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題組織機構的構成和分工情況
(一)課題領導小組的構成和分工情況
組長:******,負責課題研究宏觀調控與統籌。
成員:******(教務處負責人),課題隊伍的培訓。
******(教師),負責課題研究的推進。
(二)課題研究小組的構成和分工情況
課題負責人:******
課題組成員及其分工如下:
******:參與填寫申請評審書》、撰寫《開題報告》、《研究報告》、《工作報告》、階段總結;負責撰寫《農村小學留守兒童行為規範養成教育研究》策略;負責課題研究中有效性評價的研究;參與完成申報書、研究方案、報告的撰寫;負責會議記錄和活動記錄。
******(教務處負責人):負責課題研究的具體事宜,負責課題研究人員的培訓、研究工作的安排、負責資料的收集整理;負責農村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實踐研究的設計與執行;負責課題成果的推廣;負責課題研究的各種申報、方案、報告等資料的撰寫。負責教師管理,教學經驗總結;負責各班活動開展的記錄;負責各班主題班會的策劃以及經驗總結。負責學生養成教育實施的結果比較。
******(教師):參加填寫《申請評審書》、撰寫《開題報告》、《研究報告》、《工作報告》、負責擬定我校各項制度的建立與完善。撰寫《農村小學留守兒童行為規範養成教育研究》策略;負責查閱和編輯文獻資料、組織學習和研討活動。
******:負責本課題研究全面工作及人員分工;審核修訂報告與主件;參加完成申報書、研究方案、報告的撰寫;負責農村留守兒童行為規範養成教育研究的提煉與推廣;負責牽頭完成效果自測工作。
:負責校內各項活動的開展與安全監管,總結各項活動的經驗及總結;負責調查問卷、訪談內容的編寫和實施;負責統計調查問卷及撰寫《分析報告》。負責執行家校聯合新模式,反饋情況,提出建議;收集資料。參加填寫《申請評審書》、撰寫《開題報告》、《研究報告》、《工作報告》、負責擬定我校各項活動的開展與準備工作。撰寫《農村小學留守兒童行為規範養成教育研究》策略;負責查閱和編輯文獻資料;收集整理研究資料。
二、研究的主要過程和活動開展情況
1.準備階段分準備(2015年5月——2015年12月)
在上級的指導下,組建課題研究小組。交流教學經驗,發現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根據存在的問題查閱文獻資料,篩選數學問題,確定課題名稱,按要求填寫、修改、報送《申請·評審書》。
2.實施階段(2015年7月——2017年12月)
參加開題培訓,在縣理論室的指導下,撰寫「開題報告」,召開「開題報告會」,修改「開題報告」,組織課題組討論制訂「研究計劃」,落實分解研究任務,通過學習、探討、交流、總結等課題研究活動,開展農村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實踐研究活動,做好各種記錄,撰寫論文、案例、階段總結、中期報告等,進行中期檢測。
3.總結階段(2017年1月——2020年12月)
全面整理分析研究過程資料,參加縣上的結題研學活動,課題組梳理研究資料;提煉研究成果,總結研究效果,撰寫研究報告。梳理研究措施和研究工作,撰寫工作報告。填寫成果鑑定書。進行結題公示。完成效果自檢和效果自測報告。申請結題。
三、研究計劃的執行情況
(一)積極參加各種培訓活動
參加市「農村留守兒童行為規範養成教育研究」開題會、專題會、培訓會等16次,參上級組織的教育科研培訓活動18人次,28人次到資陽、雁江、安嶽、簡陽等地參觀考察學習,諮詢並接受專家指導3人次。
(二)加強理論學習,更新觀念
網絡學習,校本研修,集體備課等等,形成教師評價記錄表21份,學生評價記錄表21份,聽課記錄69份,學習記錄24份,個案記錄15份,教學片斷記錄20份,教學隨筆8份,研究手記17份,調查問卷318份(教師56份,學生262份)。相關記錄10份。
(三)組織專題研討會
派遣教師外出參觀學習,吸收兄弟學校的課題研究的管理和先進經驗,派遣到兄弟學校學習。課題組對如何培養農村留守兒童行為規範進行專題討論。通過集體智慧攻破難關,處理解決研究過程中的難題,召開經驗交流會,將各階段的研究成果進行全校推廣。
(四)開展專題講座
邀請優秀班主任教師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題活動,邀請學生代表現身說法,邀請一線教師針對留守學生行為規範養成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攻關講座。
四、研究計劃的變更情況
五、研究成果的發表、出版、交流、獲獎情況
本課題開題報告及中期研究報告獲資陽市教科所三等獎。
六、研究工作的保障情況
(一)研究管理的保障情況
1.成立課題領導小組,通過邀請專家作報告、教師大會、骨幹隊伍學習、學科專業學習、教研組活動、教師自學等形式,開展校本培訓。學習理論,拓寬眼見,提高思想,形成共識,調動全體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2.豐富資源。建立網絡平臺
配備足夠的教學資源,我校各個教室均配備有多媒體教學平臺,另有計算機室2個,現代化教學設備完善,構建了一個健全的校園計算機網絡。教師們能夠充分利用這些現代化教學設備完成這項研究。
3.加強科研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學校制定了課題管理、學習、研討和激勵制度,定期組織現場觀摩交流活動並進行籤到,開展論文、課列評比,展示優秀成果和先進經驗,保證了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
(二)研究力量的保障情況
本課題組的研究人員有校長,副校長及科研室主任等組成。本課題組全體成員就有豐富的課題研究經驗,部分成員多次承擔教育科研課題並榮獲各種獎項。各個課題組成員在研究過程中,積極學習,尋求多方幫助,勤於總結,使得本次課題得以順利結題。
(三)研究經費的保障情況
學校現計劃投入本次課題研究經費1.5萬元,主要用於資料費、調研費、會議費、專家諮詢費、勞務費、成果鑑定費、出版費等3000元。資料費包括圖書購置、信息查詢、資料收集、複印列印、翻拍刻錄等費用1500元。調研費包括問卷設計、調研差旅和食宿、數據處理等費用1500元。會議費包括會議食宿、場地租賃等費用2000元。專家諮詢費包括開題報告、中期報告、研究報告等專家諮詢費2000元。勞務費包括課題組成員和其他參加研究者的勞務性費用1500元。成果鑑定費包括成果鑑定專家、學術秘書等費用2000元。出版費包括成果出版、論文發表等費用1500元。
(四)研究時間的保障情況
本課題研究時間為3年,分準備(2017年3月——2017年6月)、實施(2017年7月——2019年12月)和總結(2020年1月——2020年6月)三個階段進行,在此時間內,課題組規定每月組織兩次及以上階段會議,課題組完全有能力完成本次的課題研究。
(執筆者: )
(本稿為第一稿;本稿完成時間:202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