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一部頗具深遠意義的話劇作品《雛菊》收個尾。這部作品對於我而言,無論是在2020年,或是未來的某一年,都是一件寶貴的「禮物」。這份饋贈將伴隨我未來生活的每一天,也便成為深藏於心底的愛。
昨天是編劇導演主演雲峰的話劇作品《雛菊》的首演。走進劇場,雖然,沒有迎面撲來的暖意,但看到舞臺美術的設計便感受到了一抹溫柔,或者說是一種悲憫。
說到舞臺美術設計,在創作之初,雲峰導演親臨雛菊之家參觀過,屋子裡的陳設布置很清爽舒服,可以為不久於人世的小朋友營造一種「愛」的氛圍,這樣的感覺美好的同時,也是帶著一種善意的。
聊罷舞臺美術設計,我們聊聊表演吧。
講真,這是一部不怎麼容易呈現的作品。故事的成年人角色都是需要擁有著為人父母的經歷,方可真正走進男女主人公的內心世界。作品的編導演雲峰就是已為人父,看到「雛菊之家」的故事,才起心動念的想要創作話劇《雛菊》這部作品。
除了需要擁有為人父母的閱歷以外,還需要擁有「強大」的心智。悲傷情緒地跳進跳出需要演員自我內心情緒的調節。在舞臺上,表演的過程中也需要學習「克制」的功課。即便沒有為人父母的人,但凡有情感,也是很難直面這樣一個真實故事的。
演員雲峰在劇中飾演江緩緩的父親。父親的職業是醫藥學研究人員,常年在國外搞研究,對於各種藥物的療效如數家珍。得知女兒罹患不治之症,不久於人世才回國陪伴。講真,我能夠理解緩緩父親的工作性質,我也能理解他內心深處對於家庭的「虧欠感」。他所表現出來的「克制」是寶貴的。
這份克制帶著一抹理性,是常年的醫藥研究工作、臨床試驗工作告訴他,醫生不能輕易「崩盤」,對於病人的病情沒有一點好處,何況又是自己的獨生愛女。這份克制帶著一抹溫柔,這溫柔是儘可能不想在愛女緩緩面前表露真情,讓緩緩內心壓力倍增。這份克制帶著一抹深沉,這深沉是為人父的身份透著一種剛強,讓緩緩感受到這份愛是帶著「安全感」的。
這樣的克制最真誠地表達是在作品收尾處那段VCR採訪中的獨白。娓娓道來地一段傾心吐意,不禁讓人動容,也讓人內心絲絲作痛。看著這個將要逝去獨生愛女的男人,強顏歡笑地陪在孩子身旁,他是勇敢的。說起勇敢,我驀地想到了最近看到的一句話:勇敢是這個世界上人類美德中最稀缺的。緩緩父親的勇敢是「向死而生」的勇敢,是不迴避生命即將凋零的愛女的勇敢,也是內心深處暗下決心,未來繼續努力研製出能夠治療這類病症的勇敢。
這就是父愛,深沉中帶著一抹溫柔,這溫柔是無言的、隱忍的、真誠的。
說罷表演,我們聊聊這部作品的關鍵詞1「心願」。
我2021年的心願就是希望我的好朋友S先生能夠開開心心的。為了保護個人隱私,我就不把他的名字公之於眾了。這些年他得了抑鬱症,告別舞臺許久。今年他回歸了,我很是為他開心。我希望S先生在未來的日子裡能夠開開心心地過好每一天,能夠出演更多適合他的作品。這裡也祝所有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們2021年願望成真。
我們再聊聊這部作品的關鍵詞2「死亡」。
這樣冰冷的詞彙在2020年因為疫情,我們一直在感受著生命的凋零,這不是一個個數字,而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這裡致敬為抗擊疫情犧牲的醫護工作者們,是你們的勇敢為國家的疫情狀況得以改善保駕護航。
說起醫護工作者,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話劇《雛菊》昨晚的首演場次,「雛菊之家」的周院長以及團隊的工作人員及家屬也蒞臨觀看了演出。
周院長說:「看過這部作品之後感慨良多,當然更要感謝的是這些團隊夥伴們的家屬,如果沒有家屬們的支持,也不會有今天的雛菊之家。」這裡也向周院長及團隊致敬。沒有他們,就不會有「雛菊之家」為不久於人世的小朋友們搭建的一個溫暖的家,讓他們在生命倒計時階段感受一抹愛心、陪伴、幫助。
惟願我們每一個人在未來的某一天,生命即將劃上句號的時候,都能擁有一個Happy Ending。這樣的告別希望是不留遺憾地告別,是在健康活著的每一天的時候,對於身邊人的善待、關心、幫助。這樣的作為,或許也是對於自我內心的一種寬慰。
就此收筆,珍惜每一次值得勇敢的機會。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次遇見。珍惜每一次距離夢想更近的機會。珍惜在家裡和親人吃的每一頓飯,最重要的是珍惜父母愛的囑託。讓我們2021年都成為那個快樂且能夠帶給他人快樂的人。
這裡感謝所有來看戲的好朋友,希望這樣一個故事能夠為你帶去一抹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