開聽證會聽取雙方意見,錦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對眾泰製造進行重整表示無異議。
天眼查信息顯示,浙江眾泰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由永康眾泰汽車有限公司100% 持有,而永康眾泰汽車有限公司為眾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因此間接持有眾泰製造100%股份。眾泰汽車表示,如果重整成功,眾泰製造將成為公司重要利潤來源。如果眾泰製造重整失敗轉為破產清算,眾泰製造將不再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
儘管這只是眾泰旗下的一個子公司,但其實今年來,有關於眾泰汽車以及旗下子公司被破產清算、重整等消息不斷傳出。除了旗下眾泰製造被裁定重整外,眾泰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湖南江南汽車製造有限公司、杭州傑能動力有限公司、杭州益維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和浙江眾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均被法院裁定破產清算,就連眾泰汽車也進入了預重整債權登記階段。
曾年營收超200億元
對於消費者而言,眾泰真的不是一個陌生的名字,畢竟它還是生產出一些"爆款豪車",所以眾泰在曾經的銷量是真的不錯。
還記得眾泰SR9上市上市當天便收穫兩萬張訂單,巔峰時期,SR9的月銷量能達到5000臺左右,4S店甚至一車難求,需要排隊才能提車。從2015年開始,眾泰汽車全年累計銷量從22萬輛迅速增至2016年的33萬輛和2017年的31.7萬輛,超過海馬汽車、江淮汽車、東風風光等自主品牌。這位"山寨大王"風光的時候,年營收一度超過200億元。
然而由於一直"山寨",缺乏核心技術和研發能力,眾泰明顯與如今的車市格格不入。在眾多自主車企都走向了正向研發的時候,它的不思進取讓其邊緣化得更快。今年車市淘汰賽進程的加速也明顯讓眾泰難以支撐。即使眾泰還沒有走到華晨汽車的那一步,但如今眾泰也是命懸一線。
更多的車企在"淘汰"的路上
在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變的如今,沒有好產品是絕對不能在汽車市場生存的。
不止是眾泰和華晨,如今還有更多的車企也在被淘汰的路上。畢竟連華晨這樣有著寶馬光環的車企也熬不過來,眾泰更是曾經年營收超200億元。
不可否認,國產車正在逐步強大起來,但曾經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夥伴現在卻天差地別,甚至是出現了"馬太效應",頭牌車企越來越強大,而被邊緣化的車企逐漸沒了自己的姓名。除了自主品牌之間要相互"廝殺"之外,合資品牌同樣虎視眈眈。針對目前整體汽車市場的大環境,福特高管就曾發言稱,任何車企都不可能放棄中國市場,畢竟中國汽車產銷連續11年蟬聯全球第一,市場地位不用多說。一言以蔽之,在汽車行業進入生死存亡時刻,想要破局確實很難。
小編語
行業優勝劣汰似乎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對於競爭激烈的車市更是如此,那些沒有品牌、核心技術、資本的車企,無疑都將紛紛倒下。這是汽車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汽車變革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