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川普推倒重來,聲稱再被封鎖又何妨
古巴看淡美國「半生不熟的冷戰」
【環球時報駐古巴、美國特約記者 葉濤 丁玎 環球時報記者 谷棣】「美國和古巴的關係會再度緊張嗎」成了新的國際政治話題。6月16日是個周末,美國總統川普直奔佛羅裡達州邁阿密城內的曼努埃爾-阿泰姆劇院。該劇院是以1961年領導攻擊古巴的豬灣登陸行動的一位古巴裔美國人命名的,而川普當天在這裡的講話也如56年前的入侵行動一樣,為美古關係劃出新的裂痕——幾乎全面廢除前任歐巴馬政府推行的對古緩和政策。面對美國的最新壓力,古巴會屈服嗎?分析認為,受美國長期全面封鎖的影響,古巴經濟對美國的依存度很低。美國川普政府意圖「以壓促變」,成功可能性很低。在古巴,《環球時報》特約記者聽到的多是當地人說「再被封鎖幾年又何妨」。就連一些美國媒體也表示:「對古巴重新發動『半生不熟』的冷戰是最糟糕之舉!」
「用的還是當年強硬腔調」
川普16日在講話後還籤署總統備忘錄,禁止美國企業與古巴軍方有關的企業展開合作、強化對美國人前往古巴旅遊的限制,同時重申不會放鬆或解除對古巴實施了50餘年的全面封鎖。
古巴共產黨中央機關報《格拉瑪報》網站對川普的講話進行了文字直播,並評論說:「川普總統一直向古巴強調民主和自由,卻忽視了本月在美國發布的一項民意調查,該調查顯示75%的美國人支持歐巴馬政府推行的對古緩和政策。」古巴前外交官卡洛斯認為,川普口氣強硬,用的還是當年古美關係最差時的那些腔調,如果兩國關係正常化進程因此凍結,古巴人只能著眼於情況改變,但其實這也有損美國的利益。他認為,歐巴馬的政策有利於古巴人民,川普的政策會傷害古巴人民。
在川普的對古新政中,2015年7月1日重開的美國駐古使館仍將保留,2016年9月開通的古美間民航和遊輪服務不受影響,今年1月被歐巴馬廢止的鼓勵古巴移民的「幹腳溼腳」政策也不會恢復。1995年施行的「幹腳溼腳」政策,內容是「不接收在海上被美方攔截的古巴偷渡客,但接收成功踏上美國領土的古巴人」。古巴一直要求美方廢除這一政策,指責該法案鼓勵非法移民。反對非法移民的川普並非把歐巴馬的所有政策都推倒重來,但不可否認的是,過去900多天裡瀰漫在華盛頓和哈瓦那之間協商對話的氣氛遭到破壞。哈瓦那男子尤西比奧說:「美國已經封鎖了我們50多年,再多來幾年又能怎麼樣呢?」名為尤安妮亞的古巴女性說:「以往為了完善古美關係做出的所有犧牲和努力都被川普扼殺了。」
川普還在講話中批評說,歐巴馬政府推行的對古政策沒有使古巴人民受益。對此,古方專家認為,這是不符合事實的——僅美國「空中食宿」(Airbnb)一家公司就為古巴個體出租屋房主創造了4000萬美元的收益。《環球時報》特約記者看到,除了入住哈瓦那的幾家星級大酒店,來自歐美等國的遊客還喜歡住當地的民宿。一些有多餘房子的古巴人把房子裝修後成為個體出租房主,這樣的民宿一晚費用在30美元到60美元之間。
「關係好轉不可能一蹴而就」
凡是到過哈瓦那的人,都會去位於濱海大道的美國駐古巴大使館前的廣場轉一轉。2015年7月,美古正式恢復外交關係前,這裡是美國駐古巴利益代表處。2006年,小布希政府任內,該代表處用建築外牆上的電子顯示屏播放各種反古信息,結果古巴政府一怒之下在代表處前豎起138根高大的旗杆,升起一面面黑色旗幟,給代表處擺了個嚴實的「黑旗陣」。如今,在美國使館門口已不再是「黑旗廣場」,多了的是排隊等待辦理證件的古巴人。《環球時報》特約記者上前詢問,基本都說是去美國探親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拉美所古巴研究中心秘書長韓晗告訴《環球時報》記者,2014年她到哈瓦那訪學,因為美國和古巴已開始關係緩和期,所以「黑旗廣場」那時就不再是美古緊張的見證了,遇到重大活動時,廣場飄揚的都是古巴國旗。
談到川普對古巴的新表態,韓晗認為,這會對美古關係有影響,但雙方不會重回冷戰時期。據韓晗介紹,她接觸的古巴老百姓對古美關係改善有兩方面觀點,一些人擔心改變過快不利於古巴發展,但更多人期待古美關係進一步發展,因為古美關係改善能為他們帶來更多實惠。古巴人也常談起海明威去過的哈瓦那小酒館和歷史上古巴與美國的經濟往來,如美國對古巴製糖業的深刻影響等。古巴政府對美國持開放態度,願意和美國就兩國關係正常化進行會談。過去美國對古巴的經濟封鎖和制裁,不僅影響到古巴自身的經濟和外資對古巴投資,也對國際貿易造成影響,如一些國際企業在與古巴的貿易往來中不得不用歐元結算,換匯損失對這些企業影響很大。
美國無黨派遊說團體「接觸古巴」6月初已發布報告斷言,逆轉歐巴馬的古巴政策將導致美國經濟損失66億美元,並將在川普首個任期內影響近1.3萬個就業崗位。「川普對古巴重新發動的『半生不熟』冷戰是最糟糕之舉!」美國網絡雜誌《野獸日報》等連日來一直在談論這個話題。《舊金山紀事報》刊文稱,川普的政策會影響古巴百姓的生活和美國民眾的旅行自由。
《赫芬郵報》稱,2015年,歐巴馬放寬美國對古巴的網際網路硬體和通信技術的出口限制,他還加強兩國在情報收集、禁毒、科研和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合作。歐巴馬的做法本來可以使美國人更容易到古巴旅遊,如今幾乎每個美國公民都不需要申請特別許可就能前往古巴。
《赫芬郵報》援引古巴奧爾金大學法學教授託雷斯·羅慕洛的話說:「旅遊業的收入正幫古巴人改善生活,可以讓古巴有更多用於教育、醫療、文化、體育和科研等社會項目的資金。」但到訪古巴的美國遊客數量並沒有預期的那樣多。古巴的主要外匯來源是旅遊業,去年全年外國訪古遊客總數達到420萬人次,其中來自美國的遊客只有28萬人,不足7%。每天飛往古巴的150個國際航班中,絕大多數來自歐洲、加拿大和拉美地區,美古間航線自去年下半年開通後,由於客源不足一直未能達每天20個航班的規劃數量。在遍布古巴各旅遊勝地的高檔合資酒店中,來自西班牙、法國等歐洲國家的酒店集團是主要投資方。
美國對古巴的全面封鎖仍沒有解除,古巴特產的雪茄菸和朗姆酒不能在美國市場銷售。同樣,在哈瓦那幾家大的國營商店裡,《環球時報》特約記者看不到什麼美國商品。古巴人說,我們想吃大米要去半個地球以外的越南買,想喝葡萄酒只能從隔著大西洋的西班牙和義大利進口,近在咫尺的美國商品要想出口到古巴仍受到美國政府的嚴格限制。好萊塢大片《速度與激情8》去年曾來哈瓦那取景,但今年上映後,古巴人還無法看到。在古巴的電視節目中,沒有美國的影視劇,只能看到有關川普的一些時政新聞。事實上,一些古巴人對這類美國的文化產品也沒什麼興趣,墨西哥電視臺拍攝的西語電視劇更對他們的胃口。
正因如此,在部分古巴人看來,美國與古巴改善關係,還沒有直接改變古巴百姓的生活。在古巴,食品仍以政府供應為主,麵包、大米、麵粉等都憑本供應,供應本之外一些生活所需品價格也不是很高。正如古巴阿爾特米薩大學法律專業學生洛加斯所說,從2014年12月,歐巴馬和古巴領導人勞爾·卡斯楚宣布啟動兩國關係正常化進程算起,古巴和美國要實現深層次轉變,只有不到兩年的時間肯定不夠。洛加斯認為:「美古關係好轉不可能一蹴而就。我認為川普是一個商人,他不會從歐巴馬政府取得的進步中倒退,他將佔據古巴市場。新的酒店和商店都不只是為了古巴人,也是供全球遊客使用。」
「古巴不理會美國說什麼」
韓晗說,古巴在美國多年封鎖下,保持了國家經濟的穩定和發展。旅遊業一直被視為古巴發展的重要部門,但外國遊客增加的同時,也要增加投入和進口來滿足遊客增加帶來的需求,這對古巴未來的貿易發展和公共政策管理提出挑戰。這是當前古美關係改善、古巴繼續「更新」進程中需要應對的新情況。
自美古關係改善後,美國一些連鎖酒店和遊艇企業已開始在古巴尋找商機。堪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農作物種植商也開始向古巴出口農產品。美國律師路易斯·德喬伊表示:「從2015年起,美國企業就開始在古巴努力尋找商機。如今許多美企正在充分利用持續放鬆限制並更進一步開放市場的有利時機。目前逆轉這種進程只會使外國競爭者受益。如果川普真正希望『美國優先』,那麼選項似乎很明確。」
在古巴,當地學者同樣在談論川普上臺後帶來的「不確定性」,並理性看待,持謹慎樂觀的態度。有古巴國際關係問題學者和韓晗提到古美關係時說,川普產生的「不確定性」不只針對古巴一國,也對拉美和亞太等廣大發展中國家有影響,他相信,在川普任期內,古美關係不會出現逆潮流的一幕。同時,古巴學者強調古巴外交的獨立性——即古巴不會受某一國政府更替的影響。
在歐洲出訪的古巴外長羅德裡格斯19日在奧地利維也納的一次記者會上表示,美國人說什麼做什麼不會影響古巴政府既定的路線和方針。古巴共產黨七屆三中全會今年5月舉行,會議通過了有關「經濟模式更新」的三個綱領性文件,主要內容是強調古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模式不是僵化的,是有活力的、是可以不斷完善的、要不斷地適應現實和形勢的變化。今年10月,古巴下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的選舉也將如期展開。明年2月,古巴國家和政府領導人將按計劃實現新老交替。到那時,美古關係又將出現怎樣的變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