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煌經方系列之--大黃蟄蟲丸

2021-02-06 孝貞經方惠民工作室

古代的虛勞病方。擅去體內幹血,具有抗凝,抗血小板生成,抗血栓形成,溶栓,保腎,保肝,收宿子宮等作用,適用於以肌膚甲錯,兩目黯黑,嬴瘦為特徵的疾病。大黃十分,黃芩二兩,甘草二兩,桃仁一升,杏仁一升,芍藥四兩,幹地黃十兩,乾漆一兩,硭蟲一升,水蛭百枚,蠐螬一升,蟄蟲半升,上十二味,末之,煉蜜和丸小如豆。酒飲服五丸,日三服。制大黃15黃芩10生甘草15桃仁15杏仁15赤芍20生地50乾漆5硭蟲10蠐螬10蟄蟲10水蛭15以水1200毫升,煮取湯液300毫升,分2-3次溫服。或以上藥物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每次服用5克,日1-3次,用酒送服。形體消瘦,面目黯黑,兩目呈青暗色,皮膚乾燥甚呈魚鱗狀,皮損發黯;小腹部疼痛或有硬塊或按壓不適,病灶部位常表現為有形積聚之塊,常有腹部滿悶感,或腹脹納少;多見於患有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1)  血栓性疾病與周圍血管病,如血栓栓塞性肺動脈高壓,血栓性脈管炎,血小板增多症,下肢深靜脈血栓,靜脈曲張等併發症。(2)  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併發症,如心絞痛,室性早搏,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腦動脈硬化症,腦梗賽,腦血栓,中風後遺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周圍神經損傷,糖尿病足,糖尿病腎病。(3)  以消瘦腹滿不能飲食為表現的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晚期血吸蟲性肝病,膽汁淤積。(4)  以皮膚乾燥脫屑發黑為表現得疾病,如銀屑病,皮炎,結節性紅斑,局限性硬皮病,痤瘡,酒糟鼻,黃褐斑,斑禿,毛囊炎,色素性紫癜皮膚病,扁平苔蘚,魚鱗病,皮膚黑變病等。(5)  各種腫瘤,如神經纖維瘤,皮脂腺瘤,子宮肌瘤,卵巢囊腫,肝囊腫,胰腺癌,宮頸癌等。(6)  以疼痛閉經為表現的婦科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內膜結核,盆腔包塊,結核性盆腔炎,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症候群,異位妊娠,乳腺增生,閉經,痛經等。(3)  同時服用華法林鈉片,阿司匹林等抗凝劑者慎用。

【漢城孝貞經方惠民工作室】解析:大黃蟄蟲丸,又名大黃蟅蟲丸或大黃(庶蟲)蟲丸。系漢代著名醫張仲景所著《金匱要略》之名方,被歷版藥典所載。本方劑的主藥組成中的草木藥:熟大黃、桃仁、乾漆等,可活血祛瘀,攻熱下血,以通血閉;蟲類藥:蟄蟲、虻蟲、水蛭、蠐螬等破血逐瘀,化瘀去積,散症通經,以化瘀血。蟲類藥與草本藥的雙重作用,發揮祛瘀活血。通經絡營衛的協同功效。 

【各家論述】
明代吳腹脹有形塊,按之而痛不移,口不惡食,小便自利,大便黃色,面黃肌錯者,血證諦也,此丸與之。腹脹有形塊,按之而痛移者,氣與火也。今痛不移,則屬有形矣。然食與血皆有形,食而腹脹則惡食,今不惡食,則知其為血矣。小便自利者,血病而氣不病也;大便色黑者,病屬於陰也;面黃肌錯者,血病則不能榮養其容,濡澤其膚,故令萎黃甲錯耳。大黃,攻下之品也,引以乾漆、虻蟲、蠐螬、水蛭、蟅蟲、桃仁之輩,則入血而攻血;芍藥、地黃生新血於去瘀之際;杏仁、甘草致新氣於逐敗之餘;而黃芩之苦,又所以厚腸堅胃,而不為攻下所傷耳(《醫方考》)。清代張石頑舉世皆以參、芪、歸、地等以補虛,仲景獨以大黃蟅蟲丸補虛,苟非神聖,不能行是法也。夫五勞七傷,多系勞動不節,氣血凝滯,鬱積生熱,致傷其陰,世俗所稱幹血勞是也。所以仲景乘其元氣未離,先用大黃、蟅蟲、水蛭、虻蟲、蠐螬等蠕動吸血之物,佐以乾漆、生地、桃仁、杏仁行去其血,略兼甘草、芍藥以緩中補虛,黃芩開通瘀熱,酒服以行藥勢,待幹血行盡,然後純行緩中補虛之功(《張氏醫通?諸傷門》)。清代王晉三仲景治以大黃蟅蟲丸,君以大黃,從胃絡中宣瘀潤燥,佐以黃芩清肺衛,杏仁潤心營,桃仁補肝虛,生地滋腎燥,乾漆性急飛竄,破脾胃關節瘀血,虻蟲性升入陽分破血,水蛭性下入陰分逐瘀,蠐螬去兩脅下堅血,蟅蟲破堅通絡行傷,確有神功,故方名標而出之,芍藥,甘草扶脾胃,解藥毒。緩中補虛者,緩舒也,綽也,指方中寬舒潤血之品而言也(《絳雪園古方選注?中卷》)。明代徐彬五勞者,血、氣、肉、骨、筋各有虛勞病也,然必至脾胃受傷而虛乃難復。故虛極則羸瘦,大肉慾脫也;腹滿,脾氣不行也;不能飲食,胃不運化也。其受病之源,則因食、因憂、因飲、因房室、因飢、因勞、因經絡榮衛氣傷不同,皆可以漸而至極.若其人內有血在傷時溢出於逥薄之間,幹而不去,故使病留連,其外證必肌膚甲錯。甲錯者,如鱗也。肝主血主目,幹血之氣內乘於肝,則上燻於目而黯黑。是必拔其病根,而外證乃退。故以乾漆、桃仁、四蟲破其血;然瘀久必生熱,氣滯乃不行,故以黃芩清熱,杏仁利氣,大黃以行之,而以甘、芍、地黃救其元陰,則中之因此而裡急者,可以漸緩,虛之因此而勞極者,可以漸補,放曰緩中補虛,大黃蟅蟲丸(《金匱要略論注》)。清代尤在涇虛勞症有挾外邪者,如上所謂風氣百疾是也;有挾瘀血者,則此所謂五勞諸傷、內有幹血者是也。夫風氣不去,則足以賊正氣而生長不榮;幹血不去,則足以留新血而滲灌不周,故去之不可不早也。此方潤以濡其幹,蟲以動其瘀,通以去其閉,而仍以地黃、芍藥、甘草和養其虛,攻血而不主專於血,一如薯蕷丸之去風而不著意於風也。喻氏曰:此世俗所稱幹血癆之良治也。血瘀於內,手足脈相失者宜之。兼入瓊玉膏補潤之劑尤妙(《金匱要略心典》)。近代程門雪肌膚粗糙如鱗甲,環目一圈紫黑色者,內有幹血,名曰幹血癆。蓋有血結日久,鬱熱內蒸,津液日枯,失其濡潤,而成幹血癆證,室女患之者為多。仲聖大黃蟅蟲丸治此為專方也。方中用諸蟲蟻動物,走竄飛騰, 諸毒品引其深入血分之意。此破瘀結之峻方也,非證確勿妄用之。觀其選方之精,玩其配合之法,無一味可少,自是仲聖經方聖法,後人之方不能及者也。其用生地、黃芩、大黃而不雜一溫辛藥品,即餘前所謂鬱結久必從熱化之意,此最注意研求之也(《書種室歌訣二種》)。

相關焦點

  • 黃煌經方沙龍(第六期)
    目錄主題之一 我的經方醫學  我的經方夢  我們為什麼要提倡經方  為什麼我國歷史上經方派不興盛  2011年新年祝辭  在第41屆歐洲中醫藥大會上的演講稿  經方亮相歐洲——訪德國有感  敬重保守  出汗異常  黃連解毒湯合大黃甘草方治療口腔扁平苔蘚  血證神方  一張好方柴歸湯
  • 大黃蟄蟲丸 大黃牡丹皮(二)25講
    56 黃芩28 甘草42 桃仁一升 杏仁一升 芍藥56 幹地黃十兩 乾漆一兩 虻蟲一升 水蛭百枚 蠐螬一升 蟅蟲半升  右十二味 末之 煉蜜和丸小豆大 酒飲服五丸 日三服     腸癰者 少腹腫痞 按之即痛 如淋 小便自調 時時發熱 自汗出 復惡寒 其脈遲緊者 膿未成 可下之 當有血 脈洪數者 膿已成 不可下也 大黃牡丹湯主之   大黃牡丹皮湯方
  • 黃煌:經方玫瑰與女性體質調理!
    經方的石榴裙下,不知迷倒多少中醫人士,經方的魅力,就像芬香撲鼻的花朵,歷久彌香,引無數人沉醉不自知。對於經方,黃煌教授是真正的蜜粉,一直致力於經方的研究,今天,小編就分享一篇黃煌教授「經方玫瑰」學說與女性體質調理的文章,精品美文要細看!黃師說「其實沒有醜女人,很多女人表面難看,都與體內氣血失調有關,每一個女人都是一朵玫瑰花!」這句話恐怕所有女患者都愛聽,因為玫瑰花很美。
  • 【黃煌經方方證藥證】《經方一百首》之厚樸麻黃湯
  • 黃煌經方深圳平樂工作室揭牌!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趙鴻飛 通訊員 深平樂12月11日,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深圳市坪山區中醫院)與南京中醫藥大學黃煌教授籤約成立「黃煌經方深圳平樂工作室」,並舉行揭牌儀式。活動現場,該院7名中醫師拜黃煌教授為師。
  • 賈醫生學經方12:能活血祛瘀的大黃庶蟲丸
    五勞虛極羸瘦,腹滿不能飲食,食傷、憂傷、飲傷、房室傷、飢傷、勞傷、經絡營衛氣傷,內有幹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緩中補虛,大黃蟄蟲丸主之。(《金匱要略》第六篇第十八條)大黃十分(蒸)、黃芩二兩、甘草三兩、桃仁一升、杏仁一升、芍藥四兩、幹地黃十兩、乾漆一兩、虻蟲一升、水蛭百枚、蠐螬一升、蟄蟲半升。上十二味,末之,煉蜜和丸小豆大,酒飲服,日三服。
  • 黃煌經方100首之七十:大黃牡丹湯(轉載)
    三、使用本方時若出現腹痛腹脹加重,伴有反跳痛,則提示闌尾穿孔可能,不可再用本方,應及時轉外科治療以免誤事。若服後大便呈灰黑色泥糊樣,則為熱毒外瀉,說明病有轉機。四、大黃牡丹湯方中瓜子有冬瓜子和栝樓子兩種,都可使用。不過,也有學者認為經方中的瓜子當為栝樓子而非冬瓜子(柴中元,孫森康,對經方中「瓜子」的認識,河南中醫,1983;5:18)。
  • 黃煌:加強科普創新,讓中醫藥經方更好服務百姓
    經方大家、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經方學院院長黃煌教授,與醫藥行業翹首、媒體代表一起推動啟動杆,完成啟動儀式。黃煌教授是知名經方大家,以經方的方證與藥證為研究重點, 致力於經方的普及推廣工作。他的觀點鮮明且有新意,與臨床緊密結合,實用性強,是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的著名中醫學者。
  • 大醫傳承(二)23——大黃蜇蟲丸
    (板書:大黃蟄蟲丸方:羸瘦腹滿,不能飲食,肌膚甲錯,兩目黯黑,內有鬱血。大黃42克,黃芩28g,甘草42,桃仁1升,杏仁1升,芍藥56g,地黃140g,乾漆14g,虻蟲1升,水蛭百個,蠐螬1升,蟄蟲半升,上為末,煉蜜為丸,小豆大,酒飲服五丸,日三服。大黃牡丹皮湯方,大黃56g,牡丹皮14g,桃仁50個,瓜子30g研,芒硝10g,水6升煮取200毫升入芒硝再煎頓服,當下血。
  • 經方治療陰癬重症腰痛一例
    這中間可以夾雜用大黃牡丹湯(這個我猜用得著,因為沒對病人望聞問切,有沒有膿不得而知,但估計病到這個份上應該有膿),腸癰很好的藥,這個我估計他也有。之後再加以調理脾胃,不愁疾病不好。        再看水中火,用了大黃蟄蟲丸,這個方是丸藥,正適合了病久體虛的人。而這個方的,主要也是在攻下,及去淤血,一方多用,也是一個好方,但就見效快還是不若湯藥,畢竟是個丸藥。
  • 經方治肩膀痛一例
    今筆到於此,學者深思之。        經方經典中醫強調的是五味的調和,以使得人體恢復陰陽五行的平衡,這樣一來,藥物的性和味就顯得如此重要。        這就是古中醫經典《神龍本草經》對藥物的闡述,開明就言藥物的性和味,而從不言藥之歸經。
  • 【經方精品】春季類病班報名與葛根類方解析(上)
    二、課程內容:《經方》精品類病第10期班:兒男腎血腫瘤類常見病症(小兒外感、發熱、咳、哮、喘、厭食、淋巴結炎、扁桃體腺樣體與腮腺炎、咽峽炎與手足口病、異常發育、調理等;男科系列,腎臟疾病、水腫,血液病系列,腫瘤輔助。)的系統講解,及其大量圖片案例的解讀,每個病症均安排有多位講師經緯交叉、多維立體講授。
  • 黃煌經方 | 經方八大體質詳解上
    凡惡寒不渴之人,多精神不振,喜臥懶言,小便清長,脈象或緩或遲,其舌質淡紅,舌苔白滑,上罩一層稀滑粘液----此即黃煌教授所觀察總結的「細辛舌」。兼咳喘者,痰液清稀如水,或帶泡沫;兼厥冷者,則四肢冷且痛,遇冷尤劇;兼痛者多為頭痛、身痛、腹痛、胸背痛,以及咽痛、齒痛或目痛等。
  • 方劑選萃:炙甘草湯 大黃廑蟲丸
    《經方實驗錄》載「唐君居春申,素有心臟病,每年買舟到香港,就診於名醫陳伯壇先生,先生用經方藥量特重,如桂枝、生薑之屬動以兩計。大鍋煎熬,藥味奇辣,而唐君服之,疾輒良已……」    四是在煎煮的溶媒方面,一定不能忽視用酒的經典要求。本方煎煮時加「清酒」久煎,則酒力不峻,為虛家用酒之法。
  • 黃煌經方100首之五十:梔子豉湯(轉載)
    劉保和用梔子豉湯治療倒經一例,有心煩,夜臥翻覆輾轉,按其劍突下部位,訴有明顯憋悶及疼痛感,脈寸關間滑數有力等證(《仲景方藥古今應用》)。仲景原文有「若嘔者,梔子生薑政湯主之」,嘔吐加生薑,是經方慣例之一。俞長榮治鄭某,胃脘疼痛,大便秘結,胸中滿悶不舒,懊,阽欲嘔,輾轉難臥,食少神疲,舌黃膩而濁。投以生薑梔子豉湯,並囑若一服吐,便止後服。服後並無嘔吐,諸症均瘥(《傷寒論匯要分析》)。
  • 黃煌經方100首之六十七:桃核承氣湯(轉載)
    如婦科方面的月經異常。《儒門事親》載婦人月事沉滯,數月不行,肌肉不減。《內經》曰:此名為瘕為沉也。沉者,月事沉滯不行也,急宜服桃核承氣湯加當歸,作大劑料服,不過三服立愈。後服四物湯補之。曹穎甫用本方去芒硝加牛膝、當歸、白芍、枳實治療月經六七月不來,鼻衄時作,腹中有塊卻不拒按,闕上痛,周身骨節烘熱而咳。服藥半日,骨節烘熱已減,咳嗽亦除,癮塊已能移動(《經方實驗錄》)。
  • 《黃煌經方使用手冊》方劑加減匯總
    9大黃蟄蟲丸10大青龍湯加減法:(1)咽喉充血疼痛:加連翹(2)腹脹 便秘:加大黃。21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加減法:(1)羸弱之人 氣喘、汗多:合生脈飲 山萸肉 22桂枝茯苓丸加減法:(1)腹痛、便秘:加制大黃
  • 【經方講座】大陷胸湯
    以愚觀之,仲景所云心下者,正胃之謂;所云胃中者,正大小腸之謂也。胃為都會,水谷並居,清濁未分,邪氣入之,夾痰雜食,相結不解,則成結胸。大小腸者,精華已去,糟粕獨居,邪氣入之,但與穢物結成燥糞而已。大承氣專主腸中燥糞,大陷胸並主心下水食。燥糞在腸,必藉推逐之力,故須枳樸;水食在胃,必兼破飲之長,故用甘遂。且大承氣先煮枳樸,而後內大黃,大陷胸先煮大黃,而後內諸藥。
  • 黃煌經方八大體質詳解(上)
    凡惡寒不渴之人,多精神不振,喜臥懶言,小便清長,脈象或緩或遲,其舌質淡紅,舌苔白滑,上罩一層稀滑粘液----此即黃煌教授所觀察總結的「細辛舌」。兼咳喘者,痰液清稀如水,或帶泡沫;兼厥冷者,則四肢冷且痛,遇冷尤劇;兼痛者多為頭痛、身痛、腹痛、胸背痛,以及咽痛、齒痛或目痛等。
  • JT叔叔:大黃蟅蟲丸
    大黃蟅蟲丸方大黃十兩 黃芩二兩 甘草三兩 桃仁一升 杏仁一升 芍藥四兩 地黃十兩 乾漆一兩 蝱蟲一升 水蛭百枚 蠐螬一升 蟅蟲半升右十二味,末之,煉蜜和丸,如小豆大,酒飲服五丸,日三服。那這個大黃蟅蟲丸它的主證啊,我覺得張仲景其實是寫的相當的好。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