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勝選後再打「反中牌」 大陸學者可是這樣說

2020-12-23 中國網新聞中心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和臺灣地區民意代表兩項選舉11日晚塵埃落定。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當選連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同時她所在的民進黨拿下61個「立法院」席位,突破過半門檻,再次「完全執政」。不過,島內外輿論卻對未來4年臺灣的命運,特別是兩岸關係充滿了擔憂。臺灣《中國時報》12日稱,蔡英文雖然利用「芒果乾(意為『亡國感』)」走完延續執政最後一裡路,但接下來,臺灣人恐怕很難只靠「芒果乾」果腹4年。蔡當局選擇利用「仇中」手段贏得選舉,兩岸關係無疑雪上加霜……勢必走向更難預測的險境。美國《紐約時報》稱,選舉結果可能會擴大臺灣海峽兩岸的政治和文化鴻溝,並「可能使武裝衝突的幽靈顯現」。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2日表示,無論臺灣島內局勢怎樣變化,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基本事實不會改變,中國政府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臺獨」、反對「兩個中國」和「一中一臺」的立場不會改變,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普遍共識不會改變。

國臺辦強硬表態

11日晚,蔡英文發表勝選談話繼續打「反中牌」。她言辭激烈地對大陸喊話稱,這場選舉結果表明「當臺灣的主權、民主被大聲威脅時,臺灣人民會用更大的聲音喊出臺灣的堅持……不會屈服於威脅恫嚇」。她再次拋出所謂的對話條件,「和平,就是對岸必須放棄對臺灣的武力威脅;對等,就是雙方都互不否認彼此存在的事實;民主,就是臺灣的前途要由2300萬人決定……」蔡英文還稱,「必須持續強化民主防衛機制,並建立足以保衛臺海安全的國防力量」。臺媒注意到,臺「總統府」網站11日晚間宣布,將於15日公告實施「反滲透法」。

臺灣《聯合報》12日稱,為了選舉利益,蔡英文已將兩岸關係全部賭上,她不斷煽動「反中」情緒,選前更強行通過「反滲透法」,其影響之惡劣難以估計。這部法案若真的拿來毫無節制地推行下去,兩岸互動將萎縮到極致,「形同在臺海築起一道新的天塹」。文章稱,蔡英文前發言人林靜儀選前所謂「支持統一就是叛國」的論調更令人擔憂,蔡英文在第二任期內能否經得住「基進黨」與民進黨「獨派」要求「修憲」甚至改「國號」的呼聲,令人起疑。

針對臺灣選舉結果,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發言人馬曉光1月11日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圖謀和行徑,堅決增進臺灣同胞利益福祉。他說,我們願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與臺灣同胞一道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共同開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中國時報》稱,國臺辦的回應完全不提民進黨,也沒提蔡英文,反映大陸強化「以我為主、操之在我」的節奏,對臺將有更多單方面作為。

有分析稱,國臺辦的嚴厲表態與4年前蔡英文首次當選時的反應形成鮮明對比。4年前,蔡英文首次當選,國臺辦發言人曾稱,「(此前8年兩岸的)良好局面得來不易,需要倍加珍惜」,並稱「我們願意與所有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政黨和團體加強接觸交流」。分析認為,當時大陸曾希望臺當局「做完答卷」,但現在國臺辦回應中顯然未留對話的選項。

多位大陸臺灣問題專家12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大陸今後對臺政策「反獨促統」的大方向應當是不變的。不過,大陸今後對臺工作的重心和具體做法將會有所改變,即「反獨遏獨」更堅定、力度更大、措施更多,這將是未來對臺工作的重中之重。

香港《星島日報》12日的社論稱,北京對於民進黨已經徹底不抱希望,勢必加大反制措施,預料軍機軍艦繞臺將常態化,並將繼續挖其「邦交國」,彰顯一個中國原則。

蔡英文勝不等於「臺獨」勝

「蔡英文勝不等於『臺獨』勝」,《中國時報》12日發表多篇文章分析臺灣選後的形勢。文章稱,這次選舉是一場不公平的競爭,蔡當局挾龐大執政資源「選前大撒幣」,開出的政策清單高達5333億元新臺幣,百分百是選舉考慮。第二,美國為圍堵大陸通過多項「友臺」法案,如鼓勵雙方高階官員不設限交流互訪的「臺灣旅行法」、懲罰與臺「斷交」國家的「臺北法案」等,邀請蔡英文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演講,宣布對臺出售F-16V戰機,這些都使得民進黨可以冠冕堂皇地宣傳其已得到美國背書。第三,民進黨利用香港「修例風波」操弄「亡國感」。

「另一種凝視——這不只是臺灣的選舉」,臺灣作家楊渡12日撰文稱,從「王立強假共諜事件」、美國通過多部涉臺法案來看,「美國介入臺灣選舉,未曾有此次之深」。再加上國民黨自亂陣腳,選舉如此結局,也不難理解。

臺灣「經濟不幸」的開始

對於民進黨繼續執政,島內各界,特別是經濟界對未來4年的兩岸關係和經濟前景充滿憂慮。在蔡英文的第一任期,民眾對經濟民生的不滿一直是導致她民意長期低迷的最大原因。前臺灣大學「國發研究所」副教授杜震華12日撰文預測接下來臺灣將付出的代價:一是北京可能更加緊縮陸客來臺,臺灣無法加入區域貿易協議;二是大陸以更進一步的措施「掏空臺灣人才,弱化臺灣經濟實力」;三是大陸進一步封鎖臺灣「國際空間」,甚至令臺「邦交國」趨近於零。

臺灣《經濟日報》的社論直言,臺灣要「正視未來4年嚴厲的經濟挑戰」,包括產業發展除高科技外,其他幾乎將百業蕭條,並造成所得分配惡化,衍生社會問題。

大陸臺灣問題學者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臺灣經濟此前因中美經貿對抗獲益,一定程度上為蔡英文連任創造了條件。但若蔡英文當局繼續推行「臺獨」政策,導致兩岸關係惡化,臺灣經濟隱憂將增大,蔡英文的勝利「可能是臺灣經濟不幸的開始」。

美媒稱「武裝衝突幽靈顯現」

蔡英文勝選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等西方國家高官公開向其表示祝賀。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2日表示,有關國家的做法違反一個中國原則,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已向有關國家提出嚴正交涉。

12日,蔡英文在與「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會面時稱,過去3年多臺美在各領域不斷深化合作,「已從雙邊夥伴升級為全球合作夥伴」。蔡英文對緊抱美國大腿洋洋得意,島內外輿論卻對臺海局勢風險可能急劇上升更加擔憂。「蔡英文面前,荊棘路上布滿燙手山芋」,臺灣《聯合晚報》12日以此為題稱,蔡英文2016年上任後,兩岸敵意持續上升。在美陸臺關係上,蔡當局若持續單邊押寶,在美陸動態競合中,臺灣將承受很大風險。《紐約時報》稱,大選結果將會「擴大臺灣海峽兩岸的政治和文化鴻溝」,並「可能使武裝衝突的幽靈顯現」,這可能會對美國產生影響。

《中國時報》稱,在蔡英文第一任期內,無論是不切實際的廢核路線、天怒人怨的勞工政策,還是庶民無感的經濟發展、低薪絕望的均貧現象,至今均未獲得解決。與此同時,當蔡當局選擇利用「仇中」手段贏得選舉後,兩岸對抗註定有增無減,所導致的結果就是讓雙方交流更趨冰冷、經貿增添更多變量。尤其是「反滲透法」上路後,臺灣勢必走向更難預測的險境。

相關焦點

  • 美方頻頻作妖 蔡英文火上澆油 臺學者:民進黨過度親美讓臺灣風險增大
    對此,臺灣時事評論員鈕則勳在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川普為了爭取勝選,不斷渲染反中氛圍,並看準蔡英文無力改善兩岸關係,故意向民進黨當局釋放一些美方資源進行「拉臺反中」,「這是川普的如意算盤,但並非臺灣的最佳利益,而蔡英文卻單方面強力依賴美國,受制於美國,讓臺灣面臨的風險大大增加」。
  • 蔡英文上BBC放狂言,國臺辦送一句話警告
    可能是連任勝選後有點飄,蔡省長最近接受BBC採訪時候竟這樣表示。她大概忘記了,前幾天墜機摔死一窩將軍的UH-60M黑鷹直升機,可是她「逃跑計劃」中的唯一機型。「任何時候你都不能排除戰爭的可能性,」她說。這可能倒是句實話。
  • 臺學者:「臺灣牌」將隨川普出局,蔡英文悵然若失
    儘管蓬佩奧原先仍想臨別秋波大打「臺灣牌」,一連串做出「美臺政軍交流」、派遣克拉芙特訪臺及「廢除美臺官員互動禁令」的大動作,意圖刺激北京,並留下「反中」政治遺產;但是,這些宣布和動作都未必能改變拜登的對臺海兩岸的政策,最多只會增加新政府在調整對華政策過程中的難度而已。
  • 黃智賢:蔡英文利用「反滲透法」打擊異己
    臺灣資深媒體人 黃智賢:其實很多人都看出來,反滲透法在選前,會用這樣一個不合體制的 一種非常霸道的方式 就是要過,是因為這個法案符合蔡英文跟美國的利益。直新聞:蔡英文聲稱要大陸檢討對臺政策,勝選後的蔡英文對大陸發言強硬,這預示她未來將在兩岸問題上如何做文章?
  • 臺學者:蔡英文在鋌而走險
    對此,陳士良認為,蔡英文正在鋌而走險。蔡英文妄圖挾洋自重在川普的眼裡,臺灣地區僅僅是「棋子」和「筆尖」。今年川普的連任之路很不順利,為了爭取能夠連任,他不得不採取各種手段想方設法遏制中國,並將臺灣地區作為一張制約中國的「好牌」,充分利用,以達到「以臺制華」的目的。
  • 被世衛打臉後 蔡英文使出的「九陰白骨爪」能奈大陸幾何?
    然而,在「一個中國」成為當今國際社會普遍共識的今天,蔡當局近乎小孩耍無賴的外事處理方式只能等同於笑話,島內媒體13發布的一篇學者文章中,談到這樣一個可笑事實:若從長遠歷程回溯「美臺關係」可知,自1978年美國在北京設立大使館以來,其所做的一切事中,從來沒有一件給過臺灣實質性的好結果。文章指出,過去美國一直發言支持臺灣參與世衛大會,可是臺灣就是進不去。
  • 川普打「臺灣牌」已到底 真的會助臺嗎?學者爆真相
    (圖/美國海軍)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10月11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美國總統川普選情岌岌可危,10月可能孤注一擲。臺灣學者楊泰順指出,美國總統川普為求勝選連任,不斷對臺灣地區煽風點火後,也知道打「臺灣牌」到底了,其實美國只拿臺灣當棋子,臺灣別得便宜還賣乖。
  • 一直打「抗中牌」,蔡英文大放厥詞,耿爽:別妄想分割
    中國軍魂編輯:軍尚剛剛過去不久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蔡英文勝選後就接受了別國的訪談,她說我們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了,這種妄稱好像不是第一次出現在訪談裡面了。耿爽對蔡英文的妄稱做出了相關的回應,他說只能是有一個中國的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合法的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臺灣地區也是中國不能分割的一大部分,是中國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實這個問題其實早就在以前就已經有了非常明確的答案了。
  • 打「反中牌」屢試不爽,臺媒:這才是蔡英文最該幹的事
    蔡英文的言論也表現出蔡英文是一名徹頭徹尾的」臺獨」分子,筆者認為,蔡英文是」臺獨」分子的身份已經不容置疑,蔡英文的言論已經嚴重侵犯中國的領土主權,並且蔡英文的行為應該得到兩岸民眾的共同抵制,因為蔡英文所試圖爭取的所謂的臺灣地區主權實屬子虛烏有,並且蔡英文進行欺騙的方式來煽動臺灣民眾爭取所謂臺灣地區主權的做法更是嚴重侵害中國主權的行為,如今民進黨打「反中牌」屢試不爽,但臺媒直言,盡最大努力把兩岸關係拉離戰爭邊緣
  • 當「反中牌」抵不過一杯蜂蜜檸檬水
    隨著選情告急,中南部大本營面臨「翻盤」危險,民進黨近期重拾「反中牌」故伎,或許在綠營看來「新三不」來的正是時候,見獵心喜向藍營發起猛攻。   然而,根據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的輿情分析發現,由「新三不」引發的輿情只是一陣風颳過。無論是馬的言論還是蔡、賴的反駁,網民「無感」、輿論反響很小。
  • 中央舉辦座談會重申《反分裂國家法》兩岸學者:一錘定音
    適逢《反分裂國家法》實施15周年座談會29日在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慄戰書在會上的講話,再度表明了大陸方面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堅定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決心。《海峽新幹線》特約評論員、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朱松嶺指出,中央及時地召開《反分裂國家法》實施15周年座談會,能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
  • 民進黨贏了,大陸就會自己調整嗎?國民黨大佬:蔡英文錯判形勢
    據海峽導報2月10日消息,中國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榮恭接受訪問時表示,疫情中的兩岸關係,只是蔡英文連任後兩岸關係的部分反映。蔡英文似乎一直處在一種誤判當中,認為民進黨贏了,大陸就會自己調整兩岸政策。2014年九合一選舉之前,蔡英文就曾說過民進黨九合一勝選,大陸就會「朝著民進黨靠過來」,大陸自己會調整。可是那一年民進黨勝選,大陸並沒有改變立場。2016年蔡英文當選,大陸也沒有朝著民進黨靠過來。這次蔡英文連任,同樣不要有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
  • 蔡英文穿防彈衣演講,周邊制高點狙擊手全程戒備
    據環球時報報導,蔡英文與民進黨全臺「立委」候選人2日一大早在全臺300多個路口展開拜票活動。在臺灣過去的選戰中,站路口拜票的大多是政黨新人,這次蔡英文親自上陣站路口拜票,是臺灣選舉史上的「創舉」。對此,國民黨臺北市議員羅智強稱,蔡英文站路口拜票當然會有很強的媒體效應,但也帶來很大問題,因為這需要大量安保力量。
  • 蔡英文勝選後,第一個問題已經出現
    筆者認為,自從兩岸之間籤訂相關的貿易協定之後,臺灣地區的經濟發展出現明顯的好轉,但是蔡英文的所作所為已經引起兩岸民眾的憤怒,所以兩岸之間所籤訂的貿易協定極有可能在到期之後就會被作廢,這對於蔡英文的執政能力是一項嚴格的挑戰。十年沒到就到期了?蔡英文勝選後,第一個問題已經出現。
  • 藍營學者:「臺灣牌」將隨川普出局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芙特(如圖)的訪臺臨時遭到國務院喊卡,雖然國務院聲稱,這是為了確保政府交接能順利進行,而取消所有國務院官員出訪計劃的一環,但似乎也間接顯示川普政府已不再打臺灣牌。儘管蓬佩奧原先仍想臨別秋波大打「臺灣牌」,一連串做出美臺政軍交流、派遣克拉芙特訪臺及廢除美臺官員互動禁令的大動作,意圖刺激北京,並留下「反中」政治遺產;但是,這些宣布和動作都未必能改變拜登的對臺海兩岸的政策,最多只會增加新政府在調整對華政策過程中的難度而已。對於蔡英文當局來說,美方主動取消克拉芙特女士的來訪,不啻是一種解脫。
  • 又打臺灣牌?國臺辦:奉勸蔡英文停止操弄盤算!
    如果說澳大利亞作為一個國家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的要跟美國,那麼臺灣作為一個地區,蔡英文當局這麼做,其實也是鐵了心的要讓自己做一張牌被美國打。就在這周一,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部長亞歷克斯·阿扎爾就又一次打破常規,與臺灣衛生部門負責人陳時中進行了視頻通話。報導此消息的外國媒體注意到,因為美臺沒有正式外交關係,所以應當說是政府級別的罕見接觸。
  • 蔡英文就職演說將緩和兩岸?島內學者:十分悲觀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將在5月20日連任就職,就職演說能否平息兩岸緊張?島內學者普遍悲觀。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趙建民表示,蔡可能呼籲兩岸和平,但不會產生任何作用,兩岸未來擦槍走火的可能升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蔡英文連任就職一切從簡,但攸關兩岸關係的就職演說內容仍受重視。
  • 「獨派」屢觸「臺獨」紅線,島內擔憂蔡英文520就職講話「出格」
    臺灣《中國時報》11日披露稱,蔡英文5·20的兩岸論述將維持年初勝選演說中拋出的「和平、對等、民主、對話」8字以及「不挑釁、不冒進」的基調,同時聲稱「致力確保臺海和平穩定現狀,兩岸雙方都有責任」。《聯合報》11日稱,今年的就職演說,蔡英文「將從4年前到現在民進黨執政後帶給臺灣社會的改變,再對應到兩岸、國際情勢變化,闡述執政團隊的挑戰與因應」。
  • 蔡英文「雙十講話」認慫了?兩岸問題專家這樣說
    1在昨天的「雙十講話」中,蔡省長談及臺灣抗疫、經濟策略、區域合作等多項內容,但毫無疑問,有關兩岸問題的表態最受關注。美歐媒體的觀後感幾乎一致,都說蔡英文對大陸「語態有些緩和」。比如,一年前的10月10日,蔡在講話一開始就把矛頭對準大陸提出的探索「一國兩制」臺灣方案,言辭激烈。今年呢?講話通篇都沒提及「一國兩制」,相反倒是用了將近百字,表達對於改善兩岸關係的「期待」。再如,昨天講話中出現了「我們不會冒進」「有決心維持兩岸的穩定」以及「我們願意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等字句,也被認為是蔡「態度軟化」的例證。
  • 大放厥詞,蔡英文不自量力挑釁大陸,「仇中」思想引民眾恐懼厭惡
    在臺灣選舉剛剛完成以後,很多觀察家還曾經滿懷期待,以為連任以後的蔡英文能夠藉此機會改善兩岸的關係,可是沒想到民進黨依舊無視這些期待。不僅僅只是沉默對待,反倒是在第一時間就放出狂言。這不僅為臺海造就了更為危險的局勢,同時也讓臺灣朝著危險境地走去。這樣大放厥詞,蔡英文不自量力挑釁大陸,「仇中」思想引民眾恐懼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