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真的是不太平的一年,除了各種天災人禍的影響外,「世界大戰」、「核戰爭」等扎眼的詞彙也頻繁登上各大媒體。最近,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擁核國家——美國和俄羅斯,正在圍繞著新一階段的戰略武器削減條約進行唇槍舌戰,互不相讓。黑海、波羅的海、北海、白令海,都成為了美俄艦機的交鋒陣地,轟炸機、戰鬥機、驅逐艦、護衛艦的對峙行動好不熱鬧。而不久之前,為了回擊美國的挑釁,俄羅斯再次放出一個大招:首次公開了冷戰時期「沙皇炸彈」的爆炸視頻。
「沙皇炸彈」又被稱為「大伊萬」,由冷戰時期的蘇聯製造,是人類歷史上威力最大的氫彈,相當於5000萬噸TNT爆炸當量。由於體積太大,「沙皇炸彈」只能以轟炸機空投。
據報導,由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布的「沙皇炸彈」珍貴紀錄片,時長約為半個小時,片中展示了很多當年未公開的試驗細節,從最初搬運到圖-95轟炸機上,到後來的空投,再到爆炸畫面,都呈現得相對完整。該紀錄片公布後,自然引起了美方的關注,有美國媒體表示,俄方此舉威懾的意味十分明顯。
「沙皇炸彈」的威力有多大?簡而言之——它是人類製造出威力最大的炸彈,相當於當年投放在廣島「小男孩」原子彈的3100倍。按照蘇聯科學家的最初設想,他們是想直接造一枚1.7億噸當量的超級氫彈。但考慮到如此大的威力可能對地球造成不可逆傷害,便將當量削減。可即便如此,當「沙皇炸彈」爆炸後依然讓全世界狠狠地震驚了一次。
1961年10月30日上午11點半,一架圖-95轟炸機飛臨北冰洋新地道群島西岸,以傘降的方式空投下一顆人類歷史上威力最大的氫彈。隨著一道比太陽還耀眼的火光亮起,一朵寬度近40公裡,高約64公裡的蘑菇雲綻放開來。緊接著就是高溫熱浪和光熱輻射。據悉,這次核爆炸產生的熱風可以讓遠在51公裡外的人受到3級灼傷,爆炸的閃光能致盲40公裡以外的人眼。
雖然這次爆炸是在離地4公裡外引爆,但強烈的衝擊波依舊引發了一次5級地震,爆炸的電磁脈衝使得全球無線電中斷了1個小時。據評估,沙皇炸彈的這次試爆,在全球所有已知的爆炸事件中規模排名第二,僅次於造成恐龍滅絕的那次隕石撞擊事件。
沙皇炸彈雖然恐怖,但其政治效益卻十分明顯:美蘇籤訂了核裁軍協議,並限定了所有核試驗只能在地底進行。因此軍事專家認為,俄羅斯再次公布「沙皇炸彈」紀錄片的目的,就是為了給美國提個醒:俄羅斯的核武器,強大到足以毀滅美國千百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