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不希望「未老先衰」,但忙碌的生活讓我們沒時間鍛鍊。久而久之,爬三層樓梯都喘粗氣、沒走幾步路就喊累……如果出現這些狀況,就需要警惕,衰老正在走近你。
英國心臟基金會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44%的成年人從來不鍛鍊,使得很多人的身體提前衰老。
伏地挺身要求身體保持平直,使腰背肌、腹肌、腿部肌肉處於緊張狀態。伏地挺身不僅能反映出一個人上肢力量的強弱,還能檢測出整體力量的強弱。
一般來說,20~30歲的成年男性1分鐘能完成17~29個,女性做12~22個,說明身體素質基本合格。如果能做30個左右,說明身體強健;若少於17個或感覺痛苦疲勞,則說明上肢力量減退嚴重。
30~45歲的男性1分鐘完成13~24個,女性做10~20個,視為達標。45~59歲的男性做11~20個,女性坐8~20個,視為達標。
有些人做伏地挺身時兩腿無法併攏或身體彎曲,說明腹肌或者腰背肌力量差。建議年輕人每天做2~3組伏地挺身,持之以恆,可維持並增強上肢力量。
年輕人可雙腳平直站立,雙手展開與肩同寬,慢慢彎曲膝蓋,直到大腿與地面平行,再慢慢回到起初的位置。
50歲以上中年人可採用半蹲,讓大腿和地面呈100~120度角。60歲以上老人可坐在椅子上進行測試。
一分鐘內,20~35歲男性完成20~30次,女性15~25次,說明下肢力量優秀。
30~45歲男性完成15~20個,女性12~18個,說明下肢健康。50歲以後,做半蹲能完成上述數量,說明身體基本合格。
大家每天做2~3組下蹲練習,每組30個,對增強腿部力量有好處。
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曾刊文指出,握力不夠的人更可能患心臟病或中風。我們可以買一個小型握力器在家測試,觀察握力指數,根據公式計算:握力體重指數=握力(公斤)/體重(公斤)×100,即可測試握力情況。
20~35歲男性的平均握力應達到30~45公斤,女性應為20~30公斤,臂力和手部力量強健的人可達70公斤以上。
35~50歲男性的握力應達到20~40公斤,女性為16~35公斤。
握力每增加1公斤,死亡風險減少3%。中老年人更需注意增強握力訓練,如果力量不夠,可以握核桃或養生球,逐漸增加負荷。專家表示,握力訓練時間長了,你會發現,工作效率也有提高。
美國匹茲堡大學研究發現,走路速度是壽命長短的「預警器」,走路快的老人比走路慢的死亡率更低。專家指出,走路快的人死亡風險減少3倍,心血管系統的狀況更好。但要注意,快走不是暴走,心率要保持在正常範圍內。
以1分鐘為限,每步75釐米為標準,25~35歲的成年人的步數應為90~120步。36~50歲、60~70歲年齡段人群可依次減少10步左右。
一般來說,走得快的人,心臟、肌肉、骨骼等各方面機能都比常人強,平衡、協調能力也比較好,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對意外事故的防範能力更佳。
人越老,平衡能力下降越快,也就不得不拄拐杖。閉眼單足站立時,人僅靠大腦前庭器官的平衡感受器和全身肌肉的協調運動,來維持身體重心。
20~35歲年輕人,閉眼1分鐘以上,不暈不倒,說明平衡能力正常。如果堅持不了1分鐘,則需要加強鍛鍊。
36~50歲的人,閉目時間應達到40~70秒。50~60歲的人應保持30秒左右。六七十歲的人如果能堅持1分鐘,說明平衡狀態很「年輕」。
中老年人做這個動作時,可以先單足站立,隨後慢慢閉上眼睛;高齡老人最好靠著牆或扶著東西。
人的身體構造具有非常高的柔軟度,經常活動和牽拉都能增強柔韌性,但經常不動就會「生鏽」。彎腰雙手觸地可鍛鍊腰腹肌肉,更能拉伸很少能活動到的背部肌肉和韌帶。
20~35歲的人雙手至少要摸到地面,身體柔韌性強的人甚至可以緊抱雙腿,臉貼在小腿上;36~50歲的人至少要摸到踝關節;50歲以上人群至少要摸到小腿位置。
要想改善背部及腿部的肌肉和腰腹柔韌性,可以每天練習該動作3次,每次3組,連續2~3個月就能改善身體柔韌性。
乳房是身體老化得最快的部位之一。英國研究人員指出,女性乳房衰老從35歲開始,此時乳房的豐滿度下降,預防女性乳房衰老,應越早越好。
女性過了35歲,乳房便會開始偷偷的「衰老」了,乳房衰老的十大表現如下:
(1)發現乳房變小了;
(2)不夠豐滿了;
(3)乳房開始下垂;
(4)乳暈(乳頭周圍區域)開始收縮;
(5)有乳腺增生的症狀;
(6)發現乳頭似乎變大了;
(7)平時不喜歡吃豆類、蔬菜、水果等食品,也不喜歡吃肉皮、豬蹄等富含脂肪的食物;
(8)生理期之前或者生理期時,感覺乳房脹痛難忍;
(9)不穿內衣,就會覺得不舒服;
(10)撫摸腋下靠近乳房地方,感覺過於鬆軟或者有硬硬的感覺;
以上項內容是乳房衰老的重要表現,符合的情況越多,則表示乳房衰老情況越嚴重。
女人需要知道的是不僅要緩解乳房衰老,保護乳房健康才是關鍵,改掉危害乳房健康健康的生活習慣,多做有利於乳房健康的運動,並選擇適合自己的健康內衣,減少對乳房的傷害。
部分內容來源生命時報、人民日報,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