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2重型坦克的繼承者,蘇軍步兵的戰場好夥伴,SU-152自行火炮

2020-12-21 歷史皇太后

如果說起蘇聯的152神教,估計很多人想到的都是那個'可靠的同志'——KV-2重型坦克。這款有著厚重的裝甲,裝備了強大的152毫米榴彈炮的重型坦克,可以說是蘇軍步兵的好夥伴,不管是坦克還是碉堡,統統都是一炮轟平。可自從蘇德戰爭爆發之後,KV-2重型坦克就被迫停產,蘇軍步兵也沒有了'可靠的同志',在戰場上的損失變得出奇的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蘇聯決心再推出一款'可靠的同志'。

一、缺乏掩護的步兵

需要指出的是,蘇聯在三十年代末的坦克研發中,KV系列重型坦克本就是為了掩護步兵使用的。在當時的主流坦克觀念受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塹壕戰影響,認為重型坦克最大的作用之一就是作為步兵的移動掩體,為步兵突破敵方的築壘地帶做出貢獻。這種思路在當時不在少數,如法國開發的B-1重型坦克、英國的瑪蒂爾達Ⅱ步兵坦克就是以掩護步兵為目的設計出來的。

不過英法這些坦克在掩護步兵的時候,充其量也只能對付對付野戰工事,這是因為它們的火力都不夠強,只能壓制或是摧毀野戰工事,也算是當年的一個主流思路。但蘇聯人明顯是不按套路出牌的,蘇聯人表示我為什麼要壓制野戰工事呢?我的目標是要把那些永備工事也摧毀啊,而且我要把永備工事的灰都揚了。基於這個思路,蘇聯先是開發了裝備76.2毫米坦克炮的KV-1重型坦克,在發現KV-1重型坦克火力不足之後,又開發了裝備152毫米榴彈炮的KV-2重型坦克

如果放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個時間點裡,KV-2重型坦克絕對是說的上'戰地拆遷辦',更是蘇軍士兵心中'可靠的同志'。甭管是野戰工事還是永備工事,只要被它的152榴彈炮打上一發混凝土高爆彈,保證是把工事整個掀飛嘍。如果你是個永備工事的話,或許你還能留個殘垣斷壁,裡面的士兵興許還能留個全屍。但如果你是個野戰工事的話,那麼別說野戰工事了,裡面的人也是死無全屍了。至於說要摧毀KV-2重型坦克,去找德國的漢斯們問問吧,他們對付一輛落單的KV-2都打了24小時,手段用盡才摧毀了一輛。

然而很不幸的是,在蘇德戰爭初期蘇聯在戰略態勢上陷入了極大地不利,連KV-2重型坦克的生產地列寧格勒,都兇神惡煞的漢斯們被包圍了。在這種情況下蘇聯無力生產KV-2重型坦克,只能在烏拉爾加緊生產更簡單的KV-1重型坦克。這就導致了蘇聯步兵們很長時間只有T-26輕型坦克和BT系列快速坦克這些'不靠譜的同志'掩護,而這些坦克不僅裝甲薄和火力弱,一個一個還跑得飛快,步兵們根本就追不上它們,等找到它們的時候,它們也已經成了'死掉的同志'。事實證明,這些輕型坦克根本不能有效的掩護步兵,步兵需要真正可靠的掩護單位。

二、自行火炮的研發

因為步兵在前線缺乏足夠的掩護,蘇軍在每次進攻中都會損失大量的步兵。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蘇軍高層在1942年命令KV系列坦克的締造者,蘇聯著名坦克設計師科京來解決這個問題。科京對此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案,早年他曾經研發過KV-7突擊炮,如今正好用KV-7的樣車重新開始研究。這個過程裡科京領導的設計組討論出了許多奇奇怪怪的思路,比如在無炮塔的車體上裝上兩門76.2毫米加農炮,或是一門76.2毫米加農炮和兩門45毫米反坦克炮。但這些設計統統不靠譜,它唯一的作用就是在火炮同時開火時,掀飛自己過於低矮的戰鬥室。

科京領導的這些奇奇怪怪的設計也並非沒有一點好處,起碼科京發現了一些設計時必須注意的事情。首先,現行的76.2毫米加農炮確實不好用,如果用來掩護步兵的話,很難提供足夠有效的直射火力支援。目前來看的話,如果要形成有效的直射火力支援,那麼最好的還是使用大口徑火炮。但如果要使用大口徑火炮的話,那麼車體的戰鬥室必然不能過於低矮,不然巨大的後坐力會直接撕裂戰鬥室,開火只能把自己給擊毀掉。而車體也不能過於沉重,否則只能和KV-2重型坦克一樣,出現一大堆的機械故障問題。

事實上,重量問題反而是個簡單的問題了,因為計劃是設計一款固定戰鬥室的自行火炮,這種設計的好處就是可以達成與KV-2重型坦克相等或是更高防禦力的同時,車體的重量並不會變得十分恐怖。而為了自行火炮的可靠性考慮,科京計劃從現有型號中考慮。目前最可靠的就是KV-1S重型坦最為合適,畢竟KV-1S重型坦克是KV-1重型坦克的最新改進型,可靠性較之KV-1重型坦克有顯著提高,非常適合作為自行火炮的底盤。但對於科京而言,目前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火炮上。

可供選擇的火炮口徑有很多種,畢竟蘇軍的火炮設計要求上就是所有火炮都能平射。可把所有的火炮都看了一圈之後,科京還是覺得152毫米口徑榴彈炮最為合適,畢竟KV-2重型坦克已經實測過了,無論是對坦克還是對各類工事都有奇效。可此時原本KV-2重型坦克裝備的ML-10型榴彈炮已經逐漸停產,如果繼續使用這款榴彈炮顯然是不合適的。最後科京決定選擇蘇軍正在組織生產的ML-20型榴彈炮,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簡化新型自行火炮的生產,儘可能把各種零件通用化。在確定了諸多方面之後,新型自行火炮的設計也就算是在紙面上完成了。

三、SU-152自行火炮

為了新型自行火炮的生產工作,科京聯繫了國防人民委員會在內的多個部門,為研發代號為KV-14的自行火炮生產交付工作做好了準備。可因為要等待火炮的生產進度,所以自行火炮的交付工作也就大幅度延遲。在1943年1月19日,KV-14自行火炮的樣車在蘇聯烏拉爾重型機械廠完成。但此時仍舊是沒有火炮的狀態,因為火炮還要過兩天才能送來。最後在1月22日,ML-20型榴彈炮才被送到了工廠,工廠的工人們連夜將火炮裝上了樣車,向蘇軍交付了KV-14自行火炮的樣車。

KV-14自行火炮雖然完成了,但它是否能夠滿足蘇軍的需求還是需要進行實驗的。隨後KV-14自行火炮被拉到了蘇軍的車里雅賓斯克測試場進行測試,在這個過程裡它要面對各種不同的測試目標,從測試用裝甲板,到靶車和碉堡,KV-14自行火炮都成功的將其摧毀。而它正面厚達75毫米,側面厚達60毫米的裝甲,也讓其能夠抵禦絕大多數的攻擊。其本身的戰鬥全重也不超過45噸,不僅可靠性得到了保障,在地形通過測試裡也非常出色。參觀了測試的史達林非常滿意,當即命令將其進行投產,並正式命名為SU-152自行火炮。

在1943年7月爆發的庫爾斯克戰役裡,SU-152自行火炮第一次參加了實戰。首批24輛SU-152自行火炮組成了一個自行火炮團進入了戰場,而它們的對手則是德國漢斯的'動物們'——虎式重型坦克、黑豹中型坦克和費迪南坦克殲擊車。面對德國漢斯的這些'德國動物',蘇軍裝備的T-34中型坦克和KV-1S重型坦克顯得力不從心,往往只能是靠近到500米之內才能威脅對方。而此時SU-152自行火炮則展現了自己的實力,在短短12天的戰鬥裡,就摧毀了12輛虎式重型坦克和7輛費迪南坦克殲擊車。

SU-152自行火炮的出現,對於德軍而言是極大的震撼。因為不說虎式重型坦克扛不住SU-152自行火炮的雷霆一擊,就算是費迪南坦克殲擊車也不行。在正面經受了SU-152自行火炮發射的一枚高爆彈的攻擊後,費迪南坦克殲擊車的正面裝甲徹底變形,履帶和火炮等也徹底被毀。這個結果不由得讓德軍驚恐萬分,因為他們從沒見過如此恐怖的攻擊,只能紛紛退下火線,以免自己成為SU-152自行火炮的攻擊目標。這一戰之後SU-152自行火炮徹底成名,成了蘇軍裡中流砥柱。

結語

自庫爾斯克戰役後,蘇軍開始轉入對德國的反攻階段。而SU-152自行火炮則作為蘇軍步兵的'好搭檔'參與了戰鬥。一路上不知道多少德軍防禦工事被它們徹底拆成廢墟,哪怕是德軍躲到布達佩斯這樣的城市裡都沒用,SU-152自行火炮完全可以將城市裡每一個有德軍的建築都拆掉。直至最後的柏林戰役時,SU-152自行火炮仍舊奮戰在一線,為毀滅納粹德國做出了貢獻。

參考資料:《二戰蘇軍坦克裝甲車輛全集》

《SU-152/KV-14》

相關焦點

  • 二戰蘇聯SU-152毫米自行火炮號稱動物園殺手據說能打穿費迪南
    但事實上,當時2號坦克都可以輕鬆擊毀SU.76坦克殲擊車的裝甲。,德軍的裝備除了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具備技術優勢外,費迪南殲擊車則充當著主力部隊的防線堅守工作,而虎式坦克,豹式坦克,包括重型坦克殲擊車,但當時庫斯科戰役中,蘇聯方面最有效的反制武器就是重型炮火覆蓋,讓其德軍先進坦克集群癱瘓在戰場之上,二戰時期玩炮方面蘇聯具有一定優勢,也是蘇軍僅有的戰術優勢能夠在戰場在壓制住德軍火力,這時在庫爾斯克戰場上,唯一能對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構成直接威脅的裝甲力量,只有一種型號的戰場突擊炮能夠勝任
  • 蘇聯步兵的戰地炮火支援,用各型坦克底盤改裝的SU76自行火炮
    如果說起蘇德戰爭中的蘇聯自行火炮,估計很多人會想到的是SU-85自行火炮、SU-122自行火炮和SU-152自行火炮這樣的強大存在。畢竟這些大傢伙,往往都可以在戰場上力挽狂瀾。不過對於蘇聯步兵而言,這些大傢伙雖然可靠,卻不是時時刻刻都能為他們提供掩護的,步兵們需要的是隨時都能為他們提供掩護的東西。
  • 30年代最強的自行火炮SU-5,最早的152神教,卻沒能戰場發威
    上世紀30年代,蘇軍大炮兵思想開始成型,對崛起於一戰時期的自行火炮越來越重視,正好30年代的蘇軍手中有了成熟的坦克底盤,為大口徑火炮的自行化創造了條件,SU-5自行火炮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問世的。SU-5自行火炮1935年,蘇聯最高委員要求工廠在T-26輕型坦克的底盤基礎上,研發新的大口逕自行火炮,就在當年工廠拿出了3款樣車,SU-5-1、SU-5-2、SU-5-3。
  • 重型坦克發展的極致:堪比鼠式重型坦克的美國T-28超級重型坦克
    德軍「鼠」式重型坦克作戰想像圖美國T-28超級重型坦克/T-95自行火炮嚴格來說,T-28超級重型坦克並不能算作是一款真正的坦克,因為它並沒有炮塔,它的火炮是安裝在車體前方的炮盾上,而不是像一般坦克那樣安裝在炮塔上,從外形上來說,它更像是一款自行火炮或者德國所謂的突擊炮。
  • 戰場毀滅者《坦克射擊》重型自行火炮T95霸氣來襲
    戰場毀滅者恐怖來襲,《坦克射擊》重型自行火炮T95霸氣登場!巨無霸級的鐵甲鋼軀和超猛火力,一炮就能報廢一輛坦克!還有二戰經典戰場塞班島登陸新地圖,全新火炮對轟期待你的參與!【坦克殺手來襲】坦克天敵降臨,作為摧毀城牆和防禦工事而研製的超重型自行火炮,T95具有優秀的火力和裝甲防護雙重性能。
  • 二戰時期,蘇軍的坦克軍和德軍的裝甲軍,哪個的實力更強?
    最初每軍下轄2個坦克旅(後增加到3個)、1個摩託化步兵旅,總兵力5603人,裝備100輛坦克。 在經歷了當年夏季攻勢的慘敗及史達林格勒戰役的洗禮後。1943年6月,蘇軍開始對各坦克軍進行整編。每個軍增加2個自行火炮團和1個輕型炮團,以及偵察、後勤、防空、通信等直屬部隊。
  • 蘇軍炮兵部隊到底有多強?柏林戰役一戰封神,徹底敲碎希特勒幻想
    正在向柏林推進的蘇軍SU-76M自行火炮部隊,這種自行火炮的用途很廣。蘇軍的ZIS-3野戰炮正在向德軍開炮4月18日,蘇軍炮兵部隊已經徹底摧毀了柏林的外圍防線,大量的坦克部隊和步兵開始向柏林市區推進炮擊結束以後,蘇軍步兵在坦克的掩護下向市區的德軍發動進攻,而蘇軍的裝備大口徑榴彈炮的自行火炮部隊緊跟其後,如果德軍固守在建築內頑抗,列如ISU122/152
  • 它曾是德軍裝甲部隊的夢魘,有鋼鐵巨獸之稱號——KV-1重型坦克
    同時,KV-1重型坦克又是因為什麼原因逐漸退出一線戰場,轉為改進型戰車,並且把攻擊核心地位拱手相讓給後期的IS系列重型坦克。本文主要從坦克的三大件(火炮系統、裝甲防護系統、動力系統且包含懸掛系統)作為技術方向指引,詳細解讀KV-1重型坦克的興盛和衰落!
  • 俄羅斯2S7M型203毫米自行加農炮升級
    這種目前世界上口徑最大的自行壓制火炮,前身是令人生畏的2S7「芍藥」自行加農炮(簡稱2S7),能夠在50千米距離上發射高爆破片榴彈、混凝土爆破彈、化學彈甚至戰術核炮彈。然而,在遠程壓制火炮領域,203毫米口徑早已落伍,取而代之的是52倍徑155毫米自行榴彈炮。那麼,為何俄羅斯仍死抱這種「冷戰恐龍」不放手呢?
  • 二戰德軍的野牛、黃蜂、蟋蟀再到野蜂,現代自行火炮的開山之作
    第一門自行榴彈炮由法國於1917年發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坦克誕生後不久,法國人為了使笨重的牽引式炮具有更好的機動性,能夠在各種地形條件下迅速地思考轉移陣地,在一輛履帶坦克底盤上安裝一門野戰炮,使具有機動越野性能。但這時的自行火炮沒有裝甲防護,只適用於對步兵進行火力支援。 世界上第一門具有裝甲防護的炮塔式自行火炮是由德國人製造的。
  • 最偉大的坦克,這輛坦克曾是中國裝甲兵絕對主力,1992年才退休
    在戰爭後期,蘇軍的T-34-85成功地擊退了大批德國重型坦克,並憑藉其高速度、高機動性對敵人後方實施了閃電突襲。T-34坦克非常成功,並衍生出包括OT-34坦克、SU-85和SU-100坦克殲擊車、SU-122自行火炮等等的戰車。T-34坦克在二戰後也沒有過時,該坦克在近40個國家服役,曾在、越南、阿以戰爭、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許多國家作戰。
  • 俄羅斯2S7M型203毫米自行加農炮升級
    這種目前世界上口徑最大的自行壓制火炮,前身是令人生畏的2S7「芍藥」自行加農炮(簡稱2S7),能夠在50千米距離上發射高爆破片榴彈、混凝土爆破彈、化學彈甚至戰術核炮彈。然而,在遠程壓制火炮領域,203毫米口徑早已落伍,取而代之的是52倍徑155毫米自行榴彈炮。那麼,為何俄羅斯仍死抱這種「冷戰恐龍」不放手呢?
  • 蘇聯重型坦克的巔峰之作,I S系列坦克,過時20年後尚可一戰
    二戰時期,蘇軍在東線戰場與德軍展開了殊死的鏖戰,和西線及北非戰場不同,東線戰場對坦克的利用達到了頂峰,甚至誕生了像庫爾斯克那樣的大型坦克會戰。就拿蘇聯坦克來說,從外觀上就能看出粗製濫造的成分,但不得不承認它們適應戰場的能力。
  • 二戰蘇聯kv85重型坦克和德軍虎式坦克性能上為什麼有天壤之別
    說到二戰初期的蘇聯的kv1重型坦克,在東線戰場上曾經有一段時間是無敵般的存在,而比較出名的還有KV2型重型坦克,這個型號的KV坦克裝備一門152毫米24倍徑榴彈炮,採用的KV1坦克的底盤大多來自1940年蘇聯的生產原型車底盤,其車身裝甲80毫米左右,在德軍閃擊蘇聯時期曾經發生一過一輛
  • KV1的雙胞胎,蘇聯的KV2重型坦克,突破防線移動掩體誕生
    1、德國的經驗教訓和情報1939年,當蘇聯和芬蘭爆發戰爭時,雙方圍繞曼納海姆防線展開了激烈的戰鬥,蘇軍的步兵已經在這條芬蘭人控制的防線前倒下,蘇軍的坦克已經被芬蘭人擊毀,於是蘇軍意識到自己急需一輛重型坦克。
  • 二戰日軍坦克有多小?蘇軍繳獲94式輕型坦克後,發現鑽不進去
    在二戰中,坦克作為各個工業強國的工業巨獸成為了戰場上的絞肉機,特別是在歐洲戰場各國先進的坦克大規模集群化作戰,各類型的坦克成為主角,這樣的鋼鐵巨獸在歐洲戰場上的各個角落裡用主炮宣洩戰爭的欲望。而在東方戰場,作為主角卻在當時還是農業國家的中國,坦克是無法觸及的。
  • 同樣使用火炮,為什麼戰列艦被淘汰了而坦克沒被淘汰?
    任何武器的興盛與消亡都和它在戰場上的具體表現有關係,坦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誕生,憑藉機動性、裝甲和火力優勢很好地適應了一戰的塹壕戰、陣地戰,由此成長為陸戰之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坦克隨著戰局的需要作出進化,相比一戰時期的笨重鐵塊,二戰時期的坦克都普遍擁有極佳的越野機動能力,讓閃電戰思想得以實現;此外,大口徑反坦克炮和次口徑穿甲彈的應用,使得坦克的火力可以摧毀大多數步兵堡壘和城市建築,這讓它成為步兵們最樂見的支援性武器,在巷戰、陣地戰和野戰中坦克都是步兵離不開的技術兵器,平時還能作為代步工具提高步兵的機動性
  • 為擊敗德國虎式坦克而生,用SU122底盤改裝出來的SU85坦克殲擊車
    可以說虎式重型坦克能這麼快投入實戰,完全是因為希特勒希望看到虎式重型坦克在戰場上大顯身手。虎式重型坦克在8月29日的首戰裡確實是把蘇軍嚇得夠嗆,沒見過這麼耐打的坦克啊,都被嚇得落荒而逃。但是第502重型坦克營自己也莫名其妙的拋錨了三輛虎式重型坦克,全是因為該死的機械故障。此後在9月22日的戰鬥也沒好哪去,該營又一次有虎式重型坦克陷入沼澤地,且無法從戰場回收,只能將其爆破處理。
  • 德國武裝黨衛軍老兵回憶 在布達佩斯第一次遭遇蘇聯IS-2重型坦克
    1945年1月,德國武裝黨衛軍第3「骷髏」裝甲師在布達佩斯附近第一次與蘇聯IS-2「史達林2」重型坦克遭遇。儘管在1944年裡,德軍在東線處於節節敗退的局面,但從未失去過像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這樣重要的大城市。
  • KV-2重型坦克珍貴照片曝光
    5月28日,位於帕迪科沃的俄羅斯軍事歷史博物館發布了一條動態,紀念KV-2重型坦克服役80周年。同時發布的還有KV-2首輛原型車的珍貴照片,這輛KV-2就是在U-0實驗坦克的基礎上改裝而來,可以看到車體前部有鉚接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