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出招遏制「臺獨」,從源頭上切斷「天然獨」

2020-12-13 時代之聲V

編輯:鰻魚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大陸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不少學校都已經開學了,學子們也都回歸正常的校園生活。在如此短的時間裡能夠做到這一點,主要是靠政府的優秀領導能力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但是我們依舊不能放鬆警惕,因為病毒還沒有完全消除。近期教育部港澳臺辦負責人就宣布了一則消息,內容是因為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以及兩岸的形勢,所以決定暫停向臺灣輸送學生就讀,對於如果現在還在臺灣島內的學生,也可以自行選擇留在臺灣完成學業。

「陸生三法」推動了兩岸人民和平交流

在2010年臺灣通過了「陸生三法」,有條件的承認大陸學歷,並且讓大陸學生能夠來臺灣學習。在這十年來,兩岸學生頻繁交流的同時,也促進了兩岸人民的關係。每年臺灣和大陸交換生的人數也在不斷上升,在推動兩岸的關係上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臺灣的高校有很多,大陸學生去臺灣消費也很高,給臺灣的經濟帶來不小的益處。根據統計,大陸學生在臺灣每年費用大約有16億新臺幣,這是個不小的數字。因為臺灣的出生率低,所以導致臺灣高校的招生都很不足,而大陸學生來臺灣學習,則填補了這個空虛。然而現在教育部下令切斷臺灣的大陸生源,肯定也會給臺灣帶來不小的影響的。

大陸實行政策從根源解決「天然獨」

當臺灣地區民進黨上臺後,民進黨當局就不斷宣傳「反華」思想,這對於大陸的交換生來說是思想的毒害。因為很多大陸學生年齡較低,思想發育還具有可塑性,民進黨當局洗腦後,可能會導致他們的價值觀發生偏差。

在這次新冠肺炎之時,民進黨當局並沒有援助大陸,反而通過各種手段來抹黑大陸。也有很多民進黨人士在公開場合抹黑大陸,導致臺灣地區有很多人被洗腦後會歧視大陸,也會歧視呆在臺灣學習的大陸學生。所以教育部實行這個措施,也是屬實無奈之舉。民進黨當局現在已經不清醒了,在「臺獨」這一條絕路上越走越遠。教育部這個決定不只是保護大陸的學生,而且還用實際行動來切斷民進黨當局對大陸學生的洗腦。

來源:百度新聞

相關焦點

  • 深度解讀政府工作報告涉臺內容:遏制「臺獨」是當務之急
    「反臺獨」和「促融合」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我們要堅持對臺工作大政方針,堅決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行徑。完善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保障臺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團結廣大臺灣同胞共同反對「臺獨」、促進統一,我們一定能開創民族復興的美好未來。
  • 深度解讀政府工作報告涉臺內容:反對和遏制「臺獨」是當務之急
    「反臺獨」和「促融合」  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我們要堅持對臺工作大政方針,堅決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行徑。完善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保障臺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團結廣大臺灣同胞共同反對「臺獨」、促進統一,我們一定能開創民族復興的美好未來。
  • 石佳音:「天然獨」的破解之道
    要破解「天然獨」,第一要刻意地拒絕使用「臺獨」語彙;第二要拆穿「臺獨」的知識論。第三,要批判「臺獨」的方法論。在看待兩岸關係以及進行反「獨」促「統」工作時,要注意輕重緩急,不僅要收回領土,還要達到心靈契合。石佳音說,臺灣兩黨聯手搞的「臺獨」教改,產生的最麻煩的產品是「天然獨」。
  • "臺獨"妄圖掏空一中元素 以身試法必遭嚴懲
    2005年3月14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高票通過了《反分裂國家法》,充分體現了全體中國人民在反對「臺獨」問題上的高度共識和堅定意志。回想2000年陳水扁上臺之初,因其執政根基未穩,先拋出「四不一沒有」以敷衍大陸,後逐漸露出「臺獨」真面目,不斷推動「公投制憲」,企圖改變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致使一個中國框架受到嚴峻挑戰。在此關口,大陸及時通過《反分裂國家法》堅決遏制「臺獨」勢力的冒險行動。該法第八條規定了針對「臺獨」採取非和平方式的三種情形,是專門為遏制「臺獨」而「量身定做」的一部法律。
  • 臺政客:「天然獨」世代即將結束 「天然統」世代來了
    楊世光。圖源於臺媒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新黨2020參選人楊世光表示,臺灣「天然獨」的時代快結束了。因為現在12歲以下的孩子們每天看的是大陸的漫畫、電視劇與明星,聽的是大陸歌曲,他們將是「天然統」世代。楊世光指出,他可以理解臺灣「天然獨」世代的心情。八零年代出生的世代大量暴露在臺灣的發展遠比大陸進步的教育環境裡,但事實上卻見證大陸的經濟與發展追上、甚至超越臺灣。
  • 上了「臺獨」撲克牌,現在呂秀蓮不「獨」了
    導讀:呂秀蓮稱得上是綠黨的「創始人物」之一,對「臺獨」非常推崇。2008年,呂秀蓮卸任臺灣地區副領導人一職。隨著時間的推移,呂秀蓮的思想也在發生巨大的改變。據悉,早在2018年5月,《今日海峽》欄目根據島內「臺獨」分子的危害程度,精心製作了13張「臺獨」分子撲克牌。而在這13張撲克牌裡,就有呂秀蓮的身影,據悉,她此前曾發起「臺灣正名運動」。但是現在呂秀蓮卻和綠營的朋友沒太多聯繫,甚至越走越遠。
  • 「臺灣人認同」率創歷史新高,「天然獨」時代到來,蔡英文贏了?
    民調結果似乎反映,臺灣民眾歷經2019年民進黨啟動「抗中保臺」選戰的衝擊、蔡英文2020大選創下817萬高票紀錄,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動輒6、7成的施政滿意度,許多人認定民進黨將長期「執政」、「天然獨」時代已經來臨,臺灣將走向「獨立」的道路。
  • 教育部出招整治「唯論文」亂象
    日前,教育部出招整治高校哲學社科研究評價中「唯論文」現象,為學術研究評價劃出「十不得」底線,並要求各地各高校組織「唯論文」問題專項整治。 按照教育部的說法,這是「唯論文」現象造成的主要危害。 為此,教育部此次出臺的《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提到了10個「不得」,包括: 1、不得簡單以刊物、頭銜、榮譽、資歷等判斷論文質量,防止「以刊評文」「以刊代評」「以人評文」。 2、不得過分依賴國際數據和期刊,防止國際期刊論文至上。
  • 「臺獨」是歷史逆流,是走不通的絕路
    解放軍也沒有坐視不管,不斷在臺海地區軍演,告誡「臺獨」分子,任何反抗都是無濟於事的,分裂行為只有死路一條。島內民眾傾「獨」願望上升與「臺獨」分子的行為密不可分由於兩岸關係的緊張,導致兩岸民眾的正常交流受阻,在一些錯誤輿論的引導下,一些島內民眾的「反華」情緒也不斷增長,這樣是不利於兩岸關係正常發展的。
  • 「教育改革」是黑手,30年來將臺灣年輕人洗腦成「天然獨」
    「教育改革」是黑手,30年來將臺灣年輕人洗腦成「天然獨」 2020-01-17 09:24:46  評論指出,「民主就是臺灣前途由2300萬人決定」的說法,其實是將「臺獨」勢必造成的臺灣災難,推給2300萬人。  由2300萬人「決定」看似民主,其實與蔡英文說的「年輕人天然獨」如出一轍。
  • 臺灣同胞去香港的安全無需「臺獨」分子「擔心」
    作為臺灣「反服貿」運動要角的林飛帆當上民進黨高官後,依舊不忘關心自己的「港獨」朋友們,竟還想恫嚇2359萬的臺灣同胞不要去香港。誰不知道,正是過去這些年來「臺獨」、「港獨」的合流,導致了去年香港黑色的一幕。
  • 警惕「漸進式『臺獨』」,專家呼籲儘快細化這部法律!
    李曉兵說,但15年過去了,臺灣經歷了兩輪政黨輪替,蔡英文上臺改變了陳水扁「明獨」做法,也明確表示不會宣布「臺灣獨立」,卻強調臺灣已經是主權「獨立國」家。 華中師範大學臺灣與東亞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彭韜表示,2005年全國人大通過的《反分裂國家法》,明確界定了在三種情況下中國大陸可用「非和平手段」處理臺灣問題的底線,從法理上提供了武統臺灣的「法律依據」。
  • 吉煜奇防火材料,品質保證,從源頭遏制火災發生
    (原標題:吉煜奇防火材料,品質保證,從源頭遏制火災發生) 冬季天乾物燥
  • 臺灣學者:「天然獨」會挑起「必然統」
    疫情當頭,民進黨「政府」應強調防範疫情,不要過度衍伸,並呼籲網民自製,當臺灣有「天然獨」的民意時,別忘了對岸有「必然統」,用歧視、憤怒的框架對著大陸,並不是聰明的作法。杜聖聰,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現為銘傳大學廣電系助理教授,曾任中天電視兩岸中心召集人等,多次往來兩岸採訪兩岸新聞。
  • 剛剛,CoCo都可回應涉嫌「港獨」「臺獨」傳言!
    【環球網報導】臺灣奶茶品牌CoCo都可,也涉嫌支持「港獨」、「臺獨」?近期,網際網路上流傳帖子稱CoCo都可在香港的分店在小票上印「香港人加油!」,疑似支持反對派示威者。↓另外,還有網友稱:疑似CoCo官網在奶茶城市分布圖中將臺灣作為「國家」,與中國並列,涉嫌「臺獨」。↓
  • 蔡英文宣稱「臺獨」是年輕世代天然成分 國民黨駁斥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7月20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中國國民黨發言人陳以信今天說,就算民進黨全體黨員代表大會不願凍結「臺獨黨綱」,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選擇繼續擁抱「臺獨黨綱」,「『臺灣共和國』絕對不是臺灣年輕世代的天然成分」。
  • 民進黨力推的「臺獨」教科書,教育出了臺灣新一代「天然獨」
    如果你翻開「臺獨」教科書,會發現在臺灣歷史書中,有關臺灣的各種記載常常模糊不清、自相矛盾。什麼很多歷史事件僅僅用了短短幾個字一帶而過,有些事情或問題實在沒辦法「一筆帶過」的,通常會出現「待定」兩個字,意思很簡單,就是有爭議、不確定。
  • 廈門交警從源頭遏制交通事故 共築和諧文明交通
    「駕駛電動自行車佔用機動車道行駛,交通管理部門可以扣留電動自行車、處一百元罰款」……8月初,思明交警蓮前中隊民警蔡志鵬給市政環能集團的工作人員上了一堂精彩的交通安全課,受到熱烈歡迎。實際上,這是廈門交警堅持將文明交通送進企業、從源頭遏制交通事故的一個縮影。  宜居、文明、溫馨的廈門,不僅有優美的環境、潔淨的空氣和成熟的生活配套,更需要有良好的交通環境。
  • 民進黨「倚美謀獨」必自食惡果(日月談)
    美國縱容和支持「臺獨」是為了自身利益,即控制美國遏華第一島鏈的重要節點,製造兩岸分割、對立,強化兩岸緊張關係和民意對峙,使臺灣綁定在美國的戰略棋盤上,喪失自身的自主性和選擇權。民進黨當局為了「謀獨、脫中」,採取對美國「一邊倒」政策,甘願充當美國的棋子,對美國打「臺灣牌」言聽計從,從政治意識形態、經貿科技、軍事安全等各方面加以對接。民進黨「親美反中」「聯美抗中」的居心和行徑,將島內民眾綁上「臺獨」戰車,也將臺灣推向險境。島內一些有識之士已經看到,如果任由民進黨繼續這般執政,一旦臺海局勢有變,臺灣社會將是最大的受害者。
  • 「臺獨」大佬:臺灣將重返聯合國,宋忠平:痴人做夢,異想天開
    編輯:虎威軍校對:查爾斯近日,「臺獨」大佬林光華提出,未來四年內,民進黨當局的政治目標是:成功加入世衛組織重返聯合國。「臺獨」將世衛組織當作敲門磚林光華之所以會有此要求,其實歸根到底在於,「臺獨」希望把世衛組織當作是一塊「敲門磚」,從而真正實現臺灣「獨立」。畢竟以疫謀獨,一直都是這段時間民進黨當局最想要做的事。民進黨當局的連任,無疑讓「臺獨」分子愈加得意囂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