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說「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而眾泰汽車卻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錘」——近日,杭州臨安區人社局的一紙公告,讓眾泰汽車大股東鐵牛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鐵牛集團」)陷入破產清算疑雲。以下是公告正文:
浙江眾泰汽車銷售公司在臨全體員工:
因鐵牛集團總部已確認進入破產清算程序,眾泰汽車集團總部已連續七個月未支付員工工資,為保障浙江眾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在臨工作員工的合法權益,現對截止2020年6月底員工工資結算清單進行公示,請員工朋友們認真核對,如有異議,於2020年7月8日15時前到公司進行核對,或到臨安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說明情況,如有其它諮詢事項可聯繫臨安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
大股東鐵牛集團進入破產清算程序,眾泰汽車的末日還會遠嗎?然而在該公告傳得沸沸揚揚半天后,眾泰方面回應稱,該公告為虛假消息,欠薪問題已經快解決了。杭州市臨安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隨後也迅速發布公告澄清。如今的我們,早已習慣了公共事件一而再再而三闢謠反轉的規律。所以對於眾泰的闢謠以及臨安區人社局澄清,難免會嗅到一些「事情並不簡單」的線索。
空穴來風,事必有因
在臨安區人社局發布的澄清公告中,首先確認了該公告的確為該局張貼發布,並非他人偽造。
隨後立刻指出:「有關鐵牛集團總部進入『破產清算程序』的內容為不實信息,系經辦人員在未經嚴格核實情況下發布」。其中「未經嚴格核實」值得玩味。也就是說,鐵牛集團雖然尚未確認進入破產清算程序,但是最起碼已經是正在考慮中的方案。目前的眾泰還拖欠了員工們七個月的薪資,按照相關規定,如果要清算,控股股東、關聯人資產需要被凍結用於還清債務,直接進行破產清算,屬於操作違規。所以,這一公告的反覆,或許是因為合規的清算程序凍結資產損害了作為控股股東、關聯人應建仁家族的利益,而出現中途反悔的情況。
所謂的澄清闢謠,對於眾泰和鐵牛而言,不過是最後的死鴨子嘴硬。
儘管鐵牛集團尚未進入破產清算程序,但其目前涉及數十起法律糾紛,案由主要為金融借款合同糾紛;2019年10月至今,其實控人應建仁已有3次限制消費令記錄。而眾泰的掌門人金浙勇,企查查資料顯示,從去年8月就已經被限制高消費,目前身負38條限高令。眾泰2019年虧損一百多億的業績就不消說了,鐵牛集團方面也並不理想。據鐵牛集團官網介紹,該集團主要業務涵蓋整車製造銷售、關鍵零部件、房地產、電子材料與元器件等領域。眾泰的整車業務佔其收入比例近7成。2019年半年報顯示,鐵牛集團實現營收82.56億元,同比下滑37.29%;實現歸母淨利潤-1.25億元,同比下滑160.44%,這是鐵牛集團史上首次虧損。其中主要受子公司眾泰汽車的巨額虧損拖累,二者基本是唇齒相依。2019年,眾泰汽車實現營業收入29.86億元,同比下跌79.78%;淨利潤虧損111.9億元,同比暴跌1498.98%,股票已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處理。就這業績,眾泰還有臉在官網介紹中寫道:「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布局的先行者」,「2019年4月,眾泰新能源累計實現銷售超過14.5萬輛,並以更加清晰的『E系列』序列發力新能源產業,進一步擴大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的市場份額。」
此外,鐵牛集團本身也是資金捉襟見肘、短期負債壓頂、外部融資遇阻。
截至最新報告期,鐵牛集團總資產為479.55億元,總負債313.84億元,淨資產165.71億元,資產負債率65.44%。負債方面主要以流動負債為主,流動負債佔總負債比為87%,債務結構不合理。此外還有非流動負債40.99億元,主要為應付債券20億,長期借款6.36億元,其整體有息負債規模高達208.56億元,帶息負債率為66%。在股權質押方面,鐵牛集團所持子公司股份大比例被質押,其中持有眾泰汽車股份質押比例為82.4%,對房地產子公司卓誠兆業和黃山金馬集團的股份已經全部被質押。種種跡象表明,眾泰靠著的這隻大鐵牛,已經鏽跡斑斑。
喪鐘為眾泰而鳴
喪鐘已經不是第一次為眾泰敲響了。雖然眾泰矢口否認,但是喪鐘的餘音還迴蕩在眾多眾泰汽車的員工心中。對於眾泰回應稱「欠薪問題已經快解決了」,它越說「快」,越給人一種遙遙無期的感覺。還記得去年11月,眾泰汽車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公司已融資到30億的資金,將會投入到相關的研發以及生產當中去。眾泰汽車品牌中心總經理做出解釋:「只要資金一到位,自然就會進行投產並發到終端上去」。
然而到了十二月,廠區內員工表示,「新能源工廠一直未進行復產,我們自然就沒什麼事做了,即使燃油車的工廠有作業,也是時做時停的,工資只有底薪。」
說是拿到了30億救命錢的眾泰絲毫沒有復甦的跡象。如今說是「快解決了」又能快到什麼時候?
此前,5月29日,眾泰湖南基地發布《關於公司員工順延放假通知》,稱由於汽車行業下行壓力及疫情嚴重影響,該基地全體在職員工放假時間延期到2021年6月30日。
還有眾泰員工在微信朋友圈「訴苦」稱自己已經7個月未收到工資。
6月下旬,在拖延了兩個月發布的2019年年報中,眾泰方面甚至還驚為天人地聲明:「董事婁國海先生無法保證本報告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其理由為:眾泰汽車的持續經營能力存在較大不確定性,鐵牛集團有限公司對公司業績補償兌現難度較大,公司面臨眾多訴訟及擔保事項。
到了7月8日下午,又有超30名眾泰汽車員工聚集在眾泰汽車門口,要求鐵牛集團立即償還去年4月發生的員工內部超1000萬的籌資借款。
據員工表示,當時鐵牛集團以維持公司運轉為由,與眾泰汽車約80名員工籤署了單筆金額數萬元至數十萬元不等的借款合同,借款期限分別為3個月、6個月、9個月和12個月,如今均已逾期。
鐵牛集團方面提出通過售賣眾泰汽車研究院部分試驗車的方式3天內償還10%的借款,但這一解決方案受到眾泰汽車員工的反對。雙方未能達成一致意見……
▲眾泰官微下方充斥著討債、討薪、咒罵的聲音
眾泰如今之處境與最終之命運是怎樣,無需多言,既然考慮中的破產清算意向已經洩露,估計也沒幾天了。
「像眾泰汽車這樣邊緣車企,今後必然會退出(市場)。」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部分車企不注重研發,缺少技術的提升,達不到油耗法規標準;同時在發展新能源汽車過程中投機取巧,在補貼力度較大時追求低端產品。
「而隨著政策收嚴,在新能源市場上又沒有可持續發展的產品,一定會進入到被洗牌的狀態。」
喪鐘已經一鳴再鳴,眾泰的掙扎不過是資本家最後的無力殘喘,或為資產轉移爭取一點時間,要不就是想學賽麟那樣,等一張法院的封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