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裡,坦克的性能優勢總是螺旋上升的,在激烈的戰爭中,戰爭各方的坦克 都飛速提升著。可是坦克的性能提升並非那麼容易,可能你的新坦克還沒出來,對方的新型坦克都碾到你臉上了。這個時候指望等坦克出來是不可能的,有時需要一些更為簡單的辦法,比如拆掉坦克的炮塔,塞一門足夠威力的長倍徑火炮,搖身一變成為坦克殲擊車來應對敵人。而我們今天說的SU-85坦克殲擊車,就是為了抗擊虎式重型坦克而誕生的。
一、老虎出沒
通常來說,人們認為虎式重型坦克的首次亮相是在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德國陸軍元帥曼施坦因利用希特勒調撥給他的裝甲部隊擊潰了蘇軍的攻勢,而虎式重型坦克則是此戰的大功臣。但實際上虎式重型坦克的初次亮相遠遠早於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它的首戰其實是在1942年8月29日,在列寧格勒外的拉多加湖以南的姆加一帶,德國第502重型坦克營帶著四輛虎式坦克投入了戰鬥。
此時的虎式重型坦克是剛剛從生產線下來,根本就都是試生產階段,有一大堆機械故障尚未解決。可以說虎式重型坦克能這麼快投入實戰,完全是因為希特勒希望看到虎式重型坦克在戰場上大顯身手。虎式重型坦克在8月29日的首戰裡確實是把蘇軍嚇得夠嗆,沒見過這麼耐打的坦克啊,都被嚇得落荒而逃。但是第502重型坦克營自己也莫名其妙的拋錨了三輛虎式重型坦克,全是因為該死的機械故障。此後在9月22日的戰鬥也沒好哪去,該營又一次有虎式重型坦克陷入沼澤地,且無法從戰場回收,只能將其爆破處理。
可以說,虎式重型坦克的初戰極其糟糕,除了機械故障就是機械故障,這讓希特勒差不多滿臉黑線,咆哮著說出一堆髒話。而隔壁莫斯科的克裡姆林宮,史達林也一臉懷疑的看著來自列寧格勒方向的戰報,因為報告裡指出他們遭遇了一種強大的德國重型坦克,這種坦克堪稱刀槍不入,各種反坦克火力均不能將其擊毀。但部隊除了文字報告外,怎麼也拿不出一點像樣的證據,所以史達林也難以相信德國人真的拿出重型坦克了。
直到1941年1月,某個大意的德國車長在指揮虎式重型坦克戰鬥時,因不慎落入蘇軍陷阱而慘遭蘇軍圍攻,最後還把自己的虎式重型坦克丟給了蘇軍。這蘇軍是又喜又驚,喜的是他們終於知道德軍的新式坦克長了個什麼模樣,驚的是這種坦克過於強大,蘇軍沒有任何一種坦克能對付虎式重型坦克。可此時蘇軍還有僥倖心理,可接下來的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就狠狠打了他們的臉,德軍的虎式重型坦克威力無窮,打的蘇軍的T-34/76中型坦克和KV-1重型坦克全無還手之力。
二、SU-85誕生記
蘇軍慌了手腳一樣開始研究虎式重型坦克,希望找出一個應對虎式重型坦克的方案。從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的戰報來看,當時蘇軍裝備在T-34/76上的F34型坦克炮,以及裝備在KV-1重型坦克上的ZIS-5型坦克炮,均不能有效擊穿虎式重型坦克。測試結果也表明,除非讓這兩種坦克在500米距離內發動攻擊,否則炮彈只會在虎式重型坦克上的裝甲上彈開,但此舉無異於讓坦克去千裡送人頭。
而蘇軍當時配備的自行火炮,SU-122自行火炮,其裝備的122毫米口徑的M30型榴彈炮,在配備了破甲彈之後是可以擊穿虎式重型坦克的正面裝甲。可SU-122自行火炮的射速太低,彈道又過於彎曲,在戰場上很容易把自己變成敵人的活靶子。這麼一來,顯然SU-122自行火炮也不適合去擔任獵殺虎式重型坦克的職責,蘇軍必須開發一款新的坦克殲擊車,來有效應對虎式重型坦克的威脅。
而蘇軍當時最為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將85毫米口徑的高射炮搬上SU-122自行火炮的底盤,使其成為一款坦克殲擊車,也就是SU-85坦克殲擊車項目。而選擇SU-122自行火炮的底盤,無非是因為其本身源自於T-34中型坦克,在量產性上會有很大的保證,不需要做太多的修改就可以直接進行生產。而現在擺在蘇軍面前的就只剩下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們如何把高射炮變成坦克炮,來充當"打虎獵人"手中的"獵槍"。
當時蘇軍裝備清單裡符合高初速、彈道平直等需求的坦克炮中,有兩款新開發的坦克炮作為備選,分別是D-5型和S-18型,最終勝出的是生產更為廉價S-18型,也就是後來SU-85坦克殲擊車上廣泛使用的坦克炮。但因為蘇軍其它設計部門正在研發性能更好的SU-100坦克殲擊車,所以SU-85坦克殲擊車的生產被取消後。可SU-100坦克殲擊車很快因穿甲彈存在問題而延遲生產,SU-85坦克殲擊車只能被蘇軍被重新安排生產,但此時庫爾斯克戰役已經打完了。
三、SU-85的戰場生涯
事實上,SU-85坦克殲擊車的生產取消,對於前線而言不亞於是一場災難,這意味著蘇聯裝甲部隊只能駕駛T-34中型坦克和KV-1重型坦克衝擊虎式重型坦克,並試圖在近距離上將其敲掉。可當時虎式重型坦克的數量大增不說,還多了黑豹中型坦克在戰場上,這讓蘇軍的損失異常高昂。儘管庫爾斯克戰役最終以蘇軍勝利告終,但是看著一連串的傷亡名單和大量損毀的坦克,蘇軍高層的內心拔涼拔涼的,紛紛後悔停產SU-85坦克殲擊車。
好在,亡羊補牢為時未晚,蘇軍急忙重新投產了SU-85坦克殲擊車,並在1943年9月的第聶伯河戰役中將其投入作戰。蘇軍裝甲兵很快就迷上了這款坦克殲擊車,因為其配備S-18型坦克炮威力相當於F-34型坦克炮的1.5倍,能在1000米距離上擊穿虎式重型坦克和和黑豹中型坦克。同時SU-85坦克殲擊車的彈道平直不說,更擁有32度傾斜角度,厚40毫米的正面裝甲,車體高度也僅有2.45米高,這讓德軍坦克很難迅速快速找到SU-85坦克殲擊車的位置,蘇軍裝甲兵可以盡情打德軍坦克的黑槍。
有了SU-85坦克殲擊車這樣的"神器"在手,那些開著SU-85坦克殲擊車的蘇聯小夥子就成了第聶伯河戰役裡最靚的仔。基本上都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讓德軍裝甲兵只能看著自己中彈起火的坦克狂怒不已,大罵蘇軍都不講武德,偷襲他們這些精銳的德國漢斯。在第聶伯河戰役裡,一個配備SU-85坦克殲擊車的蘇軍坦克殲擊團,甚至擊退了多達11輛虎式重型坦克和40餘輛四號中型坦克的進攻,這在蘇軍過去的戰史中是不曾存在的。
有鑑於SU-85坦克殲擊車的優秀,蘇軍開始越發依賴SU-85坦克殲擊車,能開上SU-85坦克殲擊車的都是部隊中最優秀的裝甲兵,絕對都是王牌中的王牌,個個都是武德充沛的猛男。SU-85坦克殲擊車在蘇軍裡也是供不應求,烏拉爾重機械廠為了滿足部隊需求,甚至一度停產T-34/76坦克,轉而大量生產SU-85坦克殲擊車。後期還有一種把正面裝甲加強到了75毫米厚,使用了D-5-S型坦克炮的SU-85M坦克殲擊車投入戰場,而德國漢斯的日子就更不好過了。
結語
在SU-85坦克殲擊車生產的1943年8月到1944年11月,共有超過2644輛SU-85坦克殲擊車和SU-85M坦克殲擊車被生產出來,直至更新銳的SU-100坦克殲擊車投入戰場,SU-85坦克殲擊車才被停產。但饒是如此,SU-85坦克殲擊車也一直服役到了戰爭結束,一直是蘇軍坦克殲擊車的中流砥柱。可以說,作為一款應急開發的坦克殲擊車,SU-85坦克殲擊車已經足夠優秀了。
參考文獻:《二戰蘇軍坦克裝甲車輛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