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姚曉嵐
2020-11-07 09:16 來源:澎湃新聞
「後疫情時代要考慮企業的生存不應該只是縱向發展,而是橫向的,是資源的互相共享,包括一些模式的創新。將來可能更多的是大家形成利益共同體,上下遊可以協同作戰,抱起團來去做,這樣對抗風險的能力就比較強。」
11月6日,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金光集團APP(中國)副總裁翟京麗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專訪時作出上述表述。
金光集團APP(中國)副總裁翟京麗
作為金光集團的核心產業,APP(Asia Pulp & Paper Co., Ltd.)創立於1972年,產品橫跨林、漿、生活用紙、工業用紙、文化用紙以及紙製品,年生產及加工總產能約2300多萬噸,覆蓋了全球六大洲、160多個國家。
目前,APP已發展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漿紙業集團公司之一,全球員工總數已超6萬人。其中,APP中國員工總數逾2.6萬人,年加工生產能力逾1100萬噸,總部設在上海。
首發全新環保紙產品今年是APP第三次參加進博會,此次其聚焦產品升級與應用創新、企業數位化轉型以及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三大領域,攜旗下林、漿、工業用紙、文化用紙、生活用紙和辦公用紙等全線高科技環保產品亮相,並在進博會期間首發以全新升級的Foopak Bio Natura生物降解食品卡為代表的多種新型依託「以紙代塑」理念的全新環保紙產品。
翟京麗介紹,此次首發的多種新型依託「以紙代塑」理念的全新環保紙產品中,主打的Foopak Bio Natura經過兩年的技術提升優化,該產品的可降解和可循環再利用特性得到進一步提升,已於近期獲得由TÜV奧地利頒發的可家庭堆肥認證,表明使用過的Foopak Bio Natura生物降解食品卡在家庭堆肥或後院土壤環境內,可於24周內完成100%生物降解過程。Foopak Bio Natura生物降解食品卡因此成為世界唯一獲得了該認證的綠色認證食品級卡紙。Foopak Bio Natura生物降解食品卡亦在早先通過了ISEEGA EN13432認證。
在「以紙代塑」的大趨勢下,尤其是面對新版「限塑令」帶來的相關環保紙製品需求的提升,這項全球領先的環保技術全面落地將廣泛應用於盛裝飲料及食品等飲食包裝用途,大量減少現今外賣、快餐、飲料、速食與冷凍包裝食品生產行業的塑料產品使用率,預計將每年實現約7500億隻一次性杯子的回收再利用。
「APP積極響應國家關於減塑、限塑的號召,充分發揮作為一家現代化造紙企業在環保原料與技術領先等方面的優勢,持續以科技創新及可持續發展生產鏈為基礎,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實現產業升級,以自身長期的環保實踐與高質量發展經驗,為造紙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多貢獻、以實際行動為建設美好中國添磚加瓦。」翟京麗說道。
後疫情時代企業應考慮橫向發展問及疫情影響,翟京麗表示,今年疫情確實對紙業有衝擊,但是比起其他行業相對好一點。
那麼,在後疫情時代,企業應如何發展?
對此,翟京麗認為,後疫情時代要考慮企業的生存不應該只是縱向發展,而是橫向的,是資源的互相共享,包括一些模式的創新。「將來可能更多的是大家形成利益共同體,上下遊可以協同作戰,抱起團來去做,這樣對抗風險的能力就比較強。」
每屆進博會都會發現新東西談及對進博會的評價,翟京麗認為,進博會是一個大家交流學習的過程,「其實每一屆進博會都會發現新的東西,然後就會去思考,因此這也是一個機會不斷地來鞭策企業,去思考怎麼樣去更好地去發展,才能在國際的市場上去展示自己。」
她提到,在進博會上也能看到很多與時俱進的高質量發展,「如果不去參加,就感覺不到進步,因此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可以互相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場合。通過這個平臺,企業能夠從不同的側面來反省自己,從而去和別人競爭,並適應大的發展趨勢。」
翟京麗還表示,希望藉助本次進博會「東風」,繼續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發揮作為中國印尼兩國的友好橋梁作用,進一步加強與中國乃至全球各界夥伴的交流與合作。「『一帶一路』的主題是永恆的,我們作為印尼的華僑企業,在『一帶一路』的過程中,有責任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做起來,同時也要深耕中國市場,形成對『一帶一路』的助力。」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金光集團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