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企業比作一輛車,創業就像車子開上了一條沒有出口的高速公路,我們每一個創業者要想把這臺車開的更遠,關鍵要做好三點:一要把好方向盤(定好企業的戰略方向),二要踩好油門(規範經營,把好底線),三要適時變換車道(順應時代,轉型升級)。
——永固集團總裁 鄭革
三十五年風雨兼程,三十五年砥礪前行。今年,永固集團迎來了企業創業的第35個年頭。在永固集團成立三十五周年之際,北極星電力網有幸與永固集團總裁鄭革先生取得了聯繫,透過他的視角,讓我們一起回憶永固的崢嶸歲月。
一步一腳印,永固朝著百年企業目標堅定前行
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三臺機器,四個人,永固集團的前身樂清永固金具廠在永固集團現任董事長鄭曉超自家的院子裡成立了……時至今日35年過去,永固金具廠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家集研發、製造、銷售和服務於一體的輸配電系統服務商,永固金具廠也轉型升級成為了如今的永固集團。
這裡有一份永固集團官網公開的企業發展歷程,截至目前共經歷了四大企業發展階段:資源初始積聚(1985年—1995年) 、規模化發展(1996年—2005年) 、品牌戰略發展(2006年—2015年) 、跨越式發展階段(2016年至今)。
北極星電力網簡單梳理了永固集團35年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時間節點以及發展過程中的重大事件:
1985年,「樂清縣永固金具廠」在柳市浹西村的一個小院子成立,從四個人三臺設備起步,開始了電力金具行業的徵程。1991年,樂清縣永固金具廠的「固」牌商標經工商部門批准註冊生效。1999年,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晉升為浙江永固金具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金2070萬元。2002年,「固」牌商標被授予溫州市知名商標;「固」牌電力金具被認定為浙江名牌產品;NLL、NXJ、NXL系列耐張線夾被認定為中國節能產品。2002年,浙江永固金具股份有限公司晉升為永固金具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金5157萬元。2003年,永固研發的500kV超高壓系列電力金具通過省級新產品鑑定,標誌著永固正式進入超高壓時代。2005年,永固晉升為集團企業「永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標誌著永固已成為一家集研發、製造、銷售和服務於一體的電力金具企業。2008年,「固」牌入選中國電力金具行業標誌性品牌。2009年,上海永固電力器材有限公司開發的±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配套金具中標「向家壩-上海±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工程」,標誌著永固的電力金具產品結構由超高壓時代進入了特高壓時代,實現了產業的成功轉型升級。2015年,永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電力金具實驗室正式通過國家實驗室認可,認可範圍涉及近80個國家標準,40個檢測項目,覆蓋電力金具八大類產品。2017年,永固被評為省級管理創新試點企業,永固輸配電裝備研究院晉升為省級企業研究院。2018年,永固總裁鄭革榮獲「第十七屆浙江省優秀企業家」稱號。2019年,永固分別入選「浙江省第三批上雲標杆企業」和「溫州市上雲標杆企業」。……
當然,這些資料並非只是短短幾行字而已,其背後的故事非專業的人士也許並不大容易能讀懂,但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這份資料,我們切切實實的清晰看到了永固集團一步一個腳印的發展歷程。據了解,在品牌戰略發展過程中,永固集團在產業布局、產品升級、管理創新上深耕細作,發明專利實現零的突破,電力金具產品實現了從超高壓向特高壓的升級,信息化建設卓有成效,公司品牌知名度處於行業前列。如今,永固集團已經全面步入第四個發展階段,在企業管理層上實現了傳承接班,品牌集中度提高,企業開始駛入轉型升級的快車道。
少帥接班,為打造百年永固注入活力
2008年,在永固集團不斷前進的路上,鄭革出現了。彼時已經是樂清市公安局後備幹部的他,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看著日益操勞的父親,毅然辭去熱愛的警察工作,開始幫助父親打理永固集團。此時擺在鄭革面前的不僅僅是一個龐大的家業,同時也是一份壓力一份責任。
正如當時的經濟形勢一樣,鄭革剛進入企業時,困難重重:對於產品技術一竅不通、不熟悉公司管理現狀、老一輩管理者不信任等等。鄭革明白要想了解一個行業,管理好一個企業,必須掌握這個行業的產品技術。於是,他給自己制定了學習計劃和目標,白天去車間看產品的製作過程,向技術人員請教產品設計;晚上一個人跑到公司產品展示廳,拿著產品樣本一一對照,查閱相關技術資料。通過刻苦的學習,鄭革對產品技術逐步了解掌握。現在,1萬多種電力金具產品,鄭革能夠隨口報出產品型號、技術特點,這對於管理著一家集團公司的總裁來說實屬不易。更重要的是在鄭革的感染下,公司上下掀起了學習的熱潮,2008年至今,永固員工累計考取各類職稱80多個,獲得學歷晉升70餘人。
「我們每個人要不斷的學習,每個企業也一樣要不斷的學習,不學習就會落後,就會被市場所淘汰,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只有學習態度還不夠,還要有先進的學習方法,『拿來主義』有時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鄭革如是說。2008年,在他的主導下,永固聘請了一家諮詢公司,以第三方的角度對永固的戰略、組織、績效、薪酬、流程等進行全方位梳理,重新評估公司的優勢與短板。「方法跟理念同等重要」鄭革頗有感觸的說。針對有些人不能夠完全理解,不願意改變,在外部諮詢公司進行方案設計時,他讓公司管理團隊共同參與,通過一場場頭腦風暴、資料分析、溝通培訓,最終梳理優化出117個業務流程,確立了多套管理優化方案,企業整體管理水平有了質的提高。
憑藉著熱愛學習的態度和過人的學習力,鄭革這個「空降兵」得到了永固上下的一致信任和肯定。
智能智造,為打造百年永固夯實基礎
2008年金融危機、2011年歐債危機、2020年新冠疫情,12年間鄭革所遇到類似的大大小小會對企業造成衝擊的事件已經數不勝數,當然除了這些全球性的經濟影響,擺在鄭革面前更加重要的還是企業本身的問題。2008年,計算機專業背景的鄭革就意識到現代企業管理是離不開計算機這個管理工具的,初到永固的鄭革發現了當時企業中所存在的信息化工具缺失、管理水平落後等短板問題,並立即牽頭開始了永固信息化改造之路。
從ERP到PDM系統,再到MES、OA系統,從建立信息化中心、實施車間機聯網到企業私有雲搭建,如今鄭革已將信息化技術全面地融入到企業生產運營各個流程環節。2018年,永固響應「中國製造2015」戰略,制定了「永固製造2025」戰略,先後投入1500多萬元導入了全自動生產設備、集團化ERP平臺、企業私有雲信息系統,有效實現集團管控、公司治理、業務運營、生產製造體系全信息化過程管理。同時永固集團每年投入巨資,實行機器換人,提高效率,提升品質。「信息化只是一個工具,是一個企業經營者思想的落地,它更多解決的是效率、規範。鄭革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他的理念,打造了一個富有創造力的企業創新平臺。
永固智能化改造成效在今年的疫情中更是得到檢驗。今年,由於新冠疫情爆發的原因,各行各業的開工時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影響。鄭革總裁表示,雖然在此次疫情中,公司年初的經營成本無形中增加了許多,但是通過前期公司投入的信息化系統,永固的銷售、財務、研發、行政人員率先從傳統的「實地辦公」切換到「線上辦公」。從2月14日開始,永固集團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指揮部在線上正式成立,各級部門經理在線討論制訂了《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應預案》等制度,制定了《永固集團新型冠狀病毒防疫手冊(個人防護版)》,為企業復工復產奠定了基礎。銷售各大片區經理在線將已中標的訂單進行預分解,採購部根據預訂單的情況進行了大宗物資的提前預鎖定,所有的一切線上準備工作,都為後續復工復產提供了有效的支撐。
前瞻戰略,為打造百年永固提供方向
在談到企業領先秘訣時,鄭革表示只有三個字——前瞻性,他認為市場處於不斷變化中,一個成熟的企業需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和面對周期性變化的能力。「經濟下行,市場萎縮,因此企業發展戰略布局是否具有前瞻性關係著企業未來,企業如果能具有前瞻性,未來幾年內將在整個行業處於領先地位。」
2009年,國家提出了建設特高壓電網的理念,鄭革敏銳地抓住了這一難得的發展機遇。在未來市場還未明確的情況下,集團下屬的上海永固電力器材有限公司投資近1000萬元用於特高壓相關研發,開發的±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配套金具中標「向家壩-上海±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工程」,標誌著永固的電力金具產品結構由超高壓時代進入了特高壓時代,從低壓配電到±800/1000千伏特高壓,永固電力金具完成了全電壓等級的產品覆蓋,實現了產業的成功轉型升級。
10年光景轉瞬即逝,10年間永固集團憑藉著先進的生產製造工藝奠定了企業在特高壓領域的先發優勢,超高的產品質量保障了各項國家重點電力工程項目實施及投運的同時也樹立了永固金具在電力行業的盛名。公司產品廣泛應用於兩網改造工程,西電東送工程,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向家壩-上海±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等國家重點工程。
匠心永固,為打造百年永固塑造靈魂
在改革開放之初,企業家吃的是市場紅利和人口紅利,那時候大家的品牌意識相對薄弱,企業管理者首先考慮的是產品做出來能賣掉賺錢就行了,品牌概念非常淡薄。現在,市場環境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同類產品越來越多,關注品牌的人也越來越多,這要求企業讓客戶不單單是為產品買單,更是對這個產品背後的品牌的認可。
「企業越做越大,膽子越做越小。」在談及如今企業品牌形象的建立,是依靠什麼樣的堅持而得來的時候,鄭革總裁為筆者說起了集團董事長鄭曉超對於這件事情的觀點。鄭革提到:「當然,這裡的『膽子小』是指在產品質量上不敢有一絲一毫的鬆懈。」
「永固集團一直將產品品質放在第一位。要想樹立企業在行業的地位,根本上還是要在產品研發、質量上下功夫。」從2010年的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電力金具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到2012年的省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從2014年的樂清市技能大師工作室到2015年的CNAS國家認可實驗室;再到2016年的永固集團輸配電裝備技術研發中心成立。在鄭革看來,從產品的設計、生產、銷售,到配套服務以及售後等全過程,「匠心永固」的精神都應該涵蓋其中。
三流企業做產品,二流企業做品牌,一流企業做標準。2009年,永固負責制修訂的GB/T 14315-2008和GB/T 9327-2008兩項電力金具國家標準先後獲批並正式實施。2011年,永固參與制修訂的DL/T 346-2010《設備線夾》、DL/T 347-2010《T型線夾》兩項電力金具國家標準先後獲批正式實施,至此,永固累計參與制修訂並已發布實施的國標、行標數量已達17個。
幾十年專注質量和品牌,使永固贏得了穩固的客戶,如今永固產品廣泛應用於通訊、能源、交通、電力等行業;客戶集中在國家電網、中國南方電網、中國華能集團、中國電力投資集團等公司,並與鐵路、油田、電站等主要電力建設用戶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
幸福永固,為打造百年永固輸入動力
企業在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應不忘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永固集團就是這樣一家企業。在永固集團的企業文化建設中,除了保障企業基業長青的「匠心永固」外,還有另外一個被鄭革總裁稱之為企業「發動機」的企業文化——「幸福永固」。
「人,永遠是一家企業中最能動的因素;人才,永遠是企業渴求的寶貴財富。」
從一個企業老總,尤其是一家民營企業的老總口中聽到對於「留守兒童」的關注,我想這是不多見的。據了解,永固集團每年夏天開展的 「幸福雛鷹班」就是暑假時將外地員工子女接到單位與父母團聚,在白天家長上班的時候,公司招募大學生志願者給員工子女們上課,讓孩子感受到父母之愛的一項員工福利措施。鄭革表示,留守兒童一直是社會重點關注對象,企業在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應當不忘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貢獻力量。永固集團率先創新員工關懷方式,這也是踐行永固「幸福為員工」、「幸福為社會」的使命。
如今,「幸福永固」的企業文化已經紮根於永固並進一步得到升華,深諳人才在企業發展中的核心地位,永固集團與華中科技大學、三峽大學、溫州大學等國內知名院校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係,為永固集團的長青提供源源不斷的補給。2012年,永固集團建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引入外部高端人才,與華中科技大學共同開展產學研一體化合作,實現在產品關鍵性能、關鍵數據上的創新,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紮實的力量。
通過與鄭革總裁的溝通,筆者發現鄭革眼中企業的幸福包含兩個層次,即員工幸福與社會責任。開設總裁/書記接待日、合理化建議達人秀、幸福雛鷹班、員工集體生日會、永固公益金、幸福公益跑……一樁樁、一件件都在從不同角度雕畫著鄭革總裁提出的「幸福永固」企業文化理念中對於企業員工、對於社會所做出的努力。
「幸福永固,匠心智造」是永固集團一直奉行的經營理念。「回到本源,每一個企業要知道自身有所為和有所不為」鄭革在交流最後表示,「一直以來,自己始終強調企業的發展必須要堅持兩條腿走路,一是以技術和管理為核心的企業匠心經營,二是以人為核心的企業文化建設。將來我希望把永固打造成一個更好的平臺,讓更多的人能夠藉助這個平臺,實現自我價值,也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