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6點多鐘,吉林大學中心校區的體育場還有些霧蒙蒙,綠色的操場上鋪了一層白霜,東方已經微微顯出了朝陽的紅色,但氣溫還在零下3度左右。此時也許大多數人還在夢鄉之中,但在這個操場上卻聚集了很多同學,像趕集一樣熱鬧,讀書朗朗,步伐錚錚,猶如清晨綻放的青春之花,熱情而美麗。
操場入口處,一支數量可觀的「隊伍」分成若干個20人左右的小組,在各組組長的帶領下,正邁著整齊的步伐繞操場跑步,猶如正在開進的部隊,雄渾而嚴整。他們用十分鐘跑完了1200米,精神抖擻,意猶未盡,在5分鐘的簡單舒展活動後,又分組進行了國學和英語朗讀。這群精神飽滿、朝氣蓬勃的熱血青年就是「健康吉大」系列活動之「勵志•立志訓練營」的同學。
早在200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就下發了《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今年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更是在一場全國高校體育工作座談會上列出這樣一個驚人的數字:「北京大學兩周軍訓期間,近3500名學生累計看病超過6000人次,特別是第一周,暈倒者眾多」。
學生體質令人堪憂的狀況也引起了吉林大學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吉大學生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委員會提案並由學校批准的長期面向全校師生的「健康吉大」系列活動於今年11月初有序開展。據了解,「健康吉大」系列活動以校團委、學院團委、班級團支部為組織核心,藉助社團,號召教師、學生積極參加各類主題活動。
「這個訓練營的靈感來自於中國青年報的一篇報導——《一位大學校長的勵志試驗》」,「勵志•立志訓練營」負責人之一商學院2009級趙闖同學介紹道。他們仿照此試驗中的「勇博班」,在六大校區設立了「勵志•立志訓練營」,實行了籤到籤退監督機制:無故缺席一次者,自動淘汰;無故遲到或早退3次者,自動淘汰。從11月5日活動開展以來到現在,短短的8天就有近100名同學被淘汰。但訓練營的「苛刻」程度還不止於此,「我們的活動跟天氣無關,不管下雨下雪都照常進行」,另一位負責人張騫予平靜地說。
在和平校區,剛參加完晨跑的2011級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馬同學說:「一開始,我真的不願意跑,平時都是7點鐘起床,現在需要6點鐘就起床。但是跑完第一天開始,我感覺早上的時間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晨跑過後,再進行大約20分鐘的晨讀,頓時感覺原本在睡夢中度過的早晨變得充實和完整起來。」馬同學的話反映了大多數參與訓練營同學的變化,他們在進行第一天的晨跑時一般都帶有一些牴觸的情緒,但是經過一天的歷練之後,第二天均懷著滿心的期待和自得繼續堅持著自己的這段「健康之路」。和平校區訓練營安排同學們在晨跑之後進行約20分鐘的晨讀,每周一、三、五進行英文晨讀,周二、四、六進行國學晨讀。2011級生物技術專業的楊同學感嘆到:「自從上大學過後,我好像就沒怎麼接觸過古文了,正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學習國學,增強我們的人文素養。」
記者了解到,在學校開展「健康吉大」系列活動之前,去年、前年乃至很多年前,就經常會有那麼一些人,寒來暑往,每天堅持早起在操場或其他場所晨讀、晨練——「玩轉英語」協會和「新青年學會」的同學們就是這些先行者中的一部分。
每天早上6時15分,「玩轉英語」協會成員便通過幾聲悠揚而飽滿的「I like it」打開嗓門,開始集體朗讀。為了更方便糾正發音,他們在集體朗讀後會分小組朗讀,每個小組配一名大二和一名大一的小組長。小組長們經驗豐富,發音準確,常常要求組員們分別讀音,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幫助更正。「參加晨讀,不僅有助於提高自己的英語口語水平,還能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積極向上的朋友,與他們一起提高」,協會會長軟體學院2011級何偉迪談到在這個協會的最大收穫時說。面對冬天愈冷,黑夜愈長,參加晨讀的同學愈少的困境,何偉迪表示,協會將更加注重感情培養,經常發送簡訊關心、激勵同學繼續堅持。從去年100多人的晨讀隊伍裡堅持下來的只有十幾個人,而金融學院2011級王珊珊就是其中一位。她承認自己在剛開始時也偷過懶,但想提高英語的願望最終使她養成了每天5點半起床的習慣。這個每天早晨的「必修課」不僅使她的英語水平勝任了小組長的職責,還結交了一批有毅力的優秀同學,「能夠留到最後的人都是很勤奮、有目標、有毅力的人,和這樣的人在一起自己也會成為那樣的人」。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在操場看臺的另一邊,一群氣度飽滿的同學正在學長的帶領下誦讀著杜甫的《兵車行》。他們是「新青年學會」的同學們。作為一個以「博學儲能,天下為公」為宗旨的社團,新青年十分注重提高會員們的國學修養。他們自己編寫了晨讀材料,每天由一位負責人在集體讀完某一個詩篇或者經典文章後,為大家講解這個作品的背景和美之所在。同時,這些同學還會通過跑步、跳繩、毽子等方式進行體育鍛鍊。體育場晨練晨讀點的負責人地球科學學院2011級張志偉同學介紹說,這項活動已經堅持了一年多的時間,從未間斷。雖然每天早晨6點半開始的晨讀晨練對一些同學來說會有一些困難,但堅持到現在的同學都會有切身體會,那就是這項活動十分有益於磨練和保持自己的鬥志。
天氣漸寒,操場上,有的同學戴著厚厚的手套,手捧著書,有的則直接將書放在臺階上,手放在口袋裡,低著頭讀書。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在學校的號召下,有不少同學在沒有參與社團的情況下,也自覺堅持著每天早起晨讀和晨練。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李同學和微電子專業的劉同學高中時期便養成了早起的習慣。上了大學以後,曾經是高中同學的她們相約每天5點半起床,在操場見面,一起晨讀。為了保證自己能夠起來,她們把鬧鐘放在床下,迫使自己必須下床關閉鬧鐘,一旦下了床,便不再回去睡「回籠覺」。「以後我打算出國攻讀學位,但現在英語還有很大差距,所以必須大一就開始努力」,她們說。
據悉,除晨讀、晨練之外,全校各學生社團和各學院還相繼舉辦了「健康推廣志願者」為各院教職工領操、「趣味素質拓展」精英挑戰賽、學生冬季長跑、新生趣味運動會、全民武術鍛鍊等與「健康吉大」主題相關的活動。「健康吉大」倡導推廣健康生活,打造體育文化,也必將進一步實施吉林大學「文化榮校」戰略,為改善青年師生體能素質,展現吉大廣大青年師生良好的精神風貌,提升師生體能素質發揮重要作用。(吉大新聞網記者團中心站 周在廣 和平站 楊洋 中心站見習記者 楊夢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