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Rift到Quest,VR開發者們最真實的建議

2022-01-05 青亭網

Esther|編輯

目前市面上一些比較成功的VR開發者,實際上從Oculus推出DK1和DK2開始就已經在研發VR遊戲,當時大家可以在Oculus Share官方論壇上交流心得和經驗。那麼,對於這些開發者來講,5年時間裡他們都經歷了什麼?

為了解這個問題的答案,Oculus採訪到Cloudhead Games、Polyarc、Cyan、Twisted Pixel、Insomniac和ILMxLAB等大家耳熟能詳的VR內容開發公司,共同探討從Rift到Quest 2這段時間,所經歷的趣事,或是得到的有用信息和經驗,希望從中得到一些對於未來的展望。

就像Oculus內容生態負責人Chris Pruett曾說過,在VR行業工作的每一天,實際上都是在研發新東西。對於VR這個還處於初期的媒介,每一天技術都在不斷更新,而VR的從業者們每一天都在為未來的VR交互打基礎、制定規則。不管是在5年前,還是現在,VR行業依然如此。

相關閱讀:

《Oculus五年VR徵程回憶錄:從Rift到Quest,最全的VR大咖訪談》

《VR開荒者:Oculus背後的那點事兒》

本次訪談涉及的VR內容公司及代表作:

Cloudhead Games:《手槍鞭》、《The Gallery》

ILMxLAB:《Vader Immortal:A Star Wars Series》、《星球大戰:銀河系邊緣傳說》

Insomniac Games:《Stormland》

CCP Games:《EVE Online》、《Eve:Valkyrie》

Sealost Interactive:《The Thrill of the Fight》

Sanzaru:《Asgard’s Wrath》、《漫威:聯合力量VR》

Ready at Dawn:《Lone Echo》、《Lone Echo 2》

Miragesoft:《Real VR Fishing》

Turbo Button:《Floor Plan》、《Floor Plan 2》

Cyan:《Myst》

Coatsink:《Shadow Point》、《Onward》

Polyarc:《Moss》

nDreams:《Phantom:Covert Ops》

Twisted Pixel:《Defector》、《Wilson’s heart》

關於臨場感

Cloudhead Games CEO兼創意總監Denny Unger:經過8年VR開發,我們開始意識到純粹的體感對於VR的重要性,儘管VR是一個被動體驗的媒介,但是隨著越來越多人用身體去感受VR的交互,態度也逐漸在改變。

為了呈現優質的VR體驗,開發者們想出了多種形式和辦法,比如:《Beat Saber》和《Superhot VR》採用簡潔又有趣的玩法,而《Boneworks》和《半衰期:愛莉克斯》則使用了大量複雜且細節的遊戲機制和內容交互。這些VR遊戲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體驗感足夠沉浸,可以讓玩家的注意力完全融入到遊戲中。總之,VR內容越吸引人,玩家玩的就越入迷。

ILMxLAB主管Vicki Dobbs Beck:我們發現,最具有影響力的VR內容體驗,通常具有兩大優勢:強大的臨場感和強大的社交性。此外,隨著Quest一體機問世,VR體驗和移動機制更加靈活,VR光劍也可以有更多玩法。

Insomniac Games技術主管Shaun McCabe:一個關鍵詞:空間感知。靈活的VR頭顯,加上優質的空間音頻,可以幫助玩家更加理解周圍的立體空間。這與傳統的PC遊戲形式有很大不同,因為PC遊戲內容集中在玩家眼前的顯示屏中,並不會鼓勵你向周圍看。而VR遊戲,則鼓勵玩家體驗整個虛擬空間。

CCP Games CEO Hilmar V. Petursson:簡單即為美,VR的沉浸感和交互機制足夠強大,在開發遊戲時應該首先多考慮這兩個因素。除此之外,還需要採用足以吸引玩家反覆體驗,且足夠豐富的內容。

Sealost Interactive創作者Ian Fitz:與傳統遊戲相比,VR遊戲內容更加需要符合玩家們的期待。這是因為,2D遊戲本身已經被大眾所接受,即使個別遊戲體驗不符玩家預期,落差感不會特別大,還有其他優質的遊戲可以體驗。

而對於VR遊戲來說,本身玩家可能是初次接觸和購買VR,如果VR體驗效果不佳,可能會引起強烈反感,甚至憤怒。而且,體驗感不佳的VR可能會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迷失/眩暈。

Sanzaru創意總監Grace Morales Lingad:此前,PC遊戲《哈迪斯》創作人員Greg Kasavin曾提到,遊戲開發不僅需要關注整個宏觀架構,遊戲中還需要包含數百萬個小細節,開發者需要儘量去填補這些細節,以滿足不同玩家的喜好,並產生共鳴。

《GORN》首席設計師Ruan Rothmann:開發傳統2D遊戲時,設計師通常採用遊戲慣用的方法去引起粉絲期待。對於VR遊戲來講,這些慣用方法還在形成階段,玩家對於VR體驗的期待主要來自於直覺(因為VR可以逼真模擬現實),開發者可以利用這一心理去設計。

即使VR遊戲只有短暫的教學和指導文字,也可以通過預測玩家的直覺和期待,來設計自然的交互。一個優秀的VR遊戲,將會促進玩家與設計師之間的持續交流,設計師應該儘量去滿足玩家可能會提出的需求,儘可能增加虛擬場景中可交互的元素。若想進一步提升,可以預判玩家的需求,並且設計出超預期的交互和細節。

《Lone Echo》創意總監Ru Weerasuriya:某種程度上來看,設計VR內容同時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因為傳統遊戲提供的很多經驗並不適用於VR。因為,在2D遊戲中,可能抽屜等許多元素的交互性並不夠強,但並不影響整體遊戲體驗。而在VR中,不管是抽屜還是其他物體,很多元素都支持交互,開發者需要讓玩家了解這一點,並通過這些可交互元素來提升遊戲的沉浸感。

關於實驗與潤色

Superhot團隊聯合創始人Tom Kaczmarczyk:VR目前依然是一個新穎且未完全探索的領域,而新出現的手勢交互方案能否為VR內容設計帶來突破,目前還未知。那麼,AR、眼球追蹤、肌電傳感器、EEG腦機接口等技術距離我們更加遙遠,總之XR應用還有很多創新機遇和沉浸式體驗形式等待我們去探索。

探索這些新趨勢,並尋找傳統遊戲無法實現的體驗,是一個有趣的過程,而且要比直接將現有形式直接移植到VR中,效果更好。

Superhot團隊特別項目總監Callum Underwood:VR遊戲的關鍵在於:潤色、針對不同的應用商店定製營銷策略、為玩家可能會將遊戲玩壞這件事做好心理準備。優質的VR遊戲,會融合體感交互,將玩家的全身作為控制器,並且擁有強大的遊戲設計理念、清晰的美術設計方向、大量潤色和優化。目前市面上比較典型的VR遊戲,比如《亞利桑那陽光》、《工作模擬器》、《Beat Saber》、《Red Matter》等等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體驗感足夠好。

Miragesoft COO Mark Choi:對於VR遊戲來講,做足優化和潤色再發布,首發版(不管是測試版還是正式版)即可提供優質的通關體驗,是一大關鍵。因為,遊戲給玩家的第一印象很重要,這將決定玩家是否會繼續持續玩下去,因此應該受到開發者重視。

此外,開發者還需要打動玩家,了解什麼樣的內容更吸引人。比如,你可以去閱讀玩家評論和反饋,並做出回應,儘可能一邊開發一邊與粉絲交流。在正式發布《Real VR Fishing》之前,Miragesoft開展了多次試玩。其中一個測試者建議我們,通過關閉UI來提升遊戲沉浸感,而採納這個建議後,我們推出了專業模式,效果不錯,成為了玩家最愛的功能。

Turbo Button運營總監Holden Link:Turbo Button正式發布VR遊戲之前,會首先研發多款原型產品,此前在OC 3上就曾分享過各種失敗的遊戲原型。實際上,我們通常可能會砍掉10多款原型,最後通過在各種點子中挑選最好的來對遊戲進行優化。

Insomniac Games UX總監(VR遊戲《Edge of Nowhere》創意總監):Insomniac很早就開始研發VR遊戲,在多年研發過程中獲得的經驗,在不斷優化我們開發遊戲的過程。VR遊戲帶來與傳統遊戲不同的挑戰,而VR開發者需要通過不斷快速試錯,以及用戶體驗測試來優化遊戲。因此,Insomiac每周都會進行規劃、原型開發和測試流程,以探索有效的玩法。

我們曾經開發過一款,《Edge of Nowhere》的原型體驗,可以讓玩家隱藏在水下,體驗感十分酷。你可以從視覺上感受到水平面,以及你的頭浸入水下,有種逼真的恐怖感。不過,經過多次迭代優化後,還是取消了該功能。原因是,這種玩法不適合第三人稱遊戲的遠景鏡頭,而且你在潛入水下的時候,身體也需要持續下蹲,可能會比較不舒服。如果是開發恐怖類健身遊戲,或許可以嘗試這種玩法。

關於優化

《Gorn》首席設計師Ruan Rothmann:經過驗證,VR開發者需要仔細考慮VR遊戲的視覺細節所在的位置和數量,這很重要。實際上,在解析度相對低的VR中,運行高解析度紋理的效果通常並不好。而且,持續保持清晰的高解析度顯示效果,也很難。

在2D遊戲中,解析度和清晰度下降對體驗感影響不大,但是在VR中就很明顯,而且玩家會期待所有的模型和特效都是3D的,不要過度宣傳。

Cyan開發總監Hannah Gamiel:在開發VR遊戲過程中,我們得到大量與3D資源優化相關經驗。與2D遊戲不同,VR遊戲需要同時對左右眼視覺進行渲染,任務量更大。因此,足夠的3D渲染優化則十分關鍵。

通過優化3D資源,可進一步提升渲染效率,進而因降低視覺延遲等問題產生的眩暈。

Superhot團隊聯合創始人Tom Kaczmarczyk:我們發現,對一個在VR中保持90FPS運行的獨立遊戲來講,優化它其實並不容易。尤其是在《Superhot VR》開發的最後階段,我們發現只能滿足較高配置PC對性能的要求。因此,並沒有額外的算力去運行遊戲錄屏功能,無法拍攝宣傳片,因此遊戲差點停止開發。

後來,Superhot團隊的一個首席設計師花費數小時,利用特殊的build軟體,以單目形式去運行《Superhot VR》,於是節省出更多算力去錄屏。總之,僅僅一個宣傳片拍攝就足夠讓我們頭疼,好在效果不錯。

關於運動和輔助功能

Coatsink CEO兼聯合創始人Tom Beardsmore:在剛開始開發VR遊戲的時候,可能犯過幾乎每一種問題。比如在2013年的時候,我們也曾開發過一款叫《The Climb》的遊戲原型,你可以在遊戲中只有攀登,如果摔下去動畫也是固定的,舒適感很差,很容易產生眩暈。

儘管如此,我們在開發VR的過程中學到的最重要一課,就是並不是所有用戶都渴望最舒適的VR體驗,依然有很大一部分玩家願意突破舒適性,去探索更多的臨場感和交互性。

Insomniac Games創意負責人Chad Dezern:我們學到的經驗就是,自由移動的玩法是可行的,前提是玩家在真實環境中移動的距離應該與在遊戲中的移動匹配。

在《Stormland》中,我們開發了一個穿越式的遊戲系統,鼓勵玩家在足夠開放的空間中去探索,去攀爬高塔、懸崖、山峰等等。

Sanzaru創意總監Grace Morales Lingad:我們學到的經驗,實際上違背了傳統規律。比如,VR遊戲常用的瞬移移動方式,其實並不適合《Asgard’s Wrath》,不能夠營造自由流暢且高強度的戰鬥體驗。

《Asgard’s Wrath》的特色在於近戰,如果採用瞬移,你每次移動都走的比較遠,體驗感並不好。因此,為了保證遊戲角色可以持續移動,我們採用了更流暢的移動方式。

Polyarc首席工程師Brendan Walker:開發者需要不斷去迭代VR中移動的物理特性,才能逐漸提升移動的舒適性,舒適性對於VR遊戲比對PC遊戲更加重要。

對於開發者來講,長時間調整代碼和預覽VR遊戲也會讓人產生暈感。因此,最好是現在2D界面中完善遊戲的交互等機制,然後再進入VR調試。在2D中開發遊戲也更容易修改和調試。

Cyan創意總監Eric A.Anderson:在開發Rift遊戲《Obduction VR》的早期原型時,曾遇到過一些有趣的移動缺陷,比如從地面掉下去、失真的物理模擬、跑到地圖另一頭等等。這些缺陷在VR中比PC中更明顯。

Turbo Button首席營銷官Nic Vasconcellos:在成立Turbo Button之前,我和Holden曾經研發過一款動感十足的VR節奏遊戲:《A Night at the Roculus》。當時,我們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研發,並進行密集的測試。

由於這款遊戲需要你不斷跟隨節奏晃頭,時間一長的確會對頸椎產生影響。在開發該作的過程中,我們得到了關於VR輸入方式和舒適性的經驗。不過好在,玩家們對於這款遊戲的反饋比較好,因此我也不知道可以給大家提供什麼經驗 。

nDreams CEO Patrick O』Luanaigh:我學到的經驗就是,現實通常並不符合預期,因此需要開發原型產品,然後再去更新迭代。比如,nDream開發的最初版《SkyDIEving》demo中,你可以一邊跳傘一邊收集物品,但是當你落到蹦床上並重新彈回空中時,體驗感並不好。因此,為了保證遊戲角色可以持續移動,我們採用了更流暢的移動方式。

實際上,蹦床反彈至少只是一時的,當你回到空中碰到可收集的物品時,實際上更加可怕,雖然並不會對你身體產生撞擊,但視覺上會讓你以為撞到東西了。

《Cubism》開發者Thomas Van Bouwel:VR可視化和仿真特性使VR遊戲更容易上手,但由於VR技術目前還不夠完善,為了避免VR的缺陷影響體驗感,開發者應該簡化交互,不要採用多餘的按鍵機制,讓玩家更容易學習和理解。

在非遊戲玩家中經過測試後,我才意識到簡潔性對於VR遊戲的重要。

Twisted Pixel CEO Bill Muehl:就目前的發展來講,VR還有很多潛力待開發者們去發掘和創新。首先開發者們需要考慮的問題之一,就是VR的舒適性。就VR移動機制來講,我們發現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同樣的移動方式,為了儘可能提升舒適性,應該提供更多可定製化的選項。比如,設置轉向風格、速度、移動速度、餘光變暗等等。

https://developer.oculus.com/blog/five-years-of-vr-lessons-developers-learned-from-oculus-rift-to-quest-2

( END)

 每天五分鐘,輕鬆了解前沿科技。    
         —— 青亭網  

相關焦點

  • 華為VR眼鏡實際使用體驗如何 值得購買嗎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推薦指數,       不建議購買:想體驗vr內容的新手,vr仍有一定的使用門檻想對vr體驗有高要求的使用者(玩家為主)建議購買:想買移動影院的人群(手機投屏模式看片很不錯),這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 Quest2 VR遊戲推薦!這幾款Oculus quest遊戲你一定不要錯過!(3)
    2048VR遊戲網又來給大家推薦oculus quest遊戲了,這次給大家推薦一些創意類以及節奏類的遊戲,有Oculus
  • 你真正值得購買的VR「Oculus Quest 2」!
    當你購買這款軟體後,你通過他商店下載的軟體無法遊玩SteamVR,首先你需要使用Oculus的手機App去開啟VR頭盔的開發者模式並註冊開發者,這一步很簡單,然後你需要去下載SideQuest這款軟體(下載地址:https://sidequestvr.com/download),將你的VR頭盔使用USB接口的TypeC線連接到你的PC上,在SideQuest內搜索Virtual Desktop軟體安裝後
  • 熟悉的配方,更多樣的玩法,80年代經典遊戲泡泡龍有了VR版
    近期,Oculus和VRScout採訪到《Puzzle Bobble VR》遊戲總監Matt Bettelman,從中了解了關於這款遊戲開發背後的初衷和過程。在VR中,也可以實現更加立體的動態效果,比如:當彈珠掉到棋盤上時,可能會推動整個棋盤旋轉,模擬真實場景中可能出現的物理規律。也就是說,你還需要去適應不同發射角度、力度,對於棋盤方向產生的變化。VR版泡泡龍支持更多肢體交互,體驗感更加自然,此外玩家可以直接上手操作立體的大炮,或是查看3D立體的彈珠棋盤。
  • 【171VR遊戲】2020年12月13日最新及更新的VR遊戲
    下載地址:https://www.171vr.cn/thread-2560-1-1.html2.翼人計劃VR(Project Wingman)【更新至最新版本】遊戲星級:⭐⭐潛在地修復了一個問題,其中操縱杆的名稱中有「u」將不再被檢測到啟動。修正了一個關鍵的問題,最後的戰鬥有時不會結束。修正了徵服中敵人停止復活的問題在加固階段。常規的敵人單位將不再持續復活。
  • 關注VR內容開發者和消費者,幫助國內VR內容走向正循環
    今天我分享的東西,非常建議您參考,因為從我的履歷你可以看出,我對VR市場的真實情況還是有一定了解的。VR應專注C端商業化落地,成為5G「殺手級應用」下面我們開始。海外佳作新作為開發者帶來機遇,國內內容需要大廠領頭羊「元年」。我們每年都能聽到一個關於 VR 的元年新稱號,好像立刻就會迎來一個市場爆發,讓從業者們搭上順風車。我的觀點是,別動不動就元年,要勇敢走向下一年。
  • vr全景項目是做什麼的?vr全景拍攝設備都有哪些?
    vr看車、vr看房等應用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但很多剛接觸到vr全景項目的朋友仍對此有很多疑惑。vr全景項目是做什麼的呢?vr全景拍攝設備都有哪些?下面就來一起了解一下吧。
  • Oculus Quest移植的那點學問,開發者現身說法
    據了解,PC VR版《我期望你死》中的一個普通關卡需要400到500次DrawCall,而在Quest中,為了讓CPU能順暢運行,開發團隊必須將次數降低到130。Schell Games相處了一個叫Atlasing的方法,即:組合遊戲中的圖形資源,減少構成關卡所需的物品數量。Lew表示:在構建遊戲環境的時候,每樣物品需要分開渲染。
  • 女司機們快上車了! 盤點腐女們最愛的VR遊戲
    微信ID:vrgoogle了解VR/AR,只需關注我們!
  • 《MC》開發者尋求建議
    一手打造了傳奇遊戲《我的世界》的開發者Markus Persson近日在推特上向網友們徵求意見,他希望網友們能對他將來的發展方向提供一些建議。  在與網友交流時,Markus Persson坦言自己現在有些猶豫不決,他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才能找到自己真實想做的事情。而另一位瑞典的開發者同行Rick Falkvinge則反問Markus Persson,這個推特提問中的「理論化」程度究竟有多少?
  • 開發者眼中的Facebook官方版「SideQuest」
    Azad Balabanian, 作品:Puzzling Places和realities.io (已上架App Lab)App Lab帶來最明顯的變化是簡化了人們安裝非官方Oculus Store遊戲和應用程式的流程,無需經歷創建開發者帳戶和側載應用程式的麻煩。
  • 來自Valve的VR互動遊戲設計建議
    但在GDC Europe上,Valve的Yasser Malaika提醒開發者不僅應該將VR互動設計當成一種挑戰,也應該將其當初是一種機遇。Malaika說道:「互動是VR的必要元素,你必須讓用戶在與VR內容進行互動時感到滿足。」但是開發者很少有機會去測試玩家是如何伸手去碰觸他們的遊戲。
  • ...a total of 3 rift heralds with your team中文翻譯是什麼...
    英雄聯盟手遊kill a total of 3 rift heralds with your team是什麼意思?許多玩家都還不太清楚這個意思,下面就讓18183小編為大家帶來,kill a total of 3 rift heralds with your team中文翻譯介紹。
  • 海外獨立開發者的建議:在開發遊戲之前需要了解的8件事
    1.追蹤你的時間  你很容易忘記自己的項目到底做了多少,突然之間,我從每周有規律的40小時工作制轉換到了自由工作模式,每周我都在擔心自己做的工作沒有上班的時候多,我下意識裡知道這種感覺是不真實的,我知道雖然自己的工作時間少了,但工作效率高了,但當時我卻不能說服自己這是真的。
  • Oculus Rift首發VR遊戲ADR1FT測評丨玩到天昏地暗 吐到海枯石爛
    玩家們迫不及待的!躍躍欲試的!拆快遞!如果是你,拿到Rift之後先體驗什麼?看電影?看視頻?別逗了,當然是玩遊戲!什麼什麼?!有小黃片?!那再容我考慮考慮正直的少年都想感受一下沉浸在VR世界中的樂趣!所以Oculus Rift正式到貨時,玩家們開始為第一批VR遊戲剁手。
  • vr全景創業,vr全景業務現在好做嗎?
    vr全景隨著5G+vr的熱度逐漸走進了人們的視野,對應的服務也開始變得多了起來,像vr全景看車、vr全景看房、vr全景旅遊等等等……很多人看到這個趨勢想要以此創業,又害怕業務不好做,下面就為大家解答一下vr全景創業靠不靠譜,業務好不好做。
  • WearVR每周VR體驗Top10
    /apps/flying-aces-vr一個模擬第一次世界大戰空戰的遊戲。https://www.wearvr.com/apps/dont-let-goOculus Rift帶給大家的一個小驚喜。雖然沒排進前三,但這種「弱智易操」的遊戲其實最難做到吸引人:特別簡單,只要坐下來,把手放在「桌面上」——拼的就是看誰能堅持不放手!一看就明白這種變態遊戲就是想用各種你無法想像的局面迫使你鬆手。
  • 五款最受歡迎的vr一體機排行榜!
    科技的發展總是伴隨著新一輪的信息技術革命,現今,高新技術的不斷湧現正在引領著虛擬信息的發展;vr一體機就是在這種社會背景下被研發出來的,vr一體機不同於普通的vr眼鏡,它擁有總體的虛擬空間與信息展示能力,而普通的vr眼鏡則需要連接電腦等相關電子設備才能實現相應功能。
  • 2020年夏季 Oculus Quest系列最佳VR遊戲Top25
    無論你想給對手來上致命一擊,還是想在接球時絕地重生,這款遊戲提供給你的物理感官都將完全符合你的期望,讓你在發球、接球時就像手握真實的球拍一樣自然。這種極其真實的體驗,讓其成為VR界少有能替代現實的遊戲。24.《假日模擬器》(Vacation Simulator)
  • 1人開發,登2019年度SteamVR暢銷鉑金榜,《Blade and Sorcery》開發者專訪
    而在今年公布的Steam 2019年度最暢銷VR遊戲榜單中,該作更是登上鉑金級榜單,與熱門遊戲諸如《Beat Saber》、《Arizona Sunshine》並駕齊驅。當然,不得不提到的是遊戲的物理反饋與場景、音效的完美結合,場景中幾乎所有物品都可以交互,且非常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