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夫哥羅德戰役,1944年到1945年蘇聯第10次全面突擊戰役的第一次,也是列林格勒戰役由守轉為全面反攻的開始,當時德軍北方集團群序列大多數精銳,大都調往其他地區於是諾夫哥羅德戰役也稱之為的蘇聯一次順風戰役因為當時德軍在列寧格勒外圍的封鎖部隊,根本與蘇聯反擊集團的兵力根本不成正比,蘇聯方面在海軍的協助下累計投入兵力多達三個方面軍一個方面軍兵力至少在50萬到60萬人之間,而當時德軍北方集團群的總兵力不過71萬人,10000門火炮和迫擊炮,389輛坦克和自行火炮。
蘇軍雖然在1943年突破了德軍對列寧格勒的封鎖,可並沒有解除德軍對列寧格勒的威脅,列寧格勒隨時都有再被圍困的危險。1944年德軍統帥部命令「北方」集團軍群不惜一切代價堅守列寧格勒和諾夫哥羅德地區,以保障德國艦隊在波羅的海的自由行動以及同瑞典芬蘭的暢通。為此蘇聯為了徹底打破德軍在列寧格勒的外圍封鎖威脅,蘇軍累計集結兵力約125萬,參戰的各個方面軍分別是蘇軍有列寧格勒方面軍、沃爾霍夫方面軍、波羅的海沿岸第2方面軍,參戰坦克1500輛,飛機數量1386架,20000門火炮迫擊炮和自行火炮組成的炮兵火力集群。
位於諾夫哥羅德戰線南翼戰線的核心德軍精銳防禦部隊,是德軍當時北方集團群中少數功勳部隊,德軍第121步兵師,該號稱德意志雄鷹師,或者熟悉德軍該師的人都習慣性把這個德軍一級編制的野戰步兵師簡稱為鷹師。對比當時北方集團軍群在諾夫哥羅德戰線前段的部隊,該師戰鬥力最強,編制最完善與當時德軍北方集團軍群的第32步兵師一樣,都配備正規的坦克殲擊營部隊,但僅此而已該師對比德軍10大精銳王牌野戰師,比如德軍第78突擊風暴師,第106勳章師,第102步兵突擊戰鬥群等,還存在一定差別,只是當時北方集團軍群已經在前線沒有精銳兵團而已,第121鷹師才出現在我們視線之中。西奧多.馮·布步兵上將為該師的師長,作為德軍容克家族的嫡系部隊之一,第121步兵師之前作戰記錄大多都是順風戰役,功勞沒少得但真正的主攻部隊卻不是121步兵師,送死硬仗正常都輪不到這支德軍有意保留的部隊,但到1944年作為德軍北方集團群的第121步兵師,就不得不擔負起當時諾夫哥羅德戰線主要防禦部隊了。
德軍第121坦克殲擊營也因此成為當時,德軍在南翼戰線唯一的機動裝甲部隊,該營當時有45輛三號G型突擊炮,而5輛自行20毫米防空裝甲車,也就是德軍當時較為特別的代號家具車式防空坦克,主要裝備的武器是單裝37mm口徑FlaK 43 L/89高射炮,輔助武器:2挺7.92 mm口徑MG34機槍,一挺部署在車體,一挺部署在敞開的炮塔上面,火力可以說十分強勁,37mm口徑FlaK 43 L/89高射炮採用的則是彈夾式連發裝填和射擊。近距離完全可以擊穿T34坦克側翼裝甲和坦克主炮的等外露裝備。
1944年1月戰役有一觸即發,該營,營長布賽爾.倫茨從上尉軍銜火線升任為少校軍銜,在蘇軍密集炮火打擊中,正式在奧多.馮·布步兵上將的安排下,成立布賽爾南翼裝甲戰鬥群,臨時編入了第121偵察營單位,人數方面增加到1100人左右,另外第121偵察營麾下的第三機械化偵察連的12輛裝甲車和偵察型號的老式坦克,也歸入布賽爾.倫茨少校指揮,主要命令是堅守原地掩護第121步兵師主力全面後撤,蘇聯第8、第54、第59集團軍,空軍第14集團軍,共有26萬的先頭部隊,已經徹底切開德軍16集團軍右翼戰線,第18集團軍當時如果不撤退恐怕會面臨德軍第16集團軍一樣下場。
布賽爾.倫茨少校接受完命令後,立刻率領戰鬥群,發起一次重大反擊,當時德軍三號G型突擊炮火力強勁,加上是德軍臨時加強的單位,因此布賽爾.倫茨少校想效仿當時德軍虎式坦克裝甲營一樣打法,用一次猝不及防的攻勢,化解蘇軍攻勢,雙方在盧加地區的90號高地遭遇。根據倖存三號G型突擊炮車長,科達斯.奧倫軍士回憶;「在蘇軍猛烈的炮火中 我們體現趕到90號高地之上,當時蘇軍坦克部隊密密麻麻,每一輛坦克上面都滿載著步兵,戰鬥一觸即發,接著高地優勢展開攻擊,三號G突擊炮的48倍徑火炮火力強勁而且可靠,一發穿甲彈過去,隨即可以給予敵軍坦克重大打擊,在互相對射過程中,我印象中擊毀蘇軍三輛坦克,2輛裝甲車,隨著戰況越發有利布賽爾.倫茨少校下令全線反擊,而事實上能突擊炮不是坦克,布賽爾.倫茨少校又是炮兵方面指揮官,因此當時我有些遲疑,是否衝下有地理優勢的第90高地,繼續追擊敵軍。奈何在猶豫之間,三號突擊炮便被一顆穿甲彈擊毀,駕駛員當場戰死,突擊炮正面80毫米鋼板和底盤結構徹底被蘇軍炮彈擊毀,在繼續操作主炮掩護衝下高地友軍部隊後,便在一輛裝甲車掩護之撤出前線,當時每個乘員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受傷。」
科達斯.奧倫軍士是幸運的,盧加戰役最終結果是累計蘇軍有124輛T34坦克被擊毀,蘇軍一個步兵師被混亂中被擊潰,而布賽爾.倫茨少校的指揮的戰鬥群卻在戰役發起後下午的4時分,失去聯絡該部成為盧加伏擊戰中第一個被蘇軍全殲的單位,隨後第121步兵師在突圍戰中也表現勇猛,蘇聯方面累計投入3個方面軍兵力高達125萬最終取得的最大戰果,就是完全突破了德軍對列寧格勒的封鎖,佔領了德軍掌控的所有戰略地區的通道,而真正殲滅德軍主力師級別單位只有第16集團軍的三個步兵師而已,累計德軍傷亡在10萬人左右,蘇聯方面傷亡顯然超過德軍方面,而蘇聯方面匯報的1944年對德軍第一次打擊中號稱重創德軍重創23個師,基本就是北方集團軍群全部單位了,但為什麼到了1945年庫爾蘭地區還是牢牢掌握在德軍手裡這就是一個重大疑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