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者」亞歷山大二世,解放農奴的沙皇被刺,俄國歷史的分水嶺

2020-12-11 愛歷史的小丫頭

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被害是俄國歷史上一個很重要的分水嶺,這間接導致了俄國1917年爆發的紅色革命。俄國幾代沙皇都在持續進行改革,但是因為阻力太大,所以改革進行緩慢,也不夠徹底。

亞歷山大二世

亞歷山大二世的功與過

亞歷山大二世繼位之後,決心廢除農奴制,他全力投入到改革工作中,試圖衝破重重阻力。改革成功後,所有的農奴取得了解放,並且擁有了自己的土地,這對俄國社會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這些改革不僅讓俄國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也讓俄國的國力進一步增強。

當然這些改革是在艱難中進行的。因為舊貴族勢力一直在反對,還有一些激進革命者也對改革中存在的不足表示不滿。為了阻止沙皇繼續改革,他們成立了各種組織,進行恐怖活動,以此來威脅亞歷山大二世。但是為了改革能順利進行,亞歷山大二世毫不畏懼,堅持改革到底。

改革前的農奴親吻貴族腳背

正當他又準備實施一項更具深遠意義的改革時,他卻遇難了!他的死亡讓沙皇政府關閉了改革之門,此後,繼位的統治者們也都拒絕任何改革,這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進一步的發展,最終,俄國走上了紅色革命之路。

另外,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雖為俄國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由於社會生活的逐漸自由化,在俄國出現了一些激進組織,他們開展各項恐怖活動,企圖刺殺沙皇來改變社會。他們認為沙皇的這些改革沒有給農民帶來多大的好處,農民依然要交很多的稅。

沙俄農奴

這樣就讓那些對改革不滿意的人產生了刺殺沙皇,重新改革的想法。其中最為活躍的是「人民的意志」,這個組織曾多次刺殺沙皇亞歷山大二世,但由於亞歷山大二世的警衛們警惕性高,加上防衛得當,所以一直有驚無險。

刺殺沙皇

1879年以前,「人民的意志」先後組織多次刺殺亞歷山大二世的行動,但是均未得逞。第一次,他們打算在亞歷山大二世的專車所經過的鐵軌下放置炸藥,炸死他。為此,「人民的意志」的成員們花費了大筆經費購買炸藥及所需的物品,他們裝扮成鐵路維修人員,利用夜色作掩護,歷經兩個月的時間把炸藥埋好。正當他們為即將成功的刺殺活動興奮時,卻傳來了讓他們意想不到的消息:他們炸錯了火車,亞歷山大二世正坐在他的專列上閉目養神呢!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們打算在亞歷山大二世吃飯的時候炸毀皇室的餐廳,這樣亞歷山大二世就會被炸死。於是一名「人民的意志」成員打扮成廚師的樣子,帶著炸彈悄悄溜到餐廳地下的地窖裡,然後他點燃了炸彈,這次爆炸造成11人死亡,其中有餐廳裡的工作人員,還有幾名亞歷山大二世的隨從。

用餐的沙俄皇室

而這時的亞歷山大二世正在宮殿裡休息,他聽見爆炸聲,知道是針對自己的暗殺。他想到餐廳看看工作人員傷亡如何,卻被警衛攔了下來。警衛怕恐怖分子還有同黨,為了安全起見還是讓亞力山大二世留在原處。而那位點燃炸彈的「廚師」,則被警衛當場擊斃。

1881年,「人民的意志」又策劃了一個刺殺。這一次他們計劃在亞歷山大二世外出時進行刺殺。事先他們對亞歷山大二世的出行路線及日程等情況進行了詳細的了解。情報顯示,每個周日亞歷山大二世都會外出放鬆心情,於是,他們就決定在周日暗殺他。

他們考察了亞歷山大二世經常走的那條道路,發現路上有一家小商店,於是他們就租下了那間店鋪。白天他們開著門,像是正常營業的樣子,有一個人在門口把風,其他人則在裡面挖掘地道,如果有人來,門口把風的人就會移動一組櫃檯擋在通往地道的出口。同時也會大聲地和來人說話,以通知地下的人不要弄出聲音。

亞歷山大二世紀念碑

經過一個月的努力,他們挖好了地道,他們把足夠量的炸藥放在了裡面,然後就等著亞歷山大二世走到這裡時引爆炸藥。為了保證此次行動的萬無一失,他們還在路上安排了四個人,如果亞歷山大二世沒被炸死,這四個人就向他投炸彈,直到目標被炸死為止。

當然,這家商店的異常舉動還是被當地的警察發現了,他們以查稅的名義來到店裡進行了檢查,卻沒發現地道。可是沒過幾天,負責本次行動的安德烈·熱利亞博夫卻因參加了一起恐怖事件被警察抓捕了。這些成員不知道他們的計劃是否安全,於是這次行動暫時擱淺了。

出遊的亞歷山大二世

「人民的意志」不殺死沙皇決不罷休,緊接著,他們又策劃了另一次行動。3月1日是亞歷山大二世巡視軍隊的日子,這一天他像往常那樣坐上了馬車,由幾名警衛陪護著一同前往目的地。當巡視結束之後,亞歷山大二世一行準備返回,在他們經過伊卡特林斯基運河時,有一個人向亞歷山大二世的馬車扔了一個鐵罐子,隨後鐵罐子發生爆炸,幸好威力不大,只傷到了馬和行人。

由於亞歷山大二世坐在馬車裡,所以他本人沒有受傷。但這次他不顧警衛的勸告,下車來看望受傷的人。這時,那個扔罐子的人被人們抓住。但是,危險並沒有真正結束,此時還有一名恐怖分子正在遠處觀察著這一切。他準備當亞歷山大二世一行靠近自己時,再扔出準備已久的炸彈。

亞歷山大二世遇刺

亞歷山大二世一行人繼續向前走,他們沒有意識到死神正向他們逼近。危險越來越近,突然,另一外恐怖分子引爆了那枚炸彈,但由於操作上的失誤,他本人也受了重傷。這次,亞歷山大二世就沒有剛才那麼幸運了,他還沒反應過來怎麼回事就被炸彈炸得奄奄一息。他躺在地上用輕微的聲音說,他要回家,即使死也要死在家裡。隨從輕輕地把他抬進了馬車裡。隨即趕來的警察抓獲了那名引爆炸彈的恐怖分子。

回到皇宮的亞歷山大二世已經說不出話來了,兩眼環視了一下四周就斷氣了。當俄國人知道亞歷山大二世受傷時,他們自發排隊來到了沙皇的住所跪在外面為沙皇祈禱,但是,他們的祈禱最終也沒能挽留住亞歷山大二世的生命。

抓捕罪犯

炸死亞歷山大二世的那名兇手叫伊格納季·格林尼夫斯基,他因受傷過重,當天晚上就死了。警察審訊了那名扔鐵罐子的恐怖分子,得知他叫尼古拉·雷薩科夫,是哲亞波夫的手下。在警察的嚴刑逼供下,他交代出了幾名同夥。根據雷薩科夫交代的情況,警察抓獲了吉斯亞·海夫曼。但是在追捕另一名恐怖分子尼古拉·薩布林時,他卻自殺了。

沙俄警察

警察又在尼古拉·薩布林的住所抓獲了另一名恐怖分子蒂莫西·米哈伊洛夫。據雷薩科夫交代,本次刺殺亞歷山大二世的組織者是海夫曼和米哈伊洛夫。同時警察在全市進行全力搜查,抓捕「人民的意志」組織成員。經過一周的全力追捕,這個組織被嚴重打擊。警察抓捕了六名參與刺殺亞歷山大二世的恐怖分子,佩羅夫斯卡婭是其中唯一一名女性成員,她是聖彼得堡前總督的女兒,同時也是熱利亞博夫的情人。

俄國政府一邊著手進行審判,另一方面還在追捕「人民的意志」剩餘成員。這六名涉嫌殺害亞歷山大二世的恐怖分子分別是:雷薩科夫、米哈伊洛夫、海夫曼、佩羅夫斯卡婭、熱利亞博夫和尼古拉·基巴斯契夫。

這六名被告人受到了包括「刺殺沙皇」和「參與秘密革命團體」等罪名在內的24項指控。經過法院審判,最終判處這六人絞刑。但雷薩科夫年齡只有19歲,對於他是否也判絞刑,法院為此進行了一番討論,最終決定與其他人同罪。佩羅夫斯卡婭由於當時已經懷孕,所以對她的執行被延期了。

沙皇出行

4月2日,五名刺殺沙皇的恐怖分子被帶到了塞門諾夫斯基廣場,在這裡將執行絞刑。他們的脖子上綁了一個大紙牌,上面寫著「刺殺沙皇」。圍觀的人達到八萬之多,他們想看看刺殺沙皇的下場。

1881年7月2日,佩羅夫斯卡婭得到了亞歷山大三世的寬恕,將她的死刑改為終身苦役。她在監獄裡生下了一個孩子,孩子剛出生就被人抱走了。第二年,佩羅夫斯卡婭因病去世。

在這起刺殺沙皇的案件中,除了以上六名恐怖分子受到相應的處罰外,還有三人受到了處罰。就是以查稅的身份來到小商店檢查的那兩名警察,由於他們沒有查出小商店裡的地道而被流放到外地,他們的直接上司也受到了相應的處罰。

十月革命

結語

經過這一事件,「人民的意志」被徹底打垮,大部分農民對恐怖分子都十分痛恨,痛恨他們殺死了亞歷山大二世,因為在他們看來,亞歷山大二世是對他們有利的人,是保護他們的人。而後來繼位的亞歷山大三世卻與他父親的主張完全相反,他實行的完全是殘忍的統治,放棄了亞歷山大二世的自由主張。俄國人在他及之後的尼古拉二世的壓迫下又生活了近40年,直到爆發了十月革命,才推翻了羅曼諾夫沙皇王朝,人們才得以迎來全新的時代。

相關焦點

  • 高中歷史教案:高二歷史19世紀中葉的俄國
    ②討論:曾經贏得過「解放者」美譽的亞歷山大二世為什麼會遭到暗殺?   2.各抒己見:如果你是當時俄國的農民,你會接受民粹派的宣傳嗎?為什麼?民粹派運動為什麼沒有取得成功呢?但是就改革內容而言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廢除了地主對農民的封建統治權力,使2100多萬農民從農奴制的枷鎖下解放出來,為適應新的經濟關係,又對政治上層建築作出局部調整,這些變革畢竟促進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農奴制的廢除改變不了歷史發展的方向,為後來的1905年革命奠定了基礎,又成為俄國社會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
  • 亞歷山大二世:解放者?or毀滅者?
    農奴是一種介於奴隸和農民之間的存在,生活待遇非常差,可以被農奴主隨意買賣。忍耐畢竟是有限度的,19世紀開始,農奴暴動越來越多,沙皇政府必須引起重視了。俄國農奴生活狀況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時期,「獨眼將軍」庫圖佐夫把不可一世的拿破崙拉下了神壇,創造了俄羅斯的帝國神話。
  • 俄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
    葉卡捷琳娜二世是沙皇俄國繼伊凡四世、彼得一世後統治時間最久的沙皇,在沙俄歷史上只有兩位皇帝被授予大帝稱號,一位是彼得一世,另一位就是葉卡捷琳娜二世。這個女人冷冷地看著這個跪在地上的男人,這個昔日的沙皇,她曾經的丈夫,毫不猶豫地下令近衛軍把他拖出去。彼得三世很快就被近衛軍處死,這個女人登上了沙皇的寶座,她就是葉卡捷琳娜二世。
  • 十八世紀俄國的農奴經濟
    十八世紀後半期俄國的經濟基礎,主要是封建農奴制經濟。葉卡特琳娜二世把很多土地連同居住在上面的農民分給貴族,作為賜賞。例如參加732年宮廷政變的奧爾洛夫兄弟,得到了五萬多個農民的賜賞;波將金元帥得到了四萬多個農民賜賞。葉卡特琳娜二世賞給貴族的農民總共有八十萬人。在她執政的時候麼人所有的農奴數量約佔全部農民人口的一半以上。。餘下的太多數都是國有農民。
  • 俄國沙皇最想徵服的城市:徵戰四百多年,仍然沒有得到
    俄國的前身是莫斯科大公國,統治範圍很小,還向欽察汗國的納貢。可是後來,莫斯科大公國崛起,通過武力擴張,在幾百年間,成為起地跨亞歐的俄羅斯帝國。俄國雖然徵服了很多地區,但有一個地方讓歷代沙皇魂牽夢繞,經過四百多年的徵戰,不過依然沒能佔領,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沙皇與民族主義的纏鬥
    南美洲的巴西原本是個君主制國家,走向共和後,羅曼諾夫皇朝堅持不承認新政府,直到流亡的巴西廢帝去世後,俄國才跟巴西共和國建交。 這種外交思維以意識形態為基準,慕虛名而處實禍,註定要跟國家的現實利益牴觸。1854年沙皇與奧斯曼交戰,奧地利並沒有支持俄國,反而趁火打劫,要分一杯羹。
  • 俄國女皇畫像:圖二是農奴,圖五最風流也最厲害,想徵服歐洲
    沙皇是俄國的最高統治者,然而俄國羅曼諾夫王朝的歷史上,先後卻出現過四位女性的沙皇。那麼她們都是誰呢,她們做出過哪些影響歷史的事情呢?(圖為俄國沙皇的寶座)葉卡特琳娜一世·阿列克謝耶芙娜。她出身低微,是立陶宛農奴的女兒。她最初是一名女傭,嫁給了一個瑞典士兵。
  • 趣羅斯:俄羅斯沙皇們的「怪癖」(下)
    尼古拉二世 | 珠光寶氣的「專輯」 說到俄羅斯帝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 (1868-1918) 的愛好,很多人會寫到騎車、紋身、狩獵和網球等,但真正讓他痴迷的是香菸和珠寶。 農奴制的解放者亞歷山大二世 (1818-1881) 一直苦於家族遺傳的消化問題。1850年,他在高加索地區第一次嘗試抽水煙後驚喜發現,一直困擾他的腸胃問題得到緩解。從此以後,水煙成為了亞歷山大二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良藥」。
  • 對俄國羅曼諾夫皇朝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沙皇盤點
    羅曼諾夫皇朝在俄羅斯可以說非常出名,一個皇朝可以維持300餘年,可以說必定有推動它更符合歷史潮流的人。在俄羅斯,沙皇的推動佔了很大作用。接下來,就讓我們盤點一下對羅曼諾夫皇朝起到推動作用的沙皇。③沙皇的外交天賦實現了讓當時俄羅斯有些非常有利的國際局面,與英國、普魯士、奧地利的關係比較好(有沒有抓住是另外一回事了)。④進一步的軍事改革適應歷史潮流(與清朝區別最大的地方)。
  • 揭秘 | 英國女王、法國國王、俄國沙皇…歐洲王公貴族愛喝什麼香檳?
    香檳的身影曾出現在法國蘭斯大教堂幾十位法國國王的加冕禮上;在法王路易十四漫長的統治時期,國王的「御醫」規定香檳為國王調理身體的每日必服「保健品」;在法國與沙皇俄國的戰爭的禁酒時期,勇敢的香檳酒商想方設法把香檳運到俄國,從此開啟了香檳在俄國的巨大市場;再到最近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和查爾斯王子批准的一系列皇家認證香檳品牌等等……幾百年來,在香檳倡導者們的勇氣和推崇下
  • 李碩:沙皇俄國是如何徵服中亞的?
    李碩《俄國徵服中亞戰記》,中信出版集團,2020年5月入選「中國好書」的《孔子大歷史》、《南北戰爭三百年》作者李碩新作,生動講述19世紀俄國在中亞的擴張進程,再現歷史真相。內容簡介繼《南北戰爭三百年》《孔子大歷史》之後,李碩再出新作。這次他把目光重歸自己的老本行戰爭歷史,不同的卻是將聚光燈轉向了19世紀的中亞世界。他借用曾親歷俄國徵服中亞戰爭的捷連季耶夫《徵服中亞史》三卷本,來講述19世紀俄國在中亞近21年的擴張歷程。
  • 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人稱「神秘沙皇」,從登基到死亡都被人懷疑
    亞歷山大一世是俄國羅曼諾夫王朝的第十三位沙皇,後人稱他為「神秘沙皇」、「北方的斯芬克斯」。他從登基到死亡,便疑雲不斷,給人留下種種神秘。登基之時,就被人懷疑是弒父自立;在位期間由於突然死亡,以至於他死後不久又傳出種種離奇說法,讓亞歷山大一世到底是真正死亡還是逃避現實而退位?至今迷霧重重、眾說紛紜。
  • 歷史上,俄國的君主為何被稱為沙皇,而不是皇帝?
    中世紀時期,幾乎全世界的國家都處於封建君主統治式管理的皇權時代, 中世紀俄國將拉丁語中的「凱撒大帝Caesar」轉譯為俄語「Цезарь沙皇」,沙皇代表了古俄羅斯的最高權力者。「沙皇」一詞是拉丁語「凱撒」轉音至俄語的讀音。
  • 俄羅斯帝國的最後歲月,滴血教堂見證沙皇走進歷史
    17世紀,俄國基本完成了對西伯利亞的擴張。俄國的東方色彩越來越濃厚。從17世紀開始,俄羅斯逐步與西方接近。 當時,彼得大帝執政後,俄羅斯首次定為俄羅斯帝國,引進國外新式武器和戰 略技術,還建立了一支強大的 海軍。在經濟方面,彼得大力鼓勵工商業的發展,允許企業主買進整村的 農奴到 工廠做工,批准外國人在俄國開辦工廠。
  • 紀念西藏百萬農奴解放61周年電視講話
    原標題:紀念西藏百萬農奴解放61周年電視講話 每一個冬天的句號都是春暖花開,就好像61年前的今天,中國共產黨把西藏歷史的冬天永遠畫上了句號,從此,溫暖的陽光普照雪域高原!「3·28」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是西藏各族人民永遠銘記的日子。   61年前的今天,是新舊西藏的分水嶺,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天翻地覆的西藏民主改革徹底摧毀了舊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世界屋脊這片古老的土地,從此翻開歷史全新的一頁。
  • 葉卡捷琳娜一世:從女俘到俄國首位女沙皇,她的人生可謂傳奇
    我簡單跟大家捋一下葉卡捷琳娜一世的人生軌跡,簡單說就是:農奴--俘虜--情婦--皇后--女沙皇。她是真正的貧寒出身,父母是農民,而且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寄養在親戚家,有非常不幸的人生開端。後來作為俘虜到了俄國,不想卻成為了皇后,更不可思議的是,竟然成了俄國第一位女沙皇。
  • 30—40年代俄國農奴制危機的增長及封建社會的階級分化
    在十九世紀上半葉期間,農奴的份地邳均縮小了1/2到2/3:在非黑土省份每人份地由13.5俄畝減少到4.3俄畝,在黑土省份由7俄畝減少到3.2俄畝。領地農民,從1836年的22,306,000減少到1851年的21,846,000,即減少了50萬人,這說明受農奴主貴族任意宰割的農奴的死亡率大於出生率。
  • 彼得一世:他是俄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沙皇,卻因為見義勇為而去世
    彼得大帝的畫像彼得大帝出生於公元1672年的6月9日,他是俄羅斯歷史上最有資格被稱呼為「大帝」的兩位君主之一,另一位則是他的第二任妻子葉卡捷琳娜大帝。在彼得大帝十歲的時候,由於其兄費奧多爾三世的去世,彼得大帝和自己的另一位兄弟伊凡被擁立為沙皇,不過當時的彼得大帝和伊凡都只是傀儡,真正掌控權力的則是他們的姐姐索菲亞。直到1689年的時候,年僅17歲的彼得大帝帶領效忠自己的「少年軍」向姐姐索菲亞發起了進攻,結果彼得大帝大獲全勝,索菲亞也被囚禁在修道院。
  • 葉卡捷琳娜二世:俄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被稱為大帝的女沙皇
    在俄羅斯帝國歷史上,只有兩個皇帝獲得了「大帝」的名號:一個是帝國奠基人彼得一世,另一個就是這篇文章的主人公葉卡捷琳娜二世。能與彼得大帝,可見葉卡捷琳娜二世為俄羅斯做的貢獻有多大。下面就讓我們具體了解這位俄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大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