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年貨節推動雪蓮果熱銷,消費扶貧打通「多多農園」最後一公裡

2020-12-23 中國產經新聞網

在拼多多「2020年貨節」上,包括丘北雪蓮果在內的農產品,又一次「賣瘋了」。兩周時間,雲南丘北「多多農園」上線不久的店鋪售出超過30噸雪蓮果,約有七成訂單來自一、二線城市。

通過「多多農園」扶貧模式,農民在網店上每賣一斤雪蓮果,收入比原來增加近一倍。這與拼多多探索實踐的農業現代化新路徑和消費扶貧機制息息相關,通過「多多農園」,拼多多實現消費端和原產地直連,為5.3億消費者提供平價農產品的同時,更快速有效帶動深度貧困地區農產品線上銷售,把收購等中間環節的利潤留給農民。

「棄種果」到「網紅果」,新電商助貧困地區農業升級

雪蓮果,原產於南美安第斯山脈,西班牙音譯為「神聖之果」,至今500年食用歷史,因其豐富營養和具備健康減脂效果,備受歡迎。市面上熱銷的天山雪蓮果,大部分都來自我國雲南,而作為中國大陸最早引入種植雪蓮果的地區之一,位於滇東南的文山州丘北縣因其獨特生態,成為中國優質雪蓮果核心產區。

△在雲南文山州丘北縣膩腳鄉,農戶冒著小雨,把雪蓮果種苗栽種下去,小孩在地頭玩泥巴。拼多多正在當地探索「以建檔立卡戶為主體,田間地頭直連消費者,讓農戶和消費者同時獲益」的「新農商」機制。

「村子裡從2010年前後就開始種植,但因為價值從來沒被開發,只能供廣東福建的消費者煲湯,這讓外地客商只會挑選品相好的雪蓮果收購,一畝地有三分之二的廢果是常事。」27歲的舒躍文是土生土長的雲南文山州丘北縣膩腳鄉阿落白村人,小時候就對雪蓮果特別熟悉。

由於和土豆一樣易種植且畝產值高,雪蓮果產量激增,供過於求。2015年,舒躍文所在阿落白村與周邊大多數村子一樣,開始大面積棄種 。

2016年底,開始有了轉機。一支拼多多的運營團隊來到文山,看到了遺落在田間地頭的雪蓮果,判斷其中可能存在較高的市場價值。

平臺迅速行動起來,帶動和助推商家銷售雪蓮果。隨著越來越多的商家參與進來,消費者們發現這種外貌酷似紅薯的雪蓮果又脆又甜,而且有豐富的藥用和食療價值,比如降低血脂。而且,它還不貴。在拼多多,十公斤雲南雪蓮果的價格在30-40元間。雪蓮果迅速在2018年成了網紅水果。

自此,每年八九月份到年底,這些從群山發出的新鮮雪蓮果,從田間地頭直連全國消費者的餐桌。在拼多多平臺上,這一曾經藏於深山的水果,很快就成了10萬+的爆款。

新農商機制:把利益留在農村

銷路是不愁了,舒躍文們卻有了新的「煩惱」——雪蓮果在外面賣的紅紅火火,農民們開心,出地出勞動力不說,往外銷售的全過程也都踴躍出力,但實際算下來,他們並沒享受多少雪蓮果爆紅的紅利。

「當時,雪蓮果地頭收購價是0.5元/公斤,代辦費0.1元/公斤,物流成本1元/公斤,耗材、人工在0.6元/公斤。平臺銷售價格超過4元/公斤,收購商的毛利潤在1.8元/公斤左右,農民無疑還是弱勢的,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即便有更多的農民看到行情好,去增種雪蓮果,不但可能陷入增產不增收的怪圈,甚至因為惡性競爭降收都是有可能的。」與舒躍文一樣,雲南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研究員李文昌也在擔憂。

△丘北雪蓮果「多多農園」在兩位新農人帶領下,在拼多多「年貨節」期間銷售30噸雪蓮果。

「解決辦法就是自己賣,把收購商這1.8元每公斤的毛利潤留下來。」這也正是拼多多在丘北的雪蓮果扶貧試點項目希望解決的問題——打開雪蓮果的銷路只是個「跳板」,更重要的是帶動一個新的產業,在產業內實現農民脫貧致富的良性循環。

為了解決舒躍文們的問題,並讓雪蓮果種植和銷售再上一個臺階,2019年6月, 「多多農園」項目第二站落戶文山丘北。這也是拼多多扶貧模式的核心——選好帶頭人,組織貧困戶成立合作社,無償提供資金、技術、運營支持,把股份贈與貧困戶,幫助合作社在平臺開店,先減少中間流通成本,提升貧困戶收益,再逐步退出,使其真正自主建立市場競爭力。

有學歷、有村基層幹部經驗的舒躍文和另一位年輕人施進剛,在經過2個多月的學習和考察後,被選為丘北「新農商」機制的帶頭人,他們帶領膩腳鄉4個貧困村的141位建檔立卡貧困戶成立了膩腳鄉新農商公司。

這些檔卡戶無償成為新農商公司的「股東」,並享有一系列優先條款:新農商公司需優先收購成員村民的農產品,成員則可以任意選擇銷售對象;公司的所有運營利潤,都面向集體「新農商」分紅,確保其在收購款的基礎上,有更多額外收益;隨著公司規模擴大,將逐漸覆蓋更多農產品和農副產品,「股東」始終保有均等分紅的權利。

舒躍文說,合作社目前種植規模在300畝左右,按照畝產兩噸計算,刨除一部分壞果廢果,總產量大概在500噸,合作社2019年的目標已經基本完成——把這500噸雪蓮果賣給全國消費者,讓種植戶增收。做出範例給沒種植的成員和沒加入的群眾看,把大家吸引到新農商的新機制中來。

「光是今年年貨節期間15天,已經銷售了1.5萬單,超過30噸的果子。」舒躍文告訴記者,按照預期,今年的銷售任務可以在春節前完成,之後合作社將給成為股東的建檔立卡戶分紅。店鋪6月份才上線,迄今不到半年,他們還在不斷學習和探索,爭取給農民的分紅不斷增加。

探索「消費扶貧」的可持續路徑

給建檔立卡戶謀點福利不難,難的是如何讓福利可持續。

「年貨節是一年消費力最強勁的時間段,平臺在做商品流的推薦分發時,會向多多農園傾斜,推動消費扶貧有效落地,」拼多多農業農村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韓東原介紹。

△通過「多多農園」,拼多多在農村帶動、培養一批農村電商人才,加快農產品上行。

生意紅火了,質量也得有保證。在引入雪蓮果的雲南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研究員李文昌看來,產業亟需解決的另一個問題,是粗放式經營所致的畝產值下降。

「雪蓮果的需求增長太快,各項標準尚未確立。農戶多採用原始的種植方法,導致雪蓮果廢果率高、抵禦極端氣候和病蟲害能力不足,嚴重影響農民增收。」李文昌表示,目前拼多多已聯合雲南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發起制定申報雪蓮果種植地方/國家行業標準——這也是雲南首個由電商平臺聯合發起的農產品標準,從選擇品種、改良土壤,到改進種植方式、提升管護水平,打造一整套標準化體系。

隨著2020年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的臨近,扶貧助農已成為包括企業在內的全社會的共同行動。韓東原告訴記者,從扶貧助農到鄉村振興,「新農商」機制都可以持續發揮作用,關鍵是探索如何讓農人變農商,讓農村有現代化企業,「只有激發農戶成為產銷加工一體化的主體,才能實現人才鄉土化、產業持久化、利益農戶化」。

相關焦點

  • 拼多多創新電商扶貧新模式:現代農園進大山,「農地雲拼」直連1200...
    (攝影:穆功)「『多多農園』形成了『基層黨建+特色農產品+電商平臺+合作社+新農人+科技』的六位一體新農人電商扶貧模式」,12月19日,在「科技興農助力「三區三州」——怒江瀘水數字農業新發展」研討會上,瀘水市宣傳部部長王曉豔這樣說道。
  • 人大中國扶貧研究院:拼多多推動深度貧困區變電商「富礦區」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報告》課題組組長汪三貴表示,以拼多多在深度貧困地區推進的「多多農園」模式為代表,在實現消費端「最後一公裡」和原產地「最初一公裡」直連的同時,從農產品生產源頭開始,深耕全產業鏈,構建向農民傾斜利益的經營與分配機制,「這形成了極有特色的農產品新電商價值鏈,農產品電商發展2.0版本正在深度貧困地區落地」。
  • 多多農園,拼多多的一站式產業助農新路徑
    4月21日,拼多多農業扶貧項目「多多農園」首站落戶雲南保山,成為拼多多助力鄉村振興的又一創舉。據了解,拼多多未來5年還將在雲南、貴州、甘肅、西藏、青海、新疆、海南、寧夏等8省及自治區落地1000個多多農園。
  • 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廣德福亮相拼多多扶貧助農直播間,新電商助力...
    在論壇主題上,除了聚焦農產品科技創新、食品安全、未來食品等之外,扶貧助農同樣是核心主題之一。「線上的朋友們,今天我們在廣東東莞,在扶貧助農直播間,向大家問好,」10月16日,剛從上一個論壇會場走出來,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農業農村部辦公廳主任廣德福就出現在了拼多多的扶貧助農直播間,跟103萬拼多多網友打招呼。
  • 要致富,先種咖啡樹:拼多多的新農商實驗
    狹長的村道走到盡頭便是土路,沿著一車多寬的山道蜿蜒而上,顛簸半個多小時,差不多覺得周身要顛散架的時候,才終於見到大片種滿咖啡樹的多多農園——這是拼多多在當地設立的新扶貧項目。沒錢賺,砍了咖啡樹去打工在叢崗,當地人喜歡用自家的咖啡加上野生掛蜜調在一起飲用。
  • 拼多多「年貨節」開幕 逛年貨大街,分億元紅包
    拼多多「年貨節」開幕 逛年貨大街,分億元紅包來源:聯商網2019-01-04 15:25聯商網消息:1月4日凌晨,拼多多「年貨節」正式開幕。期間,來自全國的百萬商家將全力備戰,以滿足消費者「實惠過大年」的需求。百家品牌推出拼多多聯名特惠禮盒據悉,「年貨節」期間,拼多多將針對全品類開展補貼與大促活動。
  • 寧波、延邊消費扶貧周開啟 拼多多走進東北邊陲
    10月26日,消費扶貧將寧波和地處我國東北邊陲的吉林延邊州連接在了一起。寧波市人民政府、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與新電商平臺拼多多聯合啟動「甬延協作雲購優品」消費扶貧周。活動由寧波市政府、延邊州政府與拼多多牽頭舉辦。消費扶貧一頭連著扶貧產業,一頭連著消費市場,是緩解扶貧產品滯銷賣難、促進扶貧產業持續發展的有效舉措。
  • 線上線下發力 打通消費扶貧路 七星關區消費扶貧助力農特產「風行...
    近年來,七星關區持續釋放消費扶貧的政策紅利,在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加強「旅遊+扶貧」宣傳推介、穩定貧困戶增收渠道等方面持續發力,打通了農產品上行的「最後一公裡」,讓消費扶貧成為脫貧攻堅強勁「引擎」。深化交流暢通渠道強基礎「感謝政府提供的平臺,讓我們的雞蛋走出深山。」
  • 拼多多下沉農業農村,野心有多大……
    在剛剛過去不久的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中,作為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活動受邀電商企業,也是今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金秋消費季」戰略合作電商平臺,拼多多對外公布,自「多多豐收館」9月7日開館至9月21日,專區共實現銷售單量超519萬單,其中,來自「三區三州」以及540個剛摘帽的國家級貧困縣相關農產區的訂單總量超過
  • 電商直播首次接入雪頓節 拉薩的「拼多多」時刻
    正在拉薩舉行的雪頓節上,拼多多是一個「異類」。由拉薩市人民政府主辦,拼多多承辦的「淨土拉薩 高原優品」消費扶貧直播節在雪頓節上亮相。海拔3650米的雪域高原,首次上演了長達14小時的電商直播。「這是首次嘗試通過『扶貧產品+網際網路+領導直播』的方式,通過縣區長組團式直播帶貨,開展線上線下一體化銷售,必將進一步拓寬扶貧農畜產品的銷售渠道,提高產品競爭力與知名度」,拉薩市政府扎西白珍副市長記者表示。在扎西白珍看來, 「直播帶貨銷售是當下最新興的銷售模式,可以解決商品銷售最後一公裡難題,對於西藏尤為重要。
  • 拼多多創新C2M「工廠電商」模式引領國內新消費
    中新網12月9日電 今日,《2020年中國消費市場發展報告》(下稱《報告》)顯示,新消費成為引領國內大循環的重要動力,拼多多等國內數字經濟平臺在打通農產品上行、工業消費品C2M製造等現代流通體系中發揮著積極作用,並助推市場主體實現數位化轉型,催生新業態、新模式,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效益,培育數字經濟新動能。
  • 縣長區長拼多多直播賣花:日用鮮花女神節火爆,160萬人拼多多上「逛...
    3月8日下午,距離雲南3000公裡的北京,童暢暢打開拼多多,準備為闊別一個半月的辦公桌買幾株鮮花。與此同時,拼多多的直播間裡,雲南瀘西縣縣長莫偉正在鏡頭前向65萬人講解非洲菊的種植技術。童暢暢從拼多多的愛心助農頁面點進直播,和3000公裡外的縣長打了個照面。
  • 拼多多「春節不打烊」:追加30億補貼和紅包 延續消費熱潮
    中新網1月17日電 16日,新電商平臺拼多多發布「年貨節熱賣榜」。拼多多相關負責人表示,「此外,為了促進節日消費,平臺還將在現有百億補貼的基礎上,追加30億元補貼資金和現金紅包,進一步讓利消費者。」水果生鮮:國產農產品佔據大半壁江山年貨節期間,拼多多上的水果生鮮產品持續熱銷。四川眉山的醜橘,甘肅天水的花牛蘋果和新疆庫厄勒的香梨分列水果生鮮熱銷榜的前三位。
  • 瑞幸星巴克大戰正酣,雲南咖農卻砍了20多萬畝咖啡樹?
    簡單來說,多多農園的助農模式可以稱為「1+1」,直連消費端的「最後一公裡」和原產地的「最初一公裡」。  在消費終端,2018年,拼多多向4億消費者售出了總額高達653億元的農產品和農副產品,成為中國最大的農產品網絡零售平臺之一。
  • 拼多多發布年貨節數據:訂單同比增260%,銷售額超千萬200款
    首頁 > 快訊 > 關鍵詞 > 拼多多最新資訊 > 正文 拼多多發布年貨節數據:訂單同比增260%,銷售額超千萬200款
  • 拼多多副總裁狄拉克:農產品上行是拼多多長期堅持的核心戰略
    三季度的時候,拼多多日均在送包裹數達到了7千萬個,在最高峰的時候達到了1億個。把拼多多作為一個小小的窗口,可以看到,中國內需復甦勢頭還是非常強勁的。在這些包裹中三分之一是農產品。農產品消費中有什麼痛點?最近是吃大閘蟹的季節,大家是怎麼買螃蟹的?大家一定會說,要買陽澄湖的大閘蟹。
  • 京藏扶貧特產上線拼多多「限時秒殺」頻道,超89萬網友捧場
    基於這一特性,自疫情發生以來,拼多多「限時秒殺」已經成為農產品出村進城的主要線上通道之一。拉薩市淨土集團有關負責人說,提高農產品銷售效率是幫助西藏地區農牧民脫貧致富的重要手段。通過專業合作社等生產、加工、銷售新模式,讓市場開發能力較弱的農牧民實現「銷售升級」。而「零中間商」的模式也大幅降低了流通環節成本,可以讓消費者不增加支出就實現消費升級。
  • 拼多多打造農貨上行「超短鏈」,縮短中國城鄉貧富差距
    導語:拼多多將時間、空間上分散的農產品需求,匯聚成為短期內的同質化需求,推動農產品標準化,突破農產品成熟周期短和地理銷售半徑短的限制,實踐出新型的集約化、規模化的農產品上行路徑……「拼多多構建的農貨上行
  • 「多多農研科技大賽」助力數字農業發展 對接新科技 走向大市場
    近日,由中國農業大學與拼多多聯合舉辦的第一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決賽在雲南昆明正式啟動,4支人工智慧隊伍(科技組)和來自中國草莓種植強縣的4支農人隊伍(傳統組)將開展為期120天的高原草莓種植競賽。  「這次比賽將探索數字農業科技的本地化應用,形成一套可複製、可推廣的模式與經驗,在中國各大農業產區落地。」
  • 浙江農博會線上線下聯動拼多多助力柴達木「家鄉好貨」雲上行
    另一頭,在新電商平臺拼多多上,「海西消費扶貧館」東西部扶貧協作重點企業「直播走館」活動正在同步進行。自11月中下旬起,三江沃土、牧上煌、青浙裡、柴達木綠洲等海西代表企業便開啟了形式多樣的線上活動,還通過拼多多直播間助力柴達木「家鄉好貨」雲上行,呼應本屆浙江農博會「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