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識字技能,如何在放養中獲得,日常滲透有妙招

2020-12-26 小小瑞媽育兒經

大家都知道,教育部明文發令禁止幼兒園小學化,禁止給孩子們提前教拼音,寫字等一年級內容,這裡,有些家長就糾結了:幼兒園時期不讓孩子接觸拼音、漢字,等孩子上了一年級後,哪裡能跟得上?別人家孩子幼兒園時期學習了,自家孩子沒學習,那是不是就輸在起跑線上了?

起跑線

這樣的擔憂應該很多家長都有吧?其實是有點庸人自擾了,不知大家可聽說過「後來者居上」?很多私立幼兒園為了競爭生源,會在學前給孩子們灌輸小學知識,而公立幼兒園在這方面就比較佛系。這樣看起來,私立幼兒園孩子確實是贏在起跑線了,但據很多小學老師反映:孩子們的差距在剛入園的時候,是比較明顯的,但是,到了一年級期末,孩子們的差距就不明顯了,相反,在後面的學習中,公立幼兒園的孩子反而能「後來者居上」,因為是沒接觸的知識,孩子心存敬畏之心,不會敷衍了事,上課也更用心。

小小被逼寫字的委屈

PS:小瑞媽之前也逼小小寫字,三歲左右,逼著小小寫大字,效果卻差強人意,小小在小瑞媽的威懾下不得不寫,確實滿心委屈......咱還真的不能過早要求孩子寫字。

補充一下:並不是說學前孩子就該不管不問,而是要滲透式地培養孩子一些技能,比如說:識字技能、閱讀技能、組詞技能、邏輯技能……

今天,我們來主要說說孩子的識字技能——

說培養孩子的識字技能之前,我們要先確定自己培養此技能的目的,有些家長是覺得其他小朋友都會認字了,自家孩子也要會認,有些是覺得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小學後能成為班級領跑者,而小瑞媽最初的想法是:讓孩子能自己讀繪本,晚上帶著老二給大寶讀繪本,真是一項大工程,老二不到兩歲,粘人又坐不住,大寶又纏著讀繪本,自個兒能讀,然後大一點還能給二寶讀,那我就解放了……想得挺美的。所以,識字技能必須掌握呀。

識字

大寶識字分為三個階段:1、一起自製識字卡片;2、學會常用日用品漢字;3、學習題目裡的漢字。

大寶喜歡跟我一起動手做手工,有這層興趣,我就帶著她一起做識字卡片,從簡單的人、口、山、水、日、月開始……

一起自製識字卡片

先將卡紙裁成巴掌大正方形,然後用大頭筆在卡紙上寫上字,再用透明膠塑封,放在識字盒子裡,我們的認字不局限於一種字體,家裡人寫字都不一樣,大寶對某個字熟悉之後,我們就會寫出來讓她認,所以避免了很多媽媽們說的孩子只認識卡片上的字,換個地兒就不認識了。

在熟悉了簡單的字後,我會教她家裡常用的日用品漢字,讓孩子能對上號。

貼紙的空調

現在家裡大侄女已經讀一年級了,在小學前,我們有在家給大侄女幼小銜接,各方面都能適應,但考試卻不太理想,總結原因,居然是看不懂題目,不能理解題意。

有此前車之鑑,大寶的識字訓練裡也多了小學題目的漢字

接下來就是理解了,我們會將大寶認識的漢字連在一起或是組成詞語,讓她理解它們的意思,這些就是我們目前的漢字啟蒙。

好了,現在回到說孩子讀繪本,現在的程度,基本是一個故事,我逐字逐句讀三天左右,並且讓大寶理解故事意思,第四天,大寶能看著字讀相同的繪本,並不是她的記性有多好,而是她學會了簡單的單韻母拼讀

拼讀

拼音的啟蒙是在大寶兩三歲左右我們就有意識開始的,家裡掛著拼音掛圖,大寶非常喜歡我拿著教棍教拼音的遊戲,在上幼兒園前,她就能看著圖讀出全部聲母和韻母,一開始她是看圖學的讀音,慢慢地才能把字母和讀音連在一起,大家在家裡也可以試試這種角色扮演的方式來教孩子拼音。

拼音

在教大寶拼讀的時候,我們會在日常中穿插漢字拼讀,比如說,我們現在要上街,我會跟大寶說:「小小,我們現在要上街shang上 jie街」,這樣的方式,大寶也會回應我好的媽媽,ma媽ma媽……

現在我們的讀繪本場景是:一開始我跟大寶一起讀,二寶在旁邊玩書,二寶坐不住了,要求陪玩的時候,就是大寶在拼讀讀過的繪本,讀到有趣處,還會跟我掰扯幾句:「媽媽,猴子為什麼興衝衝的?興衝衝是什麼?」我會跟她解釋興衝衝的意思,甚至會掰扯更遠,從興衝衝掰扯到近義詞、反義詞,也不管大寶聽沒聽懂……

親子閱讀

所以,對于大寶的識字技能,我是沒有強制灌輸的,一起動手制認字卡片、一起玩老師學生遊戲學拼音、一起掰扯繪本中的故事……

對於養娃,小瑞媽還是比較平和的,不求你第一,但咱以後也不能拖了班級後腿呀,對於孩子的各種技能,還是玩耍中潛移默化吧。

相關焦點

  • 如何教孩子識字?1500字是個坎!會用繪本引導孩子識字,就夠了
    那麼,如何有效教孩子識字呢?其實,不用太焦慮,最實用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引導孩子讀繪本的過程中,慢慢引導孩子過渡到識字階段。有研究表明,一旦孩子具備1500字的識字量,就基本上可以看懂生活中遇到的百分之九十的文字了,就是說,基本上日常生活的閱讀就不成問題了。
  • 高曉松媽媽稱從來沒約束和管教過孩子,放養狀態下如何成就孩子?
    很孩子都是在家中的「庇護」下成長的,孩子的大小事都由父母給安排好。孩子小時候在父母身邊,父母大小事包攬,等孩子上了學,父母會按時接送孩子放學上學,孩子出門上學或跟爺爺奶奶出門,每過半個小時,媽媽就擔心得不得了,電話打個不停,害怕孩子會有什麼問題出現。
  • 孩子出現畏難情緒,如何讓娃走出舒適區?「腳手架型父母」有妙招
    小明已經四歲了,為了培養他的動手能力,小明媽媽給他買了積木,讓他在搭積木中不斷鍛鍊想像力。可是在孩子玩耍的過程中,小明媽媽發現,小明搭著搭著積木就散架了,看著小明求救的目光,小明媽媽犯了難,這,她該不該幫呢?
  • 如何輕鬆培養娃「識字」?掌握這3個小竅門,將孩子教成識字高手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太小,從學學習認字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壓力,但是教育學家說過:「七歲以下的孩子相對記憶力較好,求知慾強,從小學會識字有利於今後建立一個學習的科學體系」。那麼該如何快速有效的讓孩子提高識字的能力呢?一、怎樣幫助提高識字能力1.
  • 雲講座 如何教孩子快樂識字?幼專老師:兒歌識字有秘訣
    9月19日14點,封面開講了·雲講座第期迎來一場主題為「快樂識字,健康成長」的愛讀I DO周末閱讀分享會。四川幼專兒童文學研究中心新蒙學探究室負責人,四川幼兒師範專科學校講師胡非才,圍繞如何更好教孩子識字,與觀眾探討漢字文化,分享識字解字技巧。
  • 放養不是放縱,教育孩子堅持這3個原則,讓孩子更優秀
    凡事家長都親力親為,沒有對孩子做到放手,而如今,孩子慢慢的長大了,在他們的心中就形成了對於父母的依賴感,很多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各種各樣的不放心,其實,這也間接導致了孩子不能夠真正的做到成長,教育,我們家長不能夠只教會孩子讀書學習,更重要的品質也需要家長一步一步的去教育。所以,在教育孩子上,有時候需要進行放養,不要一味的去約束孩子,有時候放養會讓孩子更加的優秀。
  • 放養≠放縱,正確「放養」才能解放孩子天性,培養真正的興趣
    1、孩子不受管教 放養過度顯然會有這樣的問題發生,因為家長在孩子需要糾正的時候反而疏忽於教育,認為管束和規範孩子會讓影響到孩子的天性。然而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即使想放養孩子,然而孩子犯錯的時候仍舊第一時間給予糾正。
  • 放養,一件不容易把握的事兒~
    放養,是讓孩子自己把握人生的方向盤,在課餘時間儘量自由地玩?還是追求某種平衡,在「放」和「收」之間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那個最適合的度,既讓他能獲得心靈的自由成長,又能用家長自己的經驗幫他把握分寸?」放養」理念的備受青睞也延伸出太多蠱惑人心的文章和書籍,比較典型的如:做一個「懶媽」要如何如何~人們似乎很樂意接受這些文章裡傳達出的「放手讓孩子儘管玩耍」的簡單觀念,而他們接受的理由通常都是:我的童年就是自由玩耍過來的,或者歐美的孩子童年都在玩,這才能保有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或者我的童年過得太辛苦,不想再讓我的孩子過得那麼累。
  • 圈養孩子和放養孩子有什麼不同?這4方面的區別,對娃的影響很大
    孩子小的時候媽媽都在想如何能吃好穿暖,長大後想著該如何教育。媽媽為了孩子的教育可謂是煞費苦心,學習各種育兒知識,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式媽媽們逐漸分為了兩大派:放養式教育和圈養式教育。放養式教育常常被稱為西式教育,更多的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圈養式教育就是我們都經歷過的應試教育,需要集中管理,促進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那兩種教育方式有什麼不同呢?
  • 放養的孩子,長大後……
    自從孩子認識數字後,經常和我說一聲後就自己按電梯去樓下玩了,讓他等我一會,我趕緊換衣服,他們嫌我太慢,他要趕緊下去和其他小朋友玩。或許是長大了,或許是受小區裡放養的孩子的影響。在疫情防控這段時間,孩子才和他玩熟,這幾個月來,我從來沒有看過他媽媽,看過他爸爸一次,胖胖的,買了一袋子的零食給他,然後走了。聽他說,他媽媽懷孕了,在家不能出來。他媽媽有時會在打電話喊他回家,他算是一個放養的孩子。他有很多突出的特點:他和小區裡很多大孩子都熟悉;和同齡人一起玩他能作為小指揮。
  • 「放養式」教育給孩子帶來很多優勢,但踏入這些誤區,會毀掉孩子
    自孩子出生後,她就提出要把孩子放回老家,進行放養式教育,此話一出立即遭到全家人的反對:公公婆婆說那裡生活環境太差,不利於孩子成長;老公說老家師資力量與城市差距有明顯差距,對孩子學習影響太大,她孤立無援,只好放棄當時的想法。最近參加某育兒講座,老師說放養式教育對孩子成長有幫助,又一次燃起她對放養教育希望的小火苗。
  • 假期2個月,我是如何讓4歲娃愛上識字學習(內含識字啟蒙app、字卡、識字讀物測評)
    這之間,我們遇到過問題,也獲得了很多寶貴的經驗,以後我們希望將我們的各類測評體驗心得,以成文的方式分享給更多的媽媽們。學習識字,我想差不多是我在今年這個超長假期中陪伴石榴越過的最滿意的一道坎,正式開始系統學習識字了。 石榴算正式開始學識字比較晚的。2歲多,姥姥把字寫在小黑板上(事實上不提倡教孩子識別手寫字),大概可以認識二十幾個,但那不能稱之為有意識的學習識字。
  • 如何消滅蟎蟲?日常生活中的消蟎小妙招與你分享
    如何消滅蟎蟲?日常生活中的消蟎小妙招與你分享時間:2020-12-21 19:4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如何消滅蟎蟲?日常生活中的消蟎小妙招與你分享 如何消滅蟎蟲 關於怎樣消滅蟎蟲,具體詳情如下: 1、蟎蟲對人體的危害極大,除蟎避蟎應該根據蟎蟲的存活的相反條件進行的,比如蟎蟲喜歡潮溼,我們就保持乾燥等等。 2、我們可以利用現有設備,比如利用空調的除   原標題:如何消滅蟎蟲?
  • 5歲男孩識字3000:3個方法激活識字內驅力,你的孩子也能行
    1、什麼是「識字內驅力」我國幼兒教育學研究的開創者陳鶴琴先生曾提出「能夠識字是兒童所迫切要求的」。發展心理學也告訴我們:在語言學習中,孩子始終是個主動者,只要有個合適的環境,就能自然開花結果。如果父母強制讓孩子讀書寫字,每天達到一定程度的識字量,只為了追求孩子能認識多少字,不管孩子有興趣與否,而不管這個字在真正的語言環境裡怎麼用,就等於拔苗助長。孩子即使認識很多字到最後也會失去學習的動力。 這就像更好的機器,如果馬達壞了,就會全部報廢。
  • 鄭希怡女兒7歲前不寫字,稱只要女兒快樂就行,放養的方式引爭議
    父母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從孩子牙牙學語開始就開始了各種興趣班,鋼琴、舞蹈、書法等等,一樣都不落下,使得孩子們的童年就是在各種「忙碌」中度過的。關於如何更好地培育孩子,一直是家長爭論不休的話題,就連明星也不例外。近日,在最新一期《小巨人運動會》的綜藝節目中,鄭希怡的「奇葩」育兒觀點引起了巨大爭議。
  • 一年級識字1600,布布識字洪恩識字和悟空識字,到底哪個更好用?
    對於這款APP,魚sir的建議是:洪恩識字設置很簡潔,遊戲種類多趣味性強,但是容易導致孩子對遊戲產生依賴,另外洪恩識字根據學習內容有配套分級讀物,適合給孩子做「識字+閱讀」組合啟蒙。對於這款APP,魚sir的建議是:悟空識字對標課內、鞏固識字學習,或者給孩子提前做學習準備,另外,結合實際用戶調研來看,悟空識字的均識字量較大,對孩子的閱讀能力提升有一定幫助。
  • 孩子識字不用「死記硬背」,掌握3個小竅門,輕鬆認識1000字
    在學習上,老師會逐漸要求孩子寫作業,傳授給孩子拼音,數學,古詩,識字等等。不過,每次提到識字家長都會感到無比的煩惱,孩子不喜歡學,家長也不知道如何教,這可怎麼辦?孩子幾歲開始識字比較好?還有就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孩子會模仿電視中的話語,不過,這只是大部分的孩子,還有的識字的時間比較晚,我們要根據情況進行培養,3歲是一個不錯的識字機會,家長們要多注意。
  • 識字踩坑效果更差,這幾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這些對孩子來說都是全新的概念,得邊讀,邊調用自己從口語中獲得的經驗(書面語跟口語表達又有難度不同)只有不斷練習,先字詞、句子、再段落、篇章,才能真正進入自主閱讀,學齡前,低年級孩子剛建立漢字意識,磕磕絆絆很正常。
  • 高曉松媽媽說自己只給他削過兩根鉛筆,放養狀態下如何成就孩子
    這不就是所謂的放養嗎?放養的效果這麼好?此放養非彼放養我的一個朋友小雪屬於文藝青年,她遵循的就是放養的態度。結果孩子上一年級跟不上班,老師經常叫家長,她也著急的不得了,也為自己前幾年的放養感到後悔!同樣都是放養,為啥張克群成功了,有人卻失敗了呢?
  • 洪恩識字、悟空識字、叫叫識字、熊貓博士識字,識字APP選哪個?
    在做親子閱讀的過程中,孩子會逐漸對文字產生興趣,嘗試自主閱讀。這時候可以考慮給孩子安排識字課程,不僅是為幼升小積累識字量,也為以後的學習做準備。識字不僅是語文的基礎知識,也是自主閱讀的前提,更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