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廚子會做飯,就怕廚子會教課。Gordon Ramsay不僅是一位譽滿全球的廚師,也是一名優秀的老師。除了教會那些想從事烹飪事業的學徒,他還為我們揭示了面對不同學生應該呈現不同的狀態。你也許看過Gordon教你做飯,也許看過Gordon教你罵人,但你看過Gordon教你怎麼當老師嗎?如果你也想像他一樣懂得如何因材施教,就請往下看吧~
閱讀時間:4分鐘
Gordon Ramsay是英國一名著名的主廚,坐擁數家米其林餐廳。很多人熟悉他,是因為他不僅廚藝非凡,也廣泛活躍於各種美食競技類綜藝節目裡,比如「地獄廚房(Hell’s Kitchen)」、「頂級廚師(Master Chef)」等。他在每一檔節目中對待不同選手的態度,其實也揭示了很多教學的真諦。
地獄廚神
這檔節目面向有一定烹飪經驗的選手。參加賽者獲勝的最終獎勵是豐厚的現金和一家高級餐廳的經營機會。因為節目定位是培養主廚,所以對參賽選手的要求標準極高。Gordon在節目中超級嚴厲,經常很粗暴地訓斥選手,節目也擁有最多的消音——當然,很多人認為Gordon的暴脾氣和髒話只是為了給節目增加看點。
比賽的任務難度頗高,需要所有人在一家有著真實顧客的餐廳參與工作和運營。顧客大多是來自好萊塢的挑剔的名流食客,餐廳、廚房的設置是開放式的,這就意味著顧客不僅可以看見食物烹飪的過程,還可以看見Gordon訓斥廚師的場景,選手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Gordon採用的是「蘿蔔與大棒」的政策,對於小組競賽獲勝的隊伍,他會給予獎勵:或在精美的SPA中心放鬆一個下午,或在豪華遊艇上喝著英式下午茶,或是搭乘直升飛機俯瞰城市。
除此之外,他對選手的培訓過程,其實就像我們老師培養能力較強的學生的過程。
對於能力強的學生,設立他們極其希望得到而又需要付出重重努力才可達到的目標。例如最終被國內重點學校或者世界名牌學府錄取。當一塊極其誘人的大餅出現在飢餓的人們的面前時,他們拒絕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對於這類學生,老師布置的任務也要經過巧妙設計和精心篩選。入門級的題目對他們來說顯然太容易了,學生很快就會失去興趣。所以,要給他們安排富有挑戰性的任務,在他們能力剛好能夠觸及或是需要跳一跳才可夠到的高度才適合,模考題目和實考真題中的高難題都會是不錯的選擇。
只有學生的興趣被激發,潛能才能被發掘出來。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老師只是以艱難的任務瘋狂施壓,學生也會容易覺得疲憊與灰心喪氣。要有適度的獎勵機制,比如物質上的小禮品、言語上的誇讚,或者發放適當的休息權利,都會讓他們重拾動力,繼續前行。
當然,嚴厲不是體現在對待學生的語言上,而是體現在對他們的要求上。但高要求也不意味著要冷言冷語,對於能力強的學生,老師自身的示範指導要保持超高水準,才能讓他們信服。就像Gordon向選手展示分割一整條三文魚事,展現的技巧極為嫻熟,如行雲流水。
同時,在學生出現鬆懈、狀態不佳、成績下滑等問題時,老師們要及時提醒他們調整心態,保持進取狀態。其實不用大聲呵責,真摯的交談也能達到目的。和他們交心談話時,老師的角色重在傾聽,讓他們卸下心防,大膽傾訴自己目前遇到的問題,並幫助他們分析、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或建議。
頂級廚師(Master Chef)
這檔節目面向喜愛烹飪美食的普通廚藝愛好者。他們不是專業廚師,身份也是各有不同,有學生,有居家煮婦或者煮夫,有律師,有軍人,等等。
Gordon在這檔節目中態度就緩和了很多,因為他知道自己面對的不是專業廚師,而是有天賦的普通人。所以他會更多地鼓勵選手。
比賽的任務設置也是多樣化的:
神秘盒挑戰——考察選手創新和發揮;
小組挑戰——考察選手領導和合作的能力;
壓力測試——考察選手的抗壓能力。
這就像我們老師面對現階段能力不突出但是具有潛力的學生時,做出的教學舉措。老師需要千方百計地去激發這類學生的潛能,引導他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目標設定不可太高難,要重在對他們能力的肯定。
老師可以把大目標分解為一個個的小目標,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學生的優點和特長就要及時鼓勵,大聲讚揚,讓他們增加自信心。學生一時出現錯誤,老師也不要急於否定,而是鼓勵他們甚至再給他們一次挑戰的機會,讓他們證明自己。
此外,活動任務的設計要豐富多彩,旨在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活動後老師的反饋要及時而具體,讓學生明白自己此時的不足以及如何改正。
我們對待這類學生,要保持成長型的思維,堅信他們在未來能夠變得更強大。
Master Chef第三季的冠軍是一名失明的越南裔女生Christine。
很多人都覺得她能做好廚師幾乎是天方夜譚,但是Gordon一直相信Christine的能力並暖心地鼓勵她。
在一次壓力淘汰賽中,Christine覺得自己發揮失常,表現糟糕。但是Gordon很耐心地描述著菜品的外觀和味道,並給予Christine極高的評價。這也使得Christine信心大增,最終脫穎而出,獲得了賽季冠軍。
頂級廚師青少版(Master Chef Junior)
這檔節目和Master Chef的唯一區別就在於參賽選手是兒童和青少年。Gordon在這裡也是使出渾身解數,十分耐心細緻地對待每個選手。
比賽場地背景用的是是孩子們喜歡的五顏六色的顏料塗成,任務主題也是趣味十足。贏了比賽,評委出糗;輸了比賽,評委去哄。這一切只為讓孩子們保持對烹飪美食的興趣和信心。
就像我們對待低齡段的學生一樣,保持耐心是基本的準則。這不是縱容,而是給予他們發展的空間和機會。在他們成功時,和他們一起放聲歡笑,共同慶祝。在他們失敗時,教會他們及時站起來,再嘗試一次,而不是嚴厲訓斥,那樣只會讓他們對學習產生厭惡和恐懼感。課堂活動以學生的興趣為導向,設計符合他們天性、有助於他們健康成長的內容。
這樣狀態下培養出來的孩子會是什麼樣呢?看看從Master Chef Junior中走出的選手們,他們不僅從比賽中學會了在保持高水準要求的基礎上,如何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意,還仍保持著良好的學習心態,繼續成長。
Gordon Ramsay不僅是一位譽滿全球的廚師,也是一名優秀的老師。除了教會那些想從事烹飪事業的學徒,他還為我們揭示了面對不同學生應該呈現不同的狀態:
面對能力強的學生,設計高難任務,挑戰其極限;面對潛力股學生,循循善誘,挖掘其能力;面對幼齡段學生,順應天性,耐心引導。
「不想上節目的廚師不是好老師」。希望我們能夠從他的教學經歷和體悟中獲得啟發,從而培養出自己的「米其林星級」學生。
今天的內容對你是否有幫助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