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牛王樹柏:酒麴堪比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的「第五大發明」

2020-12-18 金融界

來源:時刻頭條

9月19日至21日,第四屆山西(汾陽·杏花村)世界酒文化博覽會在「酒都」汾陽成功舉辦。本屆酒博會由呂梁市人民政府和中國酒業協會主辦, 受到各界高度關注,以「舉杯杏花 品味世界」為主題,旨在探索白酒文化旅遊產業深度融合,「把汾陽打造成為富有魅力的酒文化旅遊目的地」。

本屆酒博會的特色亮點之一是產業對話。杏花村論壇已連續三年舉辦,世界酒行業大佬、產區領導、協會領導、專家學者在此雲集,同臺對話,探討酒文化、產業、技術、市場,碰撞思想、勾畫藍圖,為豐富發展中國酒文化奉獻智慧和力量。本屆杏花村論壇主題為「盡醉心殊,偃臥芳蓀——2020中國酒旅融合與產區發展論壇」,已形成強大的品牌效應。論壇邀請了「網紅校長」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鄭強,就「科技創新與社會發展」作主題演講;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百家講壇》講師於賡哲圍繞「聞香之旅,有詩有酒有遠方」作主題演講;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李栓科作主題演講;中國文化產業園區聯盟主席、清大文產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李季圍繞「酒旅融合的產區戰略規劃」作主題演講;途牛旅遊網副總裁王樹柏圍繞「疫後旅遊振興的酒旅融合新機遇」作主題演講。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在本次杏花村論壇開場前,帶來「聞酒香,尋酒巷」的主題演講,宋理事長表示杏花村論壇與世界酒文化博覽會相伴而生,是集產業智慧、推動產區發展的行業標誌性論壇。「本次論壇的主題『酒旅融合與產區發展『,我認為正合時宜,綿延數千年的釀造歷史,天人合一的釀造方法,複雜而多樣的微生物環境。廣袤的中國大地上由於風土不同,原料不同,工藝不同而形成了眾多風格的美酒「,宋理事長說道。隨著消費主權時代的來臨,場景消費、深度體驗、互動溝通的趨勢與需求愈加明顯,酒類消費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探尋美酒故事成了消費者的嚮往。由此酒旅融合成為產區發展的重要領域,酒旅融合對酒業未來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宋理事長還提到,中國白酒具有物質和精神的雙重屬性,一直是中國文化的重要標籤,對文化的挖掘也一直是名酒企業主要的課題之一。而在大融合的時代,跨界已經成為潮流,酒旅融合是名酒企業跨界發展,文化挖掘新的課題和新的突破點,酒旅融合可以讓消費者深刻感受酒的魅力和當地的風土人情,推進白酒行業從營銷時代向體驗時代轉變,並成為酒文化傳播的核心陣地。

而出席本次論壇的OTA企業代表,途牛旅遊網副總裁王樹柏的演講中,很多觀點便與宋理事長演講的內容不謀而合,比如宋理事長提到的酒旅融合新體驗,消費者可以通過酒莊、酒廠的實地體驗,獲得不一樣的旅遊感受,這也正與王樹柏品牌九度中「體驗度」的觀點所述一致。而且王總還在其主題演講中對相關內容進行了更深入的展開,引發了到場嘉賓的共鳴。

(途牛旅遊網副總裁 王樹柏)

被稱「酒旅第一人」,首提「酒麴」—— 中國第五大發明

途牛網副總裁王樹柏作為旅遊行業的資深從業者,圍繞論壇主題提出在旅遊中融入酒,憑藉自身多年一線營銷操盤的經驗以及對酒旅市場的預判,帶來了深度的闡述與分析。作為論壇唯一的旅遊企業代表,王樹柏被現場媒體稱之為「酒旅第一人」。他首先從中國文化「天人合一「、」內聖外王」、「多元整合」三大特點出發, 再對應白酒原料、釀酒工藝、生態環境,引出「酒」是中國文化的特有符號。王樹柏還提到:日本著名微生物學家、農學博士坂口謹一郎教授,曾今對中國酒麴釀酒的評價將我國古人的智慧推向了另一個高度,酒麴中所生長的微生物主要是黴菌,坂口謹一郎教授認為,對黴菌的利用是中國人的一大發明創造。基於此王樹柏率先提出酒麴是堪比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的「第五大發明」, 引發業內專家及酒企嘉賓的一致認可。順勢也利用在旅遊中融入酒文化這一概念,打開了論壇現場的話題,引發探討。

酒企融入旅遊 培養C端消費者

王樹柏在演講中指出,此次新冠疫情之後,人們將更加嚮往健康的生活方式,這一轉變將帶來旅遊產業新機遇。應以此為發力點,推動高品質健康遊,從差異化、定製化、小眾化三大角度,為旅遊行業新賦能,實現新發展,提出「旅遊+」概念,認為應充分發揮旅遊業的拉動力、融合力、催化力,為當地美食美景、歷史文化、工業科技、衛生健康等打造多元素交流高地。

演講中王樹柏還重點就「旅遊+酒」講述了可以融合出哪些新的故事,「一杯酒」囊括了歷史、人文、風土、科技、生活等豐富的內涵,與旅遊12要素有高達80% 的貼合度。「旅遊+酒」,暨酒旅融合,可以改善C端對白酒文化的認知,打造從遊酒都、賞美景、住酒莊、品美酒等一站式閉環旅遊服務,營造良好的「酒文旅」融合氛圍,有利於展示當地文化的創新融合,最終形成可持續發展。同時,王總在現場還帶來以往眾多實際操盤的案例與現場嘉賓進行分享。

酒在社會生活中具有「媒介」作用

論壇現場王樹柏還提出,酒本身也是「傳播媒介」的優勢這一十分新穎的觀點。並圍繞酒是文化傳播中的記憶點,與「武松打虎」這一傳統文化故事相關聯進行了講解。眾所周知的《水滸傳》當中,打虎的共有五位:武松、解寶、解珍、李逵、李忠。同樣是打虎,為什麼李逵打死四隻虎,武松打死一隻虎,但是傳唱至今名氣最廣,被後人傳頌的卻是「武松打虎」的故事?藉此王樹柏表示,正是因為「武松打虎」裡有了「酒」這一特有的元素,才使得故事更廣為流傳。王樹柏進一步提到,「武松打虎」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點,叫」三碗不過崗」,這實際便是王樹柏總結的「傳播要有三點統一」 其中的一點,叫記憶點。「三碗不過崗「形成了一個非常好的記憶點,通過人這個傳播媒介,口口相傳,傳播的結果便是載譽而歸了。

酒旅融合 從營銷中建立品牌

王樹柏還談到,酒旅融合,除了設計和生產「旅遊+酒」的產品,還要用正確的營銷方法,才能把把「產區」概念、集群優勢、酒企品牌傳播出去。一個品牌的打造需要品牌方和消費者不斷溝通互動,引導消費者的正向品牌印象,與消費者建立情感連接。也正是在此基礎上,王樹柏提出了「品牌九度」的概念,將品牌歸納為:知名度、認知度、可信度、嚮往度、參與度、體驗度、滿意度、美譽度、忠誠度。「前三度側重品牌本身的形象建立以及消費者認知教育;中三度則是通過品牌的系列直接動作,獲得消費者的間接反饋;而後三度,則是消費者的直接體驗反饋;前六度側重品牌維度,後三度側重消費者維度。只有完成消費者九度,品牌才能被真正認可,才有助於實現基業長青。『』王樹柏如是總結,同時在品牌九度中,企業要時刻關注負向滿意度,它會影響品牌九度的均衡發展。企業也一定要均衡發展九度才能使自己成為常青樹。

面對白酒行業的隱患,如何樹立品牌IP,培養C端用戶。針對這個問題,王樹柏也給出了中肯指導:打通渠道、加強產品設計、政企互通設計「旅遊+酒」、講好文化故事,才能從B端走向C端。首先要強化白酒產區、挖掘優勢基因、完善系統建設和發展。途牛可以通過動態打包,將文化主題、工業主題、美食主題、體育主題等核心競爭力整合到一組旅遊產品中,甚至可以多產區協同「作戰」,實現產區優勢基因賦能旅遊,打造集群共做白酒文化。繼而需做好營銷與傳播,記憶點、賣點、轉化點「三點和一」,讓C端用戶真正了解酒企業、認同酒文化。從而做到「酒文旅」的觸點——轉化——復購。

與此同時,滿意度也是一個很好的「破局點」,如何提高用戶滿意度,為品牌傳播帶來二次增長也十分值得探討。通過大數據可以發現,企業業績增長主要來源於五個方面:營銷獲取新客產生的消費、老客帶新客產生的消費、老客一 次同時消費品種的增加、老客相同時間消費頻次的增加以及老客購買產品單價提升帶來的增加。這其中,只有一個增長是新客戶帶來的。因此,老客戶的價值不是一 次增長的結果,而是二次增長的開始。同時,以用戶滿意度營銷為基石,深挖剩餘心智流量,均衡發展品牌九度,從「數」造品牌價值到塑造品牌價值中挖掘出更多的價值。

旅遊+酒 看現在更要看未來

正如宋理事長在開場發言中所說,酒旅融合無疑為酒業的綠色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近年來,各大產區通過酒旅融合發展,在挖掘釀酒特色產業文化與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有機結合方面,取得了十分明顯的成效。2019年呂梁市全市旅遊接待超過了6000萬,同比增長了18%,旅遊總收入超過了597.7億,同比增長了19.63%。遵義、宜賓、瀘州、宿遷、亳州等重要白酒產區的旅遊收入都實現了快速增長。

同樣,王樹柏也表示:酒行業是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生態建設的集中體現,隨著時代多元化的發展,酒行業不僅要致力於生態釀造,更需以文化植入和生態文明建設為驅動,不斷完善旅遊產業體驗,「酒文旅」融合必將成為主流趨勢。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有什麼樣的歷史,它們都是誰發明出來的?
    眾所周知,我們中國古代有四大發明,而這四大發明不僅對我國甚至是對於世界都產生了深厚的影響,它們分別就是造紙術、指南針、火藥以及活字印刷術。我們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悠久留下的這四大發明匯集了無數古人智慧的結晶,對我們古代時期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乃知道現在,全世界各地還在受它們的影響。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四大發明,看看這四大發明到底是誰,又是怎樣一步步發明出來的。
  • 從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和近代四大發明可以看出中國的科技走在前列
    本文主題:從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和近代四大發明可以看出中國的科技走在前列中國古有四大發明,巨大的推動了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傳至西方後,也對世界文明發展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中國今有四大發明,也是引領世界潮流,獲得多個國家使用者者的認可和喜愛。一、眾所周知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分別是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和印刷術。
  • 酒麴——中國白酒之精髓
    中國人民與曲櫱打了幾千年的交道,知道釀酒一定要加入酒麴,現代科學解開了其中的奧秘:釀酒加曲,是因為酒麴上生長有大量的微生物,還有微生物所分泌的酶(澱粉酶、糖化酶和蛋白酶等),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可以加速將穀物中的澱粉,蛋白質等轉變成糖、胺基酸。糖分在酵母菌的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醇,即酒精。對黴菌的利用是中國人的一大發明創造。
  • 你認為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哪個最有用?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造紙術,印刷,指南針,火藥。如果說哪樣最有用?這得隨環境的改變而改變。如指南針,它給人類指明了方向,讓我們有目的前進,是人類不可缺的工具。通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物理上指示方向的指南針的發明有三類部件,分別是司南、羅盤和磁針,均屬於中國的發明。據《古礦錄》記載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的磁山一帶。指南針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磁石磁性認識的結果。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的發明對人類的科學技術和文明的發展,起了無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國古代,指南針起先應用於祭祀、禮儀、軍事和佔卜與看風水時確定方位。
  • ​不止「四大發明」!快來寶安科技館打卡體驗「中國酷發明」
    「四大發明」突出展現了中華民族的科技成就,但我國古代的重要發明創造遠不止於此。想要了解更多中國古代發明創造的歷史知識嗎?來寶安科技館,滿足你的求知慾!12月15日,「中國酷發明——科學與藝術互動體驗展」在深圳寶安科技館首次舉辦,面向公眾免費開放,以現代科技手段帶領參展觀眾領略古代科技發明創造之美。
  •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是怎樣傳到國外的?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在人類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中國成為文明古國的標誌之一。正如馬克思所言,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對世界和人類的發展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四大發明究竟是怎麼傳到國外的,人們卻知之甚少。
  • 中國古代有四大發明,會不會變成三大發明,這事需要專家給個結論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特別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更是令世界人民矚目。可是近年來的幾項發現,卻令「四大發明」中的造紙術地位有些動搖,因為考古專家們在一處遺址中發現了西漢時期的紙張。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四大發明」概念的提出,源自於英國漢學家艾約瑟提,這位著名的歷史學家對漢文化十分感興趣,並根據我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多方面的發展,總結出了許多漢文化中的重要精髓——四大發明。
  • 也未艾VR課堂|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活字印刷術
    活字印刷術是一種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經過長期的實踐和研究發明的。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將每個字挑選出來,按順序排在字盤裡,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存至下次排版使用。
  • 指南針火藥造紙術和活字印刷,是古代四大發明,對此西方怎麼看?
    指南針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是對人類文明進步的重大貢獻。我們知道,四大發明指的是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和活字印刷術。這幾項「發明」或者「發現」,是見諸於我國的正史的。最早提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概念的是西方人,即英國的科學史學者李約瑟。因為,關於什麼是發明?什麼是發現?什麼是文明?什麼是文化?這些跨學科(人類學、考古學、歷史學、社會學等等)的名詞定義,是近幾百年來的西方學者首先提出來的。原因很簡單,因為近代社會科學的整體框架,是由西方學者搭建的。
  • 該從四大發明中清醒過來了
    中國古代的勞動者創造出很多推動人類文明進程的技術發明,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指南針是中國人引以為傲的「四大發明」。16世紀的義大利數學家卡丹就曾盛讚過中國的印刷術、火藥、指南針,稱中國的這三大發明在世界範圍內沒有任何國家能夠比得過。17世紀英國的培根也有過類似的表述。
  • 酒麴及麯酒介紹
    酒麴釀酒是中國釀酒的精華所在。酒麴中所生長的微生物主要是黴菌。酒麴對酒的濃度和醇香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自古就有曲是「酒之骨」的說法。我國古代製造酒麴的技術是世界上最早的保存釀酒微生物及其所產酶系的技術,被稱為是繼四大發明之後的第五大發明。最初的曲,是「散曲」,即呈鬆散狀態的酒麴。
  • 中國飲食文化的「四大發明」,筷子、蒸籠、砂鍋、豆腐,不服來辯
    要說世界的美食,莫過於中國的美食了。無論是做法,還是口味上,其它國家都沒辦法與我國的美食相比。 中國是文明古國,幾千年的歷史造就了我們飲食文化的多樣性。古代我們有四大發明火藥、造紙術、指南針、活字印刷術影響著世界。那麼飲食文化裡,有沒有四大發明呢?
  • 「煙花三月 尋美揚州」途牛自駕首發團 開啟揚州賞花之旅
    4月11日,由途牛旅遊網組織,以「煙花三月 尋美揚州」為主題的途牛自駕首發團走進百花盛開的揚州,開啟浪漫的揚州賞花之旅。據悉,這是途牛疫後推出的首批自駕遊活動,途牛旅遊網CEO於敦德在途牛總部為首發團發車助力,途牛旅遊網副總裁王樹柏親自領隊參加了自駕遊活動。揚州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在馬可波羅花世界景區歡迎途牛自駕首發團的到來。
  • 中國古代十大發明家
    蔡倫的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千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紙神」。 3、諸葛亮
  • 海綿寶寶:動畫中的四大發明,泡泡水還有巧克力味的,這個發明最嚇人!
    海綿寶寶:動畫中的四大發明,泡泡水還有巧克力味的,這個發明最嚇人!說到《海綿寶寶》,相信很多人都並不陌生,作為經典的搞笑動畫,幽默詼諧的無釐頭情節時常逗得我們哈哈大笑。當然動畫中的角色也是非常討人喜歡的,每一個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
  • 埃及幾千年前就發明了莎草紙,為啥世界還認為紙是中國發明的?
    ,現今世界上普遍認為,中國是最早發明出紙的國家。文字伴隨著文明的發展而誕生,在文字誕生後自然而然需要記錄文字的東西,因此紙就應運而生。除了定義上不符合外,莎草紙也不具備紙張的流通特點。任何偉大的發明,一般都會經過兩次,一次是作為先行者,一次是改變世界。造紙術之所以成為四大發明之一,不僅僅是它可以記錄文字,而且還具有「廉價、耐用、量產」三個特點。反觀莎草紙,製作工藝複雜,無法大量生產,而且價格高昂,因此不僅沒有為文化傳播做出貢獻,還限制了信息的傳播。讓當時的文字和文化成為少數人壟斷的資本。
  • 英國發明了手機,德國發明了汽車,中國發明了什麼?
    中國作為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除了我們都知道的四大發明外,似乎在近代的科學領域一直走在西方國家的後邊。德國發明的汽車改變著世界,而英國發明的手機則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除此之外還有飛機、計算機、製冷技術、電等等科技都改變著我們的生活,那麼中國在近代都有什麼樣的發明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呢?
  • China,是中國也是瓷器,你知道瓷器的發明對中國和世界的意義嗎
    中國的科技發展史上,除了「四大發明」熠熠生輝,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瓷器的發明。中國的英文名稱——China(瓷器),就由此而來。瓷器由中國人發明,是舉世公認的一件事。瓷器的發明也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
  • 中國為啥不缺衛生紙、酒精和口罩?外國人:都是中國古人發明的
    在討論相關話題時,一些外國人突然發現,衛生紙、酒精和口罩,竟然也都是中國人最早發明的! 所以在一些外國社交網站上出現了這樣的言論——難怪中國人不缺衛生紙,不缺口罩,也不缺消毒酒精。甚至於,有好事者直接將三者列為「中國三個最偉大發明」。
  • 蔡倫造紙:是革新還是發明?我們一直被騙了嗎?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造紙術、活字印刷術、火藥、指南針,今天我們要說的是蔡倫發明的造紙術。四大發明一直以來我們都知道,造紙術是蔡倫發明的,我們對此深信不疑。紙的發明促進了人類的文明進程,可以說沒有紙的出現,世界不知道要倒退多少年,所以發明了造紙術的蔡倫一直深受中外人民的尊敬和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