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歷史文化名村邂逅一群「00後」高校設計學生的創意,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
11月8日,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黨員實踐基地在東莞市寮步鎮西溪古村掛牌,「黨建引領藝術設計創作助推鄉村振興研討會暨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黨員實踐基地揭牌儀式」在東莞市寮步鎮西溪古村舉行。
寮步西溪古村是廣東省首批歷史文化名村之一,也是珠三角地區規模較大、原生態保存較為完整的古村落之一,古村佔地36畝,現存明清古建築群總面積2.71萬平方米,有明清時期祠堂14間,具有鮮明的嶺南文化特色。
西溪古村已有380多年歷史。寮步鎮在明清時期就是莞香集散地,商賈在此收購沉香,再運到香港進行碼頭轉運或者交易。當年西溪人受益於沉香交易,曾經建立過自己的「十三行」。
歷史文化名村的保護與活化涉及產業發展、生態維護、文化傳承等多方面。
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黨委書記章德勝在揭牌儀式的致辭中指出,城市學院創意設計學院將「鄉村振興」戰略精神融入教書育人過程,通過引入理論課教學和實踐課用實踐行動服務鄉村振興。黨員實踐基地的掛牌,目的在於整合各方優勢資源,打造融合紅色教育、傳統文化、示範實踐、志願服務、創新創業為一體的「黨建5+」黨員實踐基地示範樣本,用踐行初心使命的實際行動,為鄉村振興戰略添磚加瓦。
章德勝指出,今後城市學院將與西溪古村深入開展發展共促、組織共建、人才共育、文明共創合作交流,促進雙方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調發展,進一步推動城鄉黨組織結對共建常態化制度化,充分發揮好黨員實踐基地服務作用,用黨建引領藝術設計創作助推鄉村振興。今後學校將通過黨員實踐基地,打造「探南粵古村遺蹟,品中華傳統文化」——少兒藝術體驗系列公益活動,服務少兒群體,讓鄉風文明浸潤在日常文化活動中,進一步提升鄉村振興軟實力。
廣東省教育廳體衛藝處相關負責人指出,新時代的美育是審美教育、心靈教育、情感教育,也是創造力教育,貫穿於教育的全過程。推進西溪古村鄉村振興項目,是學校高度重視美育工作,也是學校具體落實立德樹人、培根鑄魂的體現。學校和西溪古村方面要繼續推進校企融合、產教融合,打造校園文化品牌,引高雅藝術進校園,進一步把美育工作做深、做實、做細。
廣東省教育廳體衛藝處調研員康天東、體衛藝處藝術專幹夏武傑、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黨委書記章德勝、東莞理工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黨委書記閻江、東莞市寮步鎮人大副主席黃鎮源、東莞市文化館副館長何超群等出席研討會。
與會領導嘉賓、專家學者圍繞西溪古村鄉村振興項目、文創產品開發、文旅項目建設等方面進行了研討和發言。
(劉獻兵、翦建新)
[責任編輯:秦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