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蒙牛、君樂寶等被授予「學生營養改善貢獻企業」榮譽稱號

2020-12-26 華牛商業評論

12月22日,中國奶業協會主辦的「砥礪二十載同心護未來」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實施20年暨現代奶業評價體系建設推進會在北京舉辦,20年來,國家學生奶計劃取得了顯著成效。

大會上,中國奶協對伊利、蒙牛、君樂寶、光明、三元等87家學生奶企業通報表揚,並授予「中國學生飲用奶——學生營養改善貢獻企業」榮譽稱號。

據了解,為確保質量安全,學生飲用奶要求產品採用新鮮生乳為主要原料,乳蛋白含量等指標高於國家食品安全標準要求,產品不使用、不添加復原乳和營養強化劑,生產24小時處於監控之下,產品採用無菌包裝材料包裝,檢驗檢測全部合格後方可出廠。學校要有專人負責接收學生飲用奶產品,並且要專區儲存,溫溼度適宜。

據公開資料顯示,學生奶在中國為了改善我國中小學生營養情況,保證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培養青少年科學飲食習慣,經國務院領導批准,2000年8月,由農業部、國家計委、教育部、財政部、衛生部、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和輕工業聯合總會共同組織實施。

相關焦點

  • 母嬰周報:君樂寶,伊利,蒙牛,雅培,雀巢,恆天然……
    總投資3.5億元,君樂寶君昌乳業已竣工全面投產 11月23日,據唐山市人民政府官網消息,豐南區引導乳品骨幹企業發展鮮奶、全脂奶粉、脫脂奶粉,重點開發嬰幼兒配方奶粉等高端產品。目前,佔地100畝、總投資3.5億元君樂寶乳業集團君昌乳業有限公司項目現已竣工全面投產。
  • 伊利,蒙牛,光明,君樂寶,雀巢,達能,貝因美,恆天然,新乳業……本周...
    伊利、蒙牛、光明…乳業成股市領漲熱點 在剛過去的6月份,伊利股份月度漲幅達15.14%,光明乳業上漲3.23%;港股上市的蒙牛漲幅7.56% ,飛鶴漲幅12.24%,領漲趨勢明顯。
  • 飛鶴,君樂寶,伊利,惠氏,完達山,雀巢,愛他美,蒙牛……本周看點
    科研創新推出消費者認可的產品 最新消息,全國人大代表、君樂寶乳業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魏立華,疫情特殊時期對於乳品企業而言,既是捍衛經濟發展之戰,也是保衛國民健康之戰。
  • 新希望,聖牧,蒙牛,君樂寶,光明,澳優,伊利,貝因美……本周看點
    在國務院食安辦、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的指導下,伊利集團作為唯一一家乳品企業,攜手阿里巴巴、物美集團等食品產業鏈上的領軍企業與專業機構共同發起成立「中國食品安全聯盟」。(公司公告) 伊利26款產品獲「舌尖上的奧斯卡」大獎 日前,被譽為食品界「舌尖上的奧斯卡」的2020年國際美味大賽結果揭曉,伊利旗下26款產品獲得「頂級美味獎章」,其中安慕希高端暢飲系列產品更是斬獲兩枚三星奇味最高認證獎章,由此,伊利憑藉產品的極致美味成為2020年度全球獲獎數量最多的食品企業。
  • 國產奶粉霸屏靠什麼 飛鶴、君樂寶、伊利、蒙牛誰是王者 誰在拖隊
    飄洋過海的時空風塵,已將新鮮消耗大半,再通過幹法工藝制粉,一來一回,新鮮度大打折扣,營養價值究竟多大,值得考量。反觀國產奶粉,飛鶴、君樂寶、三元、聖元、伊利、蒙牛等則佔盡優勢。尤其是前四者,無一例外都是通過溼法工藝一次成粉,新鮮程度最高,即避免了二次汙染,又將原奶中的營養最大範圍保留下來。
  • 一包芝士酸奶撕開伊利蒙牛的防線,讓君樂寶重回視線贏得乳業人尊
    諸多乳製品產業鏈看到了酸奶銷售市場的市場前景,競相投入資本角逐酸奶銷售市場,不斷湧現了多種多樣知名品牌,在其中蒙牛、伊利以雙寡頭壟斷市場之勢自始至終在酸奶銷售市場攻佔數一數二的部位,君樂寶精確定位朝陽行業,憑著芝士酸奶一個品類撕掉伊利蒙牛的防禦,以優秀品質好口感為根基,根據線上與線下全覆蓋營銷推廣快速走紅變成網絡紅人爆款,變成芝士酸奶第一品牌,變成乳製品行業驚世逆轉的成功案例。
  • 談談蒙牛、伊利兩大「乳業巨頭」的愛恨情仇
    此前,伊利和蒙牛先後發布年報顯示,蒙牛營業總收入為790億元,同比增長14.6%,淨利潤41.05億元;伊利實現營業總收入902.23億元,同比增長13.41%,淨利潤70億元。雖然蒙牛和伊利的營收比只差10幾個點,但淨利潤蒙牛和伊利的差距已經快有一半了。但蒙牛接近800億元的營收中,「外戚」君樂寶貢獻良多。
  • 財報出爐,蒙牛和伊利差距在哪?
    伊利股份同時發布的2020第一季報顯示,伊利股份今年1~3月份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06.53億元,淨利潤11.53億元。數據顯示,2020年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已經對多家乳製品企業一季度的業績衝擊,由於疫情爆發時間正處於產銷旺季,行業上下遊各個環節均受到了一定影響。但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伊利快速反應,迅速啟動應急機制。
  • ...有機奶粉未準入境;伊利、蒙牛、君樂寶等乳品抽檢合格;恆天然2...
    本周伊利、蒙牛、君樂寶等乳品抽檢合格;0.3噸德國有機脫脂奶粉未準入境;飛鶴年產4萬噸智能化嬰兒奶粉項目正式投產;海普諾凱籤約郎朗;恆天然減持貝因美1%股份;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原理事長宋崑岡談乳品行業兩大變化;飛鶴董事長冷友斌回應市值超越蒙牛......
  • 30億吃下妙可藍多,蒙牛能彌補與伊利的百億差距嗎?|深度
    同年,光是大型收購就提了兩個,涉資近百億元,只為儘快補足君樂寶業績切割後公司的營收缺口,卻被市場質疑收購策略亂無章法。趕巧,死對頭伊利也到了2020年營收破千億的關鍵時期,兩者逾百億元的營收差距,更成為扎在蒙牛心上的一根刺。此番收購妙可藍多,被視為伊利蒙牛雙雙布局奶酪業務下,蒙牛搶先一步的典型,它會為未來帶來多大想像力,蒙牛有可能就此反超伊利嗎?
  • 伊利,蒙牛,恆天然,紅星美羚,雀巢,聖元,a2,君樂寶……本周看點
    山東省市場監管局舉辦「提升乳品質量 企業公開承諾」活動 8月13日,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全省66家乳製品生產企業開展「提升乳品質量、企業公開承諾」活動,得益、聖元、伊利、佳寶等4家大型乳企負責人在省市場監管局主會場作出鄭重承諾,嚴格落實主體責任,確保乳製品質量安全,接受社會監督。
  • 懂行觀察|「可牛了」背後:蒙牛伊利暗戰不斷
    今年5月6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就已發布信息稱,可口可樂與蒙牛新設合營企業案已於4月底審結。這意味著二者的合作早已拿到相關監管部門的「通關卡」。 跨界合作,早已成為企業間共同尋求新增長的有力方式。
  • 對比了兩家行業巨頭 才發現伊利有多牛!
    首先,是營收規模和淨利潤規模,2019年財報顯示伊利的營收規模超過900億、淨利潤規模達到70億;蒙牛2019年的營收規模為790.30億、稅前利潤為56.05億元。蒙牛的營收和利潤乍一看還不錯,不過仔細分析下來,蒙牛的業績水分太大,原因就在於君樂寶。
  • 光明、三元和新希望把持的低溫奶賽道,伊利蒙牛就是擠不進去?
    文/Kinki來源/熔財經談及中國牛奶,兩家乳業品牌的名字,大家一定不陌生,那就是伊利和蒙牛。兩家企業均從90年代開始起家,兩者「相愛相殺」20餘年,如今都已是千億市值的企業了。目前,中國常溫奶市場當中,「蒙伊」兩企加起來的市場份額達45%之多,其餘46%是各區域的地產奶品牌,剩下的10%,由光明、君樂寶和新希望三家乳業集團瓜分。
  • 伊利蒙牛基礎白奶提價,乳企跟風漲價潮將臨?
    來源:藍鯨財經1月5日,有調研稱,因原料材料成本上漲,伊利、蒙牛基礎白奶產品元旦後漲價。伊利董秘辦回復個人投資者表示,公司基礎白奶有不到5%的提價,主要因原奶成本上漲的壓力,具體經營計劃將在年報中披露。蒙牛方面對藍鯨財經記者表示,暫無回應。
  • 母嬰周報:伊利,達能,雀巢,雅培,恆天然,蒙牛……
    武威伊利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後年總產值可達67億元,上繳稅金1億元以上,提供就業崗位近1200人。君樂寶榮獲「年度影響力企業」獎近日,2020南方周末年度盛典品牌峰會在北京召開。君樂寶乳業集團以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實踐和卓越成績推動國產奶業品牌美譽度迅速提升,有力驅動行業發展,與中國農業銀行等5家優秀企業一同榮獲「年度影響力企業」大獎。多年來,君樂寶乳業集團始終把創新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致力於做到四個「最」,即質量最優、品牌最強、社會最放心、消費者最滿意,並將此視為踐行「讓祖國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囑託和實現奶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
  • 學生奶在河北
    河北省是奶業大省,也是較早推行「學生飲用奶計劃」的省份之一,成效顯著。2017年6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通知,要求開展學生營養改善行動,指導學生營養就餐。河北省委、省政府再次積極響應,在「學生飲用奶計劃」的基礎上,2017年出臺《河北省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支持學生營養改善行動」。
  • 伊利、蒙牛兩大乳業巨頭白奶提價 中小企業暫未跟進
    來源:《財經》新媒體原標題:乳業巨頭白奶提價 中小企業暫未跟進近期,大消費行業掀起漲價熱潮,國產乳品企業同樣不甘落後。1月5日,海通證券、國盛證券發布的研報指出,伊利、蒙牛兩大乳業巨頭,紛紛開啟提價模式,旗下白奶產品漲幅3%-5%。
  • 收購妙可藍多,蒙牛把自己吃成虛胖牛了?
    2019年全年伊利實現營收902.2億元,遠遠超出蒙牛的100億元;市值上,截至12月8日收盤,伊利市值達到了2475億人民幣,亦超出蒙牛千億之多。為何曾經和伊利只有一步之差的蒙牛,如今卻被逐步拉開距離?
  • 2019全球乳業20強出爐:伊利重回第八,蒙牛(02319)保持第十
    荷蘭合作銀行(RABO BANK NEDERL-ANDS)近日公布了2019年「全球乳業20強企業排行榜」。該榜單連續第三年沒有新成員上榜,雀巢(243億美元)仍然高居榜首,中國乳品企業伊利(112億美元)和蒙牛(103億美元)穩居全球前十名的第一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