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是現代年輕人生活的必需品,只要你能想到的,在網上都有得賣,而各大平臺的競爭也從來沒有消失。
某東和某寶兩大霸主霸佔之後,某多多,某品會驟然崛起,每個平臺都有自己的風格,像是某品會的化妝品、某多多的便宜,某寶的種類多,某東的電器和快遞。
而最近又火了一個購物平臺,叫某物,以潮流衣物迅速打開市場,深受廣大年輕人的喜愛。
它不僅是正品潮流裝備的交易售貨平臺,也可以鑑別潮流商品,分享潮流社區生活,裡面有非常多的潮衣潮鞋,不管是購物還是學習相關知識,認識當前潮流,都是不錯的選擇。
很多品牌的衣服無法從國內購買,需要讓國外的朋友代購,而某物平臺省去了大家找代購的金錢和時間,發貨也很快,迅速打開了市場,而因此,問題來了。
01高價買物,卻不是真貨
6月25號,姑娘小陳在某物平臺上看到了自己想要的外國品外的衣服,這個品牌正常情況下只能通過代購買到,所以見獵心喜,買了下來。花費一千兩百多。
收到貨物後小陳覺得不放心,所以讓自己的鑑定師朋友鑑定真假,結果一鑑定問題來了,鑑定結果為假,這下讓小陳心慌了,又找了兩位鑑定師,鑑定結果均為假。
小陳覺得很氣憤,問客服,要求客服三倍賠款,客服說我們不承認這個鑑定結果 ,需要到第三方鑑定平臺鑑定或者在某物本身的鑑定平臺鑑定,小陳選擇了某物平臺本身的鑑定,而鑑定結果依舊顯示為假。
一千兩百多的衣服,這個價格的衣服對於平民來說真的很高了,一般消費很高的大佬們往往比我們更懂得維護權益,就像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女碩士買奔馳漏油的事件一樣,學會維護自己的權益永遠是每一個人的必修課。
02平臺不承認結果,讓客戶寄回去
然而客服又說,線下鑑定和線上鑑定是不一樣的,會存在誤差,要進行線下鑑定,就需要小陳把實物寄回去之後進行二次復檢,但小陳覺得不應該把實物寄回去,她認為自己既然買到了假貨,平臺就應該退回本金並三倍賠償,寄回去之後無法保障自己的利益。
經過記者聯繫,某物官方說,在了解到小陳購買的物品可能存在問題之後,立刻做了下架處理,現在他們從購買的地方重新購買了同批次的產品,準備進行比對鑑定,得出結果後會給小陳一個滿意的答覆。
這點小陳作為利益損失方的做法是對的,隨著事件的發酵,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這件事,才會以正確的方式結束這件事情。
03真假相混,損害的是誰的利益?
某物再次之前也出現過幾次嚴重的負面新聞,大家都知道中國消費者協會,而中國消費者協在六月二十九號,發布的618消費維權分析報告中,有著相關「某物」的報告,在監測期內被搜到8735條相關負面信息,負面信息大部分是產品的假冒偽劣、鑑定費、優惠券等問題。同一時間,中國消費者協會點名某物app的熱點也衝上了熱搜,引起廣泛爭議。
再往前看,2月份,電子商務消費糾紛調解平臺電訴寶對某物平臺給出「不建議下單」評級。
和其他平臺相比,某物平臺是不支持7天無理由退貨的,如果退貨竟然還需要扣除89元的手續費。
羊毛出在羊身上,從消費者身上拿走不該拿走的東西,總是要還回來的,試圖蒙蔽人們的做法本身就是錯誤的。
各大平臺的售假打假的新聞我們經常看到,比如某寶每年拿出幾億去打假,但假貨在中國社會依舊層出不窮。為什麼那,因為中國人窮慣了,一個饅頭一塊錢,另一個饅頭10000快,誰又會去買貴的那?
國內有多少人用免費的軟體、網站看著免費的電影、看著免費的小說,聽著免費的課程。
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大圈子裡,享受這假貨帶來的福利,早已適應,不願退去。
所以你是選擇金斧子、銀斧子,還是鐵斧子那?
有流量就有利益,這是必然的事情。我們沒辦法改變我們所處的圈子,就改變我們自己,總有一天,中國不存在假貨,這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去努力。