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月17日訊(宋得恩)成都市武侯區第七幼兒園以愛與創新為校園文化,以培養孩子一生的好習慣為育人目標,一直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加強教育、保教結合」為指導思想,積極開展各項保育、保健工作,並取得優異成績。武侯七幼被成都市武侯區婦幼保健院評為「2019年度託幼園所衛生保健工作先進集體」,保健醫生張昕被評為「2019年度託幼園所衛生保健工作先進個人」。
「軟硬」兼施
做好幼兒守護天使
在硬體方面,武侯七幼配備了晨檢機器人、視力燈箱表,紫外線消毒車,紅外線體溫儀、診察床、槓桿式體重計、身高坐高計、消毒藥品櫃等設施設備;廚房設有「明廚亮灶」設施設備,起到食品安全人人監督的作用。軟體方面,運用「漢陽軟體」對幼兒的出勤、體檢、膳食計劃及分析等進行管理,藉助科學的力量不斷完善衛生保健工作。為保障幼兒及廣大教職員工的食品安全,幼兒園運用了「溯源平臺」軟體,讓入園的每種食材都具有可追溯性。幼兒園保健醫生每月定期會參加武侯區婦幼保健院保健例會,每學期也會不定期參加2-3次保健專業培訓,提升專業技能,更好地為幼兒護航。
武侯七幼制定了健康檢查制度,對入託幼兒會進行健康檢查和預防接種,對園所教職工上崗前的健康檢查進行嚴格排查,對常見病、先天性疾病、過敏、營養性疾病等特殊幼兒進行管理。幼兒園每年都會有體檢、體測,並根據體檢、體測的數據分析出體弱兒、肥胖兒等,對體弱、肥胖、過敏體質等幼兒都有專門的護理,分別在他們的飲食和鍛鍊方面作出相應的調整。幼兒戶外活動的時候,保健醫生會去現場查看幼兒身體情況,關注幼兒的飲水量和出汗量。
幼兒園還制定了傳染病預防和控制制度預案,配合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督促家長完成幼兒預防接種;通過制定完善的衛生與消毒制度,定期培訓和指導保育老師開展預防性消毒和傳染病期間消毒流程,督促保育老師培養兒童良好的衛生習慣,為幼兒提供整潔、安全、舒適的環境;對師生和家長定期開展傳染病防治知識的健康教育,提高防護能力和意識,從而減少疾病的傳播。
「在日常保健工作中,我們會嚴格晨檢,發現異常幼兒,會與家長進行及時溝通,情況嚴重的,請家長帶回家照顧、入醫就診,保證幼兒安全;對於輕微感冒咳嗽的小朋友,我們會給他們發一個『黃卡』,在班級上老師會給予特別關注。」保健醫生張昕說,她們還會加強班級缺勤幼兒的情況追蹤,發現傳染病例或疑似傳染病例立即隔離,及時向屬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嚴格執行隔離和複課制度,為幼兒健康成長搭建堅固堡壘。
用心用情的專業陪伴,讓幼兒健康成長。「幼兒園曾經有一個小朋友,生下來就有點貧血,家長的幼兒自主選擇意識比較強,特別是在食物這一方面,小朋友願意吃就吃,不願意吃也不勉強。剛進園的時候只吃白米飯,我們從營養搭配方面與家長進行溝通,並與班級老師及時反饋,保健老師常常鼓勵她接觸其他的食物,讓小朋友慢慢接受除白米飯以外的食物,營養均衡後,小朋友身體得到了更好的發育。」張昕表示,將繼續在工作中嚴格按照各項標準執行,做好每一項工作,對幼兒有愛心、有耐心,做好幼兒們的守護天使。
監督、監測
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在膳食方面,我們會根據3-6歲學齡前幼兒膳食寶塔,制定均衡營養的幼兒膳食,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行為和衛生習慣。對幼兒的食材進行溯源管理,嚴格執行索票和索證制度,每天檢查廚房工作人員的健康情況,檢查食堂清潔衛生情況,監督幼兒膳食的各個環節,杜絕食品安全隱患。幼兒園還成立了幼兒膳食委員會,讓家長了解幼兒園膳食製作、廚房的日常工作以及幼兒成長所需的營養。」保健醫生杜庸介紹,她除了負責衛生保健,還負責食堂的出入庫管理,對食材進行嚴格的監督、把關,杜絕三無產品,保證幼兒食品安全。
健康的體格十分重要,武侯七幼制定合理的幼兒體格鍛鍊計劃,開展相應的運動項目,保證幼兒運動量,提高幼兒身體素質。在幼兒戶外運動的時候,杜庸會監測幼兒的呼吸、脈搏,來判斷其運動量,通過午睡巡查,監督、關注幼兒是否及時入睡。「在與小朋友的接觸中,自己也是充滿愛心的,有愛心的老師,才會去關注幼兒的一言一行。」杜庸表示,在今後的工作中,要繼續加強幼兒園的衛生保健工作,以及幼兒疾病的預防與控制,用仁愛之心、紮實技能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幼兒園每半個月會召開一次保育安全會議,讓老師們時刻把幼兒安全放在心上,安全是一所學校的底線,安全是一,沒有安全其他都是零,有了安全才能做到一百分,全體教師和保健醫生始終為孩子們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後勤主任楊怡茜表示,幼兒園將繼續嚴陣以待,針對衛生保健工作手冊開展幼兒保健工作,不斷創新後勤工作模式,打造後勤工作亮點,全心全意為孩子們的健康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