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17日 09:24 來源:中國臺灣網
參與互動臺灣「中時電子報」15日發表評論說,蔡英文當選連任感言提出8字呼籲: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其中「和平」是對岸必須放棄對臺灣的所謂「武力威脅」,「民主」是臺灣前途由2300萬人決定。對此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回應說:「臺灣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臺灣,臺灣的前途由全體中國人民共同決定。」
評論指出,「民主就是臺灣前途由2300萬人決定」的說法,其實是將「臺獨」勢必造成的臺灣災難,推給2300萬人。
由2300萬人「決定」看似民主,其實與蔡英文說的「年輕人天然獨」如出一轍。
這種「決定」是可以經過長年累月灌輸思想,由「統」往「獨」方向產生質變,從李登輝的「教育改革」到陳水扁、蔡英文的「臺獨」課綱即為顯例,先「改造」2300萬人思想,再讓2300萬人「決定」,這樣的「決定」是「臺獨」的「決定」,不是「民主的決定」。
再者,「和平就是對岸必須放棄對臺灣的武力威脅、民主是臺灣前途由2300萬人決定」這兩條,其實是為「臺獨」找理由!大陸亦強調和平統一,因此如若不會「臺獨」,何懼大陸不放棄對臺灣的武力威脅?蔡英文的說法是倒果為因,隱藏著大前提因「我要臺獨」,只提小前提你要放棄對臺動武,結論你不放棄動武,我就「臺獨」。
國臺辦發言人說,「臺灣的前途由全體中國人民共同決定」,也強調,「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絕不為各種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空間」。
蔡英文的恐怖平衡保護得了「臺獨」嗎?她說,「任何時候都無法排除戰爭的可能性,但問題是你必須做好準備,並發展自我防衛的能力。我們一直致力強化自衛能力,中國如果入侵臺灣將會付出巨大的代價。」蔡英文和對岸對抗的後果勢必把臺灣青年推上前線,而且她心裡其實已有此圖謀了。
因為,她說,臺灣的利益不是單靠喊空話來滿足,說什麼大陸「必須面對現實,接納臺灣的民意,特別是來自年輕人的希望」,臺灣青年多數票投蔡英文,蔡英文卻以「綁架他們上前線」作回報,警告對岸臺灣的年輕人是支持「獨立」的,對任何違背他們想法的事情,他們將會行動。
但《環球時報》的社評曾這樣形容,「臺灣是中國大陸邊上的一個島嶼,而不是一條能夠漂走的船」。
這讓人想起,在1960前後「冷戰」年代,美國拿臺灣當作「不沉的航空母艦」,但隨著科技發展,遠距離投射日新月異,目標鎖定更加精準,改變了戰爭型態,「不沉的航空母艦」終究也因不沉,變成「不動的航空母艦」,暴露出其軟肋,一旦挑起戰爭,臺灣2300萬人恐怕只有困在原地挨打的份。看清這一點,年輕人還樂於被蔡英文綁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