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樂夏」隊員的「鄙視」,終於理解了《一人我飲酒醉》的心酸

2020-12-14 淘漉音樂

上周《樂隊的夏天》選歌時,成員們臉上的表情特精彩。

節目組提供了「網友好喜歡」的幾首「網絡神曲」,規則是要讓樂隊們從中選一首來改編。

而對於玩兒搖滾的人來說,要唱《愛情買賣》《套馬杆》《倍兒爽》簡直就是降維打擊。

五條人的仁科在看到這個歌單的時候,眉頭逐漸深鎖、表情逐漸無法控制。

實在忍不住了耿直地問了句:「這批歌單是故意整我們吧。」

另一邊後海大鯊魚和大波浪樂隊PK廣場舞更是慘不忍睹,後鯊的成員們看著歌單表情慢慢凝固,甚至開始懷疑人生。

吉他手王梓小聲念叨「我這輩子怎麼會坐在這兒看這個?」,說完順手給了自己一巴掌。

大波浪樂隊倒是包容度很高,他們覺得《愛情買賣》的勁兒跟自己樂隊的風格神似,說不定可以一舉拿下廣場舞市場。

所以到最後,改編評價最好的就是這首《愛情買賣》。

五條人說的也有些道理,你至少要喜歡這首歌,才可能去改編它。

所以儘管他們絞盡腦汁想把這些個「神曲」改編得更加「高級」,還是有觀眾不滿節目組的「考驗」,覺得這些「神曲」不論怎麼拼了老命地改,本質還是很土。

關鍵是,持有以上觀點的人還不在少數。

那麼問題來了,節目組選擇的所謂「網友好喜歡」的歌,到底是誰在喜歡?

那些播放量、下載量、KTV點播量名列前茅的所謂「神曲」,又是誰在聽呢?

高進作為《我們不一樣》《我的好兄弟》《我叫小瀋陽》等諸多爆紅曲目的創作者,也發出過相同的疑問。

在《我是唱作人》的舞臺上他說:「很多人都願意聽我的歌,但他們就是不願意承認我。

說完,他自己還哭了好一會兒。

前陣子他還參加《天賜的聲音》,跟動力火車一起翻唱了《還珠格格》的主題曲《雨蝶》。

這歌讓蘇有朋聽了勾起回憶、感慨萬千,但丁太昇卻直接評了一個字「土」。

丁太昇的原話是:

「高進的聲音一出來,就覺得好土啊。他作為一個八零後的音樂人,音樂審美觀怎麼可以不與時俱進?」

高進沒氣也沒惱,反問他:「那你所謂『洋氣』和『土』的標準又是什麼呢?」

丁太昇現場舉了個例子,他說王力宏家學淵博,他的音樂跟《一人我飲酒醉》比起來,沒學過音樂的人也知道後者更土。

這一段話聊下來,王力宏成了最懵的那個人。

看得出他對自己的無辜躺槍略有不滿,他對高進說:「音樂是千變萬化的,高進,我尊重你,因為你尊重你自己。」

王力宏這話算是說到點子上了。

為什麼我們對丁太昇的一番言論聽著膈應,主要還是他言語裡隱約帶著高人一等的「鄙視鏈」。

據說「鄙視鏈」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南方都市報2012年4月7日的「城市周刊」上,該文總結了社會中因自我感覺良好而瞧不起他人的現象:

大家覺得這個現象很有意思,就又總結出了遊戲圈鄙視鏈、追劇圈鄙視鏈和英語圈鄙視鏈等等。

前幾年,音樂人臧鴻飛就曾在《吐槽大會》上分析了一下音樂圈的鄙視鏈:古典>爵士>搖滾>流行>說唱,而民謠和「網絡神曲」連隊都沒排上。

這段吐槽肯定多少有刻意調侃、迎合節目風格的成分在,但這也並非完全是臧鴻飛本人瞎編的,之前「樂夏」選歌和高進丁太昇的例子就足以證明這一點。

其實有不少人是認同「音樂圈鄙視鏈」,他們覺得音樂是有三六九等的,土不土一聽就知道。

仔細分析一下就不難發現,這個「鄙視排序」,其實就是普羅大眾對音樂風格接受度的倒序。

也就是說,越小眾的東西越是被認為是高級的。

可是從沒人思考過,這所謂的「高級」和「土」到底是誰來定義的?

郭德綱曾編過一個段子,他說:

「有人說了,聽交響樂高雅,看相聲就低俗;聽明星假唱高雅,看網絡原創低俗;看人體藝術高雅,兩口子講黃色笑話低俗。高爾基先生教導我們說,去你的吧。」

所謂的「高級」「高雅」,不過是少數掌握話語權的人的虛榮心創造出來的產物罷了。

他們希望通過「與眾不同」和「我懂你不懂」來區分自己和普羅大眾,以此來提升自身的存在價值和經濟價值。

他們會說話、會舉例,一句句擲地有聲、頭頭是道,甚至他們有些人的專業工作就是評論、爭辯。

而那些持有相反意見,一個個沒紀律、沒組織把「網絡神曲」熱度刷起來的人,那些就是喜歡聽《一人我飲酒醉》《我的好兄弟》的人,就迫於這種「鄙視」的壓力漸漸不敢發聲。

於是「有色眼鏡」戴久了,世界便成了一個顏色。

其實每個人都在以自身的角度去看世界,所以才會形成這樣千姿百態的人類社會。

我們能做的,不過是表達自己的喜好,或者通過分享自己的喜好為他人提供另一種他們不了解的可能性。

評判一首歌好聽或不好聽、深刻或平庸、經典或通俗、甚至它在專業音樂水平的優劣都是可以的,但「高級」和「土」這種略帶「鄙視」的詞真的大可不必。

《圓桌派》中有一段討論還算客觀:

等到你聽得懂貝多芬的時候,自然就會去聽;但你確實不了解音樂,喜歡某些簡單的曲子,也照樣可以自在簡單。不試圖活在周圍人的評價中,去表現一個虛假的自我,就沒問題。

的確,如果單純地讓觀眾能決定好壞,那麼某些晦澀難懂的藝術可能很難留存,任何一個領域想要向前發展,批判和質疑肯定是少不了的。

可單就音樂而言,專業領域的人相互質疑完全可以用更加包容的態度評判,給那些只關心自己聽歌時心情好不好的大眾一個表達自我的勇氣,別再用「土」來壓制他們。

這也許也是一種前進的方向。

相關焦點

  • 一人我飲酒醉!
    一人 我飲酒醉醉把佳人成雙對兩眼 是獨相隨我只求他日能雙歸兩年徵戰已白髮一生徵戰何人陪我誰是誰非我誰相隨戎馬一生為了誰能愛幾回我恨幾回1,還炒什麼股?把這首歌唱會了,理解透了,就能炒股賺錢了!多簡單呀!一生徵戰何人陪我誰是誰非我誰相隨戎馬一生為了誰能愛幾回我恨幾回2,繼續喝酒!繼續核按鈕!
  • 一人我飲酒醉,兩人床位一人睡
    在微博看到這樣一句話:你沒故事也沒酒,我憑什麼跟你走。呵呵,現在是有故事也有酒,就是找不到那個可以一起醉的人。公司身邊的同事幾乎人人都忙著找對象,當做人生的一件大事來做。還有各種談戀愛的,每天都要面對各種不同的人在眼前秀恩愛,我已經雲淡風輕。
  • 一人我飲酒醉,「醉酒」英文怎麼說?「每日情景口語」
    ▼一人我飲酒醉醉把那佳人成雙對🤘DAY 03I'm a bit buzzed/tipsy.我有點醉了,暈了。I'm drunk.我喝醉了,喝多了。A: 我有點暈了。我看我還是酒量差啊。B: 別擔心。我們會送你回家的。     💬Dialogue02A: Hey. Ladies.
  • 一人我飲酒醉,反正心好累
    然後還挺得意:「這下就沒人能偷我的酒啦!」@MadtownMaven朋友在公司大堂吐了。工作人員清理後,放上了「小心地滑」的警告語。完了朋友特驕傲,到處跟人說:「看到那個牌子了嗎,都是因為我。我剛才吐在那兒了。」@ABusFullaNunz 女朋友喝吐了。
  • YY2020年度盛典十年金曲串燒秀引關注 《一人飲酒醉》等神曲在列
    火爆全網的《一人飲酒醉》、《小雞嗶嗶》、《下雪哈爾濱》、《講真的》、《你是人間四月天》、《我的好兄弟》等神曲,將會於1月16日在廣州體育館舉辦的YY2020年度盛典上再度被唱響。下面就來扒一扒這些由直播圈引爆的金曲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 飲酒之味,醉之清歡
    這個恰到好處沒有絕對的標準,喝酒不光看酒量,看得看環境、對象和氛圍。興致高昂、氣氛融洽,稍微多喝一點也不為過;心情鬱悶,借酒澆愁,多喝一點可能就醉倒了。蘇軾說「人間有味是清歡」,邵雍則直接表明「美酒飲教微醉後,好花看到半開時」,前者是文學家,後者是哲學家,在「度」的問題上竟是這麼不約而同。正如齊白石論畫,一幅畫的妙處在於似與不似之間,太似則媚俗,不似則欺世。飲酒的妙處在於醉與不醉之間,好像醉了,又似乎沒醉,一切剛剛好。為別人著想,不強人所難,也是一種文明的飲酒禮儀。
  • 讀《月下獨酌》,獨自一人飲酒的夜,我們都是李白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他的的雄心壯志,他的的滿腔抱負,都無法實現,能做的,只能是借酒消愁,而且還只能是獨自一人借酒消愁,他的志向和理想,周圍的人難以接受,難以認同。甚至會有嘲笑,會覺得他想得太多了。
  • 【體驗報告】鄙視小米手環2的我體驗後終於被自己鄙視了
    可是讓五爺一直奇怪的是,這麼明顯的事,怎麼還有那麼多人買,其中還不乏有500強裡的企業老總!        出現這樣的情況的主要原因是腕帶偏軟且過薄,再加之膠性材質老化造成的鬆動。       除了這個,有個有趣的數據是,兩個手環均能記錄我深夜起床噓噓的次數和時間,因為睡前喝了水和啤酒的原因,一晚起來3次!嗯,這是提醒我以後睡前要少喝水的節奏昂~待機時間小米手環2優秀       終於說到大家更為關心的待機時間了。
  • 2首描寫飲酒的古詩詞:一醉解千愁,沉醉又何妨
    而美酒則是人們的好陪伴,歡樂時飲酒增加氣氛,悲傷時飲酒排遣愁緒。也因此,古往今來有大量詩詞描寫飲酒,描寫飲酒背後的悲歡離合。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喜歡詩詞的讀書人。關注我,一起欣賞2首描寫飲酒的古詩詞:一醉解千愁,沉醉又何妨!第1首,《飲酒·其五》: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醉吟先生」白居易,不如來飲酒,相伴心悠悠
    ,帽暖覆我頭。雲我五十餘,未是苦老人。……念此聊自解,逢酒且歡欣。」七十歲時,飲酒並無節制「七十人難到,過三更較稀。佔花租野寺,定酒典朝衣。趁醉春多出,貪歡夜未歸。不知親故口,道我是耶非。」興來吟一篇,吟罷酒一卮」 閒來吟詩時,酒是詩的點綴「時傾一杯酒,曠望湖天夕」 欣賞美景時,一杯酒讓心情更飄逸「獨持一杯酒,南亭送殘春」時節交替時,酒讓殘春走得不那麼落寞夢得為劉禹錫的字 劉禹錫和白居易互為好友,一個是詩豪,一個是詩魔白樂天晚年也曾寫過一篇《醉吟先生傳》傳中他以醉吟先生自喻
  • 樂夏這麼熱 是因為:兄弟,我想你了
    第二季《樂隊的夏天》(下面我就叫它「樂夏」了)開播後,這位大哥說,來預約排練房檔期的樂隊,已經達到了平時的兩倍多,「去年第一季剛播的那個月,店裡的電吉他連二手庫存都賣完了……」一檔樂隊節目都開始「帶貨」了,不說在綜藝製作層面成功與否,至少在觀眾心裡,算是站住了。第一年,生根,第二年,發芽。
  • 一人我飲酒醉……俄羅斯人居家隔離,伏特加銷量飆升!
    不僅是俄羅斯人,尼爾森公司數據顯示,美國人的飲酒量也急劇增加,3 月第三周的銷售量同比猛增 55%。從芬蘭到印度,全球各地都出現類似趨勢。然而莫斯科衛生部門成癮精神科主任醫師葉夫根尼 · 布倫警告說,過量飲酒來放鬆和改善心情可能導致酗酒。
  • 樂隊「鄙視鏈」有多嚴重?《愛情買賣》能大熱,男團女團卻遇冷
    也偏偏是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之下,湧現出了很多熱愛搖滾的人,他們擁有與搖滾一樣的精神內核,儘管不被理解,也依然要唱喜愛的搖滾樂。樂隊的夏天請來的大多數樂隊,都與搖滾脫不開干係。就算是民謠樂隊「野孩子",也想著用他們」內斂「的方式來演繹不一樣的搖滾樂。
  • 麻辣語絲 ‖ 王保福《我看到和理解的快手世界》
    我看到和理解的快手世界       有奶便是娘已是過去式;有禮便是大哥是現在進行式。說的就是這快手時代,在我自己的快手個人介紹裡和一個快手作品裡有個人對快手認識和理解的簡短文字,今天又要說說快手,三番五次的有人會說要臉不要臉,細細一想,其實自己覺得自己有時挺不要臉的。但話說回來,快手被廣大社會中低層網友青睞,我屬低層,我不說快手說什麼呢?    沒有!
  • 安遠一人吃燒烤、飲酒後駕車,結果...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朝散發弄輕舟。.喝起酒來,詩興大發我明明就是一個詩人嘛藍廋,香菇,失戀的痛你們不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溫馨提示美酒雖好,可不要貪杯哦,更不可借酒精麻醉自己,過量飲酒會傷身勞神。
  • 同事飲酒後窒息死亡,家屬質疑:兩人發生意外,只送一人就醫
    同事飲酒後窒息死亡,家屬質疑:兩人發生意外,只送一人就醫新的一年雖然還沒有放假,但許多人已經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開始在公司員工之間組織宴會,來緩解一年下來的吃苦,宴會期間自然少不了喝酒,但千萬不要貪杯。
  • 「隔了30年,我終於又看到江豚了」
    那一年,原本是漁民的範細才和範海華看到老蔣招募隊員的信息,便主動報名,「我們從小是打漁的,對江豚是有感情的。」加入巡護隊,意味著要上交自己的捕魚證,不能再以此為生,一些隊員還低價出售了自己的漁船。在範細才的記憶中,自從小時候會走路,他便開始跟著爺爺爸爸的船到湖面玩。正式下湖打漁的那年,他也不過12歲。▲從左至右依次為隊員範海華、隊長蔣禮義、隊員範細才。
  • 「樂夏」推火了School酒吧
    「有些樂隊永遠無法參加樂夏, 但你可以在School看到他們」。 今晚十點鎖定《最美汽車CD》,本周都是來自樂夏第二季的樂隊專場!分享《joyside和重塑》!
  • 過年喝酒小酌最佳 將醉未醉、無與倫比
    做人如飲酒,小醉最適宜。中國文化,講中庸之道,滿則溢、盛則衰,恰到好處才是最高境界。酒至小醉,半夢半醒,似有還無,是飲酒中最絕妙的一種狀態。將醉未醉之際,好比燈前看花,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小醉時,感覺身體變得很輕,輕得像一片羽毛慢慢地飄起來,又或感覺身體變得很沉,慢慢地下沉,仿佛沉向一片鬆軟的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