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話德軍用高射炮打坦克?別傻了,最後這一切促成了虎王的誕生!

2020-12-13 雲叔愛文史

1940年5月,德軍第七坦克師繞開馬奇諾防線,從比利時一路突進前往敦刻爾克,目的是完成德軍總部穿插包圍的戰術,分隔包圍法國陸軍,其指揮官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隆美爾。行軍途中德軍突遭英軍重型坦克瑪蒂爾達II的攻擊,只裝備了機槍的二號戰車和只有短管30毫米火炮的三號戰車(三號戰車一直到G型材開始有50毫米火炮,而且還是短管,對坦克殺傷力不大)完全不是對手,包括37毫米反坦克炮也對瑪蒂爾達II束手無策。此時,恰逢一個高射炮連隊經過戰場,隆美爾看著這些高射炮比37毫米反坦克炮龐大得多的身軀,不由心中一動——何不讓這個傢伙試試,於是4門88毫米高射炮被拖到前沿陣地。戰果輝煌的英軍此時正是肆無忌憚的時候,根本沒把這些有些怪異的火炮放在眼裡,沒想到僅僅五分鐘,這些高射炮就報銷了九輛英軍坦克,英軍慌忙後撤。親眼目睹這一切的隆美爾命人通知高射炮連不用去駐防地了,而是跟隨自己的裝甲部隊繼續前行。

外形有些怪異的FLAK18/88毫米炮

擊退英軍坦克的高射炮,就是FLAK18/88毫米炮。一款在二戰中具有獨特地位的高射炮,在防空方面,整個二戰它擊落了過萬架的飛機,而另外一個讓它名垂青史的是其獨步天下的反坦克功能。隆美爾在西線創造性地使用讓它成為德軍反坦克的一大利器,在之後很多時間佔據了德軍反坦克武器的C位。

FLAK18/88高射炮的研製也算是一波三折。一次大戰後,德國被禁止擁有和研發高射炮,但是德軍高層卻預見到未來戰爭空中力量的重要性,除了輸入美國先進的航天技術研發性能優越的飛機,另外一項就是秘密開發高射炮系統。德國兩大軍火商之一的克虜伯公司通過自己在瑞典的子公司博福斯公司完成了這一研究,這就FLAK18/88高射炮最初的設計:由炮管、底座撐盤、裝彈機、瞄具等部分構成,重約5噸,採用56倍徑的炮管,全長4.7米,可以拖拽移動,射界 360°。彈丸初速度820米/秒,射速 15發/分鐘,防空最大射程 9900米,對地最大射程14813米,各項參數可謂盡如人意。

FLAK18/88高射炮的最特別之處在於「兩段式」炮管,可以根據炮管磨損情況分別更換,既減少材料損耗,又節省人工成本。研發人員還設計了精巧的自動裝填裝置,其原理是利用高射炮產生的後坐力,實現半自動供彈,裝彈手只需把炮彈放在炮架上即可實現炮彈自動填裝。十字型底座撐盤的設計,能迅速將炮身調整至水平狀態。炮兵通過轉動炮座附近的兩個輪子,實現炮身的升降或平移。性能如此優良的FLAK18/88高射炮,自然在之後的戰場上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已經裝備拖拽功能的FLAK18/88毫米炮

1941年6月,北非戰場上英德兩軍為了爭奪海爾法亞隘口展開激戰。和在法國戰場一樣,德軍仍舊是三號戰車的天下,其性能和火力完全不是英軍的瑪蒂爾達II的對手,在裝甲車輛上英軍佔據了絕對優勢。然而英國人沒有想到的是,這次的德軍指揮官竟然還是隆美爾。他對FLAK18/88高射炮的信賴從未如此強烈。隆美爾把手中僅有的13門劃為三部分,5門炮用來防禦海爾法亞、4門炮安置在哈菲德山、還有4門炮交給第15裝甲師支配,以便保護薩盧姆的前沿陣地。

英軍少將弗蘭克·梅塞韋指揮印度步兵第4師下屬第11步兵大隊,在19輛瑪蒂爾達II坦克的掩護下,開始了進攻。儘管瑪蒂爾達II坦克裝甲厚度達65毫米,但是根本不能抵擋FLAK18/88高射炮在一公裡外就發射出來的穿甲彈——22磅重的穿甲彈可以瞬間就毀掉一輛瑪蒂爾達II坦克,而在一公裡之內的話,FLAK18/88高射炮的精準性更高,英國人最終被擊毀了19輛中的15輛坦克,無奈撤退。

戰後還有一個趣聞,一名被俘的的英軍上校要求看看摧毀他的坦克的大炮,當他發現是FLAK18/88高射炮時竟憤憤不平地說:「這太不公平了,你們竟然用打飛機的高射炮來打坦克。「第一次看到這段我還忍不住為腐國民眾的不善應變訕笑,後來才知道,英國的大口徑防空火炮極為笨重,根本無法進行對坦克的炮擊,這哪裡是對德軍的指責,這是英國人對自己軍工設計的憤怒!

北非英國裝甲部隊

如果說西線和北非戰場上FLAK18/88高射炮帶來的是一種驚喜,那東線戰場上,它帶來的則是一種悲壯。

從1942年1月到3月,蘇軍不停攻擊德米揚斯克地區的德軍,在付出巨大傷亡的同時,包圍圈也越來越小。希特勒此時已經放棄攻擊莫斯科,蘇軍進攻也已經放緩,希特勒的堡壘戰術產生了效果,再據守德米揚斯克已經沒有戰略意義,北方集團軍的突圍被列上日程。

黨衛軍骷髏師成為這場突圍戰無可爭議的主角,而主角使用的恰恰又是FLAK18/88高射炮。在西線面對英國和法國的重型坦克已經頗為吃力的德軍裝甲部隊,面對蘇軍KV-1和T-34這樣的怪獸,德軍的三號戰車和四號戰車更無還手之力,北方集團軍被德軍高層指示用FLAK18/88高射炮進行反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臨近突圍的時候,因為殘酷戰鬥的損耗,十幾萬德軍只剩下三門FLAK18/88高射炮,骷髏師哀求最後一次空中補給一定要運來幾門,德軍的一架容克52滿打滿算運了兩門88毫米炮的零件過來,骷髏師師長為此還贈送了機長一瓶紅酒以示感謝(當時空戰德國佔優,容克52運輸機為了多裝物資拆除了防護裝甲和武器,不過也因此空中運輸力量損失慘重,為史達林格勒的空投不利埋下了伏筆)。

德軍精銳

突圍戰開始後,骷髏師憑藉高於一般部隊的戰鬥力迅速撕開蘇軍防禦,並將缺口擴大為一公裡左右,為了據守這一段生命缺口,防禦蘇軍合攏,五門FLAK18/88高射炮全部被安置在兩側高地,每門炮都配有4-5兩三號或四號戰車警戒。蘇軍反撲時,德軍戰車在前移動吸引火力,高地上的FLAK18/88高射炮負責攻擊。這一戰法在第一天就擊毀了約20輛T-34坦克。原來T-34有效射程僅僅為800米,而FLAK18/88高射炮對T-34的厚裝甲,有效射程是1500米左右,等於相差了一倍的距離,蘇軍坦克即使看得見火力點,也無力進行打擊。加上三號戰車的阻撓,甚至自殺式的衝撞,蘇軍坦克一籌莫展。

德米揚斯克保衛戰以德軍全部突圍而告終,據稱骷髏師在這一戰打光了自己所有的坦克,部隊減員一半,中下級軍官喪失了70%,那五門FLAK18/88高射炮因為最後時刻仍在阻擊蘇軍坦克沒有被運走,都被炸毀。遭到重創的骷髏師回國修整時成為德意志的英雄,全師均獲得「德米揚斯克紀念臂章」。

德軍東線噩夢

FLAK18/88高射炮在戰場上的傑出表現讓所有德國軍工企業眼前一亮,基於這個系列的特點,德國首先研製出了PAK43反坦克炮,這種反坦克炮是所有盟軍坦克的噩夢,因為在3公裡內,這個怪物可以擊穿任何一輛盟軍坦克的正面裝甲。一年後,克虜伯公司又在PAK43的基礎上研發出虎式坦克專用的56倍徑88毫米炮,彈丸初速度達到驚人的773米/秒,裝備新式穿甲彈後可以在一公裡之內擊穿30度斜角的138毫米裝甲。這就是著名的KWK36坦克炮。又過了兩年,克虜伯公司在KWK36的基礎上更進一步,開發出KWK43坦克炮,就是虎王坦克專用的那款,這款炮的彈丸初速度達到1000米/秒,配合鎢芯穿甲彈可以擊穿30度斜角的200毫米裝甲。

看見虎王,盟軍坦克先走為上

FLAK18/88高射炮的反坦克功能主要出現在1940年到1942年期間,這一時期,德軍坦克還在三號戰車和四號戰車之間徘徊,面對盟軍的重型坦克根本沒有優勢可言。反坦克炮的當家花旦是PAK40,在西線還有點作為,東線面對蘇聯的鋼鐵洪流完全無感!此時的單兵反坦克利器鐵拳還沒有開發出來,德軍的裝甲部隊落於全面下風,反坦克武器也處於空窗期。但是,當FLAK18/88高射炮在法國戰場擊毀第一輛瑪蒂爾達II的時候,這個正正經經的客串明星,卻為處於迷茫的德國軍工設計界指明了設計方向,為之後一系列偉大的武器設計鋪平了道理。

誠如本文題目所言:用高射炮打坦克確實是無奈之舉,但是誰又會想到,最後迎來的卻是虎王呢?

文中加深字體為網友@rickdomzh提出意見後修改,這裡再次感謝他對我的幫助!

感謝閱讀,喜歡我就關注我,本文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

相關焦點

  • 四號坦克的防空之路,二戰德軍的中流砥柱,豈能被高射炮難住?
    但德軍當時比較常用的還是37mm高射炮,裝備57倍徑炮管的時候最大射程可以達到4800米,理論射速可以達到每分鐘240發。在近距離依舊可以用穿甲彈擊穿幾十毫米厚的裝甲,所以將它用於平射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除了用牽引車帶著它移動外,直接把它裝在載具上也是個很常見的做法,為此四號坦克又上場了。
  • 1944年德國虎王坦克王牌指揮官卡爾·鮑曼一戰擊毀敵軍57輛坦克
    1944年10月17日,黨衛隊第503重型坦克營開始接收虎王坦克,這時作為第二批隊的人員的卡爾·鮑曼經過兩年高嚴格訓練正式從德軍虎式坦克訓練中心畢業,以少尉排長軍銜被編入黨衛軍第103虎王裝甲營,正式開始了他在二戰後期作戰的巔峰生涯,當時卡爾·鮑曼還並不知道他會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唯一個被世界公認的虎王坦克王牌坦克車長兼任戰術指揮官。
  • 【小雨姐評測】森寶鋼鐵帝國:象式坦克殲擊車、虎式重型坦克、獵虎重型坦克殲擊車、虎王重型坦克Empires of Steel(上)
    由於貼紙本人太喜歡了,捨不得貼在這種迷你坦克上,所以後面的坦克我都不再貼貼紙(我要留著MOC 用虎式坦克是二戰中德國的著名坦克,從1942年下半年服役起至1945年德國投降為止,一直活躍於戰場第一線。虎式坦克在戰爭中擊毀了大量的敵軍坦克也包括其它火炮,這使它成為所有盟軍坦克危險對手,凡是在戰鬥中能夠擊毀或擊傷虎式坦克致其被遺棄的盟軍坦克,人們都會尊稱其為馴虎者。
  • 當德國虎王遭遇美國群狼:美軍對戰派普戰鬥群,殺雞用牛刀
    總的來說,這6輛虎王的火力範圍基本覆蓋了拉格雷茨的整個東面,是德軍防線的中堅力量。 位置靠北的204號虎王在2400米的超遠距離上就開始射擊,僅用兩發炮彈就打爆了一輛謝爾曼。部署於南方,維爾蒙農場的203和211號兩輛虎王得到黑豹坦克的配合,也在敵軍衝到1400米時發出了怒吼,很快讓大群美國坦克沐浴在了彈雨之中。 不過,美軍裝甲兵沒有被嚇倒,而是像狼群一樣加速衝了上來,試圖和德軍打貼身近戰,儘可能彌補自己火力上的劣勢。
  • 買武器,送坦克:全冠積木虎王坦克評測
    「你想阻擋虎王坦克嗎?」呃,可能可以排個隊試試?>另外這臺虎王上使用的炮管零件和IS-2上的122炮完全一致,俯角更是完全為零,對比實車88L71的細炮管來說也會讓人覺得有些違和。從庫爾斯克的三道防線到白俄羅斯叢林,第505營成立之後的三年間在德軍自己的記錄上創下了接近700輛坦克的擊毀記錄,最終卻仍不能免於在東普魯士覆滅的結局;或許這就是歷史的殘酷懲罰吧。
  • 二戰1944年諾夫哥羅德戰線德軍第121坦克殲擊營代號德意志之鷹
    蘇軍雖然在1943年突破了德軍對列寧格勒的封鎖,可並沒有解除德軍對列寧格勒的威脅,列寧格勒隨時都有再被圍困的危險。1944年德軍統帥部命令「北方」集團軍群不惜一切代價堅守列寧格勒和諾夫哥羅德地區,以保障德國艦隊在波羅的海的自由行動以及同瑞典芬蘭的暢通。
  • 為擊敗德國虎式坦克而生,用SU122底盤改裝出來的SU85坦克殲擊車
    但部隊除了文字報告外,怎麼也拿不出一點像樣的證據,所以史達林也難以相信德國人真的拿出重型坦克了。直到1941年1月,某個大意的德國車長在指揮虎式重型坦克戰鬥時,因不慎落入蘇軍陷阱而慘遭蘇軍圍攻,最後還把自己的虎式重型坦克丟給了蘇軍。
  • 如果第2次世界大戰的德國只製造IV號坦克
    這種大膽的假設也創下了軍隊的球迷作為30年代誕生的中型坦克,IV號中型坦克長期作為「中型支援坦克」,扛著短管坦克炮進行步兵支援後來隨著德國反裝甲部隊作戰需求的增加,德國裝甲部隊每天晚上通過裝甲,安裝高倍徑坦克等手段,將中型iv號坦克徹底轉換成「中型坦克」早期的iv號是「中型坦克支援」在內的庫爾斯克會戰等大量的戰鬥中,系列的中型
  • 《坦克世界》從脆脆虎到吃人虎,虎王有話要說
    各位車長好,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曾經的D系8級重坦虎王被稱為脆脆虎,就是因為當年的它正面炮塔裝甲只有185mm,甚至能被一些7級坦克擊穿;並且裝填時間長達8s+,單發傷害只有可能的320,唯一能做的也就是中距離偷炮換傷害了。
  • 二戰德軍五大王牌部隊,骷髏師只能排第五
    ,還有臨時編入的SS503重坦克營12輛虎王坦克(10輛可用)、8輛4號自行高射炮(7輛可用),屬第3裝甲集團軍指揮。4月26日,「諾德蘭「殘部在新師長古斯塔夫-庫爾根貝爾格SS旅隊長率領下,以最後的虎王坦克和突擊炮在總理府東南的菩提樹大街繼續著毫無希望的防禦戰。第二天大部分的殘存兵力退入了政府區並於27日撤至國會大廈(Reichstag)一帶。從27日至30日守軍們就在這最後的幾公裡範圍內做垂死掙扎,有的士兵竟然將自己用鐵鏈鎖死在據點的機槍座上!
  • 「鋼鐵巨人的怒吼」二戰吊打德軍的法國B1系列重型坦克
    特別是B1系列重型坦克,在1940年的戰鬥中不管是面對德軍1型2型,還是3型4型坦克,完全就是一副碾壓的姿態,德軍士兵甚至恐懼的稱呼其為「鋼鐵巨人」。B1系列重型坦克是一個「難產的孩子」,從1921年開始招標設計,到1935年首輛坦克下線,足足用了14年的時間。B1坦克的最早設計方案極具前瞻性,如果能按此方案完成設計,B1坦克將成為世界上第一款主戰坦克。
  • 德軍虎式、豹式讓人羨慕,盟軍一到手就罵娘,這是咋回事兒呢?
    如果要說到二戰時期的裝甲戰車,相信很多人一定都會想到德國,尤其是德國的虎式、豹式坦克,基本上這兩種坦克以出現在戰場上,那就代表著無往而不利,要知道虎式坦克在整個二戰期間,產量也只有1500多輛,但是基本上在戰場上,每一輛虎式坦克都能發揮出超越他的價值,而駕駛過虎式坦克的德軍戰士,也基本上都成為了英雄
  • 《狂怒》坦克車長最鍾情德軍突擊步槍
    當然還有這件坦克夾克~(注意是再次流行,再次流行)步兵坦克推進雖說這是一部描寫重武器對抗的電影,但片中充斥著大量的美軍與德軍輕武器對戰鏡頭,尤其是衝鋒鎗類武器的狹小空間內容的射擊(二戰大片以雙方步槍遠距離射擊居多)。今天我們就以輕兵器愛好者的獨特視角來為大家解析一下這部經典的「護車5金剛」中出現的各種輕武器。
  • 二戰德國的坦克為何越造越大?元首的科技樹歪的不是一般呀
    虎式坦克的防護就已經如此變態,其後繼者虎王和獵虎更是把裝甲提升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步,戰場上所有的虎王和獵虎都是被群毆後從後面和側翼擊毀,想正面打穿他們幾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德軍獵虎坦克殲擊車:甲厚炮利,比虎式更令盟軍懼怕的鋼鐵怪物
    二戰末期歐洲東西兩線戰場上都出現了一款德軍最新式武器裝備,它體型碩大無比,作戰能力甚至遠遠超過已經令盟軍感到非常恐懼的德軍虎式坦克,它能在敵人火炮射程外輕鬆擊毀盟軍任何裝甲車輛,成為了盟軍又一個新的噩夢,它就是德軍在二戰末期最新研製成功並裝備的獵虎重型坦克殲擊車。
  • 二戰時期,德軍裝甲兵的「動物園」中,都有哪些「珍禽異獸」?
    有趣的是,德國人就非常喜歡用動物的名字給自己裝備的裝甲戰車命名,以至於德軍裝甲部隊被後人戲稱為「德國動物園」。那麼這做鋼鐵動物園裡,到底有著那些鋼鐵猛獸呢?談到二戰中的德國裝甲部隊,人們最常想起的一個詞就是「虎豹成群」。
  • 別看叫「大象」其實一點都不溫順,二戰德軍坦克殲擊車
    一百多年後的1941年,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也得到了一門屬於自己的「魔彈」——74倍口徑的88mmFlak41高射炮。 在之前的戰鬥中,88炮取得了十分優異的成績,這讓希特勒十分滿意,對88炮情有獨鐘的希特勒甚至等不及這門作為防空炮誕生的長管怪胎完成技術上的修改,就急不可耐的要求把這門炮裝進坦克炮塔,結果自然是碰了一鼻子灰。
  • 二戰德國虎式坦克三大無法避免的缺點成為了壓倒德國最後一根稻草
    說到二戰德軍虎式坦克,說實在該型坦克在1942年出現在東線戰場時,作為一輛戰略性重型坦克使用,德國當時是絕對有機會擊敗蘇聯的,因為虎式坦克出現時間算是非常的早,研製時間早在1937年就已經開始秘密進行了,希特勒於1935年3月廢除《凡爾賽條約》後,德國軍方胃口大增,對尚在定型中的Ⅲ
  • 二戰QF 3.7英寸高射炮,英國主力大口徑防空炮
    QF 3.7英寸(94毫米口徑)高射炮是英國在上世紀20年代開始研製,二戰前不久開始服役的大口徑高射炮,是英國在二戰期間主力大口徑防空炮,雖然名氣不如德軍裝備的88毫米高射炮,但無論是性能還是發揮的作用都絲毫不差。
  • 二戰德軍的野牛、黃蜂、蟋蟀再到野蜂,現代自行火炮的開山之作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坦克誕生後不久,法國人為了使笨重的牽引式炮具有更好的機動性,能夠在各種地形條件下迅速地思考轉移陣地,在一輛履帶坦克底盤上安裝一門野戰炮,使具有機動越野性能。但這時的自行火炮沒有裝甲防護,只適用於對步兵進行火力支援。 世界上第一門具有裝甲防護的炮塔式自行火炮是由德國人製造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崛起的牽引式反坦克炮在機動性、防護性上都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